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成人破伤风临床分析【优选3篇】

72例成人破伤风临床分析 篇一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伤口或破溃的皮肤进入人体。破伤风一旦发生,症状严重且预后差,因此对破伤风的临床分析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72例成人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臨床觀察。

首先,我们观察到破伤风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占比达到87.5%。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一致,说明男性更容易受到伤害和感染,从而增加了患破伤风的风险。此外,我们还发现,多数患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上,说明年龄是患破伤风的另一个风险因素。

其次,我们对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发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强直和痉挛,且以颈部和颜面肌肉最为明显。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心动过速等症状。这些临床表现与破伤风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进一步证实了破伤风的诊断。

在治疗方面,我们观察到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破伤风抗毒素的治疗。这一治疗方法通过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来中和体内的破伤风毒素,从而阻断病情进一步恶化。此外,部分患者还接受了肌肉松弛剂和镇痛药的治疗,以缓解肌肉强直和痉挛的症状。治疗后,我们观察到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通过对72例成人破伤风患者的临床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男性和年龄较大者更容易患破伤风,需要加强预防措施。其次,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肌肉强直和痉挛,治疗方面可考虑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肌肉松弛剂。然而,破伤风的治疗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72例成人破伤风临床分析 篇二

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病情复杂且预后差。为了更好地理解成人破伤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我们对72例成人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男性在成人破伤风中占绝大多数,约占87.5%。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男性更容易受到伤害和感染,从而增加了患破伤风的风险。此外,我们还发现大部分患者的年龄在40岁以上,说明年龄是成人破伤风的另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在临床表现方面,我们观察到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肌肉强直和痉挛,其中颈部和颜面肌肉受累最为明显。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心动过速等症状。这些临床表现与破伤风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有助于进一步确认破伤风的诊断。

在治疗方面,我们观察到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破伤风抗毒素的治疗。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中和体内的破伤风毒素,可以有效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部分患者还接受了肌肉松弛剂和镇痛药的治疗,以缓解肌肉强直和痉挛的症状。治疗后,我们观察到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如呼吸衰竭和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通过对72例成人破伤风患者的临床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男性和年龄较大者更容易患破伤风,需要加强预防措施。其次,破伤风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肌肉强直和痉挛,治疗方面可考虑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肌肉松弛剂。然而,破伤风的治疗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72例成人破伤风临床分析 篇三

72例成人破伤风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72例成人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总结,提高成人破伤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成人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他们的临床类型,潜伏期。结果:潜伏期愈短,病型愈重,病死率愈高。安定、氯丙嗪及鲁米那交替使用,可有效控制痉挛期的发作。结论:对破伤风的治疗,除常规治疗外,重型病例应尽早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成人破伤风; 治疗; 分析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72 Patients with Tetanu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s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therapeutic measure of 72 adult patients with tetanus and to elevate the healing rate and reduce the case fatality.Method:To retrospectively analyse the clinical data of 72 patients with tetanus and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type and latent period. Result:The shorter latent period the clinical type was and severer clinical typ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as, the higher case fatality the patients was . to use the Diazepam , Chlorpromazine and Phenobarbital alternately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spasm. Conclusion :The incision of trachea can be underwent in the severe patient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unobstructed respiratory tract under conventional therapy,it is the keypoint of successful salvage.   Key words: Adult tet

anus; Therapeutic measure; Analyse   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成人破伤风72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2例中,男性45例,女性27例,男女之比1.67:1,年龄最小16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37±8)岁,全部病例诊断符合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1]。   1.2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牙关紧闭71例(98.6%),全身肌痉挛59例(81.2%),四肢抽搐34例(47.2%),伴有高热15例(20.8%),出现窒息16例(22.2%),合并肺部感染27例(37.5%),心动过速32例(44.4%),昏迷3例(4.2%),气管切开28例(34.7%)。   1.3 感染原因:一般外伤52例(72.2%),耳源性感染9例(12.5%),拔牙及口腔溃疡感染5例(6.9%),产科感染4例(5.6%),无明显外伤史2例(2.8%)。   1.4 潜伏期与临床类型关系,见表1,本组轻型13例(18.1%),中型28例(38.9%),重型31例(43%),见表1。   表1 潜伏期与临床类型的关系(略)   1.5 潜伏期与病死率的关系,见表2。本组死亡10例中,潜伏期在7d以内者9例,另1例潜伏期为8d,均为重型破伤风,见表2。   1.6 预防注射:72例入院前均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百白破疫苗,伤口未及时正确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①一般治疗:保持房间安静,避免刺激,专人护理,对中重型患者应禁食、静脉补液或鼻饲。②清创伤口:72例中伤口愈合无红肿11例,切开清创59例,全部伤口清创后局部封闭破伤风抗毒素1万U,敞开伤口,用0.3%双氧水每日2次冲洗伤口至痊愈。③病原治疗:破伤风抗毒素每次3~5万U,重型病例可连续应用数天,青霉素钠每天640万U~800万U,分两次静滴,联合0.5%灭滴灵注射液100ml,每天两次,对合并肺部感染病例,常规用头孢他定,每天4g,分两次使用,或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④镇静解痉:对于轻中型患者,采用安定及鲁米那联合肌肉注射,或安定静脉注射,取得良好效果,对重型患者在应用安定及鲁米那效果不佳时,采用氯丙嗪50mg加入5%的葡萄糖中持续静脉点滴控制痉挛发作,应用氯丙嗪时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在良好的通气情况下使用。安定及鲁米那在具体用量上,个体差异较大,必须个体化。⑤治疗并发症及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窒息倾向应进行气管切开。   2.2 结果:72例中治愈56例(77.8%),好转后出院6例(8.3%),死亡10例(13.9%),9例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频繁抽搐,最后死于混合性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1例入院后未及时气管切开,窒息死亡,见表2。   表2 成人破伤风潜伏期与病死率的'关系(略)   3 讨论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生长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外毒素有痉挛毒性和溶血毒性,前者为神经毒性,后者为组织毒性,但临床表现以神经毒性为主,痉挛毒素进入血液与血清球蛋白结合,达脊髓前角灰质,表现为横纹肌的紧张收缩与阵发性痉挛,最初是嚼肌痉挛,但有报道[2]以吞咽困难为首发者,本组有一例以吞咽困难为首发,病初误诊为食道病变,临床上应引起重视。神经毒素也可影响交感神经,引起发热、大汗、血压波动、心率增快等表现[3],多见于重型患者。本组有心率增快32例(44.4%),绝大多数为重型破伤风。破伤风的病死率高低与起病急缓成正比,而与潜伏期长短成反比。潜伏期超过10d者,其病死率较低。从表1中可见潜伏期短者,重型病例多见(93.3%),潜伏期长者,以轻型病例多见(5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从表2可见潜伏期短者病死率高,潜伏期长者病死率低,潜伏期大于10d无1例死亡。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


  有报道[4],老年人是预后不良、病死率高的因素之一。本组10例死亡中,有6例为60岁以上老年人,均合并肺部感染,可能与年龄大 、各器官系统功能减退、气管痉挛窒息、长期卧床、应用镇静剂后咳嗽反射减弱等因素有关。本组病例中伴有高热15例,合并肺部感染27例。病程中发热可能是诱发强直痉挛的诱因,又是出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讯号,及时应用有效抗菌素治疗极为重要。破伤风的平均病死率(包括各型及各年龄组)为20%~30%,重型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达70%。   我院成人重型破伤风病死率(30%)较报道低,与及时行气管切开有重要关系,本组有1例因窒息导致死亡的患者因入院后未行气管切开。早期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治疗重型破伤风患者成功的关键措施,同时又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由于重型患者抽搐频繁,发生呼吸肌麻痹,喉头痉挛水肿而引起缺氧,缺氧又加重肌痉挛,抽搐发作频繁,导致呼吸衰竭。本组31例重型破伤风患者,有28(90.3%)例入院后行气管切开,术后缺氧症状明显改善,抽搐发作减少,呼吸道分泌物能及时排出。   本组72例破伤风病人,有63(87.5%)例来自农村,外伤后均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预防,伤口感染后未及时进行清创,伤口内异物或坏死组织易引起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导致破伤风发作。破伤风病死率高,预后不良,但可以预防。故应加强对农村居民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潘孝彰.破伤风.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上册.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90-593.   [2] 邱凤莲.以吞咽困难为首发症的破伤风2例报告[J].新医学,1998,29(6):310.   [3]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91-92.   [4] 郑通晓,唐进先,陈静,等.影响破伤风病人的预后的因素探讨[J].新医学,1995,26(10):523.

相关文章

谈音乐与艺术体操的关系艺术论文(精彩3篇)

摘要:艺术体操作为一项女子特有的体育项目,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她的艺术性上,同时在音乐的选择上具有民族性。本文论述了音乐与艺术体操的关系,以使它们有机的结合,达到完美的境界。 关键词:艺术体操;音乐 音...
论文2011-03-06
谈音乐与艺术体操的关系艺术论文(精彩3篇)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论文(推荐3篇)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论文应该怎么写?  【论文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
论文2012-07-04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论文(推荐3篇)

大跨度连续刚构箱梁防开裂的施工技术论文(推荐3篇)

摘要 :根据重庆黔江至湖北恩施高速公路阿蓬江特大桥施工实践,系统介绍了大跨度连续刚构箱梁防开裂施工技术。对于混凝土、施工等原因影响可能导致箱梁出现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一些裂缝预防和控...
论文2019-06-04
大跨度连续刚构箱梁防开裂的施工技术论文(推荐3篇)

《锦瑟》诗的情感内涵【精简3篇】

摘 要:本文以《锦瑟》语境的若干意见为引首,浅析《锦瑟》诗情感内涵:以心境作为表达对象,表达复杂精微的人生感受和人生经验。同时知道了多解的原因源于此,而且只有对李商隐创作的特殊性有1定的了解之后,我们...
论文2013-03-05
《锦瑟》诗的情感内涵【精简3篇】

化学工程实验室开放分析论文【实用3篇】

一、实验室开放的必然性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从培养创新能力的角度看,实践教学的作用大于理论教学,而作为实践教学重要环节的实验教学,对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
论文2011-01-06
化学工程实验室开放分析论文【实用3篇】

最美博士论文致谢词(精彩3篇)

论文写作完成后都要附上论文致谢,其对读者判断论文的写作过程和价值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让我们好好写写论文致谢吧。还是对论文致谢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美博士论文致谢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论文2017-07-06
最美博士论文致谢词(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