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师德论文(精选3篇)
初中教师师德论文 篇一
初中教师师德的重要性与实践
引言:
初中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不仅要教授知识,更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责任。教师师德是衡量一位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教师师德的内涵
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体现了教师的专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初中教师师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爱岗敬业:初中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
2.以身作则:初中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在言行举止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关爱学生:初中教师应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不断学习:初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教育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初中教师师德的实践
初中教师师德要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具体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方式:初中教师应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班级管理:初中教师应注重班级管理,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学科教学:初中教师应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思想引导:初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结论:
初中教师师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初中教师应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将师德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教师师德论文 篇二
培养初中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职业发展
引言:
初中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其师德修养和职业发展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初中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职业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初中教师的师德修养
1.加强师德教育: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初中教师的师德教育,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职业道德。
2.建立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对初中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和激励,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
3.提供支持与帮助:学校应为初中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如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和教研活动等,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促进初中教师的职业发展
1.建立职业发展通道:为初中教师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提供晋升和晋级的机会,激励教师持续发展和进取。
2.鼓励教师创新:学校应鼓励和支持初中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为教师提供展示和分享的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3.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学校应建立初中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教师专业共同体。
结论:
培养初中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职业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需要学校、教育部门和教师本身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提升初中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职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初中教师师德论文 篇三
关于初中教师师德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教师师德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中国人因为孔子而自豪,外国人因为孔子而研究中国,“孔子学院”成为许多国家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研究中国的古人和今人的学术机构。孔子的经典语录《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
,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论语》是蕴涵着大量的传统美德的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两千多年来,它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古老的经典文化被外国人当作宝贝研究学习。今天当我们走进经典时,才知道它的真正内涵。它是为人之道,是做人之本。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从中汲取营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国学经典是培养学生做人的好教材,也是铸造良好师德的好范本。
1、争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教师
孔子是以身作则的提倡者、实践者。《论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说,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作风正派,就是不作要求,学生也会执行;教师本身行为不正,即使下命令,学生也不会听从。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影响着学生。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
教师要以身作则,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孔子强调的是身教,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父母说的话孩子未必听,却肯听我们老师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所以教师更应该严于律已。正人先正已,正已是师德的基础,不能正已,也就无所谓教师的垂范作用。
2、争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
《论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思就是说,教师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已经从教多年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实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一重要的思想,将之作为我们的师德原则,使之经久弥新,发扬光大。
3、争当“知人善教,爱生如子”的教师
教学无止境,教学能相长。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时感到有从《论语》中感悟师德师风教育唐晓春1殷定剑2(1.重庆市大足区中敖中学;2.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中心小学)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督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有时不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觉得自己水平还不够,需要充电,这就是“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才能“自强”.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学习是一种内在活动,越学兴趣越高,眼界越开阔,也就越感到自己的贫乏,从而发奋学习。
《论语》中流露出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融洽关系。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关爱之意溢于言表,师生之情如同父子。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
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就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顺眼”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心灵深处更需要老师的呵护!中国古代称学生为弟子,在老师的眼里学生既是徒弟也如子女;在学生眼里,老师则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论语》一方面表现出孔子对弟子们的关怀爱护,另一方面表现出弟子们对老师的敬爱尊重。这就形成了一种严肃认真而又亲切自然的师生关系,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优良传统。
4、争当“学会感恩,谨言慎行”的教师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论语》,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论语》对人生道理犹如一枚指南针,指明人生的方向,在你看迷茫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热爱教育,爱生如子,以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这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也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庆幸,为我们留下了《论语》等那么多有价值的国学经典,同时我们更应当庆幸,它开启了我们的心灵,教我们明辨是非,教我们感恩,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去选择,教我们如何思考,让我们变得睿智。
教师的工作平凡,教师的职业崇高,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使命光荣。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们每天该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晓芬,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