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氏源流考辨【通用3篇】
易氏源流考辨 篇一
易氏源流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它涵盖了易经、易学以及易学派别的发展与演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易氏源流的起源和发展,并对其进行考辨。
据历史记载,易氏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当时的国君周文王和周武王都对易经非常推崇,并将其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参考。易经被视为一部关于宇宙万物变化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六十四卦和爻辞等内容。易经的核心思想是“道”,即宇宙中的无形力量和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易经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人们开始研究易经的卦象变化、爻辞解读以及卦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了易学体系,并分化出不同的派别,如洛书派、湖海派等。
易学的研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一门重要的学问。易学不仅被用于政治决策、军事战略,还广泛应用于医学、农学以及个人命运的预测和改变。易学的核心思想是“变”,即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并相互影响。
然而,易氏源流的考辨也受到了一些争议。有些学者认为易氏源流的起源并不仅限于周朝,而是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他们认为,周朝的君主只是将易经进行了整理和编纂,而非创造者。此外,一些学者还对易经的神秘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易经中的卦象和爻辞只是象征性的符号,并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不论易氏源流的起源和发展如何,易学作为一门学问,无疑对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易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变化规律,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并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易氏源流考辨 篇二
易氏源流的考辨是一项复杂而有趣的任务,它涉及到易经、易学以及易学派别的研究与发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易氏源流的历史和演变,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考辨。
易氏源流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他们试图追溯易学的起源,并理清易经、易学以及易学派别之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资料的不完整,易氏源流的考辨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争议。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易氏源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的国君显然对易经非常重视,他们将其作为政治和军事决策的重要依据。易经被当时的统治者们视为一本关于宇宙变化和人事变迁的重要著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易经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形成了易学体系。易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卦象的变化、爻辞的解读以及卦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易学的核心思想是“道”,即宇宙中的无形力量和规律。
然而,易氏源流的考辨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学者认为,易经的起源可能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夏朝或商朝时期。他们认为,易经的核心思想和概念在早期已经存在,而周朝的国君只是将其进行了整理和编纂。
此外,易经的神秘性和象征性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一些学者认为,易经中的卦象和爻辞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并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他们认为,易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尽管易氏源流的考辨有着一些争议和困难,但易学作为一门学问,无疑对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易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变化规律,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并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对易氏源流的研究与考辨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易氏源流考辨 篇三
易氏源流考辨
易氏源流考辨要点 易氏得姓之说,曾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易牙雍氏,或魏国人受封食采于易水,因以易为姓等等说法。而易水自古属燕国,齐和魏人不可能在燕属易水食采。显然是荒谬无稽的牵附,均应予否定,经考证,易氏得姓,乃春秋以前,久居易水的某氏族(很可能是有易氏或有狄氏),始以易为姓,不一定有确定的始祖因食采于易水,才是合乎逻辑的,也有易氏家谱记载,易氏在殷商时为易氏部落,可作佐证,巳知最早的远祖,是春秋楚惠王时的易甲。
湖北黄冈易氏,自宋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迁自江西瑞昌。迄今子孙繁衍于鄂、豫、皖、赣、陕等省,成为鄂东大族之一。家谱中自唐初春先公起,世系连续记载九世至晚唐优公,此后本旁支的世系,记载更为完备。现存最早的谱序,为完公於宋哲宗元祜六年(1091)所撰(1)。其中云:“读谱旁见先儒传记”,且记有坟墓、迁徙,繁衍等资料,并有五世提头的格式。完公与欧阳修(1007-1072)苏洵(1009-1066)几近同时,故易氏谱实在欧、苏体例之前。且易氏谱后续也俱特色,方志学家和家谱学者武大王葆心教授1942年撰易氏谱序(2),称赞说:“独所见易氏之谱,自晚明便修纂有法,深知族谱为书,以史之一体,而寓有史之全体,杰然上踵马迁,屹立于黄茅白韦中,自成风气。…以一族之史,辟门启牖,上规国史,隐括国家史,用之社会史.俾族书开无限途径,于世系有表,于莹庙祀田迁徙有志有记,于族文献有三祖传为纪纲,又拓货殖等传所未备,而有孝友、忠义、文学、荣仕、高逸、方正、技勇、独行、勇行、素封诸列传,极纲罗之能事.又于诸史列女一目,析而为贤母节妇烈女三目,今之学者类该注意社会所构成,顾罕能提社会史之纲,以囊括吾民族之历史者,当推易氏谱例,可以使天下郡县诸族姓,均归纳于一族之社会,灿列于谱中.”由此可见易氏谱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具特色,优于其它家谱。
然而朝代更迭,战乱兵燹.致旧谱毁损残缺.黄冈易氏谱,还是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明理公访求江西旧谱,几同再创修(66).虽然明万历戊子年(1588),之贞和霍冈二公合作续修,现只见其谱序(3)。可是明末清初,家谱又遭战乱毁损,“理公旧谱仅遗一卷于仓壁间”(67),致清顺治三年丙戍(1646)为鼎公再修纂时(4),竟未提之贞和霍冈之二修。自此以后相继续修,至1942年,合修达十二次(加之贞和霍冈之修实为十三届),计190卷,内容渐趋完善。近50年来,又当社会政治制度和观念极大改变,宗庙祖坟无存,而族众仍乐於集资,于1994年续成族谱,精装巨册(约2000余页),蔚为大观。可惜编校错误严重,既有前人以讹传讹,也有今人续增新错。为了探讨易氏族史,特查阅史籍,包括廿五史、各种
词典、文集、年谱等,考证出一些疑点,籍以抛砖引玉,就教于知史者。最近查得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是长沙易氏总支下的一个分支.该谱创修于康熙41年(1702),民国21年(1932)是其五修【5】.据称该谱来自晚唐状元易重之子,南唐(938-960年)雄州剌史易赟(斌/贝,音yun晕)晚年所修。传至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又由释褐状元,礼部尚书易祓,“本易赟(斌/贝)旧谱作庆源集,考受姓之源,世系悉加删订,存信阙疑,书为三册,分给长沙、吉州、袁州三部,是为绫谱”.而“宋宝祜年(1253-1258)吉州裔季平手书绫谱,藏吉水中华山玉真观神脏.(明)天启年(1620-1628)发之,绫如蠹蛀,尘封渍落,检录残余,颇徵世序。其生娶没厝未详,故亦不敢以某子详者注之.”【5】由此可见,无论是鄂或湘易氏家谱,均系检录残余,远祖记载模糊不清,是可理解的。
湘谱经过易赟(斌/贝)和易祓两位博学的闻人纂修,对远祖闻人记其确定年代,比鄂(黄冈)谱较好。虽然其血缘世系不连续,只能看作时代年次的次序,可能基本体现了世系的次序,其史料价值是可信的。但至明代以后,其连续世系才有记载。而鄂谱自唐初春先公起,迄今世系记载连续而清楚,这在诸多姓氏中,也是难得的。但唐朝以前,只有若干易姓远祖和闻人的名字而巳。湘、鄂易氏同源一本是可肯定的,由北方迁江东,而长沙以前,叙述基本相同,此后的世系,似不同宗,但两谱又分别提到其前后一些同名的祖先,却未见确切的共祖和分支的记载,有待探源考定。现以此两种谱为基础,参考各种史籍词书,对易氏源流进行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