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创新论文(精彩6篇)
医学创新论文 篇一
标题:基因编辑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癌症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编辑技术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本文将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可能带来的潜在益处和挑战。
引言:癌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类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等,然而这些方法往往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同时肿瘤细胞也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方法: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细胞DNA序列来修复或改变基因功能的技术,目前主要有CRISPR-Cas9系统、TALEN和ZFN等几种方法。这些技术可以针对癌症相关基因进行精准编辑,如抑制促进癌症发展的基因、修复抑制癌症发展的基因等。
结果:基因编辑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例如,科学家们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抑制了一些促进肿瘤生长的基因,从而抑制了肿瘤的发展。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修复抑制癌症发展的基因,从而恢复细胞的正常功能。
讨论:尽管基因编辑技术在癌症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基因编辑技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次,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伦理和法律问题,如基因改造是否会涉及到人类基因组的改变等。
结论: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癌症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解决其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探索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医学创新论文 篇二
标题: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医学诊断也不例外。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并讨论其潜在的优势和挑战。
引言:医学诊断是指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来确定疾病的过程。然而,传统的医学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医学诊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方法: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通过对大量的医学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人工智能可以自动识别和分析患者的病情,从而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诊断结果。
结果: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一些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乳腺癌和肺癌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与专业医生相当甚至更好的准确性。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诊断时间。
讨论:尽管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中显示出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人工智能的训练需要大量的医学数据,而获取这些数据可能涉及到隐私和安全问题。其次,人工智能的诊断结果需要得到医生的验证和解释,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结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为医学诊断带来了巨大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解决其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诊断结果。
医学创新论文 篇三
[摘要]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转变师生角色,转变学习过程,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场比较新颖的教学革命。临床医学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临床实践能力,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就是对临床医学课堂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师生位置,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和实践操作,这也是对临床医学教学的一种改革。以临床医学教学为出发点,浅谈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意义,并提出几点有实践指导性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临床医学;实践;角色转变
学习知识应该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听讲过程,另一个是内化过程,即消化过程。知识的传授多是以老师的课堂讲课形式进行,而对知识的内化则更多放在课下,这就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将作业和实践放在课下,意在拓展课堂时间。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是在学生完全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设想,所以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为了更加符合教学规律,翻转课堂脱颖而出,让临床医学的学生能够自主完成预习和知识理解,促进学生的交流与思考。将老师的优势最大化,学生也能充分展示自己,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低,未能真正做到自主化学习,无法透彻理解知识。这样就造成学生听讲时,处于游离状态,与教师彼此之间的交流不顺畅。再者,传统教学中,老师教学具有普遍性而针对性比较弱,会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进度,这样就造成部分学生不能跟上节奏,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办法,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中的教学应用,大大突出了医学本身的特殊性,将老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课程的开发者、学习的合作者和监督者,将知识传授过程和内化过程颠倒,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深化医学教学的改革,为更多实践类科目做出良好的表率。
二、翻转课堂如何实现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一)通过视频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知识内化质量
教师以翻转课堂为教学载体,根据教学的大纲进行内容的筛选和资料整理,并且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老师可以自己制作教学视频,让学生可以据此完成课前的预习任务。另外,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复杂,理解难度也比较高。有了老师的视频指导,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知识,实现更加彻底地个性化学习。除此之外,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内容拓展,让学生可以从网络或者其他学习资源中寻找自己想要的内容。关注临床医学的最新动态,跟上时代医学的步伐。传统课堂以课堂中的教授为主,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自主学习能力就差。而翻转课堂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学生能够根据大纲进行初步学习,并有重点和难点的标注。使学生的预习有重点,有突出,更有动力。
(二)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估,寻找学习漏洞
翻转课堂中,学生的预习状况决定了课堂的成败。因此对其的评价非常重要,除了用视频和相关材料来把握课堂预习的准确度之外,还要通过评价和指导来平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这一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每个层次有不同的实践内容和指导,保证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当然,除了简单的问题之外,还有临床医学的操作标准。只有将所学习的知识真正变成手上的技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老师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上的漏洞,从现象到内在进行透彻分析,从而培养更加优秀的学习习惯。
(三)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分析内容展示临床操作
课堂教学以实践操作为主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教师应该将基本理论作为基础,让学生从分析病例开始,凭借经验,给出自己的诊断。并由学生担任老师的角色,将自己的分析过程展示给其他同学。之后,可以进行模拟临床练习,通过实际的展示来验证自己的理论。其次,临床医学教师要转变自己的主讲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交流机会。同时,教师仍然是学习的推动者,要帮助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
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临床医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为社会作出贡献。翻转课堂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学习时间的安排,学生反馈等问题。作为一场教学革命,翻转课堂还有很长的实践之路要走。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从而实现临床医学教学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朱莉,卢舜飞,董海娜,等.翻转课堂在以典型病例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中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3):396-399.
[2]尹战海,程青青,李志强.基于翻转课堂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7).
[3]庾更绪,郭美霞.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于临床医学教学[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9-10.
医学创新论文 篇四
一、人文精神是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河北医科大学是地方性重点医学院校,面临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限、招生规模扩大、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和人力市场需求变化等诸多挑战。河北省卫生事“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建立环首都绿色医疗服务基地”的目标,将环首都绿色医疗保健服务项目纳入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合作协议,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需求,建设5个集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基地。为落实省委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就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二、融汇人文精神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
为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优化学生生源结构、构建梯型专业层次、创办国家特色品牌专业”的特色定位;形成了“贯彻人文素养培养主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精神培养、落实创新教育根本”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个战略、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五个能力、六个平台,五个环节”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一)实施专业品牌战略
按照突出品牌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专业发展、提高新办专业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的建设目标,建成了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3个项目被推荐参评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二)构建“两大”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了人文学科的比重,形成了以“两课”为主线的必修课人文社会学科群,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学科群。主编并开设了中国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规概论、护士礼仪与美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开设了医学与人文结合的理论类、文学赏析类和实践类课程等三大选修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贯彻让学生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并早期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去敬老院进行人文关怀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送医、送温暖,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后期学习阶段,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临床教学的每个角落。
(三)突出“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
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学校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是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渗透,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医学主动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临床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关怀要求学生书写人文病历;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的结合,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三是专业基础与学术前沿的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前沿,早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突出实践,注重科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明确了“五个能力”培养目标
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提出了从“五个”能力的培养上做文章,一是培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渗透,医学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医生就要本着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医学科学是循证医学,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是强调证据,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在循证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这就要求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医学工作强调的是团队,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四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在药学院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制度”,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资格老师担任年级专业辅导员,其主要职能是配合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做好学生专业学习辅导,包括专业意识的稳固、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科研素养的养成。以巩固专业思想为主线,培养药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以课外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形成了一批国家级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五是培养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在医学生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把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有机结合。
(五)构建创新教育“六个”平台
围绕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六个”创新教育平台。一是以学术交流为平台,把创新素质教育和丰富的前沿学术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用学术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二是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把创新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前沿领域,推动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工程建设;三是以前沿学科为依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四是以河北省创新教育评估体系为依据,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素质教育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在药学专业开设《药学实验与技术》课程。把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融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减少重复和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开设设计性实验;把创新教育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临床教育和科研资源,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结合型创新人才;五是以校、院系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为核心,各学院成立相应创新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和专家组织,鼓励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创新素质教育,形成学院特色;六是以大学生创新设计比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水平。近五年来,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7项,324名学生参与,学校被遴选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基地,8个项目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项目大学生训练项目。
(六)建立“七个”创新教育保障机制
为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学校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机制。一是政策保障体系;二是创新教师保障体系;三是经费保障体系;四是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体系;五是考核评估与奖惩体系;六是教学资源优化体系;七是创新教育成果转化和宣传体系。三、融汇人文精神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成果经过近7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是构建了医学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体系和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创新实验课程体系;二是出版了医学人文社会系列教材、《现代医学实验技术》教材、《药学实验与技术》;三是形成了一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2007年以来,学校共获得河北省特等奖5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国家二等奖2项,其中,《齐墩果酸共晶研制及热力学研究》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并获得交叉创新奖二等奖。这是学校首次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并在首次设立的交叉创新奖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四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业辅导员制度;五是本研究获得2014年河北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医学创新论文 篇五
摘要
:结合动物医学专业情况 ,阐述了实践教学在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探讨了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途径 ,认为实践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素质 ,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关键词:
动物医学
1.当今形势下,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11年就业形势发表了我国第一本专门阐述人力资源状况和政策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发言人尹成基就当前中国就业压力情况和存在的矛盾作出了阐述:2011年中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非常突出。2011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630万人,还有初高中毕业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600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军队退伍人员需要安排就业,全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将达2400万人左右,而目前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先后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省级“品牌专业”、国家教育部立项建设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等,2011年入选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建设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已成为最受我校学生欢迎的专业之一,多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达100%,但随着近年来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
2.现在农林院校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指导思想是:为社会培养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动物医学专业人才。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特点及教学指导思想,本专业的教学上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2.1教学形式单一:以理论课程为主,临床实验操作为辅。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既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从事具体临床工作的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与教学相关的实验课程不多,且基本都是实验室实习,教学与临床实践全面结合的渠道较少;受专业特点的制约,不能进行成批量的或长时间的实习而导致学生参与生产实习的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实际动手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2.2考核方法不完善。
考试模式还是传统的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临床动手能力。没有实施考教分离。
2.3师资力量不足,科研任务较重。
专业课程都是综合性学科,它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懂理论知识,而且要懂临床生产实际等知识。目前,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大部分教师专业知识面比较窄,复合型人才较少。而且中国高校教师由于科研任务较重,教学质量得不到足够的保证,使得本科生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
3.动物医学专业人才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3.1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
依照目前状况,动物医学的课程大部分是以理论为主导的,与课程相结合的临床实践课不多。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上进行改革。
3.1.1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根据农业院校教学的要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要、能用为度,关键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1.1.1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并体现职能技能的培养。单一课程知识讲授不够合理,不仅会造成“过渡学习”的浪费,割断学科的联系,而且难以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综合能力,造成“学而无用”。动物医学专业课程加强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根据考试需求和人才市场对动物医学专业素质的需要、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实施内容,授课内容紧紧围绕动物医学服务社会畜牧业生产的内容展开。
3.1.1.2增加实训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增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按照实践性环节教学大纲教学的基础上,加大了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主要包括课程实训教学、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学年实习、校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积极推行工作和学习结合,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推行校内实训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模拟的强化训练,专业的实训时间在一年左右,实践性环节的学时占总学时的40%以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所有专业实训、实验课程开出率均达100%,实践教学满足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整个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3.1.1.3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学实施中以质量保证为宗旨,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大力推广病例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病例式教学——通过大量的病例导入,引出并掌握各个知识点;主要做法是结合课堂内容,选取相关病例,要求学生围绕该病例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讨论式教学——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选取一部分知识点让学生组织讨论,提出并阐述自己的防治观点,学生讨论热烈,运用此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举办多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培训,使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PPT教学,教学效果较好,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多媒体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既可以使教学变得轻松、活泼,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解决黑板板书中不便、费时等问题。利用校园网搞好辅助教学,增加网上课件的数量。让学生可以在课外随时上网学习本专业课程。利用学院网络资源,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延长了学习的时间,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2教学模式改革。
采用“课堂+实验室”、“课堂+实践基地”、“教学+公司”等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作为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实训和实习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暑期、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到校内实践基地、养殖场实践实习,使其在走出校门之时即能适应社会需要,实现毕业和就业的“零距离”。
3.3考试模式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考试改革就是要按照素质教育的方针,通过考试观念、内容、形式、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3.3.1更新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考试观念。建立以“生产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综合于考试”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始终坚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是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而要把考试真正当作实现教育现在动物医学本科生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而不是教育目标自身。
3.3.2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考试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确定教和学的方法,最后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方法和考核大纲。考试内容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3.3.3构建多种形式的考试体系,突出高职特色考试方式突出了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是只限于笔试,还采取了临床
实际操作考试、生产场站生产知识考核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课堂作业、自立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例如在《兽医产科学》这门课中采用这样的考试方式,学生自评占5%,实验室操作占10%,教师平时考评占10%,临床实际操作占30%,生产场站占20%(校内、校外各10%),期末卷面成绩占25%。全面衡量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成绩。
3.3.4加大考试管理的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体制。
首先,建立了科学的考评体系。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果,研究和规划考评体系,制定了各种类型考试试题质量的评价标准,为课程考试质量的客观、科学、公正提供保障。
其次,建立健全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对考试成绩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和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建立考试结果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
最后,做好考务管理工作。健全了课程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建设,实行“教考分离”。加大考试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完善考试管理体制,重点抓好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理顺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严肃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3.4大力提高本专业教师素质。
由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大部分年轻教师是毕业后就直接从教,专业知识面比较窄,因此要强化教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教师队伍。
3.4.1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对于学历高、实践经验少的教师,建立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制度,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轮流参加实训基地的教学和建设工作,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拓宽引进人才的渠道,改变单纯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教师的做法。增加从企事业单位、国外留学生中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比重;通过有计划地引进或送出培养的方式,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加快教师的培养。
3.4.2坚持专兼职互补的方针。聘请其他高等院校的教授、行业专家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聘请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进行“项目指导”,优化教师素质队伍结构。组织教师参与职业兽医师资格考试。通过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使本专业90%以上的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生产实际操作技能和生产管理经验。
3.5建设实习、实训课程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学校领导决定了实习课程、教学实践课程和实践基地建设在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本专业重点加强了临床诊断、临床技能培训和竞赛等实践课程的建设,在校内建立了实习农场和校内实践基地。在校外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建立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校内、校外实习生产实践的需要。
4.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成果
4.1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
动物医学专业通过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在校学习了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学生毕业后,就能够第一时间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
4.2就业竞争实力增强。
本专业近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100%,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4.3社会评价好。
通过对部分07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得出用人单位对07届毕业生的总体评价。统计显示,评价“较好以上”为98.5%,“称职以上”为100%,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程度达99.8%。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他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毕业之后即能胜任本职岗位工作;他们思想积极向上、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他们团队合作意识强,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他们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善于钻研,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到工作中,动手能力强;他们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集体观念强,诚实可信。
总之,农业院校教育中的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培养出不但能掌握扎实的动物医学理论基础,而且具有从事具体动物医学业务工作的能力,精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临床操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勇于开拓、善于创新、脚踏实地、精通业务、勤奋向上的高素质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医学创新论文 篇六
1 目前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困境分析
1.1 教育主体的困境
医学院校是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市场化的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导向和功利化的社会职业定位使很多医学院校在进行医学生培养时往往目标错位、失位与缺位,缺乏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正确培养方法和途径。医学院校的管理者往往重视医学基本技能培养,而忽视医德素质教育。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一,直接反映在医德教育随意性强,缺乏制度化安排;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而忽略医德教育学科。制度是医德教育的保证,要强化医德教育的效果就必须进行相关方面的制度建设,以制度的规律性和稳定性来克服教育决策的随意性,同时以医德制度的常态化来保证医德教育的有效性。由于缺乏制度性保证,教育决策者会因为对医德的认识不足,随意进行医德教育的课程设置,比如直接涉及到医德教育的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课程,在课程性质的界定、开课时间的安排上都相当随便,很多的时候甚至为了保证专业课程而压缩医德课程的教育时间。另外医德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无法适应新时期对医德教育的需要,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德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以“两课”教育为主,辅之以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少数课程。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些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目前医德教育课程设置的混乱使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务工作者缺乏人文知识与人文关怀精神,甚至医务工作者异化为单纯的维护机体健康的技能载体。因此在制度缺失的环境中无法培养出希波克拉底所说的具备“哲学家”品质的医务工作者。
教师是医学生良好医德养成的引导者,也在医学生医德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医德教育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人文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医学临床经验。然而从目前的医学院校从事医德教育的师资来看,大部分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要么是具有思想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背景但缺乏必要医疗知识与医疗经验;要么是从事临床工作,具备临床经验但是缺乏必要人文知识背景。教师在医德教育过程中由于其学科背景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么片面强调伦理道德规范的传授,而不能将其结合医疗实践过程进行生动阐述;要么仅仅突出临床案例的教学,而不能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无法将相关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有机的糅合到医德教育中。“医德教育的特点是教育分化、教学分离与综合并存,呈现立体多维的医德教育结构体系”,因此教师的学科背景在医德教育过程中明显不符合医德教育的特点,制约了医德教育的正常进行与发展。临床教师是医学生高尚医德形成的导向者和示范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临床教师往往只教授医疗知识与技能,而淡漠了医德的言传身授,而“经济人”的自我趋利性使得很多临床教师没有能为学生确立良好的医德模范,当然也无助于医学生良好医德的形成。
1.2 教育客体的困境
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医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医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提高医学生医德意识、培养其医德情感、锻炼其意志、树立医德信念,从而促进医德行为养成的过程。因此,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主观意志的个体,在医德教育中,医学生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客体,而是具有主体性的客体。这一主体性是与医学生作为个体发展的人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分不开的。医学生作为青年大学生,其在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道德弹性不如儿童与少年时期。道德观可塑性的减弱,使得医德教育的教育过程很难与医学生的主体性相适应。根据主体性道德教育模式的观点,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性的个体,在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后,道德原则与规范内化于个体形成道德人格的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根据自身需要自觉主动地判断、选择、理解、整合并最终接受道德教育信息的心理过程。医学生对于很多社会现象具有自我的判断能力,能够以一种独立的眼光和批判精神审视外在环境的变化,他们比较注重自我完善和个性发展,对权威与说教不再轻易附和。对于教育主体所进行的教育行为以及通过教育行为所传递的外在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医学生会根据自我需要进行有选择性的消化、吸收与内化。而这一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会根据教育客体在社会、经济等外在环境的变化时的道德观变化而得到不断的调整。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医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医德就必须抵御公共事业的市场化趋向以及市场的功利化趋向,而对于尚不具备完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医学生,其良好医德形成必然面临较大的风险与压力。
1.3 教育过程的困境
医德教育过程是连接医德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它由医德教育内容、医德教育方式、医德教育手段等组成。首先,现有的医德教育内容是以传统的医德教育体系为基础的,传统医德教育是随着祖国医学和医德的发展,“经过中国古典传统医德教育、中国新民主主义传统医德教育和现阶段传统医德教育并吸收西方医德教育长处而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医德教育体系。”这一医德体系虽然在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它却并未解决在临床医德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如其与现代医学模式要求还存在距离,与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等,医德教育者还是以治疗病患疾病过程中的伦理为主要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仅强调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相结合,却并未拓展到生命以及预防、卫生管理层次等等。其次,传统的医德教育方式在一定历史阶段对医学生的医德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大学生认知方式的迅速变化,这一情况也发生了改变,学校德育很难真正地打动学生的心灵,不少学生普遍存在着主观道德上的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医德教育方式并未随教育对象的道德形成特点做相应的设计,就无法使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生的教育过程始终,而这也是造成知行分离的主要原因。
2 对医学生医德教育创新的思考
2.1 教育主体创新
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其在医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要求其能够在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过程中,自觉重视医德教育,有针对性的将医德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过程。针对医德教育制度化不足的情况,教育管理者应该进行相关制度建设,如设立医学生医德档案、设立教育效果评估体系、设立医德教育激励机制等等。在完成必要的制度建设以后,应该将医德教育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根据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科学的论证,建立以医技教育与医德教育双中心,“两课”教育与医德教育双模块的医学教育模式。医德教育必须贯穿于整个医学技能培养的过程之中,从新生入学到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都必须强调医学生在具备医疗技能等“硬素质”的同时,具备高尚医德这一“软素质”,因此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在整个医学生教育计划中的比重。另外“两课”课程重点在于强化医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构建了医学生医德的基座,在此基础上包含有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医学美学、医学语言艺术等内容的医德教育模块,将着重于培养医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修养。⑥因而双模块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特定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有机的耦合,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作为医德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应该在医德教育遭遇困境时,以创新精神来推动医德教育的发展。具体而言,具备人文社科知识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学习一些医疗卫生知识,并且应该参与到临床教学的观摩活动中,以使其教学成更加生动。而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在进行医德教育时,在传授医疗技能,结合医疗质量和误诊病历进行医德教育之外,也应当补充自己的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一定的理论深度来加强医德教育的权威性。另外由于医德教育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医德教育的阶段性使理论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都有责任在医学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加强医德教育。教师素质的提高能够帮助医学生完成自我医德的体系建构,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又往往不仅反映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上,同时也反映在教师的言传身教过程中。
2.2 教育客体创新
为改善医德教育的效果,有必要从教育客体方面进行创新,而创新点主要就在于教育客体主体性的正确发挥。医德的形成有一定的自身规律性,其主要的道德形成轨迹应该包括有道德发展判断、道德情感培养与道德行为养成等部分。美国当代著名道德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强调道德是通过个体与其所在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这一说法使得教育者能够明确医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可以借助其主体性,通过自我的智慧努力探索,不断提高。由于教育客体拥有医德形成过程中的主体性,因此教育者可以鼓励医学生接受理性的自我指导与自我选择。通过医学生的理智和思维参与过程帮助其自身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自我道德水准。道德情感培养是医学生形成良好医德的重要途径,而情感培养可以在教育客体的主动性发挥过程中完成。社会道德传统有助于情操的发展,医学生在吸收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可以对道德传统的某个方面进行增益与改造。医学生作为医德教育的客体,其参与自我医德的建构过程也是其实践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医学生必然会经历种种亲社会行为,这些亲社会行为会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其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学会换位思考,以依情体验,培养与提升医德水平。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现代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活动是人的认知、行为和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过程。在医学生医德学习活动中,三者的交互作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医学生的医德养成必然经历一个社会化过程,这种社会化一方面表现为医德形成的来源包括有社会形成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另外一方面表现为医学实践过程中的行为体现医德意识与医德观念。通过医德的社会化,教育客体可以通过主体性来整合社会道德体系与职业道德实践,从而使个人医德得以成熟与延续。
2.3 教育过程创新
现代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德教育不能够仅仅着眼于规范医务工作者在医疗服务行为中的“消极”遵循医德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医务工作者应该在服务过程中积极的参与到服务对象生理与心理健康的恢复过程中,并以此良好医德构建和谐的社会健康状况。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医学生培养时,医德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原来的“德艺双馨”基础上扩展到强调“健体”、“治心”相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这样的教学内容适应时代的变化,能够反映卫生事业大环境的发展,它要求教育者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除了强调传统医德教育以外,更应该加入生命伦理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在教育方式上,教育者应该将医德教育与医学生的道德形成过程做有机结合,在低年级医学生中主要是以医学生道德发展判断和医学生道德情感培养为主来设计教育方式,如使用仪式教育、校园文化等等方式,在临床阶段的高年级医学生道德教育中以医学生道德行为养成为主,如使用案例讨论、榜样教育等等方式来完成知行的重新统一。在医学生成长过程中时时、处处强调医德的重要性是完成医德培养的必要条件。在教育手段上,教育者应该避免单纯的课堂理论说教,在进行必要的理论传授同时也应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加强医学生对医德知识的接受意愿。比如可以借助于课堂的多媒体传递信息的多层次、时效性和生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借助于网络平台,拓展医德教育的第二课堂,以易为医学生接受的方法使其在信息时代接受网络所带来的医德教育信息,从而成功构建个人良好医德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