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精彩3篇】
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 篇一
医院医疗器械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首先,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基础。医疗器械的管理涉及到采购、入库、分配、使用和维护等多个环节。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和维护,避免因器械问题引发的医疗事故。因此,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规范流程,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可靠。
其次,医院医疗器械的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关键。医疗器械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频繁的操作,很容易出现故障或损坏。如果不及时维修和保养,不仅会影响医疗工作的进行,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医院应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器械维护制度,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转。
另外,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护还能提高医疗效率和节约成本。合理管理医疗器械,可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器械闲置和浪费。同时,及时维护和保养医疗器械,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和修理的次数,从而减少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针对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的问题,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医院应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流程,确保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其次,医院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医务人员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同时,医院还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及时获取器械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最后,医院应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器械维护制度,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医院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维护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使用和维护能力,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可靠,提高医疗效率和节约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 篇三
浅谈医
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引导语:高效运转的医疗设备成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重要的标志,医疗设备的管理与建设俨然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以下是YJBYS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各种新疗法、新技术层出不穷,也加快了医疗器械升级、更新的速度。医院的规范化管理中医疗器械的维护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高效运转的医疗设备成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重要的标志,医疗设备的管理与建设俨然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笔者从对医疗设备的保养、医疗设备的管理模式与医疗设的维修以及检查制度等方面,介绍本院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中的经验。
关键词: 管理 维护 医疗器械设备
医疗、教学工作、教研、科研是医院设备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医学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因此,医疗设备的管理与建设俨然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医疗设备的修理、维护、保养、巡检、记录已成为医院设备管理对工程师们的基本要求。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部门主要的日常工作也是容易疏漏的环节。随着国内医院中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开始出现工程师数量不足的情况,导致很多医院巡检制度都无法按照规章制度落实。经过几个阶段的探索和改进,本院已经逐步完善了医疗设备巡检工作,形成了规范模式。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的经验报告如下。
一、建立维修中心
随着医疗设备种类和数量的日益增多,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除加强管理外,还应该设立相应的医疗设备维修机构。设立医疗设备维修中心,储备各种维修材料,装备一定数量的必要的修理工具和机械设备以及测试仪器,配备一定数量的维修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向医学高科技方向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维修中心主要负责两方面工作:一是对培训兼职维修人员,扩充兼职维修人员队伍,重点是培训医疗设备使用人员,提高使用人员的维修技能。以解决医疗设备的使用分散、数量大、种类多,而专职维修人员数量不足的矛盾。二是医疗设备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可以及时解决在使用中医疗设备突发故障,使医疗设备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送回厂家进行修理,修理费用昂贵、耗时长、影响医院正常工作。所以建立维修中心可以达到见效快、投资少,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目的。
二、设备检查和保养
经常性预的对医疗设备检查和保养,是相辅相成的两项工作,可以防止设备发生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检查设备的状态、性能,保养提升设备的状态、性能,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消除设备故障隐患,减少设备的消耗。
(一)设备检查是对设备的磨损程度、工作精度、运行情况进行校验和检查。常与其一起进行的还有维修保养,检查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1、每日检查:一般在交班时或下班前,由操作人员或保管人员执行,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常同日常保养结合起来。
2、定期检查:由维修人员、操作人员、保管人员参加,及时进行维护所发现问题,是较全面的检查措施。
(二)设备保养是仪器技术性能的客观要求,主要做好防蚀、防湿、防尘、定期检验、定点存放、定期保养、专人保管。一般医疗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制。
1、日常保养:仪器使用人负责日常保养,主要在设备外部,紧固易松动的零件和螺丝,使仪器表面清洁,检查零部件是否完整,运转是否正常。
2、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清洁内部,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等),局部调整和检查。
3、二级保养:由修理人员及仪器保养人共同进行的一种预防性的修理,检查设备的主体部分,调整精度,成立主要组建,更换已损部件。
(三)检查内容包括两种:一是精度检查,二是功能检查。测定设备的精度称为精度检查,特别是计量仪器,如比色剂、天平等,还需定时的`由国家几两部门来鉴定、检查。测定的各种功能是否符合技术文件和仪器说明书的要求为功能检查。
三、设备维修
通过更换和修复已损坏或磨损的零件,恢复仪器设备原有功能,达到修理的目的,而不能通过单纯的设备的维护保养来代替修理。目前人们已经开始重视设备维修工作,而维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仪器设备寿命和使用率。
(一)修理类别
1、小修理:在设备所在地点进行局部修理,包括调整设备的结构,或修复和更换少量零件,以保证在下一次修理前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工作量小。
2、中修理:是指数量较多的非主要部件损坏,或修复与更换设备的主要零件,或通过校正恢复仪器精度和技术参数。
3、大修理:由于设备损坏严重,为了恢复设备原有的效率,性能和精度,修复和更换全部损坏的零件,有时则需要将设备解体,工作量最大。
(二)修理方法
1、快速维修:在不影响设备正常情况下进行的维修。
2、预防维修:日常对设备做好记录,如有存在异常的贵重仪器设备,有计划的检查和发现并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
3、强制维修:即对结构复杂、精度较高的仪器或大型仪器,对修理内容,类别和日期制订维修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
4、事后维修:仪器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这种维修管理上被动,修理费用高,需停机进行,影响医疗效果。
5、定期拆修: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制定设备大致修理工作量和修理工作计划日期,根据设备实际的使用情况,参考有关修理周期,可以缩短修理占用的时间。
6、改造维修:改造仪器经常发生故障部位的结构,降低保养费用,提高其效率,可减少维修工作量。
(三)设备维修登记制度:严格登记仪器设备在保养维修情况,维修登记内容包括:
1、工作时间:包括日期、加班时数、常规工作时数、开始时间、运送仪器所占用的时间等项目。
2、维修报告:写明故障原因、程度、情况。
3、精修:即主诉保障、设备名称、填列部门、单位等。
4、停机时间。
四、采取的有效措施
完善医疗设备巡检制度,在医疗设备巡检制度不断完善和实施过程中,排除由于巡检保养做的不到位使医院医疗设备出现故障的隐患,保证医疗设备正常使用及设备完好。完善医疗设备巡检制度,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使临床操作人员养成在使用前检查医疗设备是否正常的习惯,如高频电刀、麻醉剂和呼吸机等用前检查备机,给病人使用功能正常的设备。
(二)实行医疗设备的色标管理,使工程师日常巡检的工作量降低。
(三)经过器械科工程师对临床的培训,使用人员熟悉对简单的处理方法,避免因操作不正确引起的小故障,在临床使用设备中非常重要。
(四)定期对少量大型设备进行修理,在医院与厂家有对等的谈判能力的条件下,同厂家签署保修合同,合理地选择保修时机和保修厂家,并且原厂家具备业务培训和例行巡检维护能力,可以提高医院自身巡检工程师的技术,以减少修理时间,降低修理成本。
(五)定期检测是指借助于专门的检测仪器,对医疗设备定期进行的保养、维护以及功能和理化性能的测试验证,由临床工程师配合计量完成并黏贴检测标识和进行详细记录,或保存检测记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另购质检设备或自带设备进行质控检测工作。
(六)通常使用年限较长的大型设备的隐患比较严重,所以在巡检过程中,要重点检测这些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故障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因为这些使用年限久的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开始逐渐的下降,设备内部元器件也逐渐老化。在这些医疗设备报废之前,必须做到重点检测,避免因仪器故障出现误诊或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七)对提高医院设备管理内涵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工程师的考核。严格落实上述几点,更好地使用医疗设备,调设备开机率,有效地减少医疗设备故障率,就可以做到增收节支,同步提升医院的两个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