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推荐3篇】

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 篇一

橄榄山对话是指在1961年至1964年间,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之间进行的一系列高层会谈。这一时期,中苏两国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双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济援助和军事合作等方面存在分歧和矛盾。橄榄山对话被誉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对话之一,对中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读。首先,橄榄山对话是中苏两国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在对话之前,中苏两国一度是亲密盟友,相互支持和合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分歧逐渐加深,特别是在领导人理念、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橄榄山对话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中苏两国之间的矛盾,标志着两国关系的转变。

其次,橄榄山对话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思想。在对话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受苏联左倾思潮的左右。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持有独立的意见。这种独立自主的思想在橄榄山对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第三,橄榄山对话对中苏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话的失败使中苏两国的关系进一步紧张,并最终导致了中苏交恶的局面。橄榄山对话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开始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而苏联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逐渐失去了对中国的领导地位。橄榄山对话的失败,使中苏两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进一步加深,为今后数十年的中苏关系埋下了伏笔。

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共产主义者在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国情、历史和文化等因素,导致思想和策略上的差异。橄榄山对话的失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案例,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 篇二

橄榄山对话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的转折点。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橄榄山对话反映了中苏两国在领导层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在对话中,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方向、策略和战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辩论。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原则,而苏联共产党在一些问题上持有左倾思潮的观点。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最终导致了中苏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橄榄山对话反映了中苏两国在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上的分歧。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坚持自力更生、经济建设的道路,而苏联共产党则强调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在对话中,中苏两国在经济援助、军事合作和国际事务等方面存在分歧,这使得两国关系进一步紧张和恶化。

第三,橄榄山对话反映了中苏两国在权力和地位上的竞争。在对话中,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都试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占据主导地位。中苏两国都希望成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这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竞争和对抗。橄榄山对话的失败使中苏两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了中苏交恶的局面。

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告诉我们,国际关系是复杂而多变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等因素都会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橄榄山对话的失败是中苏两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两国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 篇三

  内容提要:橄榄山对话,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理解福音书的历史逻辑的微观路径。本文在阐明了历史逻辑的内涵后,从历史逻辑的问题域的四个方面切入橄榄山对话:末世的信仰观、天国的正义观、隐微的时间观和隐喻的言说观,并具体分析了它们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它们彼此间的内在的逻辑关联。

  关键词:历史逻辑信仰正义时间言说

  在受难之前,历史上的耶稣坐在耶路撒冷圣殿对面的橄榄山上,和他的门徒进行对话,人们将此称为橄榄山对话。按照《马太福音》的记载,对话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圣殿何时毁灭?耶稣再临时有什么预兆?末世到来时有什么迹象?(太24:1-3)这些问题,从不同的侧重点出现在《马可福音》的13章1-37节和《路加福音》的21章5-37节的对话内容里。对话的背景是:门徒中,有人在谈论圣殿的宏伟和石头的壮美,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吗?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的。”(太24:2)[1]耶稣的门徒中,至少彼得、雅各、约翰和安得烈在场。因为,问题正好是他们私下向耶稣提出来的(《马可福音》13:3-4)。不过,耶稣却对此做了公开的解答。门徒的提问,虽然在内容上只涉及到末世信仰和末世到来的时间观念,但从耶稣的谈话看,橄榄山对话,还关系到天国的正义观以及耶稣在谈论末世时的言说方式,即在阐明末世信仰时对隐喻的使用。换言之,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切入橄榄山对话:末世的信仰观、天国的正义观、隐微的时间观和隐喻的言说观。它们恰好属于历史逻辑的理解问题域。

  1历史逻辑的涵义

  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在普遍的意义上,至少涉及如下四个方面:历史主体(历史参与者)的信仰,即他相信历史对于他意味着什么,直接决定着历史事件的结局。即使某些历史事件表面上是各种偶然因素集合作用的结果,但在这些因素后面,也必然内含历史主体对一种历史偶然性的信仰,所以,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离不开对其信仰观念的理解;其次,每个历史事件,都是呈现着历史主体一定的政治、经济、法律的观念。历史主体关于人人关系的正义观念,影响着历史事件的发生,这样,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离不开对其正义观念的理解;第三,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无不是在一定的历史时间中,而历史主体的时间观念,又影响着历史事件本身,因此,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离不开对其时间观念的理解;最后,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历史文本来实现的,而历史文本的叙述方式,即它以何种语言来言说历史事件,决定着理解者最后的结论,这就意味着: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离不开对其语言观念的理解。

  希腊文中,历史一词指探究、“知识材料”、叙述,词根内含判断、看见的涵义。[2]亚里士多德将历史和诗相区别,认为历史叙述已发生的个别事件,诗则描述可能的带有普遍性的事件。[3]历史由过去的个别事件构成。但是,一种个别事件,成为历史的事件,还离不开探究者的探究、叙述者的叙述。并非所有发生的关于人的事件,都在历史中成为历史的“知识材料”。探究者、叙述者在对个别事件进行选择的时候,他们在呈现个别事件的个别性的时候,他们依据的是自己的终极信仰。他们探究那些对于自己的终极信仰有价值的个别事件,叙述那些对于自己的终极信仰充满意义的已发生的事件。所以,历史作为“知识材料”,离不开探究者的终极选择,离不开叙述者的终极判断。所以,历史是终极信仰自我明证的历史。在其历史性的创作活动中,即使探究者、叙述者没能向他人表明其信仰的终极性,但是,至少他自觉到自己所探究、所叙述的对象对于自己具有终极的意义和价值。否则,他就不可能从事历史工作,不可能解释自己为什么选择某部分个别事件的原因。没有对自己的信仰的终极性自觉,就没有真正的历史探究和历史叙述。“一切历史写作都是‘一种信仰的行动’”,[4]一种信仰的自白。“不论是单干或通过助手工作,历史学家必须以自己的判断和价值标准来决定……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有意义的。”[5]在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中,关键的因素,依然是他对终极信仰的信仰。只有他相信个别事件对于自己的终极信仰有意义,只有他认定

个别事件同自己的'终极信仰相关,个别事件才能被纳入历史事件的范畴。

相关文章

浅谈文化对城市发展战略战略的意义(精彩3篇)

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吸引力、辐射力的变化增长过程。是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多层次需要的过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文化对城市发展战略战略的意义,希望大家喜欢。  城市形成之...
论文2014-01-07
浅谈文化对城市发展战略战略的意义(精彩3篇)

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的内容及政策建议(优选3篇)

一、石油天然气行业下一步改革的主要 内容 为保证能源安全和石油天然气的可持续供应,下一步必须在阻碍石油天然气改革的难点领域有所突破。应该在完善 法律 法规的基础上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实现政企分...
论文2013-03-05
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的内容及政策建议(优选3篇)

浅谈财务管理的目标【优质3篇】

摘 要: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建议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从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当好企业参谋,充分发挥的监督作用,加强对资金、、利润分配等方面的管理。  关键词...
论文2011-06-09
浅谈财务管理的目标【优质3篇】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格式及写作技巧【实用3篇】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出版业的进一步规范化,英文摘要已成为国际间知识传播、学术交流与合作最直接的窗口,成为我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对...
论文2012-09-07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格式及写作技巧【实用3篇】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参考【精选3篇】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按照文件规定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认真完成,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内容参考,供大家阅读查看。 前 言(黑体,小三号,居中,段前段后1行)...
论文2018-05-05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参考【精选3篇】

全球FDI的特点及中国的对策论文【推荐3篇】

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特点 近20年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呈高速增长态势。然而,进入2001年以后,由于新经济泡沫在美国的破灭,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的衰退,并影响到西欧和日本,尤其是在&ldquo...
论文2013-04-02
全球FDI的特点及中国的对策论文【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