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应用论文(优秀3篇)
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应用论文 篇一
标题: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治疗过程中厌氧菌的存在往往给临床医生带来困扰。传统的细菌检测方法往往不能准确鉴定厌氧菌的存在,因此需要引入厌氧菌检测技术。本文旨在探讨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厌氧菌检测技术,口腔颌面部感染,临床应用
引言: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原菌多样化,其中包括许多厌氧菌。传统的细菌检测技术如细菌培养方法不能准确鉴定厌氧菌的存在,因为厌氧菌对氧气敏感,无法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生长。因此,开发一种准确检测厌氧菌的方法对于指导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非常重要。
方法:
本研究采用PCR技术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对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厌氧菌检测。首先,收集患者的口腔样本,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然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离和纯化,并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最后,利用序列比对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鉴定厌氧菌的种类和数量。
结果:
本研究共鉴定到15种厌氧菌,其中包括Prevotella intermedia、Fusobacterium nucleatum等常见的厌氧菌。从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的标本中检测到了厌氧菌,占总样本数的66.7%。此外,通过测序结果还发现了一些未知的厌氧菌种类,为进一步研究厌氧菌提供了线索。
讨论:
本研究采用PCR技术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成功检测到了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厌氧菌。与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通过准确鉴定厌氧菌的存在,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结论:
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PCR技术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成功检测到了厌氧菌,并鉴定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厌氧菌。该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治疗依据,有望提高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效果。
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应用论文 篇二
标题: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微生物学研究
摘要:
厌氧菌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其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限制了对厌氧菌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微生物学研究。
关键词:厌氧菌检测技术,口腔颌面部感染,微生物学研究
引言: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病原菌多样化,其中包括许多厌氧菌。厌氧菌在感染过程中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和代谢途径,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发病机制。然而,传统的细菌检测方法往往不能准确鉴定厌氧菌的存在,因此需要引入厌氧菌检测技术。
方法:
本研究采用厌氧菌培养和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标本进行厌氧菌检测。首先,将标本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分别进行厌氧和需氧培养。然后,利用PCR技术对培养物进行检测,鉴定厌氧菌的种类和数量。同时,通过对培养物的生理特征和代谢途径进行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厌氧菌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结果:
本研究成功检测到了多种厌氧菌,包括Prevotella intermedia、Fusobacterium nucleatum等常见的厌氧菌。通过对培养物的生理特征和代谢途径的研究,发现厌氧菌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和致病性。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未知的厌氧菌种类,为进一步研究厌氧菌提供了线索。
讨论:
本研究采用厌氧菌培养和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检测到了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厌氧菌,并对其进行了微生物学研究。通过对培养物的生理特征和代谢途径的研究,深入了解了厌氧菌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作用机制。这为进一步研究厌氧菌的致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结论:
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微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厌氧菌培养和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检测到了厌氧菌,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微生物学研究。通过对厌氧菌的生理特征和代谢途径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发病机制,并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重要线索。
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应用论文 篇三
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对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中使用厌氧菌检测技术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厌氧菌以及需氧菌培养,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鉴定,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厌氧菌耐药情况以及病原菌的类型。结果单纯厌氧菌感染6(12.00%)例、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39(78.00%)例,厌氧菌感染44(88.00%)例,最多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双歧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疮疱丙酸杆菌,同时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未出现耐药菌株,最多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普雷沃菌属、卟啉单细胞菌属,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甲硝唑未出现耐药菌株。结论混合感染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最多,进行厌氧菌的药敏试验、培养在临床治疗中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厌氧菌检测;口腔颌面部感染;药敏试验
引言
在无氧环境下能够生长的细菌就叫厌氧菌,在人体的口腔、肠道、泌尿生殖道中较多,在菌群失衡后,会出现内源性厌氧菌感染,比较多的是厌氧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厌氧菌感染比例在70%以上[1]。本文中对厌氧菌检测技术在治疗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5~80岁,平均(54.68±5.92)岁,15例肿瘤继发感染、13例骨髓炎、4例手术切口感染、18例间隙感染。1.2方法使用床旁接种的方式进行标本采集,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使用一次性无菌棉试子或者无菌注射器穿刺进行采样,整个操作过程保证无菌,取材后接种与布氏厌氧血琼脂平板以及哥伦比亚血琼平板上,厌氧平板置入厌氧袋中,进行封袋,温度设在37℃进行孵育,进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在培养2~3d后对菌落形态进行观察,将可疑厌氧菌菌落分离纯化后,进行耐氧试验,使用API20A试剂盒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进行鉴定,使用Etest方式检测菌株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甲硝唑以及克林霉素的敏感性[2]。1.3观察指标将所有的患者的感染类型、菌种鉴定结果、药敏性以及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治疗的情况进行分析。1.4统计学方法将本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的口腔颌面部的脓液标本中均分离出细菌,感染类型情况详见表1。总共分离出81株厌氧菌,革兰阳性厌氧菌为34(41.97%)株,双歧杆菌属3(3.70%)株、消化链球菌属27(33.33%)株、疮疱丙酸杆菌4(4.94%)株,同时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未出现耐药菌株,革兰阴性厌氧菌为47(58.03%)株,普雷沃菌属31(38.27%)株、卟啉单细胞菌属8(9.88%)株、梭菌属8(9.88%)株,对阿莫西林、头孢西丁、甲硝唑未出现耐药菌株。根据厌氧菌药敏结果进行治疗患者共42例,治愈人数34(80.95%)例,常规治疗患者8例,治愈人数5(62.50%)例,2=0.475,P=0.491,<0.05。
3讨论
厌氧菌是能够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生长的细菌,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体的各个部位、器官都会出现厌氧菌感染,如人体外屏障被破坏会引发外源性厌氧菌感染、人体内微生态失衡或者免疫功能较低会引发内源性厌氧菌感染,口腔颌面部的特殊性,出现的感染中一般为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其中厌氧菌的比例在70%以上[3]。如缺乏对厌氧菌的耐药以及分布情况,医生在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仅仅依靠自身以往的经验进行配药治疗,目前我国对厌氧菌的治疗中,滥用、盲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广泛,随着我国不断的滥用抗生素,使得厌氧菌对药物的耐受性越来越高,其中耐甲硝唑菌株占比在5%~10%,因此在对厌氧菌感染的治疗中,必须要先分辨出是哪种厌氧菌株,制定正确的.治疗方式,其中当患者出现败血症、深部脓肿的情况时,有很大几率都为厌氧菌感染[4]。在对厌氧菌进行培养中,需要注意最大程度的缩短标本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必须保证标本的准确性,其中分离培养、鉴定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直接涂片[5]。本文中分离、培养出的菌种,88%都是厌氧菌株,经过药敏结果进行治疗的效率更好(P<0.05)。综上所述,对厌氧菌进行培养、
分离在治疗厌氧菌感染中有重要的作用,正确、稳定的药敏试验能够确定感染的厌氧菌株,在临床治疗中有非常优异的指导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率。参考文献
[1] 包振英,林琴,孟彦宏,等.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医学版,2016,48(1):76-79.
[2] 葛长艺.口腔颌面部厌氧菌感染应用奥硝唑氯化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131-132.
[3] 刘海湘.厌氧菌培养鉴定与药敏试验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8):171.
[4] 徐静.颌面部厌氧菌感染应用奥硝唑氯化钠治疗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7,14(5):18-19.
[5] 李连花,付玉军,介小霞,等.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3):63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