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成本、内生劳动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优质3篇】
协调成本、内生劳动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 篇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在这一过程中,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两个方面,探讨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协调成本是指实现不同地区之间资源配置的成本。不同地区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劳动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协调成本包括交通、通信、信息、制度等方面的成本。协调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当协调成本较低时,不同地区之间资源的流动和交流更加便利,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合作和发展。相反,当协调成本较高时,资源的流动受到限制,阻碍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发展。
其次,内生劳动分工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的特殊资源和优势,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分工和劳动力分工。内生劳动分工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通过内生劳动分工,不同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例如,一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发展资源型产业;而一些地区则具有良好的交通和物流条件,可以发展物流和运输产业。通过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然而,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协调成本的高低与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密切相关。一些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制度不健全,导致协调成本较高,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内生劳动分工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一些地区可能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技能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内生劳动分工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改革的力度,提高协调成本的效率;同时,还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内生劳动分工的发展。
综上所述,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降低协调成本和推动内生劳动分工,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合作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然而,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提高效率和促进发展。只有通过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的优化,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协调成本、内生劳动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 篇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将从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两个方面,探讨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首先,协调成本是实现不同地区之间资源配置的成本。不同地区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劳动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协调成本包括交通、通信、信息、制度等方面的成本。协调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率。当协调成本较低时,不同地区之间资源的流动和交流更加便利,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作和发展。相反,当协调成本较高时,资源的流动受到限制,阻碍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发展。
其次,内生劳动分工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的特殊资源和优势,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分工和劳动力分工。内生劳动分工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通过内生劳动分工,不同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例如,一些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旅游等产业;而一些地区则具有良好的交通和物流条件,可以发展物流和运输产业。通过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然而,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协调成本的高低与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密切相关。一些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制度不健全,导致协调成本较高,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内生劳动分工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一些地区可能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技能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内生劳动分工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改革的力度,提高协调成本的效率;同时,还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内生劳动分工的发展。
综上所述,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降低协调成本和推动内生劳动分工,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合作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然而,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提高效率和促进发展。只有通过协调成本和内生劳动分工的优化,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协调成本、内生劳动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 篇三
协调成本、内生劳动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
加里·贝克尔(GaryS.Becker)以“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而闻名遐尔,并因此在1992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增长经济学也是贝克尔相当精专的研究领域,在这个方面也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兴起,原先困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1986年,保罗·罗默(PaulRomer)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收益递增与长期增长”[1]的论文,开启了内生经济增长研究的大门。随后,卢卡斯(RobertLucas,1988[2])、贝克尔(GaryS.BeckerandKevinM.Murphy,1990[3],1992[4])和巴罗(RobertJ.Barro,1991[5],1997)都发表了相当有分量的学术论文,罗默也对自己的研究不断进行修改完善(PaulRomer,1990[6],1994[7])。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学家开始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引起关注,先后有多项研究成果发表。这些研究对罗默的系列文章和卢卡斯的文章给予了较多的重视,但是对贝克尔的学术贡献重视不够。国内经济学界对他1992年的那篇文章未见评述。(注: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巴罗等人的那部影响很大的教科书([美]罗伯特·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著:《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国内龚六堂、朱保华的专题著作都没有论及贝克尔和墨菲合写的这篇文章,甚至在参考文献中也未列出这篇文章,不过汪丁丁教授在他的一篇综述(汪丁丁:《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述与思考》,载张光主编《中国经济学——1994》,第254-28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对贝克尔模型作了简要的介绍。)本文重点评述贝克尔与墨菲1992年发表于《经济学季刊》的重要论文“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4]。
一、贝克尔模型的基本内容
在《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4]一文中,加里·S·贝克尔和凯文·M·摩菲提出了分析劳动分工、协调成本以及知识之间关系的一个框架。
贝克尔认为,分工能够获得专业化经济效果,那些从事专门化生产的工人,可以获得比非专门化工人多的报酬。与亚当·斯密强调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不同,贝克尔认为,只有在不存在协调成本或者协调成本相对较低而市场又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分工才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而在现代经济中,分工和专门化更经常地决定于其他原因,特别是“协调”专门完成补充性工作工人的各种成本,以及一定数量的一般的有用知识。贝克尔的分析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步:
第一步,建立包含知识(具体化为人力资本)、
专门化和协调成本在内的生产函数。该函数揭示了人均产出能够随知识积累、分工扩大和协调成本下降而增加,突破了传统收益递减的生产函数的制约。为解释经济的内生增长提供了合理的生产函数。贝克尔把某一种产品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工作,每个人担任其中的一项工作,并相互连接他们的工作而形成一个生产团队。团队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通过市场或合同而联结起来共同完成某个产品生产的所有人的结合。一个产品的工种分得越细,专门化程度越高,参加团队的人数就越多,因此团队的人数n可以作为分工的一个指标。工人无天生差别,从事整个生产中一份工作w,w=1/n。每一个人都将时间分为两个部分,用于专门化工作的时间T[,w](s)和用于学习专门化技能的时间T[,h](s),T(s)=T[,w](s) T[,h](s)。一项任务的产出Y(s)取决于投入该项任务s的时间T[,w](s)以及小时生产率E(s),即Y(s)=E(s)T[,w](s),而E(s)dH[γ]T[θ,h](s),一般性知识也就是人力资本H可以提高学习专门化技能的效率,γ>0。通过两种时间的最佳分配,可以有效地提高专门化的经济效果。在作了这些假定后贝克尔提出了不考虑协调成本时的某项任务的生产函数:
Y(s)=A(θ)H[γ]T(s)[1 θ] (1)
其中A为技术进步因子,θ为专门化技能学习效率指数,A=dθ[θ](1 θ)[-(1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