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思维—析德育思维方式转换的新视角【推荐3篇】
生态思维—析德育思维方式转换的新视角 篇一
生态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相比,传统的德育思维方式更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然而,在当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多变,传统的德育思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引入生态思维,以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首先,生态思维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问题。德育思维往往只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忽视了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生态思维强调整体性,关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能找到更全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次,生态思维注重可持续性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当下面临的环境问题。在传统的德育思维中,个体的道德修养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然而,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切需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思维强调平衡发展,鼓励个体在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生态思维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传统的德育思维往往依赖于规范和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面对复杂多变的问题时很难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生态思维强调创新,鼓励个体通过思考和实践,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现实问题。
总之,生态思维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通过引入生态思维,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问题,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也可以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应该转变德育思维方式,引入生态思维,以适应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思维—析德育思维方式转换的新视角 篇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德育思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引入生态思维,以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生态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问题。传统的德育思维往往只注重个体的道德修养,忽视了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然而,在当今社会,各种问题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能找到更全面、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需要引入生态思维,关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生态思维注重可持续性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当下面临的环境问题。在传统的德育思维中,个体的道德修养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然而,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迫切需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生态思维强调平衡发展,鼓励个体在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思维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传统的德育思维往往依赖于规范和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面对复杂多变的问题时很难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生态思维强调创新,鼓励个体通过思考和实践,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现实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转变德育思维方式,引入生态思维,以促进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引入生态思维,以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生态思维具有整体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问题,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也可以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应该转变德育思维方式,引入生态思维,以适应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思维—析德育思维方式转换的新视角 篇三
生态思维—析德育思维方式转换的新视角
论文摘要:生态思维就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与原理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等特征。在这种新的思维范式下进行道德教育就具有了新的特点,应该做到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导入生活世界,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而在德育过程中就需要树立生态和谐的德育理念,以培养健全的德育“生态人”。
论文关键词:生态思维 德育 思维方式
德育思维是由德育本质、德育功能、德育目标、德育规律、德育心理、德育情感等一系列德育要素所构成的概念框架和观念体系,它是以一定的德育知识为背景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该以一定的原则、方式、价值取向等为纽带,把德育因子有机的整合,才能真正形成德育思维。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社会存在决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也必然会引发德育思维视角的转换,这是不言而喻的。
20世纪人类在对自身进行反思的时候,把目光逐渐转向对生态的研究,这是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整个人类文明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已经由最初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范围,演变成各门学科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人类开始用生态性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整个世界,解决相关问题。不难看出,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是经过一个由“生态世界观”到“生态价值观”,再到“生态文明观”的辩证运动过程,形成的用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的思维方式。
一、生态思维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生态思维的内涵
面对由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开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性反思。尤其是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深刻的研究,生态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专业学科内容的不断发展,在20世纪初生态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而到现代“生态”不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专业术语,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理念、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其研究领域扩展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人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边缘学科相继出现。社会科学家逐渐接受了生态学范式,生态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生态思维由此产生。
所谓生态思维就是人们运用生态学的观点与原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认识与研究“人—社会—自然”即整个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生态思维是一种强调此事物和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性思维,它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思维作为生态文明中孕育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遵循着生态的、系统的、发展的、联系的认知模式,它把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人——社会——自然”相互关联、协同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转换、能量流动、信息沟通的多样性运动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人类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与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相适应才能得以持续下去。
(二)生态思维的基本特征
生态思维“使人们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因此它强调世界的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等。
1.整体性
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是生态学的精髓,也是生态思维的根本特征之一。从生态学角度来讲,人类世界是由“人——社会——自然”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及其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整体性的生态思维方式认为生态系统各不同要素经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构成要素内部的子要素也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正是由于这些生态系统的不同要素通过有机的结合,才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生态整体性
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把不同的研究对象放入一个生态整体中来研究,考虑其整体性的功能,注意其整体生态特,让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以及各要素内部的子要素以最优方式结合起来,形成最大合力,发挥生态系统的最优功能。2.关联性
生态思维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必然要采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人、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过有机结合才构成了一个具有完整性、关联性、开放性的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是由很多个生态因子之间复杂的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生态系统网络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又都依赖于其他个体而存在,无论任何一个个体发生变化时都将影响到其他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乃至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当每个个体都能够合理的发挥自身作用,整体的生态系统才能够更好的得到发展。一旦这些生态因子自身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加之这些生态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就必然会引起内部生态链的断裂,最终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及其价值的实现。
3.开放性
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各系统要素之间以及子要素之间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这种开放性意味着此要素与众多要素的联系性。每一个生态系统也都会受到外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要素或生态因子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完全孤立起来的,各生态因子相互之间必须随时进行信息、能量的融汇与沟通。当生态系统的要素之间或内部因子发生变化时就要及时的进行调整,以免影响生态系统的实际效果。
二、生态思维方式下德育的特点
(一)以人为本
德育是培养人的德性的活动,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自由发展是其最高价值目标。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德育的必然选择。但是,德育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注重对德育对象进行一般性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德育不能够使得其对象得到自我的完善,相反却压抑甚至摧残人的个性的发展。在新时期,德育思维也在发生着变化,尤其生态思维的出现,它强调的是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作为德育思维的价值理想,也就成为德育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推进普遍性的道德知识的教化,更要尊重人的个性人格修养,从而达到人的德性的自由发展。
(二)导入生活世界
一直以来,知性德育在德育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这种德育认为只要掌握了知识就具有了道德,培养的是“奴隶学者”。在知性德育中人们只是强调道德就是知识,道德存在于物化的书本中,道德可以用科学语言表达,并且道德可以自我证明。这种存在于系统化的著作或教科书中的“道德”,根本不需要学生的道德体验,这就导致了道德知识同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德育思维的着重点从假、大、空的目标教育转向生活世界,开始逐步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把宏观目标教育与德育对象的实际生活需要直接结合起来,吸引学生进行道德践行,在实现学生现实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过可能的生活、理想的'生活,从而使德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知行统一
德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以形成道德主体为主旨的德育也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德育的完整过程就是“行——知——行”,实践是德育的目标起点,也是最终归宿。知“道”甚多但不“行”,知行脱节,造就的是口头道德家、“道德之袋”、“美德洞”,以至于学生的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忽视通过道德实践引导学生践行道德规范,实现由道德知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因此,有德性的人应具有“知行统一”的特征,追求德育知行统一已成为改善德育效果的重要目标,最终形成的是集德知、德情、德行于一体的有德性的人。
三、树立生态和谐的德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