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优选3篇】
试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篇一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他们进入大学后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困惑。因此,为大学新生提供适当的入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对于许多新生来说,他们刚刚离开家庭,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入学教育可以通过向他们介绍大学的各种资源和服务,以及提供必要的生活技能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比如,学生可以了解到图书馆、体育设施、学生组织等资源,以及如何管理时间、解决问题、建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技能。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并且在新的环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入学教育,大学可以向新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人生追求。通过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这些价值观的灌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在未来的社会中做出贡献。
最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可以提供必要的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入学教育可以向新生介绍大学的学科设置、课程要求和学术规范,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方向。同时,入学教育也可以提供职业发展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通过入学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在学业和职业规划上有更明确的目标。
综上所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价值观和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大学应该重视入学教育的开展,通过有效的方式向新生传递必要的信息和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并且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试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篇二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改进与创新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目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与创新。
首先,传统的入学教育过于功利化。目前的入学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关怀。入学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应该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大学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压力。
其次,入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优势和潜力,大学的入学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计划。大学可以通过入学前的测试和评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计划。同时,大学也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机会,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专长。
最后,入学教育应该加强与社会的连接。大学应该与社会各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实践项目。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践项目,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体验,增加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大学还可以邀请社会人士、企业家等作为导师,通过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需要进行改进与创新,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以及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篇三
试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试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论文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辅导员要抓住新生刚入学的关键时期,做好入学教育工作,指导学生更好更快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顺利渡过角色转换期,为顺利渡过之后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
关键字:大学新生 问题 入学教育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1项常规性工作,也是1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新生刚进入大学校门,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都是新的,在这个时候,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可以为以后学生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关系到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等问题。因此,了解新生特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生中易出现的问题
我校1名报道仅1天的学生,由父母送到学校,帮助办理入校手续,在父母返回时,他提出与父母1同返回,就再也没有回到学校。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大多数学生会出现:学习没有目标、人际交往困难、考上大学,就可以有稳定工作等问题。这些新生“不适应症”在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
1、环境不适应
离开生活近20年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半社会化的大学校园,1切事物都需要自行处理和解决。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学校所在地的气候,饮食习惯,产生想家情绪;有些在新的集体中,找不到感觉,感觉不到快乐,产生失落感;有些远离父母,离开老友,没有交到新朋友,产生恋家、恋旧情绪。这是因为大学的学习没有高中时紧张,空闲时间较多,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大量时间被浪费,有的学生甚至通宵达旦的上网聊天打游戏,以至于荒废学业。
2、学习不适应
大学的课堂多是上百人的大课,教室也不固定,教师上课来,下课走,多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初高中的强压式。来到大学后,随着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逐渐与理想产生差别,学习兴趣缺失,主动性变差,便出现迟到早退,逃课等厌学现象。
3、生活不适应
新生报到时,大多由父母亲戚组成的亲友团送到学校,帮助办理入学手续,寝室等安排妥当。当学生真正1个人面临集体生活时,有些学生出现生活能力差,个人主义,不会理财,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
4、心理不适应
新生进入大学,未能及时适应大学生活,角色转变不及时,心理问题随之产生。有些新生不能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便产生不平衡或退学的念头;新生角色转变需要时间过程;新生中的单亲现象、攀比现象也会使心理失衡。
2、入学教育内容
1、目标教育
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立志,要有理想,向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未来。按鲁迅先生的说法,任何1个人只要认准目标,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1个专家的。如果学生只是1门心思地学,学到最后什么也都没有。要学生明白,要围绕目标去读书,围绕着目标去思考,围绕目标去交友,围绕目标去旅游,围绕目标去实践。
2、学习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1项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教育要包括:第1、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定位。大学学习是为自己未来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而准备的。第2、教育新生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高校的学习主体就是大学生本人。大学生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参与各种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加强能力培养,力争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第3、帮助新生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适应大学习特点。第四、帮助新生学会科学统筹时间。第五、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的各种资料,对自己的资源进行更新。
3、纪律教育
新生1入学,要进行法律与校规校纪教育,从全方面严格要求,辅导员要提醒学生,道德是告诉你要做什么,法律、规章制度是警示你什么不能做,辅导员要结合以往的事例,反复讲,讲透彻,如《学生手册》中“学生管理规定”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他们不可以做的,并在思维意识上建立起遵守法纪校纪的自觉性。
4、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高速的发展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及压力越来越多,有心理失衡而引发的惨剧更令人触目惊心。据相关部门统计,全国25%—30%的在校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新生刚离开家,离开父母,来到1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不同的学习方法,以及生活方式,这些势必会给学生带来诸多不便,易造成学生的心理上的失衡,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因此,在新生入学后,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要关注心里有障碍,贫困生、孤残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动向,给予关心和爱护。
5、安全教育
要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及周边环境,附近道路特点。校园内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部门的位置,提醒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自觉保护环境,遵守秩序,营造1个轻松、安全、优美、整洁、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
3、新生入学教育的1些做法
新生入学教育是1个系统工作,在教育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与家长建立联系
在新生报到时,我们给家长1封信,将系内1些要求及辅导员的联系方式告之家长,希望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求学过程中来,学校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掌握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2.建立基本情况库
在第1时间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帮助,如贫困生库,家庭基本情况库等,通过这些让辅导员更好的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特别是对特殊情况的新生。
3.座谈会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对新生将要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联系本专业往届毕业生中成功的例子,让新生有目标感。
4.大会与多种形式教育
辅导员对新生可以采取集中开会,但要辅以个别谈心、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新生逐步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等问题。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通过老生口耳相传式的教育,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生入学教育不仅限于以上内容,如传销、上网、手机短信诈骗、银行卡被骗等现象,诚信教育等等都是必要的。希望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做到珍惜学习机会,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科学方法,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 宋加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探讨.山东农业教育.2007年第1期
[2] 李永宁.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几点思考.西北政法大学报.2006年第254期
[3] 贾咏梅.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北京城市学院报.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