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及思考论文【实用3篇】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及思考论文 篇一
第一篇内容
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存在着多种主要流派的理论,每种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方法。本文将探讨这些主要流派的观点,并进行思考和分析。
第一种主要流派是行为主义流派。行为主义者认为语言是通过刺激和反应形成的,学习者通过模仿和重复来习得第二语言。他们强调语言输入的重要性,主张使用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音模型来帮助学习者习得语言。然而,行为主义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已经被批评为过于简化和机械,忽略了学习者的认知和自主性。
第二种主要流派是认知主义流派。认知主义者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认知过程,学习者通过思维和推理来习得语言。他们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学习者需要理解语言结构和规则,然后运用到实际的交际中。认知主义强调语言的意义和理解,主张使用真实的交际环境和情境来帮助学习者习得语言。然而,认知主义也被指责为过于理论化和缺乏实际操作性。
第三种主要流派是社会文化主义流派。社会文化主义者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学习者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交际来习得语言。他们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社会参与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社会文化主义强调语言的社会化和文化背景,主张使用真实的社交情境和真实的语言实践来帮助学习者习得语言。然而,社会文化主义也被指责为过于依赖社交环境和文化背景,忽视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综合运用这些主要流派的观点和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行为主义的重复和模仿方法,认知主义的意义和理解方法,以及社会文化主义的社交互动方法,来帮助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综上所述,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各有优劣,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以帮助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
(字数:605)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及思考论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及思考论文
第一种主要流派是建构主义流派。建构主义者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个体主观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来习得语言。他们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个体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思考和反思来理解语言。建构主义强调语言的个体建构和个体差异,主张使用个体化的教学方法和任务来帮助学习者习得语言。然而,建构主义也被批评为过于理论化和缺乏实际操作性。
第二种主要流派是社会语言学流派。社会语言学者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者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交活动来习得语言。他们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社会交往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在真实的社交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功能,主张使用真实的交际情境和真实的语言实践来帮助学习者习得语言。然而,社会语言学也被指责为过于依赖社交环境和缺乏系统性。
第三种主要流派是心理语言学流派。心理语言学者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心理过程,学习者通过认知和记忆来习得语言。他们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记忆和运用来习得语言。心理语言学强调语言的认知和记忆,主张使用各种认知和记忆策略来帮助学习者习得语言。然而,心理语言学也被指责为过于理论化和缺乏实际操作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综合运用这些主要流派的观点和方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建构主义的个体建构方法,社会语言学的社交互动方法,以及心理语言学的认知和记忆方法,来帮助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综上所述,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各有优劣,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这些观点和方法,以帮助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
(字数:609)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及思考论文 篇三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及思考论文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流派众多,并有多维化发展的趋势。各种流派观点各异,但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本文主要就其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问题。
关键词:二语习得;流派;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非常复杂,其理论众多,观点各异。RodEllis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书的导论部分,就曾指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向多维化发展,研究的理论来源和研究视角也是各种各样。有从心理学角度讨论的,也有从社会学角度、神经语言学角度、外语教学角度等角度讨论的。下文主要探讨的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流派的观点及笔者个人的一些问题和见解。
一、普遍语法理论
普遍语法理论强调先天的语言机制及语言共同的规律性对语言习得的作用。Chomsky认为,语言习得是一定的语言经历激发心理器官(即普遍语法)的生长。语言知识不是学会的,它们是作为核心的普遍语法原则存在于大脑之中,是生物性天赋的一部分,无需学习,也不能违反。它强调第二语言的获得是一种建立语言参数值的过程。
普遍语法理论将第一及第二语言中的语言规律与特性和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联系起来去解释习得现象。这一角度既新颖又有意义。这一假设力图证实第二语言来自一个独立的语言机制而不是认知系统。这一理论的优点在于它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建立在了最新语言学理论基础上,重新引起研究者对语言迁移现象的认识及重新评价。
总体来看,这一理论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普遍语法理论强调语言的共性,但是语言是有个体差异的,语言也是在变化之中的,所以语言的相关性能很好地预示第二语言学习的速度似乎不太可靠。学习的速度跟年龄、学习策略等等均有复杂的联系。又如,习得困难与结构困难的问题,由于很多因素均可影响结构难度,因此很难得出明确定义。一个结构在语法中处于核心地位还是外围地位,规则应用的多少,定义清楚与否都能影响结构难度。此外,难度应在什么层次上去考虑也不清楚,因为难度可以由语法规则的复杂性(语言结构层次),也可以由语言处理过程的复杂性(心理层次)而引起。由于相对抽象,在指导具体教学方面,普遍语法理论也不能够起到足够积极的作用。例如在不同的习得阶段怎样去推动习得的进程?什么样性质的输入才能改变已建立的参数值?
二、多种语言能力模式
多种语言能力模式是Eills和Widdowson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是在区分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的。这两个概念分别是语言运用的过程(Process)及运用的结果(Product)。语言运用的过程及结果是在语用学理论框架之下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以期证明语言习得的过程反映了语言应用的方式。
为了解释中介语的变量和话语类型,多种语言能力模式认为,语言运用的结果不仅仅是一种类型的话语,而是多种类型的话语。这种多种类型的话语可视为一个连续体。连续体上有两个极端,在连续体的一端是完全无计划(unplanned)的话语,在连续体的另一端是完全有计划的(planned)话语,在两者之间是无数不同类型的话语。无计划的话语是指事先不加思考准备的话语,计划的话语则是表达之前经过深思熟虑的话语。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学习者根据不同的需要、语言运用的场合以及自己的语言知识,能在话语连续体中选择不同程度的有计划和无计划的话语,这些被选择的不同程度的话语的使用导致了各种类型的话语的产生,亦即中介语变异的产生。
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中的多变性和第二语言的外在与内在过程。但是,所谓主程序与次程序的运作过程是什么?多种类型的话语就具体区分是什么?多种语言模式并没有很清楚地解释。此外,整个模式主要注意的是学习主体的方面,忽视了语言输入、情景差异对学习者的影响。
三、监察模式
在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了监察模式。Krashen认为,人的大脑有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一个是有意识的监察系统,一个是潜意识的系统。在语言使用时,两个系统都可以被激活。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就是潜意识的习得,而学习只是以监控者的身份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对所说的话起一种监控和修正。
监察理论涉及了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是比较成功和全面的二语习得理论。它考虑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内在认知过程和外在输入过程,也考虑到了情感、年龄、个体差异、第一语言等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不同的课程应也考虑听与说、讲与练的比例。因此,监察模式对二语习得研究与教学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监察模式也有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例如:第一,是不是必须截然分开“习得”与“学习”?在实际的过程中,习得与学习能否转换?第二,习得的自然顺序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有没有个人差异?第三,对监察过程的解释缺乏实验根据。McLaughlin(1978)指出对任何一个学习者来说,要想在说完话以后区别自己是有意识地运用了学习规则还是下意识地运用了习得规则是很困难的。第四,“可理解输入”的标准是什么?学好第二语言就是通过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得来的吗?输入假说认为“输入”只能导致习得而无法引发学习。
如果是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第二语言,“输入”也不能引发学习吗?第五,情感过滤的高低对二语习得的好坏有直接联系?情感因素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起作用?
四、文化适应模式
文化适应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distance)及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distance)所决定。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易习得。
这一理论力图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像第一语言学习者那样完全达到母语使用者的水平。这是因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第二文化有社会及心理距离,因而不能接触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时还强调第二语言习得反映了一种正常的语言进化过程,其早期发展模式与皮钦语类似,是内在系统产生的过程。“内在”与“外在”系统这两个概念清楚有效地解释了第二语言习得在初期与后期发展中的不同。
但是,文化适应理论并没有说明第二语言规则是如何在大脑内部建立的,学习者综合各种语言信息的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尽管Anderson的理论将内在因素视为同化与适应,但是却没有讨论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或各自运作的。语言材料与处理机制的关系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关系,任何一种相关理论都须说明学习者如何运用不同的策略理解并表达第二语言。
此外,这一理论没有注意到语言输入与交际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起作用,也没有说明这种对自然第二语言的概括是否适用于课堂学习的第二语言。尽管心理距离可能影响这种形式的语言习得,但社会距离则很难解释课堂学习第二语言时出现的问题。
五、中介语理论
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Slinker于1969年在其论文LanguageTransfer中提出来的.。1972年Slinker发表了题为Interlanguage的论文,根据他的说法,“中介语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结构上处于母语与目的语的中间状态。”
中介语理论认为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会在无干扰、无偏误的情况下直接从母语到达目的语,整个学习过程伴随着母语规则迁移和目的语规则泛化,从而产生一系列逐渐趋近但始终不同于目的语的中间过渡状态,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灵活性、系统性的特点。
中介语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Selinker把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渡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这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五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所作的不全面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是目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颇受重视的理论,它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交叉的独立学科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这一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中介语的始点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标准判断一个人是否达到了目的语的语言能力?怎样界定目的语的语言能力?如果学习中的人都处于中间状态,作为母语使用者来说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母语的知识,那么我们现在使用的母语是“中介语”?外语习得究竟是一种重组还是一种重新创造的过程?不同的中介语的话语特点、社会特点、语言特点是什么?
除了以上介绍的理论,还有语言认知理论、技能学习模式、社会教育模式、社会心理模式等等。这些理论都从某个方面解释了学习者是如何学习第二语言的,无论从研究的角度还是推动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我们从中能够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但是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复杂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一个全面的二语习得理论涉及先天的、社会的、认知的、行为的各个方面,而且应该有充分的实验根据。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第二习得理论也必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GeoffJordan.ExplanatoryAdequacyandTheories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
[2]JacquelynSchachter.SecondLanguageandItsRelationshiptoUniversalGrammar.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3]MichaelH.Long.AssessmentStrategiesfor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heorie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4]RodEllis.Sourcesofvariabilityininterlanguage.AppliedLinguisti
cs.1985[5]RodEllis.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RodEllis.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丁言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外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沈昌洪.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姚晓波.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林出版社.2009
[10]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11]杨连瑞.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2]张望发,柳英绿.关于中介语产生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再认识.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