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精选3篇】
篇一: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关系为其产生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论,试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解放和共同富裕。
首先,共产主义思想强调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格局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剥削的存在。为了消除这种剥削和不平等,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人民共同管理和使用,从而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公平分配,消除了私人占有所带来的不公。
其次,共产主义思想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劳动成为一种简单的货币交换,人的劳动力被剥削和压榨。共产主义的理想是解放生产力,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将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人们自由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最后,共产主义思想追求的是社会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平等。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这种不平等,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富裕,社会资源得到公平分配,人们不再受到财富和地位的束缚,而是按需分配,实现真正的平等。
总而言之,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最高理想,它强调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以及社会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平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导。
篇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
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其理论基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和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标和理想,旨在实现人类社会的解放和共同富裕。
共产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马克思主义认为,私人占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阶级分化和剥削的根源。为了消除这种剥削和不平等,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人民共同管理和使用,从而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公平分配,消除了私人占有所带来的不公。
其次,共产主义思想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劳动成为一种简单的货币交换,人的劳动力被剥削和压榨。共产主义的理想是解放生产力,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将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人们自由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最后,共产主义思想追求的是社会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平等。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这种不平等,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富裕,社会资源得到公平分配,人们不再受到财富和地位的束缚,而是按需分配,实现真正的平等。
总之,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它强调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以及社会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平等。共产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导。虽然共产主义的实现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仍然应该坚守共产主义的信念,为实现人类社会的解放和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
简析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 篇三
简析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简析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共产主义从诞生至今,其含义以及理论内涵都在不断发展,但其核心始终是“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最终归结。《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这三本经典著作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对共产主义做出阐释,对共产主义的表述有着许多区别与继承。本文通过对这些著作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共产主义关于人的思想核心。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
一、三部著作对共产主义的表述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到:“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开始时它作为普通的私有财产出现。共产主义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私有财产关系,”“对私有财产的最初的积极扬弃,即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想把自己作为积极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为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文中是这样对共产主义定义的:“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定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比如你们要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已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任利已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
,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恩第一次运用唯物史观,从主体与客体、历史与现实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文中突出“两个必然”“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三部著作中共产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当我们将《手稿》中的上述思想与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观点,是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如《形态》中指出:“我们称之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及以《宣言》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些思想都可以在《手稿》中找到其萌芽,这说明,《手稿》中有关共产主义的.思想观点,确实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前奏。
《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青年时代思想进程的总结,同时是走向成熟阶段的起点。在这之前,马克思的批判矛头主要指向德国封建专制制度,从这一手稿开始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所作的表述。
《形态》一改《手稿》对共产主义的抽象玄思,伴随着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正式确立,把共产主义彻底感性化和现实化,从不同的视角开辟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途径,其终极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马克思在《形态》中对共产主义的描述更趋现实和合理:共产主义已不囿于异化的消除和人的本质向人的回归,而是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弊病为底蕴,是通过革命实践能够达到的全新境界。
其次,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要在世界历史中完成。马克思说:“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一样。”这样,马克思就不仅把共产主义从天国拉向人间,而且从实现条件上指明“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马克思这个设想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现实可能性,而在于它已经关注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和途径,这与《手稿》相比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三,共产主义是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共产主义消灭异化、使人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和最终解决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崇高使命,但就人的现实存在来说,这个使命很难完成。所以,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的这个高远的目标只能伴随人类同行,在全部人类无止境的历史中才能实现。这就与共产主义的现实维度形成悖论:现实维度指明只要达到必需的条件,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而形上维度却说共产主义只能在“历史的全部运动”中或“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针对这个矛盾,马克思在《形态》中提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这段名言一方面澄清了将共产主义囿于可以企及的平台的简单理解,另一方面指出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是在消灭现存状况中的现实生成过程,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过程。
在《宣言》中,马恩的共产主义充分体现了反思批判性:
1、实践批判。《宣言》中的共产主义思想的阐释,使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和现实的科学批判得以建构的。这种批判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而是在本质上的扬弃。
2、理论批判。具有鲜明的革命性,是在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基础上得以确立的。不仅仅是一种学说对另一种学说的批判,而是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3、自我批判。具有强烈的开发性,在实践批判和理论批判的辨证统一的基础上,反思扬弃、超越自我。《宣言》中阐述的共产主义思想也不是终极的,它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完善自我。
马克思主义与一切粗陋的、平均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根据就是它从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由以造成的世界性生产、交往,以及与之相连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出发,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归宿,从而得出共产主义理论结论。在《宣言》中,马恩发展了他们在《形态》中首次提出的“世界历史”理论,使其成为《宣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并通过这一理论,为共产主义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广阔的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