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论文(经典3篇)
临床营养学论文 篇一:饮食习惯对慢性疾病发展的影响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饮食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疾病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饮食习惯对慢性疾病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首先,饮食习惯与肥胖症的关系备受关注。现代人普遍面临着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饮食环境,导致能量过剩和体重增加。长期以来,肥胖症一直是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改善饮食习惯,适当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对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饮食习惯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备受关注。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而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物,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在饮食中合理选择食物,控制盐的摄入量,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饮食习惯也与糖尿病的发展密切相关。高糖饮食会导致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减少糖的摄入,选择低糖食物,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综上所述,饮食习惯对慢性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选择食物,控制热量摄入,减少盐、糖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饮食习惯的健康教育,提倡健康饮食,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临床营养学论文 篇二:营养干预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我们肠道中的各种微生物的总称,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营养干预作为一种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的方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营养干预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临床营养学中的应用前景。
首先,益生菌是一种常见的营养干预手段。通过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或补充益生菌制剂,可以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的数量,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研究发现,益生菌干预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增加有益菌的丰度,并且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益生菌干预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次,膳食纤维是另一种常见的营养干预手段。膳食纤维是一类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通过与肠道微生物发生作用,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发现,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增加益生菌的丰度,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此外,膳食纤维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膳食纤维干预对于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营养干预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一种有效手段。益生菌和膳食纤维作为常见的营养干预手段,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和组成,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并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在临床营养学中,营养干预对于维护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健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临床营养学论文 篇三
临床营养学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健康的渴求显得越来越强烈,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临床营养学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题目:临床营养学教育现状以及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要:针对医学院校临床营养学的教学现状,分析临床营养学开设的必要性,并对临床营养学中两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提高临床营养学教学质量和培养临床营养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临床营养学的论文
1 有效开展《临床营养学》教学的意义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内容、护士的角色功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护士在健康保健领域将起主导作用。以往人们咨询营养问题时都会找医生,但医生是否能提供营养学方面最为及时可靠的信息?在美国只有约1/4的医学院中要求学生修一门营养学课程,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平均只受到20学时的指导。在我国,许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没有专门的营养课,如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仅在《预防医学》中有12学时的营养学内容,这个课时量是远远不够的,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非营养专业的临床医生没有足够的知识、时间或经验来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和提供详尽的膳食指导,而护理专业大多将营养学列为必修课,课时量也较医学专业多(山东大学护理学院本科42学时),因此学院有条件、也有必要有效开展营养学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充分意识到营养干预、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努力掌握营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运用,不仅可以丰富护理工作的内涵,满足整体护理的需要,还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增加工作成就感。
2 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学生对营养课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将营养学列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但成绩评定一直按考察课进行,考试方式也过于简单。学生分数压力小,投入精力相对也小。目前临床营养学安排在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在讲授常见疾病的营养学知识时,由于学生对疾病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营养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另外本课程以前由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担任主讲,他们营养学知识丰富,但对当前护理工作不是很了解,在教学中较少联系护理工作实际,这使得学生很少想过掌握过硬的营养学知识和技能是为了毕业后满足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2.2 教学方式单一,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临床营养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由于内容多,课时数偏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基本上是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师生之间没有交流与反馈,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知识点,这种缺乏主动性的学习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2.3 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山东大学护理学院一直未开设营养学实验课,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几乎没有实践性教学环节。营养学教学实验不足,设备条件上的限制是一个原因,但教、学双方对实践技能的培养不重视是根本问题,结果造成学生眼高手低,不会进行膳食计算,不能根据饮食医嘱为病人制定切实可行的食谱,对病人进行营养宣教时缺乏技巧、照本宣科,所以目前的教学安排是不符合护理工作需要的。
3 改进措施
3.1 提高学生对营养课的重视程度
3.1.1 注重培养学生的营养意识由于学生尚未接触专业基础课与临床课(山东大学护理学院营养课与护理学基础同时开课),对当前国内外护理工作现状、趋势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在课程开始除了介绍本课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还结合临床病例着重说明与护理工作的关系。笔者在临床工作多年,经常看到有病人问护士他这种病吃什么好,要不要忌口?很多护士无法回答,甚至看到病人吃不该吃的饭菜不知道制止而造成严重后果。一个个典型事例对学生思想震动很大。在教学过程中山东大学护理学院也始终强调营养意识,激励学生学好本门课,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以体现护理专业的价值,赢得医生及患者的尊重。
3.1.2 改进考核方法首先将考察课改为考试课,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督促作用。改变以
往单一的营养知识考核,增加了基本技能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以较全面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最终成绩由期末笔试与实验成绩两部分组成。3.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
临床营养学与多门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紧密相连,有些内容是重复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突出护士在营养护理过程中的职责范围为核心[3],对生理、生化、病理生理等内容采取课前预习、课堂提示与课后提供自测题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与提高。在避免重复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课程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适当补充授课内容,如介绍一些与个人健康密切相关的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当前一些营养学的争论问题及前沿知识予以关注和解释;针对每堂课内容提供膳食指导,以帮助学生合理选择食物。
3.3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摒弃“教育灌输论” ,认清教与学双方的纽带关系。每一章节内容从提出一些人们日常膳食遇到的问题开始,以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鼓励学生多思考、提问题,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网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4 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
3.4.1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据现有条件安排一些实用性的实验内容。学完“人体营养状况的评价”与“平衡膳食”这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进行三日膳食记录,然后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出所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然后与供给量标准对照,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对照,以了解自己正常营养需要的满足程度,教师批阅后保留该表。这样的练习可适当多进行几次,随着所学营养知识的增多,学生的膳食结构必会逐渐发生变化,膳食调查、膳食计算也得以熟练掌握。在疾病营养一章重点安排糖尿病饮食控制方案的设计、计算。这些实践教学环节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3.4.2 培养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能力随着护士角色功能的扩展,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将成为护士的本职特色工作。通过教育可普及营养学知识,让病人接受并配合营养指导和营养治疗,提高医疗和护理效果。由于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尚未开健康教育课,学院就把营养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听过有护士对一位农村老人进行饮食指导时说“多吃蔬菜”,老人说她一直吃熟菜,不吃生菜。学生在感到可笑的同时也体会到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即要根据病人的文化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避免背书,且工作要细致,如告诉一位高血压病人进低盐饮食,除了告诉病人具体的食盐量(而不是数字),还应了解病人家里谁做饭,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可通过演示、电教辅助、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