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论文(推荐3篇)
篇一: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当今社会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行为、思想和价值观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和道德准则。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还能够塑造他们的人格,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公民。下面将从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首先,教育方式对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方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比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道德问题,并通过讨论和反思,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其次,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道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教育他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道德品质。此外,家庭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道德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最后,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设立并倡导良好的道德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这些课程应该包括道德伦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公民责任教育等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道德问题。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方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小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篇二: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工作。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下面将从德育的目标、策略和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生德育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策略。
首先,小学生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德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通过培养这些品质,可以使学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小学生德育的实施应该采取多种策略。首先,要通过德育课程来进行道德教育。德育课程应该包括道德伦理教育、法律教育和公民责任教育等内容,通过讲授道德故事、讨论道德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道德问题。其次,要通过示范和榜样来进行道德教育。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教育他们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道德品质。此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最后,小学生德育的评价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等,全面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生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德育的实施应该采取多种策略,包括德育课程、示范榜样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等。同时,德育评价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小学生。
小学生德育论文 篇三
小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篇一
在运用计分法时,学校或教师先将学生品德的各个构成和项目内容进行分解,根据《规范》、《守则》或《德育大纲》订出要求,并对每个项目的总分作出规定。在评价时,视学生到达要求的程序订出于项目得分,有突出表现的可予以加分,出现严重错误的予以减分,最后将各子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得分。评分的过程有采取期末学生自评公议的,也有根据平时班干部登记,期末总评的。当结果反馈给学生时,不仅仅只是一个总分,也包括各子项目的得分,使学生不仅从整体上,也从具体的构成上了解自己在品德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计分法把品德的评价从纯粹的定性转化为定量,对每项品德操行的评判都有统一、具体、数量化的标准,改进了评语法的千
篇一律、等第法结果模糊和不便累计的缺点,由于评判过程是学生根据统一、具体而明确的标准进行充分对照比较或平时的记载,因此客观性较强。用分数还能比较细致地反映出学生品行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改变了评语法和等第法只能反映质变而难以反映渐进量变,同一等级间学生细微的程度差别即区分度差的状况。此外,拟定、颁布或评分过程也同时是品德教育的过程,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为评价而评价的过程。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良好品德的标准和要求,保证了学校品德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实施,有利于德育工作和德育管理。但是,计分法也有其不足之处。
首先,高度抽象化的数值难以给人一个具体实在和直观形象的感觉,尤其是当许多子项目累计成一个总分时,看不出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优缺点和变化,带有相当程度的笼统化和模糊性。如果光提供给学生这样一个数字或分数的话,对学生来说是毫无教育意义的,家长也难以接受。因此,应当极力避免这种情况。
其次,在评价中,各项目分值的制定还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特别是一些原则性、政治性较强的子项目,其分值的变化不好掌握。
第三,判定学生在每个项目上得分的过程比较繁琐、费时,在学生自评、小组评议和教师评判的分数出现较大差异时进行综合处理较难,子项目分数的累计相加等也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在使用计分法中,还可能出现以计分代替教育的做法,产生学生片面追求分数,弄虚作假,言行与内心不一致的现象。
篇二
一是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学会从小礼让父母;二是帮助父母帮助力所能及的家务;三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四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五是出门和回家都要向父母有个交待,以免父母挂念;六是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不良心态及对策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阵地。但由于教师、学生的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不良学习心态;具本表现如下:
(1)消极型的学习心态。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态度定势,缺乏信心,心态过分紧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动脑筋;没有耐力,其情感、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处于薄弱状态;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低劣。
(2)淡漠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表现为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意志力,思维消极定势,缺乏灵活性;依赖教师支配,其心理状态陷于固定看法,情感淡漠;认识模糊。
(3)消遣型的学习心态。这类学生主要特征是兴奋好动。学习中不能认真思考课文中的观点,而是各个环节跳跃,活动过多,激奋冲动,注意短暂,思维无定势,缺乏意志力。
(4)沉闷型的学习心态。这些学生的特点是对学习思品课感到沉重而烦闷,没有积极参与的心理,对课文观点是似而非;由于感性经验缺乏,学习感到困难,其心理状态处于矛盾之中。
分析以上小学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原因,主要是:
教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不重视;
教学方法单调呆板,不符合认识活动的规律;
传授知识单性,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缺少情感心理因素;
教师的能力低弱,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动态,不能应急驾驭;
(5)来自学生主观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语文、教学等学科,而忽视思品学习等原因,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态。
综上所述,我们采取的对策是:
(1)教师要理解教材,把握教学要求。面对学生复杂学习心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中心观点、基本思想、基本知识,使认识角度与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为一体;教学时,选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例证,使儿童的认识结构和教学结构融为一体;对于难点要采取前有孕伏,减缓坡度,螺旋上升的办法,既重视直接感知,又注意从已知推出未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2)改革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一是要创高情境,激发兴趣。如导入新课可用游戏、实物演示、智力竞赛、猜迷语等趣味性活动,使学生精神上得到满足,解除其消极、沉闷的学习心态。明理阶段可利用幻灯、图画、故事、语言等教学媒体和手段,精心设计出趣味横生的情境,刺激学生视听,开发其内在学习潜力,克服消遣、淡漠的学习心理。二是设计提问,激发求知欲。即根据课堂教学目的、重难点、设计揭示课文观点的问题,引导学生议论明理,为学生创造密度学习空间,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使之既有“求”之趣,又有“知”之乐。三是鼓励质疑,激发参与意识。即让学生质疑问难,积极参与讨论。这样主客观的一致,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和谐,使学生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产生驱动力,参与意识会强烈。四是强化效果,及时反溃按照知、情、意、行四种心理因素,通过学生表情、动作、语言等获得反馈信息,掌握学生对事物的是非观点及行为的正误,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正确的肯定,错误的纠正,使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