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浅析【优质3篇】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浅析 篇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教育发展的新起点。这一纲要的出台,旨在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将从教育目标、课程结构和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纲要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提出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纲要强调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了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目标符合时代的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纲要强调了课程的整体性和科学性,要求课程设置要合理、结构要完整。纲要将学科课程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拓展课三个层次,注重了学科的综合性和实用性。此外,纲要还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实施路径。纲要明确了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此外,纲要还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和能力的提升,要求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能够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法。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发布对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纲要明确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调整了课程结构,提出了实施路径。然而,纲要的实施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教师培训、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浅析 篇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纲要的出台,旨在推动教育的现代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本文将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纲要强调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要求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求。这一理念的提出,使得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纲要要求课程设置要注重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学科之间要有联系和衔接,避免单一学科的割裂。此外,纲要还强调了跨学科和综合实践的重要性,要求课程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最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评价体系的改革。纲要要求评价要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转变为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此外,纲要还强调了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要求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避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发布对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纲要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调整了课程设置,提出了评价体系的改革。然而,纲要的实施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如教师培训、教材编写和评价方法的改革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浅析 篇三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浅析
学习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四个问题可以简洁地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经验结果。它们正是制定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并不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因为针对这些问题,不同层次的教育,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学,会产生不同的答案,而给出任何一种确定的答案,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具体分析:
1、确定教育目标
在选择教育目标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目标体现了上面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两项新课改的目标主要是从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出发考虑的。教育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行为模式包括人的思维、情感以及外显的行动,教育目标就是要力图使学生产生这些行为模式的变化。新课改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培养正确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能力的发展,逐渐养成正确的行为模式,积极主动地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两项更趋向来源于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这是典型的学校最常使用的教育目标来源,他们最大的贡献在于,解决"这门学科对教育那些不想专于此业的年轻人有什么贡献"的问题。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发展,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集中到当下生活的重要方面,只有当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境与学习的知识有相似性时,他才有可能学为所用。
2、选择学习经验
原则一: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学生必须有这种经验:它提供机会让学生去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这一原则说明,应该让学生去亲自实践,去思考学习经验,而不是仅仅由教师传授。新课改中大大加强了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原则二:这些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目标所隐含的相关行为时获得满足感。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这种满足感,才有继续进行学习活动的欲望。新课改中提出的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体现了这一点,教师不仅要在评价体系上多样化,而且要在评价方式上更注重儿童的心理需求,实现他们的满足感。
原则三:教育经验应适合于学生目前的成就水平、心理倾向等。这就需要教师选择的学习经验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现状出发。新课改中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只有学习经验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的教育经验才是有价值的经验。
原则四:有许多特定的经验都能用来实现同样的教育目标。这说明教师、学校等在计划特定工作时具有广泛创造的可能性。我国新课改中,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不违背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体制的前提下,地方和学校有权利根据自己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制定课程体制,通过不同的课程体制来实现同样的教育目标。
3、组织学习经验
编制一组有效组织起来的学习经验时,需要符合三大标准: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主要课程要素的直线式重复,即反复性;顺序性即要将每一后续经验都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且必须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究所涉及的事物,也就是纵向的循序渐进性;整合性即这些经验会帮助学生逐渐获得统一的观点,并逐渐将自己的行为与所处理的相关要素统一起来,也就是横向的整合性。在新课改的课程结构中,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这样的'课程结构设置体现了泰勒原理中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4、评价结果
评估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判断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即判断这些行为实际上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变化,任何有关教育目标想实现的行为的有效证据,都为评估提供了一种合适的方法。所以,评价不等同于纸币测验,还有观察,访谈,调查问卷,收集学生论文,收集记录等等都是合适的评估程序。新课改在课程评价方面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因此,单一地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是不科学的,教师、学校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更加全面的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