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著作权及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通用3篇】

论述著作权及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篇一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著作权的法定权利和合同权利。它是一种权益,保护作者的创作成果,使作者能够享有作品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精神满足。

著作权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著作权是一种法律制度,它规定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这些权利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共同的,具体的权利内容和范围由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规定。另一方面,著作权是一种经济权益,它使作者能够获得其作品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包括作品的销售、出租、授权等。著作权的产生不需要任何的登记或注册手续,只要作品具备了原创性,即使未发表或未公开,也能够享有著作权。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进行了侵犯,违反了著作权法律法规的规定。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侵犯复制权,即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对其作品进行了复制、印刷、复印等行为。其次是侵犯发行权,即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对其作品进行了发行、出版、发表等行为。再次是侵犯表演权和放映权,即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对其作品进行了公开表演、公开放映等行为。另外,还包括侵犯改编权、翻译权、摄制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

对著作权的侵权行为,著作权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维权。首先,著作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许可等方式与侵权人进行谈判,达成合理的赔偿协议。其次,著作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要求法院判决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著作权人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再次,著作权人还可以通过相关行政部门,如版权局等,申请行政处罚或采取其他行政措施。最后,著作权人还可以通过公开曝光、网络投诉等方式,引起社会关注,增加对侵权行为的压力。

总之,著作权是一种法律保护作者创作成果的权益,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进行侵犯的行为。著作权的保护和维权是保障创作者权益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创作活动的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推动。

论述著作权及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篇二

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作品享有的权利,是一种法律保护创作成果的权益。著作权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包括法律制度和经济权益两个方面。

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来看,著作权是一种法律制度,它规定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这些权利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共同的,具体的权利内容和范围由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规定。著作权的产生不需要任何的登记或注册手续,只要作品具备了原创性,即使未发表或未公开,也能够享有著作权。

从经济权益的角度来看,著作权是一种经济权益,它使作者能够获得其作品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著作权使作者能够对其作品进行销售、出租、授权等,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著作权可以被转让、许可和继承,并可以作为质押或担保的对象。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进行了侵犯,违反了著作权法律法规的规定。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侵犯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侵权行为的形式多样,包括盗版、盗链、侵权复制、侵权发行等。著作权的侵权行为不仅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创作权益,还对整个社会创作环境和创作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著作权的侵权行为,著作权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维权。首先,著作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许可等方式与侵权人进行谈判,达成合理的赔偿协议。其次,著作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要求法院判决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著作权人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再次,著作权人还可以通过相关行政部门,如版权局等,申请行政处罚或采取其他行政措施。最后,著作权人还可以通过公开曝光、网络投诉等方式,引起社会关注,增加对侵权行为的压力。

总之,著作权是一种法律保护创作者创作成果的权益,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进行侵犯的行为。著作权的保护和维权是保障创作者权益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创作活动的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推动。

论述著作权及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篇三

(一)著作权的概念

1.著作权的概念

著作权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著作权,是指各类作品的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其内容包括人身方面的和财产方面的;广义的著作权是指除了狭义著作权以外,还包括艺术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和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在法律称谓上,通常称为著作邻接权或者称为与邻接权有关的权利。此外,有个别立法例,例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还把图书、报刊出版者的权利,也置于著作邻接权的范围内。

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范畴。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吸取民法通则有关侵权行为规定的特点,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通例,仅采用例举的形式规定了著作权侵权行为。而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未作明确规定。

2.著作权的法律特征

著作权的法律特征,是指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之一所具有的一些法律特点。

⑴著作权具有人身权的性质

著作人身权是作者基于作品而享有的与其人身密不可分的权利,著作人身权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它的取得与一般人身权取得不同,著作人身权的取得须在作品完成时;著作作人身权具有一定的专属性,通常不得转让、继承和放弃。

⑵著作权具有财产权的性质。

著作权人基于对作品的利用给他带来的财产收益权,这是著作权的财产性质,也称著作财产权,同一般财产权相类似,既可以由作者本人享有,也可以依法转让、继承或赠与,由他人行使。

⑶从作品完成之时就自动取得

著作权的自动取得是指著作权自作品完成之时自动产生,而不论有关作品是否发表或者是否提供给公众。这里的自动获得,既包括不需要加注版权标记,也包括不需要自动登记,以及不必经过任何机关或个人的批准或授权,而商标权、专利权则需要相关登记注册才能取得。

(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1.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可以分为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著作权的违约行为,是指著作权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或者没有完全履行义务。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又无法律上的根据,擅自对著作权作品进行使用以及其他擅自行使著作权的行为。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又无法律上的根据,擅自对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利用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5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中,以较大篇幅对著作权的侵权行为进行了界定,而只在第53条中对违约行为作了如下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因为牵涉到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转让合同及出版合同的纠纷,直接由合同法调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未做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对著作权作品的使用,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都必须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否则就构成侵权行为。“其他擅自行使著作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著作权的破坏行为,如歪曲、篡改他人作品,将他人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等。

2.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特征

著作权的客体具有无形性、可复制性的特点;著作权的内容具有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这两个方面。著作权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著作权侵权行为与对一般有形财产所有权、一般人身权以及其他的知识产权相比,具有不同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⑴侵权形式上的特殊性

这是著作权侵权行为最显著的特征。首先,对著作财产权的侵害在形式上不同于对有形财产所有权的侵害[ ]。由于著作权客体的非物质性,使其在存在、使用和处分形态上具有以下特点:不发生有形的占有;不发生有形的使用;不发生有形的事实处分,非权利人完全有可能不通过法律途径就非法处分属于他人的知识产品。著作权客体的非物质性给著作权的`保护、侵权认定和贸易,带来了比有形财产在相同情况下复杂得多的问题[ ]。对有形财产所有权的侵犯形式主要表现为侵占、妨害和毁损,这些行为往往直接作用于客体物本身,与客体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紧密的;侵权行为所侵犯的内容也往往涉及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各方面,其肯定会影响到权利人对该财产权利的行使。而著作权侵权行为则主要表现为剽窃、篡改、仿制和擅自使用等,侵犯的是作者无形的“独创性的思想的表现形式”,而与作品的实体无关。所以,著作权侵权行为并不影响权利人权利的行使,如对作品的非法“占有”,并不意味着权利人同时失去这种占有;对作品的非法“使用”,也不排斥权利人对自己创作物的继续使用。这些行为之所以侵权,主要在于它是对著作权人“专有”、“专用”权利的侵犯,是对著作权绝对性和排他性的违反。此外,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表现形式还随着作品利用方式的增多而不断增多。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作品传播技术的空前革命,影印复制、录像复制、有线电视广播、卫星转播、计算机软件复制、网络下载等新的作品利用方式都大大丰富了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其次,对著作人身权的侵害在形式上不同于对一般人身权的侵害。这主要表现为:

①二者在侵权客体上有较大差异

对著作人身权的侵害主要表现为对作者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的侵犯;而侵害一般人身权的表现形式则多种多样,如既包括对民事主体的平等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婚姻自主权等人格权的侵害,也包括对公民的亲属权等身份权的侵害。

②二者的作用方式不同

对一般人身权的侵害通常是直接作用于被害人的人格或身份利益,如对公民姓名权的侵害,即主要表现为对公民姓名的干涉、盗用或假冒等。而对著作人身权的侵害则必须通过“作品”这一中介而发生,如“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之所以被认定是对作者署名权的侵害,而非一般侵犯害姓名权行为,即因为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冒用他人姓名,而在于冒用他人姓名以让人混淆著作权归属人,从而使冒用者的作品得以发表或流传。

③某些侵犯著作人身权的行为具有连带性

这是指对作者著作人身权的侵犯往往会导致对其著作财产的损害,这在对作者发表权的侵害上表现尤其突出。发表权,即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它既是著作人身权的重要内容,又是著作财产权产生的基础,同出版权、复制权、录制权联系密切,所以如果不经作者同意,擅自发表作者未发表的作品,则不仅侵犯了作者的著作人身权,也侵犯了作者的出版权、复制权或录制权,还可能侵犯到作者的隐私权。而对于一般人身权的侵犯,则通常不会发生如此情形,且对著作权的侵害在形式上不同于对专利权、商标权的侵害。虽然著作权侵权与商标权侵权及专利权侵权同属于对知识产权的侵害,但它们在侵害形式上的差别也是很明显的。专

利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他人专利产品、方法的擅自使用,侵害的对象是受法律所保护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案本身,而非其表现形式。商标侵权行为则表现为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擅自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品,或擅自制造、销售他人的注册商标标识等,这显然也区别于侵犯著作权的表现形式。

相关文章

卫星通信远程教育研究论文【实用3篇】

1远程教育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远程教育是指通过不同途径和手段将一方的优质教育资源传送给另一方或另外多方的教育方式。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过程:1)函授教育,使用邮寄书本材料的...
论文2018-02-04
卫星通信远程教育研究论文【实用3篇】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最新6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欢迎...
论文2016-02-07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最新6篇)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精选3篇】

在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广泛传播,并被我国的经济管理人员逐步转化为经营管理实践的今天,传统经济管思想当中的一些内容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当代主流经济学以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作为假设前提,以价格机制...
论文2017-02-08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精选3篇】

小学数学经典论文(通用3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论文2014-05-09
小学数学经典论文(通用3篇)

埃德加.爱伦.坡的女性观(经典3篇)

埃德加.爱伦.坡的女性观 毕业论文 AbstractAllan Poe is an outstanding...
论文2014-02-02
埃德加.爱伦.坡的女性观(经典3篇)

职业道德论文(通用3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
论文2011-02-04
职业道德论文(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