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论文参考文献(经典5篇)
土木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篇一: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材料选择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已成为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方向。其中,绿色材料的选择是可持续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将以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绿色材料选择为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绿色材料。绿色材料是指在其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较小负面影响的材料。这些材料通常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和可再生等特点。绿色材料的选择对于减少建筑物的环境影响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在绿色材料的选择中,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材料的可持续性、环境性能、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能力。可持续性是指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可持续。环境性能是指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和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能力是指材料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能力。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绿色材料的选择应基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其次,绿色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可持续性、环境性能、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能力。最后,绿色材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在具体的绿色材料选择中,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择具有可持续性认证的材料,如LEED认证、BREEAM认证等。其次,选择具有较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的材料,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的环保型材料。最后,选择具有良好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能力的材料,如再生材料、可再生能源材料等。
综上所述,绿色材料的选择是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绿色材料选择的结论,并提出一些具体的绿色材料选择建议。希望本文对于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Adalberth, K., & Sj?str?m, C. (2012).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prefabricated school buildings in Swede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37, 254-262.
2. Chae, C. U., Burnett, J., & Kim, Y. (2017). Sustainable urban infrastructure: A review. 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 23(2), 04016034.
3. Kibert, C. J. (2016).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Green building design and delivery. Wiley.
土木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篇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质量管理是土木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并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本文将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为主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预防和纠正质量问题,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中,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和执行、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整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指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程序等。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是指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执行和监督。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整改是指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质量管理是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质量管理的目标在于预防和纠正质量问题,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最后,质量管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处理措施。
在具体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中,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程序等。其次,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执行和监督。最后,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以确保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结论,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建议。希望本文对于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Chan, A. P., & Chan, A. P. (2016).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 construction success. Benchmark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3(3), 764-783.
2. Liu, S., & Zhao, X. (2018). Quality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 literature revi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 25(10), 1346-1367.
3. Zhang, X., & Wang, J. (2019). Quality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19(3), 228-241.
土木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篇三
[1] 齐骥, 徐波. 建筑工程管理学[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刘正周. 管理激励.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 月
[3] 刘志远, 林云. 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6 页
[4] 李旭伟. 总承包体制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04)
[5] 侯光明. 管理激励与约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80 页
[6] 杨红军. 非正式制度与企业文化研究.吉林大学 2004 年硕士论文
[7] 姜敢闯. 现代企业激励问题研究.中南大学 2002 年硕士论文
[8] 张婷. 中西方管理特点比较分析. 山东大学 2009 年硕士论文
[9] 张曼玲.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 年 3 月.
[10] 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
[11] 齐骥, 徐波. 香港的建筑管理制度[J]. 建筑,2002(2):50-52.
[12] 戚安邦. 现代项目管理[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3] 王宗昌.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实例[M]. 科学出版社.2004
[14] 王宗昌, 高振东. 建筑工程质量百问[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朱宏亮. 项目进度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6] 刘迎心, 李清立. 中国建筑工程质量现状剖析、国际借鉴、未来对策[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土木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篇四
[1] 张飞涟,周继祖.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J].综合运输,2010(12) :25-28
[2] 黄 恺.积极开展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J].城市开发.2011(10): 76
[3] 汪红霞,商业地产项目引入后评价的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19(6):93-95
[4] 曲琳莉.正确进行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11(10), 299
[5] 曾珍香.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观论与文践,2011(3): 18-21
[6] 倪枫杰,黄金枝.工秤项目后评价研究综述[J].建筑技术开发,2009,31(11):103-106
[7] 许晓峰,肖 翔.建设项目后评价[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8] 吕军印.浅谈环境经济评价的类别划分[J].中国环境保护.1997.10:102-105
[9] 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0] 王 超.项目决策与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11] 曹炳元.应用模糊数学与系统[M].中国:科学出版社,2005
[12] 戚成邦.项目评估学[M].大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13] 徐 强.技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4] 于春利.现代市场预测[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6
[15] 刘荣刚.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6] 陈水利,李敬功,王向公.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M].中国:科学出版社,2005
[17] 黄成铭,杨忠智.铁路运输建设项目应开展后评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4):30-33
[18] 张 炯,贾仁甫,郭永利.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当代经济,2008 (10), 151
[19] 刘月明.建设工程项目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判据分析[J].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3):36-38
[20] 黄德春,许长新.投资项日后评价的现有理论及评析[J].河海大学学报,2013(31)61:706-709
[21] 牛志平,朱 ,何孝贵.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0,19(3): 25-27
[22] 张君伟,邵 蔚.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水库移民后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3:26-29
土木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篇五
[1] 王玉杰.浅谈施工项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56-58
[2] 李林.绩效管理在 HR 管理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J].商情,2012(4):55
[3] 朱晨海.战略性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研究--从人力资源计分卡到胜任力模型[D].上海:同济大学,2005
[4] 李溪.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才测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2007
[5] 彭剑锋.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13
[6] 曹志强.基于 KPI 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4
[7] 魏群.供电企业 KPI 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8
[8] 战冰峰.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绩效测评体系的应用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
[9] 徐中林.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
[10] 郭祥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审计人员能力素质模型构建[J].企业导报,2009(1):89-91
[11] 刘芳.基于胜任力视角的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评价解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12
] 宫鹤.企业实施绩效管理过程的问题研究[J].华章,2012(36):1
[13] 崔爱珍.腾飞的中建八局天津公司[J].天津建设科技,2010(2):23-24
[14] 赵岳.我国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素质评价与培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2
[15] 李晶晶,张玉清.基于胜任力的绩效管理体系[J].企业导报,2009(11):82-83
[16] 李作学.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第 2 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89-97
[17] 吴晓琴.基于执行力的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及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