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探讨论文(实用3篇)
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探讨论文 篇一
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始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逐渐在高校中得到应用。本文将探讨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效果,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首先,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来实现。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课程,如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的趋势,并提供相关的就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实习、企业参观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环境,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始业教育,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个人职业规划,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同时,学生还可以学习到一些实用的就业技巧,如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提高自己的求职能力。此外,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行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然而,尽管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一些学校对始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投入和支持。其次,由于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始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再次,一些学生对始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应用和推进始业教育在高校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高校需要加大对始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给学生。其次,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最后,高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增强学生对始业教育的重视和参与度。
总之,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大对始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加强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和推进始业教育在高校中,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
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探讨论文 篇二
高校始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变化,高校始业教育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探讨高校始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首先,高校始业教育需要创新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传统的课程设置更注重学术性和理论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高校可以设置一些与就业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创业实践、职业技能培训等,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高校始业教育需要创新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传统的实践活动主要以实习为主,但实习机会有限,很多学生无法获得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如企业参观、项目合作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
再次,高校始业教育需要创新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术成绩为核心,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综合评价、学科竞赛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然而,高校始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高校需要加大对始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给学生。其次,高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最后,高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发展高校始业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对始业教育的政策研究和制定,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其次,高校可以加强与社会的对接,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始业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最后,高校可以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始业教育的问题和挑战。
总之,高校始业教育需要创新与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创新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和评价体系,加大对始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创新和发展高校始业教育,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
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探讨论文 篇三
始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和探讨论文
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和改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学生在新形势和新挑战中脱颖而出,因此教育者在大学生入校时就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引导他们尽早地规划好并适应大学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帮助大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而完成生涯规划中的第一步就是始业教育,所以始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始业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适应性教育活动的总称,目的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开展始业教育、始业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开展始业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离开了父母的臂膀,开始了崭新的校园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要独自一人处理一切事务对生存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能够很快适应,但对自理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是在生活方面产生的不适应。在学习方面,相对于高中以教师教育为主导的学习模式而言,大学的学习更讲求自主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加无疑增大了学习的自由度,如果学生在进入正式学习之前对所学专业没有任何了解,对大学的学习方式
没有任何准备,那么很可能产生厌学现象,这是在学习方面产生的不适应。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任务都是专心学习,很少有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部分学生除了学习也没有其他的爱好,即使在兴趣方面有自己的追求也可能受环境影响而被某些因素所压抑;进入了大学,突然发现身边多了很多学生组织和社团,如党组织、团组织、学生社团、学生会等,这些组织和社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项活动,而我们好些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只埋头学习缺少了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于是害怕或恐惧参加锻炼,这种情况会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不信任,造成自卑感的形成,这是社会活动的不适应。生活、学习、社会活动所产生的不适应最后都会反映在心理上,比如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心理抗挫能力减弱、心理失衡、心理自卑等等,因此对刚进校的大学新生进行始业教育具有鲜明的'意义和必要性。二、开展始业教育的途径
针对始业教育的特性和大学新生的特点,我们可以从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社会实践、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五个领域来开展针对性的第二课堂教育以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境界
始业教育的首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涵盖广泛,针对大学新生特点,我们主要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等四方面实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一个很好的措施,因此,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来具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在新生军训期间,以军事训练为契机,可以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自我管理、挫折等方面的教育,为培养学生爱国、自立的品德以及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能
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不同,一方面有专业侧重的不同,另一方面有学习目标的不同。能提升学习成果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是积极主动、轻松有效地学习之源泉。学习兴趣的产生可以通过两方面激励,一是来自于客观因素,一是来源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如教师的引导、教学设施设备等都可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提高志向水平、创设学习情景、激发专业需求、提升教学艺术等措施可以在客观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因素也制约着学习的动力,因此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找到学习的发力点,如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运用多媒体技术获得更多学习的途径,通过成功的体验可使自己获得学习的动力和享受。
3.拓展社会实践,培养生存技能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强化自身的生存能力,提高个人的发展能力,因此,适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而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平时个人得到的锻炼有密切的联系。大学是学生迈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所以学生非常有必要在大学里接受有关生存技能的教育,比如学校通过开设一些与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或者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甚至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可以直接地提升他们的职业劳动能力,通过第二课堂的开辟,给学生搭建一些施展个人才能的舞台或者组织团队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以锻炼个人能力并培养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对社会适应的速度的提升。另外,学校和老师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去开拓学习的视野,学会多接触社会实际,培养自身良好的品性。
4.重视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紧密,也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健全,而健全的人格也是学生心理和谐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始业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塑造健全人格,高校应该有一些相应的对策。其一,可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如创建优美校园环境和积极的校园氛围,营造文明健康的人际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校园文化的心理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其二,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修养教育有机结合,心理和德育教育的开展都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两者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正确的思想认识促使健康心理的形成,而形成正确的思想又需要健康的心理做基础,因此两者应该取长补短,一方面通过“价值干预”和德育途径,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借鉴德育工作的经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如采用课堂教学、分组讨论、组织游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力,培养学生将自我调节作为解决心理问题首选的能力;其三,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通过拓展训练有利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增强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培养,学校在进行人格教育时可适时引入拓展训练,比如组织团队性的体育活动、心理游戏、心理训练、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三下乡”等,促进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锻炼个体心理素质,学校还可以建立公共的拓展平台,如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基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5.感受职场文化,引导职业规划
学生最终都将走上职场,要在大学学到本领并学有所用,在不同程度上也考验着大学的施教者。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似乎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尽早规划好未来的职业生涯对学生来说无疑增大了成功就业的砝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告诉学生如何实现自我的发展,可以从三个层面开展新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让新生从起点开始把握好未来的发展道路。第一,了解专业前景,学校可以借助专业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这是始业教育的职业规划板块中的首要任务。学生只有了解了所选专业的情况,才能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第二,展示专业文化,职业规划教育中除了理论教育以外,还能够通过展示专业文化促进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了解,这些直观的文化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规划。第三,技能培训,这是在校园内能直接体验职场氛围的较好方式。高校教育不能局限于理论教育,积极探索学生工作技能的培养也是帮助学生提前感受和适应职场的好途径。比如动员学生加入志愿服务社团,通过前期的技能培训,让学生到服务一线工作,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培训学生的电子办公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掌握的技能协助处理事务等等。提供给学生一些实用技能的训练和服务,能够有效减少学生今后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少走一些弯路。
三、始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高校一向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在始业教育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从教育规律上看,只有在思想上受到触动和激励,才能在行动上有所改变。可以说,始业教育是开展大学新生思想教育的一把利器,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蜕变和自我超越的重要方面,对个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新生入校后,需要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在入学源头就应好好设计始业教育这门新生入学后必修的第一课,以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中的各项规律和特点,把好始业教育的关卡也有助于新生把握好学校人才培养的思想走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结语
始业教育对于大学新生来说意义重大,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大学中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影响到将来的作为。高校应掌握好开展始业教育的主线,突出始业教育的主题,以有力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导大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并能在学习、生活、人生价值等方面都很好地适应并取得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