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失误的梳理分析【最新3篇】
对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失误的梳理分析 篇一
顾櫰三的《补五代史艺文志》是研究五代史文化艺术的重要著作之一,然而在书中的小说著录方面存在着一些失误。本文将对这些失误进行梳理分析,以期提高学术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顾櫰三在《补五代史艺文志》中对某些小说的作者和创作时间进行了错误的著录。例如,他将《红楼梦》的作者误认为是曹雪芹,实际上,《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与高鹗。此外,他还将《水浒传》的作者误认为是施耐庵,而实际上,《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与罗贯中。这样的错误著录会导致读者对相关作品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产生误解,影响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和研究。
其次,顾櫰三在书中对一些小说的出版时间和版本进行了错误的著录。例如,他将《西游记》的出版时间误认为是明代,而实际上,《西游记》的出版时间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此外,他还将《红楼梦》的版本误认为是程伟元本,而实际上,《红楼梦》的版本有程伟元本、脂砚斋重评本等多个版本。这样的错误著录会导致读者对相关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版本情况产生误解,影响对文学作品的正确鉴赏和研究。
最后,顾櫰三在书中对一些小说的内容和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著录。例如,他将《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误认为是“武松打虎英雄会”,而实际上,《水浒传》中并没有“武松打虎英雄会”这个情节。此外,他还将《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误认为是“贾宝儿”,而实际上,“贾宝儿”并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这样的错误著录会导致读者对相关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产生误解,影响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综上所述,顾櫰三在《补五代史艺文志》中对小说的著录存在一些失误,主要包括作者和创作时间的错误、出版时间和版本的错误,以及内容和人物的错误。这些失误将影响读者对相关作品的正确理解和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和修订,以提高学术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失误的梳理分析 篇二
顾櫰三的《补五代史艺文志》是研究五代史文化艺术的重要著作之一,然而在书中的小说著录方面存在着一些失误。本文将对这些失误进行梳理分析,以期提高学术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顾櫰三在《补五代史艺文志》中对一些小说的作者和创作时间进行了错误的著录。这些错误著录可能是不经意的疏忽,但却对相关作品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他将《红楼梦》的作者误认为是曹雪芹,实际上,《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与高鹗。这样的错误著录会导致读者对相关作品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产生误解,影响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理解和研究。
其次,顾櫰三在书中对一些小说的出版时间和版本进行了错误的著录。这些错误著录可能是对历史资料的不准确理解或者对研究方法的不严谨运用所致。例如,他将《西游记》的出版时间误认为是明代,而实际上,《西游记》的出版时间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此外,他还将《红楼梦》的版本误认为是程伟元本,而实际上,《红楼梦》的版本有程伟元本、脂砚斋重评本等多个版本。这样的错误著录会导致读者对相关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版本情况产生误解,影响对文学作品的正确鉴赏和研究。
最后,顾櫰三在书中对一些小说的内容和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著录。这些错误著录可能是对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的不准确理解或者对相关资料的不全面考察所致。例如,他将《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误认为是“武松打虎英雄会”,而实际上,《水浒传》中并没有“武松打虎英雄会”这个情节。此外,他还将《红楼梦》中的人物“贾宝玉”误认为是“贾宝儿”,而实际上,“贾宝儿”并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这样的错误著录会导致读者对相关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产生误解,影响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综上所述,顾櫰三在《补五代史艺文志》中对小说的著录存在一些失误,包括作者和创作时间的错误、出版时间和版本的错误,以及内容和人物的错误。这些失误对相关作品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和修订,以提高学术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失误的梳理分析 篇三
顾《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着录失误颇多,或因失考,或因粗疏.相较而言,粗疏更多,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著录失误评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五代史》和《五代史记》均未设《艺文志》或《经籍志》,清人补五代史《艺文(经籍)志》中,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以下简称顾《志》)搜罗广,刻本多,影响大,享负盛名.就小说类而言,顾《志》共着录小说 63 部,其数量居各种补五代志之首.不过,数量虽大,舛误也多.
令人不解的是,顾氏长于史学,为何名不副实,错讹如此之多? 下文拟对顾《志》小说着录失误进行梳理、分析,并试图窥测失误的背后真相,以期对五代着述整理、古代小说的整理以及顾櫰三其人其作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顾《志》小说着录概况
在考察顾《志》小说着录情况之前,先来看看顾《志》的整体情况.顾櫰三对补志兴趣极大,着有《补五代史艺文志》和《补后汉书艺文志》两部补志①.《补五代史艺文志》约成于道光年间(说详下).顾《志》先以抄本流传.早期刻本有《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1880 年)、广雅书局刊本(1891 年)、《金陵丛刻》本(1901 年)、《金陵丛书》本(1915 年)等,后又有《史学丛书》本、《二十五史补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顾《志》问世后,影响较大.如宋祖骏(生卒年不详,咸丰、同治间在世)同名著作几乎转抄顾着,只在书末补遗 41 种着作.汪之昌《补南唐艺文志》"分类第次,悉依顾《志》","间就顾氏所志艺文,确系南唐者别出之,未着录者补入之"①.《清史稿·艺文志》亦着录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一卷.
清人补五代史《艺文(经籍)志》主要有五种:徐炯(徐乾学之子)《五代史记补考·艺文考》、陈鳣《续唐书·经籍志》(以下简称陈《志》)、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宋祖骏《补五代史艺文志》(以下简称宋《志》)、汪之昌《补南唐艺文志》(以下简称汪《志》).五种之中,宋《志》几同顾《志》,汪《志》仅为南唐一国补志.其余三种,据笔者初步统计,徐书着录 169 种,陈书着录 460 种,顾书着录 733 种,顾书较徐书多 564 种,较陈书多 273 种.可见顾《志》搜罗最广,为诸家补志之最富.此外,宋《志》、汪《志》皆深受顾《志》影响,而前三种相互之间并无借鉴,如梁启超《图书大辞典簿录之部·官录及史志》所言:"右三书(指徐炯《补五代史记·艺文考》、陈鳣《续唐书·经籍志》、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引者)作者时代先后阅二百年,然后出者皆未见前书,无所蹈袭,亦以不能相资,故后无以胜于前焉.计徐书着录一百六十六种,陈书五百六十种,顾书七百三十三种,陈、顾较博备矣."②顾《志》影响虽大,评价却不一.蒋国榜《补五代史艺文志跋》曰:"是书仿前史经、史、子、集例,分类条列,与先生所着《补后汉书艺文志》繁简不同,义各有当,故可并行不悖."③冯煦《跋》曰:"其所着《补后汉书艺文志》,精博出《五代史补志》上,而传之不及."④蒋国榜认为顾氏两种补志各有千秋,并行不悖;冯煦则认为《补五代史艺文志》不如《补后汉书艺文志》精博,但流传广泛.梁启超则对顾《志》颇多批评:"此书错谬不少.例如总集类列'《古今书录》四十卷,毋昭裔撰',此明为唐开元间毋煚之书,乃以嫁名于三百年后之蜀相,深可骇笑.且以此入总集,亦太不伦矣.其他归类失当者尤多,如《花间集》入子部乐类,《十九代史目》入总集类皆是."⑤总体说来,顾《志》刻本多,流传广,影响大,搜罗广,错谬亦多.
就小说(家)类着录而言,徐炯《五代史记补考·艺文考》按经、史、子、集分类,子类共着录25 种,没有分细目,所录难以断定哪些是小说.陈《志》着录小说 30 部.顾《志》着录 63 部.
宋《志》着录 63 部.汪《志》着录 19 部.其中,宋《志》晚出,抄录顾书,因而着录与顾《志》几同.顾《志》着录有 15 种与陈《志》重复;汪《志》着录有 14 种与顾《志》重复,1 种与陈《志》重复.除去重复,上述四种补志共着录小说 82 部.在数量上,顾《志》居首,占总数的 77%.
顾《志》的小说着录虽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舛误满目皆是.据笔者考辨(另有专文),顾《志》着录小说完全无误的只有 1 部,占总数的 1. 6%;有错讹的 33 部,占总数的52. 4%⑥;有争议难以断定的 29 部,占总数的 46%.顾《志》小说着录的错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误收、重出、作者有误、书名有误、卷数有误、作者不实、人书不符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着录甚至两种错误同时出现.如作者错误、卷数错误:严遵美《北司治乱记》八卷着录为"严道美《北司治乱记》十卷".作者错误、时代错误:北宋真宗、仁宗时人高怿《群居解颐》三卷着录为五代"高择《群居解颐》三卷".书名错误、卷数错误:《周显德二年小录》一卷着录为"《显德二年小录》二卷".顾《志》小说着录的失误率如此之高,格外引人注意.当然,书目着录出现失误,在所难免.比如顾《志》误收的《虬须客传》、《葆光录》、《南部新书》等,陈《志》亦录.
顾《志》小说着录多从《宋史·艺文志》(以下简称《宋志》).除去《宋志》没有着录的 12部,剩余 51 部中,完全从《宋志》的有 20 部①,约占 39%;其余 31 部中,作者相同的 19 部,书名相同的 17 部,卷数相同的 19 部,分类相同的 10 部;完全不同的只有 2 部.
顾《志》从《宋志》,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二者皆对.比如杜光庭《录异记》,原为十卷,残存八卷.《崇文总目》、《宋志》皆录十卷,但明清书目《国史经籍志》、《百川书志》、《红雨楼书目》、《绛云楼书目》、《四库全书存目》、陈《志》等皆作八卷.十卷为原本,八卷乃明清通行本,已非足本②.顾《志》作十卷,无误.《报应录》作者,《崇文总目》、《通志略》作王縠,《宋志》作王毂,注"一作榖".按王毂字虚中,縠、榖皆讹.顾《志》作王毂,无误.二是二者皆错.比如《纪闻谭》、《群居解颐》二书撰者,《宋志》作潘遗、高择.顾《志》从,误.潘遗应为潘远,高择应为高怿.《李后主杂说》卷数,《崇文总目》、《通志略》、《国史经籍志》皆作六卷,《宋志》作二卷.顾《志》从,误.从徐铉《御制〈杂说〉序》可知,应为六卷.三是《宋志》对,顾《志》错.比如《钓矶立谈》卷数,《宋志》作一卷,顾《志》作二卷,前者对,后者错.徐锴着作,《宋志》着录《登科记》十五卷,顾《志》着录《五代登科记》一卷,前者对,后者错.四是《宋志》错,顾《志》对.比如《宋志》着录阎自若《唐宋泛闻录》,顾《志》改为《唐末泛闻录》.《宋志》着录《备忘小钞》二卷,顾《志》改为十卷.还有难以断定正误的.比如王仁裕《玉堂闲话》,卷数有三卷、十卷之异,《宋志》作三卷,顾《志》从,无从判断正误.上述四种情况中,顾《志》改错为对的较少,以第二、三种为多.要言之,顾《志》小说着录具有数量大、舛误多的特点,这与顾《志》整体情形相仿.
二、顾《志》小说着录失误类例分析
顾《志》小说着录错误主要体现在误收、重出、作者有误、书名有误、卷数有误、作者不实、人书不符等.这些错讹或因失考,或因粗疏.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先看失考.失考包括误收唐宋着作、误收明代伪书,还有卷数失考、作者失考等.
误收唐宋着作.许多作家从唐末到五代,或者从五代到宋初,经历换代,所撰着作难以断代.通常的做法是,按照着作成书的年代来断代.某些着作,顾氏没有考察成书情况,或者没有细阅序跋评论,笼统断为五代着作.如《卢氏杂说》、《玉泉子见闻真录》,皆为唐代着作,且《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有着录.既然《新唐书·艺文志》有着录,顾氏收录时就该细加斟酌.又如《葆光录》、《滑稽集》,皆为宋代着作,前者约作于北宋真宗朝(998 -1022)③,后者有宋淳化四年(993)作者自序,时间都较明确,不应划入五代着作.
误收明代伪书.如《陈金凤传》.顾《志》中 62 部小说都有宋元书目着录或史书、笔记等记载,唯独《陈金凤传》不明出处.此书属于伪书误收.《陈金凤传》当为万历三十二年(1604)以后流传甚广的《陈金凤外传》(《金凤外传》).此书是一部伪书,乃明代王宇、徐火勃合撰,而以王宇为主.陈金凤是五代十国时闽国皇后,王、徐都是福建闽县人,对自己家乡历史极为关注,加上前代有伪托先例,所以王、徐合撰《金凤外传》,然后借识语和题记障人眼目,伪托古书①.
卷数失考.如《李后主杂说》有二卷、六卷之异,顾《志》从《宋志》作二卷,但徐铉《御制〈杂说〉序》云"三卷之中文义既广,又分上下焉,凡一百篇,要道备矣"②,可见应为六卷.陶谷《清异录》的卷数,也属误读失考.《清异录》版本众多,纷繁复杂,其中明代菉竹堂本有俞允文《序》,序中称"叶伯寅氏有元时孙道明抄写宋陶谷《清异录》六卷".其实此序所言六卷"是指正文四卷加补遗二卷而言,并不是说《清异录》全书为六卷.有人却误读此《序》,以为《清异录》原书为六卷.如……清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小说类云'《清异录》六卷'即是"③.
作者失考.如《贻子录》作者,洪迈《容斋续笔》云:"先公自燕归,得龙图阁书一策,曰《贻子录》,有'御书'两印存,不言撰人姓名,而序云:'愚叟受知南平王,政宽事简.'意必高从诲擅荆渚时,宾僚如孙光宪辈者所编,皆训儆童蒙."④不难看出,作者确为高从诲属下,至于孙光宪,则仅是洪迈的猜测,并无实据.陈尚君认为"仅推测为荆南'宾僚如孙光宪辈者所编',未必即光宪编"⑤.房锐也说"应该指出,肯定孙光宪具备编撰《贻子录》的条件,并不意味着《贻子录》的作者定为孙光宪无疑.孙光宪在《白莲集序》中,自称'鄙',在《北梦琐言序》中,自称'仆'、'鄙'.此《序》作者则自称'愚叟',与此不同",并指出"在荆南文士中,梁震同样具备编撰《贻子录》的条件"⑥.顾氏径题为孙光宪,也属失考.
还有一些作者有争议的,皆无考辨或说明.如《玉堂闲话》作者是王仁裕,还是范质? 《广陵妖乱志》的作者,候选人有郑廷诲、郑廷晦、郑延晦、郭廷诲、郭廷晦,甚至罗隐,说者纷纷,究竟孰是孰非? 《清异录》的作者是否陶谷? 《钓矶立谈》的作者是否史虚白? 《开元天宝遗事》的作者,洪迈、胡应麟等皆怀疑非王仁裕,认为系后人伪托.《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并无显证,仍从旧本,题为王仁裕撰.罗宁《论五代宋初的"伪典小说"》和《两种文言小说书目补正》二文指出,作者既非王仁裕,内容也多出于编造.此书约作于北宋大中祥符(1008 - 1016)至元丰(1078 -1085)之间⑦.若是如此,那么此书也非五代着作.还有《摭言》、《广摭言》、《唐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天遗事》和《玉堂闲话》之间的复杂关系,等等,皆无考释.
再看粗疏.粗疏包括连带致误、文字误会、同类重出、走眼而误、因形而误、因声而误、残缺遗漏等.连带致误,指抄录旧志连带致误.如《国朝旧事》四十卷,《集说》二卷,应是唐人记唐代故事,《通志略》云"《国朝旧事》四十卷(纪唐事).《集说》一卷(记唐十五事)".二书作者,顾《志》题为王溥.唐五代时,共有三王溥,除并州王溥外,其余二人未见有着述记载.并州王溥"好聚书,至万余卷"、"好学终始不倦"(《宋史·王溥传》),着有《唐会要》一百卷、《五代会要》三十卷、《周世宗实录》四十卷、《王溥集》二十卷、《翰林酬唱集》一卷.历经后汉、后周、宋三朝六主,为五代宋初人,"国朝"一般指本朝,此并州王溥断然不会以《国朝旧事》命名来记唐时事.顾氏可能因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三史类故事中"《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国朝旧事》四十卷(纪唐事)、《集说》一卷(记唐十五事)"①前后相连,而误录《国朝旧事》、《集说》为王溥所作.顾《志》参考《国史经籍志》,有据可查.如经部着录李琪《春秋王伯世纪》十卷,有按语:焦竑《国史经籍志》作三卷②.以上二书着录乃因《国史经籍志》连带致误.
还有因《宋志》连带致误.如徐温客纂辑《孝义图》一卷.《宋志》中,徐氏《忠烈图》一卷,《孝义图》一卷,前后相连,且没用"又"表其领属,中华书局本《宋史》点校者断为二人二作,而不是一人二作.顾氏因二书前后相连,把《孝义图》、《忠烈图》作者误录为同一人.此种情况还见于顾《志》其他着录.如技术类着录:《系蒙小叶子格》一卷(李后主周后撰)、《偏叶子格》一卷、《小叶子例》一卷(同上),此亦因《宋志》连带致误.《宋志》杂艺术类着录:李煜妻周氏《系蒙小叶子格》一卷、《偏叶子格》一卷、《小叶子例》一卷,后二书非周氏所撰.因前后相连,顾氏误录后二书皆周氏所撰.此外,《宋志》小说类着录皮光业《皮氏见闻录》十三卷,《启颜录》六卷,《三余外志》三卷,也没用"又".顾《志》转录,三书皆归为皮氏名下,中华书局本《宋史》点校者也皆归皮氏名下.后二书是否为皮氏所撰,难以确知.
文字误会.如王朴《笔述》二十卷.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属山东)人.博学多才,精通音律、历法,着有《律准》、《钦天历》.《笔述》未见诸家书目着录,《崇文总目》着录王朴《显德钦天历》十五卷;《通志略》着录《王朴集》三卷、《显德钦天历》十五卷;《宋志》着录王朴《周显德钦天历》十五卷、《翰苑集》十卷、《乐赋》一卷,皆未见《笔述》.《旧五代史》云"其笔述之外,多所该综.至如星纬声律,莫不毕殚其妙,所撰《大周钦天历》及《律准》并行于世"③,疑顾《志》据此而录.然此处"笔述"是否着作,有待考证.同类重出.如王仁裕《金华子杂编》四卷,疑与刘崇远《金华子新编》重出;王仁裕《入洛私书》一卷,疑与同书舆地类王仁裕《入洛记》一卷重出,又疑与江文秉《入洛私书》重出.同一类中,一书两次出现,还是两个作者,这属于严重的粗疏.汪《志》中也有类似错误.如《南唐(亳)近事》史部着录,题郑仁宝撰.小说类重出,题吴淑撰.可能汪氏着录时,因前面连续着录吴淑《江淮异人录》、《秘阁闲谭》两部作品,到紧随其后的《南亳近事》时,也笔误为吴淑撰.
一些书目重出,是一书同时出现在两类之下,相隔较远,难以察觉.而顾《志》竟然是同一类中重出,相隔很近,实在过于粗疏.走眼而误.如徐锴《五代登科记》一卷、不着作者《登科记》五卷.《宋志》史类传记中着录徐锴《登科记》十五卷,洪适《五代登科记》一卷,但并非前后相连.或许《宋志》中登科记之类的着作太多,顾氏一时看花了眼,才出现这种错误着录和模糊着录.还有一些着作卷数的错讹,一卷误为二卷的,三卷误为一卷的,等等,这些应都是看走了眼而误录,实属粗心大意而致.
因形而误.一些着作作者的错讹,除从《宋志》而误(潘远误为潘遗,高怿误为高择)外,严道美(应为严遵美)、周挺(应为周珽)、范赞然(应为范赞时)等,应属于因形而误.
因声而误.比如《入洛私书》十卷,顾《志》题江文秉传④(应为撰),宋《志》改正.其他着作,都是某某撰,此处或许一时情急同音代替而出错,后又没有改正.
残缺遗漏.如文□《备忘小钞》十卷,作者残阙(应为文谷),宋《志》补正.总之,顾《志》小说着录的错讹,或由失考而致,或由粗疏而致.当然,有些错误也有可能是流传过程中抄刻致误,不能全由顾氏负责.失考或者粗疏,都在所难免.但失误过多,粗疏太甚,就不大正常,难用常理解释.顾《志》诸多失误,被宋祖骏、汪之昌一一沿袭(个别的除外,如宋《志》改严道美为严遵美,改传为撰等),以讹传讹,造成目录学上极坏的后果.当代张兴武《五代艺文考·新编五代艺文志》在顾《志》基础上搜辑补遗,虽有部分修正,但仍沿袭不少错误,亦造成不良影响.
三、顾《志》小说着录失误原因窥探
顾《志》小说着录失误颇多,或因失考,或因粗疏.相较而言,粗疏更多.若能细加审核、校对,很多失误是可以避免的.虽说书目着录舛讹脱漏在所难免,但顾《志》小说着录如此之高的失误率,让人怀疑顾氏并未进行最后的整理、定稿工作.
由一斑窥全豹,小说着录可以说是顾《志》的一个缩影,由其失误舛讹可以推断其他部类的着录也是如此.从顾《志》整体来看,确有许多不解之处:顾《志》自序中明确说"仿前史经、史、子、集例,分类而条列之"①,为何有经部、史部之名而无子部、集部之名? 为何前半部分有非常详细的按语,后半部分没有按语,仅有简单的着录? 汪之昌言"惟金石文字亦属艺文,为顾《志》独载蜀石经,得毋以所志赅五代,未略搜辑欤?"②也是一个问题.总而言之,体例不明,部类不分,排列不当,搜辑不全,统计不准③,等等,这些失误几乎都不是水平问题,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是没有最后定稿的粗陋草稿.支伟成在《清代朴学大师列传》考史学家列传第十五《顾櫰三》中就指出:"别有《补五代史艺文志》,仅一卷,且考释无多,或非其定本也."④当代研究者也有同感.如王余光指出"估计该志为未定稿"⑤;杨超指出"故有人怀疑此书是顾氏初稿,未经整理"、"顾氏此书为其草稿,由于某种原因而未来得及修改是极为可能的"⑥.
无独有偶,不仅《补五代史艺文志》如此,顾氏《补后汉书艺文志》也是如此,令人疑为未定本.蒋国榜《补后汉书艺文志跋》曰:
右《补后汉书艺文志》十卷,顾秋碧先生未定本也.无凡例,无序跋,引书篇名或注或否,或详或略,甚至互讹,传抄者之过与? 抑杀青未竟与? 其师承类有"上"字,而今未见下卷,小学已见卷三,或移易次第,未及删"上"字.其别集上末叶有"诸帝诏令及诸臣上书等,另编作一卷"语,今亦无之,则又似未曾卒业矣.明月之珠,不能无颣,固不害其为瑰宝也.⑦看来,支伟成、蒋国榜对顾氏两部补志都疑为未定本,今人曹书杰也说"侯、顾两家的辑考补志,其书均为未完稿或未定稿"⑧.为何顾櫰三的两部补志都出现这种情况? "某种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 遗憾的是,并没有人进行专门研究.顾櫰三《警志诗》(其一)中曾曰:"思将着述光前烈,苦忆恩勤报有涯."①既然有心撰述,为何不有始有终,精益求精呢? 这只能从顾櫰三的人生际遇中来寻找蛛丝马迹.
《然松阁赋钞诗钞存稿》中有《顾櫰三小传》,《金陵丛书》本《补后汉书艺文志》前收有《续纂江宁府志·文苑传·顾櫰三传》,《金陵通传》有《顾櫰三传》,《清代朴学大师列传》考史学家列传有《顾櫰三列传》.这四种传记都较为简略,从中可知大略:顾櫰三,字秋碧,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少孤贫,母以十指课之读,弗给,或丐食于邻焉,用是读益苦.稍长,以敏捷称,才名满江南北.尝一日中为长幅骈俪文三四首,洋洋数千言,华赡工整.至制举文,一日更毋虑八九首.补岁贡生.治经通训诂,尤擅长于史学"②.与同县杨辅仁、王章、车持谦,结苔岑诗社.曾游钱大昕、姚鼐门下,学名、文名并具.为人不拘小节,气概豪迈.着有《补后汉书艺文志》十卷(一说三十一卷)、《补五代史艺文志》一卷;辑有《风俗通义佚文》一卷、《补辑风俗通义佚文》一卷、《通俗文》一卷并撰《补音》一卷;撰有《然松阁赋钞》、《诗钞》、《存稿》等.
关于顾櫰三的生卒年,上述四种传记皆未提及.《中国目录学家辞典》、《清代目录提要》定为 1785 -?;《文献学辞典》定为约 1764 - 1824;《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定为? - 1853.顾氏究竟生于何时,卒于何年呢? 顾櫰三《警志诗》其一有云:"持就学缘资脆薄",自注:"予《四书》、《毛诗》皆母口授.癸丑年九岁,始从许鹤亭先生受业."③癸丑当指乾隆五十八年,即1793 年.那么,顾氏应生于乾隆乙巳( 乾隆五十年),即 1785 年.再看卒年.《然松阁赋钞诗钞存稿》中收有顾氏写于道光辛卯(1831)年的自序,鲁一同《通父类稿续编》卷上有《顾秋碧六十叙》文,这说明顾氏至少活了 60 岁,死于
道光二十四年(1844)之后.鲁一同之子鲁蕡《题顾秋碧先生遗像》序曰:"先生,余父执也,幼叨末坐.癸丑金陵之难,先生已前殁,令子藕生骂贼而死."④"癸丑金陵之难"中的"癸丑"指咸丰三年(1853),鲁蕡言明顾氏卒于咸丰三年之前,其子死于咸丰三年.因而顾櫰三生于 1785 年,卒于 1844 年后,1853 年前.现有资料表明,顾櫰三乃刻苦读书、勤于史学之人.如蒋国榜跋语云"先生博学多通,尤邃于史"⑤;支伟成云"尤擅长于史学"⑥;冯煦《跋》云"昔闻之周还之丈云:'秋碧与汪梅村齐名,时称汪顾'"⑦;《顾櫰三小传》云"读益苦,于史学尤劬"⑧;孙静庵云"江宁顾秋碧先生,为钱竹汀高弟,学问渊博,着作甚多"⑨.既然如此,为何其史学着作都是未定本呢? 鲁一同《顾秋碧六十叙》云:"独顾子庞眉伟齿,精润之色,浸满大宅……官烛夜秉,双瞳炯睟,忘之以为精勤少年.噫,天意其有在乎? 何其穷且老而不衰也.顾子少号任侠使气;中年为文士,凄怨斐恻;晚乃着述,根极到要."瑏?瑠由此可知:顾氏晚年从事学术研究,但年老力不衰,身体甚好,其着作未能定稿并非年老多病的原因.那究竟是何原因呢? 这个问题并没有直接的答案,只能根据现有资料,钩稽如下可能相关的几点:
第一,屯蹇不遇,客死异乡.
顾櫰三敏捷有才,却科举蹭蹬,科名止于秀才,补岁贡.与古代许多文人学士一样,他也是怀才不遇,仕进无门.年轻时曾游北方,却都不遇.朱珔《然松阁赋诗合钞序》曰:"盖君本孤露,寻背萱闱.资业既空,遂游京师,游津门,游任城,游大梁,迄弗获遇,仍返故居.中年哀乐,并藉抒写,故发诸词者如此."①.鲁一同《不得顾秋碧消息》诗亦云:"闻道北游向燕赵,令人却忆邯郸倡."②不顺不遇,漂泊不定,正如《顾秋碧六十叙》所云"中岁颠踣"③.顾氏晚年游止淮安,憔悴不堪,终客死异乡.《顾秋碧六十叙》云:"比年游止淮壖,相距一舍."④《顾櫰三小传》云:"晚年客授淮上,卒."⑤《清朝艺苑·顾秋碧先生》曰:"后卒客死清河之海神庙中,甚奇.秋碧先生值发逆之乱,转徙至淮安,寄食于鲍氏,憔瘁不胜,然仍以着作自娱."⑥孙静庵《顾秋碧之迂癖》亦曰:"怀奇不遇,卒客死于清河之海神庙中."⑦顾氏的命运遭遇,引起朋友和后学的万千感慨.鲁一同题词曰:"一代伤心客,江东顾虎头.才名堪敌国,诗骨不封侯."⑧王泌跋语曰:"呜呼! 以先生之学,何难鼓吹休明,乃既闵于有司,而身后微名亦几不能自保,岂丰于才者必啬于遇与? 俯仰古今,抚卷三叹."⑨《金陵通传·顾櫰三传》曰:"秋碧才华典丽,以气凌人,虽鬼狐犹避其锋,而卒困场屋,文章憎命,岂不信哉!"?瑏瑠的确,才学出众者常常遭遇不好.顾氏中年游历不止,颠踣不遇;晚年漂泊异乡,穷愁困顿.虽以着作自娱,但晚年这种艰难窘迫的境遇对文人未必是坏事,对学者却未必是好事.
第二,子孙零落,后继无人.
顾櫰三有生之年,不顺不遇,逝世之后,子孙寥落,后继无人.顾氏死后,其子文玉死于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之难,其孙联镳(更生)年仅十岁,五年后与母逃至淮安,占籍清河.联镳好读书,有诗才,三十感病而卒.曾孙长生十岁而殇.光绪《淮安府志》卷三十二云:"顾联镳,字更生.金陵人.祖槐三,以博学通经,名闻海内.父文玉,咸丰三年陷贼死,联镳方十岁……(联镳)体弱多病.自恨就学晚,昼夜攻苦……年三十,以羸疾卒."瑏?瑡李详《药裹慵谈》卷一《顾秋碧之孙》云:
江宁顾秋碧(櫰三)以词赋擅名.其子死于乱,孤孙更生,与母逃出,匿江滩芦苇中,展转渡江至淮安,投秋碧故交鲁通甫先生所.通甫馆其母子别室,亲授更生书,取《史记精华录》,命更生尽读之.更生由是文藻翩然,以寄籍清河入学,为余老友徐遁庵先生弟子.更生居山阳北乡,一日回家,饮锡壶酒,中铅毒感病卒,盖此酒置壶中已十余日也.更生,《清河县志》、《淮安府志》俱有传.①冯煦《跋》曰:
又闻之,吴温叟云:秋碧丈故后,其子一死粤寇之难,妇某氏携孤名联镳、字更生者,间关来淮,占籍南清河,充博士弟子.未几,中寒没.其子长生十岁有奇又殇.祖母痛之,饮药亡.顾氏之祀遂斩.②由上可知,三十年中,顾氏一门四代相继而覆,着实可怜.子孙逢太平军之乱,或死或逃,其孙早死,曾孙早夭,后继无人.这就意味着顾氏生前着作不能完好收藏,没有后人进行整理、刊刻,只能任其流失在外,自生自灭.朱珔《然松阁赋诗合钞序》曰:"他日刻全集,行见者当拟君合颜、王胜处,高踞文苑之席,兹编特其嚆矢也."③可悲的是,刻顾氏全集之愿,终难实现.
第三,遗稿流失,若存若亡.
令人惊异的是,顾氏卒后,遗稿流失,甚至被人所窃,据为己有.有关顾櫰三的文献资料几乎都涉及这一问题,可见不假.王泌《然松阁诗钞跋》曰:"发逆倡乱,遗稿放失.其已刊行者,乃先生少作,亦复若存若亡.因从段笏林夫子处乞得此本,急付聚珍排印,以公同好."④《顾櫰三小传》云:"其骈文藏山阳门人鲍桂生家,其说经之书藏鲁通甫先生一同家."⑤此云顾氏之作,一藏门人鲍氏之家,一藏故交鲁一同(通甫)之家,王泌、蒋国榜跋语可证.王泌《然松阁存稿跋》曰:"先生着述甚夥,所辑《通俗文佚文》、《风俗通义佚文》、《补后汉书艺文志》,寿萱伯已刊入《小方壶斋丛书》.闻尚有骈体文藏及门某家,遂效郭象、何法盛故智,仞为己作,刊以行世.然乎? 否乎?"⑥蒋国榜《补后汉书艺文志跋》曰:"稿本旧藏鲁通甫先生家,其文孙子刚明经携之金陵,翁铁梅丈假以录副,仍以原本归之.今年从事校印,见此编颇有讹脱,乞鲁氏藏本以备雠校,则遗失久矣.副本幸存,弥足珍惜."⑦不过,王泌还进一步提及书稿被窃之事.王泌跋语写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在王氏之前之后,也都有人提及此事.如吴昆田《赠更生》诗云:"昔子之大父,腹笥富图籍……然松钟阜间,海内知秋碧……家世盛文藻,寥落遗书策.向秀注庄子,郭象乃捷获."⑧之后冯煦《跋》亦曰:
其所着唯《补后汉书艺文志》从贼中挈出,高子上师手校,王寿蘐寿之木,寿蘐从子泌复印其遗诗二帙,其他着则均弆其弟子鲍桂生家,索之不得,闻已窜易己名矣.先集有《赠更生》诗云:"向秀注庄子,郭象乃弋获."即谓此也.于戏!⑨所涉窃稿之人,除了鲍桂生,还有丁晏(柘堂、柘塘).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顾櫰三》曰:"其他着述甚众.子联镳避乱走淮上,依丁柘塘,全稿为所剽窃,取出者止十一二."?瑏瑠顾联镳乃顾櫰三之孙,非其子.此言"避乱走淮上,依丁柘塘",不知是否《淮安府志·顾联镳》中所云"往依山阳旧识某氏,不纳,乃侨居清河,遂隶籍为博士弟子"①,因丁晏正好是江苏山阳人.
若是如此,丁晏作为一方名流,不仅不接纳顾联镳,还窃其祖上书稿,实在令人不齿.《补后汉书艺文志》还有一个删节本问题.孙静庵《顾秋碧之迂癖》曰:"其所着《补后汉书艺文志》,卷帙甚富,赵撝叔刻入丛书中者,乃节本也."②《清朝艺苑·顾秋碧先生》亦曰:
"近已刊行者《然松阁集》及《补五代史艺文志》.其所着《补后汉书艺文志》卷帙甚富,越中赵撝叔大令刻入丛书中者,乃删节本也.其足本藏山阳高子上征君延第处,现经南清河王寿蘐部郎刻入《小方壶斋丛书》中.其余着作未刊者尚多."③此两则材料都谈及删节本问题,且后则材料更具体,也更令人疑惑不解.赵撝叔即赵之谦,书法家、画家、篆刻家.后则材料意在说明:赵之谦丛书所刻《补后汉书艺文志》乃删节本,后来王锡祺丛书所刻才是足本.不过,赵之谦《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收的是《补五代史艺文志》,而不是《补后汉书艺文志》;王锡祺《小方壶斋丛书》确实收有《补后汉书艺文志》.难道是作者弄错,赵之谦丛书所刻《补五代史艺文志》是删节本? 此一问题前人从未提及,不得而知.查二书版本可知:《补后汉书艺文志》有北京图书馆藏钞本二十七卷,《小方壶斋丛书》本三十一卷,《金陵丛书》本十卷.《补五代史艺文志》各早期版本皆为一卷,除《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比广雅书局本在经部脱文约 430 余字外,其余各本几同.
总之,顾櫰三死后遗稿散失,若存若亡,甚至被剽窃.窃稿之人,涉及丁晏、鲍桂生;藏稿之人,涉及鲁一同、高延第(子上),段朝端(笏林);刻稿之人,有赵之谦(撝叔)、王锡祺(寿萱)、王泌(王锡祺从子)等.上述资料并非完全准确,尤其是窃稿之事,是是非非,难下定论.
综合上述三点,顾櫰三平生遭际,冯煦概括得尤为准确,曰:"既厄其遇,又札其孤,生平半寸之稿,复若灭若没,百晦一显,伊古才士之穷,至先生而极矣."④观其一生,的确令人唏嘘感叹.因此,在指出《补五代史艺文志》存在严重错误的同时,也应给以了解之同情.
应该说,现在看到的未定本补志并非顾氏的真实水平,它们原本可以慢慢完善,精益求精.《补五代史艺文志》晚出,成于清末,前面有很多书目可资参考.比如陈鳣《续唐书》有道光四年(1824)刻本,其《经籍志》可资参考.遗憾的是,顾《志》在许多方面都不如陈《志》,更不用说超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