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者的注意特点及治疗方向【推荐3篇】
社交焦虑者的注意特点及治疗方向 篇一
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许多人都会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和紧张。社交焦虑者有一些独特的注意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困扰,并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向。
首先,社交焦虑者往往过度关注他人的评价。他们对自己的外貌、言行举止都非常在意,担心自己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种过度关注他人评价的特点使得他们在社交场合中更加紧张,难以放松自己。
其次,社交焦虑者常常担心自己会出丑或出错。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不安和恐惧,担心自己会说错话、做错事,或者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这种担心会导致他们对社交活动感到抵触,甚至避免与他人交流。
另外,社交焦虑者容易过度解读他人的反应。他们会过分关注他人的微表情、语气和肢体语言,试图从中寻找一些负面的暗示。这种过度解读会让他们对他人的态度和意图产生误解,进而加剧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针对社交焦虑者的治疗方向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方式。通过认识到自己过度关注他人评价、担心出错以及过度解读他人反应的问题,社交焦虑者可以学会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社交焦虑者还可以通过暴露练习来逐渐面对和克服社交场合带来的恐惧和不安。通过逐渐暴露自己于社交环境中,并且通过一些技巧和策略来减轻焦虑情绪,社交焦虑者可以逐渐恢复对社交的信心。
此外,药物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社交焦虑的方式。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从而提升社交焦虑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交能力。然而,药物治疗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总之,了解社交焦虑者的注意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困扰,并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向。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社交焦虑者可以逐渐恢复对社交的信心,减轻焦虑情绪,并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
社交焦虑者的注意特点及治疗方向 篇三
社交焦虑者的注意特点及治疗方向
【关键词】 社交焦虑;域内视角;自我关注
[摘要] 本文通过对社交焦虑患者注意特点的探讨和有关文献的回顾,揭示出社交焦虑患者的认知风格并指明治疗方向。
[关键词] 社交焦虑;域内视角;自我关注
社交焦虑患者是影响人口非常多的一种神经症,根据美国、加拿大、德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其终生患病率为10%~13%。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失态(脸红,目光不端,紧张),而刻意去回避社会交往的场合,导致机会减少,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有很强的内省能力,对自己在社交场合紧张和恐怖,一般都比较痛苦,有强烈的求治欲望。
Clark DM等[1]建立了社交焦虑模型,用来解释社交焦虑产生的过程。该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其中自我意识过剩,自我关注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核心的认知风格。见图1。
社交焦虑者应对社交场景采取一种警惕―回避的态度,非常在意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对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很敏感,能很快感知到他人的细微动作;但是却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加工,而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形成错误的印象和判断。这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有些社交焦虑患者对于别人吐痰、轻微的笑声等都能够注意到,却无法判断别人的行为是否是故意针对自己的,感到很迷惑。Koster EH等[2]在点探测任务中,分别以100ms、500ms、1250ms呈现不同高威胁(被毁坏的身体)和一般威胁刺激(带小刀的人)的图片。结果显示高社交焦虑被试者在100ms、500ms对高威胁图片有更强烈的警觉反应,在1250ms情况下,却有更加强烈的回避反应。在中等威胁图片下,高焦虑患者依然采取和高威胁图片一样的反应方式,而低焦虑患者在100ms、500ms的情况下没有对中等威胁图片的警觉反应。表明无论是高或者中等的刺激,高社交焦虑者都倾向于采取一种警惕的态度,容易受到威胁信息的影响,引发比较高的焦虑水平。而为了降低焦虑水平,又促使其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无法正确地处理信息,对正常行为产生影响。眼动的研究给出了更加直接的证据,Garner MJ等[3]呈现不同面孔来观察被试者的眼动,发现高社交焦虑者快速注意到情绪面孔,但是相对低焦虑患者,只能够维持一个短期的注意。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在一个短暂的对情绪面孔警惕后,是长时期的回避。
躯体化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明显的特征,HAMA焦虑量表有7项躯体症状项目,占总项目50%。可以推测,社交焦虑患者回避对外部信息的注意,而转向关注自身。Mansell W等[4]通过比较被试者对外部刺激(呈现在屏幕的面孔)和内部刺激(手指头上的颤动,被认为是代表了被试者的唤醒水平)的注意偏向,发现高演讲焦虑个体在预期演讲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注意从外部刺激转移到内部刺激上来。而在非威胁情况下,没有该效果。
自我关注,导致高焦虑患者把自己当成社会交往中的客体来对待,采取域内视角的方式看待自身。即社交焦虑的个体在脑海中产生了一种他们在别人眼中是何种样子的消极形象,好像第三者从外部观察自己一样,采用的是一种观察者的视角。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域内视角,指站在自己本身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眼睛身体去观察周围的情况。Wells A等[5]通过让被试者回忆特定的情景,然后让其判断自己在回忆该场景的时候所采取的角度。结果发现社交焦虑患者在回忆容易引发焦虑的社会场景中,采用的是域外视角;而在非社会场景中采取的是域内视角。
而有研究表明类似域内视角的客体自我意识(objective self-awareness)经常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这样容易产生一种实际的'行为和自己期望的行为之间的落差,而当人自认为无能为力消除这种落差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Jane M等[6]通过让被试者进行演讲,演讲前通过指导语的诱导让被试者产生不同的视角。结果发现,无论高焦虑被试者还是低焦虑被试者,在采取域外视角的情况下演讲,都有比采取域内视角更加强烈的焦虑反应。说明域内视角这种认知方式容易产生和维持焦虑,而高焦虑患者比低焦虑患者更加容易采取这样的方式。
总而言之,高社交焦虑者通过对自我的持续关注,导致和维持的焦虑的产生,而通过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外界或者任务上可以缓解其症状和焦虑。Bgels SM等[7]通过发展了一种新的任务导向的注意力训练,患者通过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任务和环境中,以降低对自我的注意,大大降低了红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