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论文参考文献(推荐3篇)
大气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篇一
标题: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引言:
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其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将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调研,探讨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影响一:呼吸道疾病
大气污染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它们能够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并引起呼吸道疾病。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PM2.5和O3中会导致慢性咳嗽、气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研究者提出了加强排放控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等多种应对措施。
影响二:心血管疾病
大气污染物中的细颗粒物和二氧化氮(NO2)等物质能够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多项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细颗粒物和NO2中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为应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高绿地覆盖率、加强室内通风等措施。
影响三:神经系统疾病
大气污染物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对神经系统产生毒性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中会增加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发生风险。为应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加强工业排放控制、推广清洁能源等应对措施。
结论: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呼吸道、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危害较为明显。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排放控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绿地覆盖率等。此外,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也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Pope CA 3rd, Burnett RT, Thun MJ, et al. Lung cancer, cardiopulmonary mortality, and long-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JAMA. 2002;287(9):1132-1141.
2. Brook RD, Rajagopalan S, Pope CA 3rd, et al.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update to the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10;121(21):2331-2378.
3. Block ML, Elder A, Auten RL, et al. The outdoor air pollution and brain health workshop. Neurotoxicology. 2012;33(5):972-984.
大气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篇二
标题: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引言: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本文将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调研,探讨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治理措施。
影响一:生态系统破坏
大气污染物不仅可以直接对植物和动物造成伤害,还会通过沉降到土壤和水体中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加强工业和农业排放控制、推广清洁能源等治理措施。
影响二: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物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球辐射,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进而引起气候变化。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物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研究者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展碳捕集与储存等措施。
影响三: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和沉降过程中,会对土壤、水体和生物体造成污染。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会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的产生。为了减少环境污染,研究者提出了加强排放控制、开展大气污染物净化技术研究等措施。
结论:
大气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破坏、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应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加强排放控制、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此外,开展大气污染物净化技术研究也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Galloway JN, Dentener FJ, Capone DG, et al. Nitrogen cycl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iogeochemistry. 2004;70(2):153-226.
2. IPCC. 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s I, II and II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Geneva, Switzerland: IPCC; 2014.
3. Fang Y, Mather A, Xi B, et al.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 on ecosystems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Atmos Environ. 2017;146:124-141.
大气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篇三
[1] 余锡刚,吴建,
郦颖,闵怀,周洋毅,程文,王卫军. 灰霾天气与大气颗粒物的相关性研究综述[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02)
[2] 赵文平. 建筑施工场地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 中国西部科技. 2004(04)
[3] 赵普生,冯银厂,金晶,韩博,毕晓辉,朱坦,张小玲. 建筑施工扬尘特征与监控指标[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08)
[4] Judith C.Chow,John G.Watson.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sources of mas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for PM10 aerosol in Hangzhou,China[J]. Particuology. 2009(03)
[5] 李皓. 绿色城市的扬尘治理[J]. 科技潮. 2006(03)
[6] 陈甲球. PSR模型在资源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J]. 石材. 2006(07)
[7] 谢鸣捷,王格慧,胡淑圆,赵欣,沈国锋. 南京夏秋季大气颗粒物和PAHs组成的粒径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10)
[8] 罗伟,沈健英. 2种蓝藻的生长对不同环境pH的响应[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06)
[9] 陈秋. 河北南部电网火电厂灰场扬尘治理探讨[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05(05)
[10] 郭旭东,邱扬,连纲,王静,张爱萍. 基于PSR框架,针对土壤侵蚀小流域的土地质量评价[J]. 生态学报. 2004(09)
[11] 赵士洞,张永民. 生态系统评估的概念、内涵及挑战--介绍《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评估框架》[J]. 地球科学进展. 2004(04)
[12] 戴海夏,宋伟民,高翔,陈立民,胡敏. 上海市A城区大气PM10、PM2.5污染与居民日死亡数的相关分析[J]. 卫生研究. 2004(03)
[13] 李丽珍,沈振兴,杜娜,张婷,曹军骥,李旭祥,朱崇书. 霾和正常天气下西安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特征[J].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05)
[14] 胡敏,刘尚,吴志军,张静,赵云良,Birgit Wehner,Alfred Wiedensohler. 北京夏季高温高湿和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谱分布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06(11)
[15] 张晶,胡春玲,任庆. 城市扬尘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环境保护科学. 2008(02)
[16] 赵光荣,郭军,王建国. 乌鲁木齐市扬尘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干旱环境监测. 2005(02)
[17] 宋桂香,江莉莉,陈国海,陈秉衡,张蕴晖,赵耐青,蒋颂辉,阚海东. 上海市大气气态污染物与居民每日死亡关系的时间序列研究[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05)
[18] 李新. 浅谈石河子市扬尘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