浅谈高职教育管理【精简3篇】
浅谈高职教育管理 篇一
高职教育管理是指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组织、规划、指导、监督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高职教育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从高职教育管理的定义、重要性和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高职教育管理的定义。高职教育管理是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它包括高职院校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学生的管理以及教育资源的管理等方面。高职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其次,高职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高职教育管理是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它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的培养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再次,高职教育管理的发展现状。当前,高职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源不断增加,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另一方面,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职院校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高职教育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工具,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
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管理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首先,要加强高职教育管理的机制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其次,要加强高职教育管理的人才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再次,要加强高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加强高职教育管理的评价和监督,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对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管理是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高职教育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高职教育管理 篇二
高职教育管理是指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组织、规划、指导、监督和评价的一系列活动。在高职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高职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和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高职教育管理者的角色。高职教育管理者是高职院校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他们负责制定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管理和培养教师队伍,以及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等。高职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其次,高职教育管理者的能力要求。高职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知识,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他们应该具备较高的教育管理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时,高职教育管理者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能够以身作则,为教师和学生树立榜样。
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管理者的能力,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培训和提升措施。首先,要加强高职教育管理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其次,要加强高职教育管理者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和共享。再次,要加强高职教育管理者的激励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最后,要加强高职教育管理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管理者是高职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通过加强管理者的培训和提升,我们可以提高高职教育管理的水平,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浅谈高职教育管理 篇三
浅谈高职教育管理
摘要:工学结合是指将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满足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对高职就业具有积极的影响。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教学方法选择上,均忽视了工学结合的重要性,同时教学改革进度缓慢。为了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打破原有的思想,在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成为高职教学的主旋律。文章分析了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学管理的内容、局限性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管理
随着我国教育普及率的提高,高职院校由于其受社会认可程度不高而造成其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当然,对于我国高职教学来说,自身理念导致的教学方法缺失才是关键。在高职发展中,如改革速度缓慢,教学内容与实际连接不紧密,将影响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为此,基于工学结合背景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成为必然。在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实践强调不足,基础学科设置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肯定了工学结合的重要性,从其存在的问题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了其解决手段,致力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教学管理内容
高职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指在教育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合作下,完成高职教学的目标,使高职教学按照既定的方式和理念进行,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教学管理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正常运行的纽带。另外,相关文件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做出了具体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需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这一主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以提高管理效率。另外,教学任务还包括使教学秩序处于稳定,招生工作顺利,在确保就业的前提下建立具有活力的高职教学机制及管理机制。当然,实现这一任务的前提在于教师的能力提高、实训基地以及设备的提供以及高职教学理念的改革。
二、当前高职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对工学结合的认识不深。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内容以及方法上。从我国教学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才能突出工学结合的重要性,确保其教学合理性。
(一)思维模式陈旧,教学改革缓慢。工学结合的一大特点在于实训基地的建立和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这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带来说是一种挑战。适应工学结合,促进教学改革应成为高职教学的主旋律。但就目前看,我国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的重视程度不足,管理者思想陈旧,对工学结合下的新设备、新管理方法认识不深。在管理中,以垂直管理为主,并且常忽视直接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这使得很多管理教师将管理作为一种任务,而不是一项能够激发其热情的工作,对管理效率的提高造成影响。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整体上存在教学模式死板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理念渗透较深,因此教师、学生的竞争意识均不强,这同样制约了高职教学改革。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设置了基本的管理机构,并分配了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但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分配上存在重叠现象,对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仅凭经验进行解决,这对于学校吸引新的管理力量造成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工学管理出现后,对于基础教学的管理与实践管理的任务分配,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都使得工学结合无法顺利实现。在满足企业需求方面,学校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使企业对于学校的认可度不高,而工学结合的目标就在于为企业输送专业的人才。管理制度的缺失则造成了其效率缓慢甚至无法进行。
(三)缺乏资金供给,教学资源短缺。新教学模式要求高职院校购进更多的实践设备,基于学生的专业还应聘请更多专业的教师。但教育部门对于高职的资金投入不足,我国教学理念使得高职缺乏获得资金的途径,因此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改革需求。一旦高职教学质量下降,其受社会认可程度将降低,长期发展将造成学校教育处于缓慢发展中,不利于其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的人才。
(四)高职教学管理缺乏激励措施。在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灵活性高,这要求教师要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激励,而高职院校明显未做到这一点。在教学管理中,管理教师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并不高。在与企业人员沟通过程中,既没有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又忽视了企业培训人员的情绪变化。高职管理资源浪费现象明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对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长此以往,管理人员失去了信心,管理效率自然低下。
(五)顶岗实习设置不明确。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必然结果。而校企合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企业接纳校内学生进入企业定岗实习,但由于高职教学管理中缺乏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在选择企业和选择职位上与学生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师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较少,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其实习企业趋于固定,一些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已经面临倒闭,无法为学生提供任何岗位。实习期间,一些企业不能提供必要的薪资,学生对岗位实习的积极性不高,核心岗位无法提供给尚未毕业的学生,这些都使得高职教学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限制了其发展。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
(一)加快教学改革,引进现代化的思想。教学思想是教学管理的基础,为此,高职院校要将思想改革作为重点,对传统的思维进行总结,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思想的创新,教师和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市场变化,了解现代企业需求,对高职教学目标、方法进行调整,在学校内部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正确认识工学结合模式相爱的高职教学改革。(2)树立典型,要求其他高职学校本着向其学习的理念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针对工学结合的需求,注重教师思想的转变,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发挥工学结合的作用。
(二)强化工学结合,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应加快校企合作的进程使工学结合的作用得以体现。首先,高职院校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传统的管理目标和内容进行调整,使其满足工学结合的需求。其中包括增加信息交流。人才培养方向以及顶岗实习的安排等。其次:对我国教学管理机制进行补充,加入工学结合管理内容,关注工作结合的进展。将工学管理的任务进行细化,以便于其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并且发挥其作用。
(三)拓宽资金渠道,促进资源优化。首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并非没有资源,而是没有实现最合理的利用。基于此,高职管理人员要对教学资源进行调整。对市场进行分析和调查,时刻掌握最新的市场动向,设置与此相关的活动。资金是工学结合得以长期发展的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应拓宽资金渠道,与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合作,不断地增加与其合作企业的数量。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获得企业的需求,完成顶岗实习,提高就业率,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受重视程度,促进工学结合。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致力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资金合理的应用于实习等过程中,紧跟社会发展形式,对工学结合管理进行评价,并给予适当的奖惩制度,提高其积极性。使高职院校最终获得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四)活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以往的高职管理过于单一化,随着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高职管理应进行适当的改革,改革中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工学结合不同于传统教学,容易出现较多的临时问题。因此要求教学管理要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且时刻确保其灵活性,即根据市场变化对其进行调整。调整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按照学生需求和企业需求解决问题。当然,要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管理水平,教学同样重要。这是因为,教学是确保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基础。这对传统高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按照学生的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解决企业与学校时间上的冲突,对教学顺序做适当调整,将校企合作穿插于教学过程中,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师的能力激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必要的意义,在对教师能力挖掘上,应建立完善的评价和奖惩制度,使其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学校不应单单关注学生的心理、工作表现,还应注重教师的情绪变化,满足教师的适当需求,以激发其积极性。使高职教学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作用于其教学改革,维持其可持续发展。
(五)正确协调高职学生学习与实习之间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是进入企业工作,职业能力培养既是学校需求,又是企业的需求。因此,学校应正确看待学习与实习。现代高职院校往往不能正确协调学习与实习的关系,实习多安排在学期末甚至毕业之前。这使得学生无法及时将其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为此,高职应采取一些补救的方法,如根据企业的运营需求延长学制,与企业积极沟通,建立实训基地以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实践机会。适当的输送有能力的规律为基础来适当延长学制。但从根本上,应改变我国的教育体制。目前,高职院校多以寒暑假时间的合理利用来提高实习效率。但这对于基础知识的渗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教师在实习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并且在平时学习中注重学生的职业化培养,如与人交流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四、总结
为促进高职院校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以工学结合为前提进行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工学结合强调教学中的实践部分,以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的建立和使用为主要表现形式。但我国高职教学的进程缓慢,与管理观念落后有着直接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管理人员时刻关注市场经济变化,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理念。
作者:陈佩玲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方纯,陆云帆.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中课程群建设的需求与设计[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
[2]郭静,来景辉,张堂田.农业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二定制、三段式”校企合作模式为例[J].安徽农业科技,2013(31).
[3]张晓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J].管理观察,2010(8).
[4]林小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