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答辩论文格式(精简4篇)
德育答辩论文格式 篇一:德育答辩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要素
德育答辩是对学生德育成果的总结和展示,对于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撰写德育答辩论文时,正确的格式和结构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德育答辩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要素,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德育答辩论文的写作。
一、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是德育答辩论文的开篇,需要对德育答辩的主题进行概括性的介绍,明确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在引言部分,可以提出对德育答辩的认识和理解,概述德育工作的背景和意义等内容。
二、德育工作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德育工作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是德育答辩论文的核心部分,需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可以从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描述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特色和成果。
三、个人德育成长的经历和体会
个人德育成长的经历和体会是德育答辩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可以回顾自己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参与和成长经历,对于个人的德育发展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总结,体会到德育对于自己的影响和启示。
四、德育答辩的收获与展望
德育答辩的收获与展望是德育答辩论文的结尾部分,需要对德育答辩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展望。可以回顾德育答辩的收获和成果,对于未来的德育发展提出自己的期望和建议。
五、参考文献和致谢
在德育答辩论文的结尾部分,需要列出参考文献和对于给予帮助的人表示感谢。在参考文献中,可以列举相关德育方面的书籍、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在致谢部分,可以感谢导师、家人、同学和朋友对于自己德育答辩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同学们对于德育答辩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要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正确的格式和结构对于德育答辩论文的写作至关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规范的要求完成德育答辩论文的写作,取得优秀的成绩。
德育答辩论文格式 篇二:德育答辩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在进行德育答辩论文的写作时,正确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写作水平,使论文更加精彩和有说服力。本文将介绍德育答辩论文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以便帮助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一、确定论文的主题和范围
在开始写作前,同学们需要明确德育答辩论文的主题和范围。可以根据自己的德育成长经历、德育工作的特色和学校的德育目标等方面进行选择。确定好论文的主题和范围,有利于写作过程的有序进行。
二、合理安排论文的结构和段落
在写作论文时,同学们需要合理安排论文的结构和段落。可以按照引言、内容阐述、总结和致谢等部分进行组织,确保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在每个段落中,要注意每个观点的表达清晰、有理有据,避免内容重复和跳跃。
三、运用丰富的论证手法和材料
在德育答辩论文中,同学们可以运用丰富的论证手法和材料,增加论文的说服力。可以使用事实、数据、案例、引用文献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使论文更具有可信度和权威性。同时,要注意对于论证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合理、准确。
四、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写作德育答辩论文时,同学们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和句子,尽量使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使论文更加规范和流畅。
五、审阅和修改论文的错误和不足
在完成德育答辩论文的写作后,同学们需要对论文进行审阅和修改。要仔细检查论文中是否存在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错误,及时进行修改。同时,要对论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进行检查,确保论文的整体质量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同学们对于德育答辩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写出优秀的德育答辩论文,展示自己在德育方面的成果和成长。
德育答辩论文格式 篇三
摘要: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突出体育教育以人为本和贯穿终身的主旨思想,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涵,通过在体育项目和体育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将其贯穿到体育教学评价中,提升了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
德育教育;体育项目;体育精神
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体育课堂开展德育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故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并加强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初中体育老师强化学生日常的体育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验技能,同时还能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和勇于攀登的意志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1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内涵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需要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特色,强调学生的体育技能与德育培养并重,注重在速度、力量、耐力和柔韧等方面加强德育教育的有效培养。
1.1初中体育德育教育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
初中体育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培养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体育锻炼知识和专业项目技术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感恩教育。
1.2初中体育德育教育贯彻终身教育思想
德育教育是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的道德观和法制观,它的思想锻炼和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初中体育教学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德观念的进步,对于学生的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道德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养成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
1.3初中体育德育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体育德育教育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听讲、机械吸收的教学状态,应该切实选择各种信息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学生的世界观和荣辱观,发扬初中体育活动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2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需要在体育项目和体育比赛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保证对于学生的体育表现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才能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发挥到最大程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在体育项目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
在初中体育项目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切合体育专业项目的特点,认真了解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课堂常规和教学评价来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的重点是:意志品质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体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健康教育。例如:在初中田径专业课堂教学中,在授课前,教师通过对于田径训练服、器材及教学道具进行检查和讲解,利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的举止文明、思想到位,为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体育教学的课堂常规来强调纪律教育、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由于田径教学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而素质锻炼和中长跑等体育锻炼又恨枯燥。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堂规范来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通过出勤管理强调纪律教育,而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示优秀田径运动员的事迹,提高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品质。
2.2在体育比赛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不同班级、不同年级之间的体育比赛活动,成为课堂教学展示、专业项目达标测试、体育单元技术考评的重要途径,而在此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制教育。例如:在开展篮球比赛的活动中,首先,教师应该制定严格和规范的比赛规则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指导比赛双方严格遵守比赛相关规定,实现对于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运用篮球教学中的专业动作和团队配合来参与比赛,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辱观教育。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拥抱告别,提升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对于比赛结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正视比赛中积极正面的因素,而对于比赛结果采取平静的心态,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3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开展德育教育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体育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只有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保证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激活课堂德育评价的功能,构建德育教学课堂的德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例如:在初中体育技巧项目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特征和技巧项目的教学难度,造成课堂教学不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应该抓住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整体表现和高光表现,及时开展教学指点和表扬,保证技巧教学的活力和道德素养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及时分析学生在技巧训练中失败的原因,与学生沟通交流,详细讲解技巧的动作要领和防护措施,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勇于拼搏的精神。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满足新课程改革对于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理解德育教育的培养要素,加强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宝虎.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7,(4).
[2]孔秋梅.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
德育答辩论文格式 篇四
[摘要
]
由于医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强化医科院校学生德育,不仅事关人才培养,更是解决当前医药行业诚信缺失、功利至上、医患紧张的重要举措。然而,多年来,医科院校德育工作存在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等同于学工干部日常工作,重智轻德,方法陈旧,受教育者缺乏体验,尤其是缺乏有效评价和引导方式,不仅对人才培养带来现实困惑,更对我国医药行业改革起到恶性循环作用。基于上述原因,云南中医学院自2013年起,在本科毕业生中推行德育答辩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它的经验和做法值得认真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
德育答辩;医科院校;人才培养;价值探索
多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并把德育作为学校办学育人的首要根本任务。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校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目前,多数学者肯定德育的'功能。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教授从多方面论述了德育的教育功能,社会性功能以及个体性功能。他指出德育功能认识对德育实际的意义和影响不仅是一种理论分析,也是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线索之一。德育答辩是高校德育的一种形式,其功能和意义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肯定。高博从道德认知的尝试与解读中探讨德育答辩的理论和意义,他认为“道德认知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需要认知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制度化的程序设计,高校德育答辩是道德认知新的尝试。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有效系统地参与道德认知过程”。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高校开展的德育工作以及整个德育体系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无论是其形式和内容,还是体系和定位都有待逐步完善,深入拓展。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平台。
20XX年,北京理工大学首次开展德育答辩,这次新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者魏俊兴认为德育答辩是毕业生走向成熟的良方,是引导教育学生将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方式”,这种教书与育人同步运行的教育方式,不仅符合教书育人的主旨,且收到了良好效果。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20XX年云南中医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经过三年的实践,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现状,存在医患关系持续恶化,究其原因,有医疗体制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院过于功利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患者维权意识高等因素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较低。
医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作为培养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医科院校,其培养的人才关乎人民生命健康。要提高医药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做人操守,必须抓住其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即学校教育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和改进医科院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云南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实践
为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更好的提升德育水平,云南中医学院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具体实施细则,成立了由校党政领导牵头,学工部、团委、宣传部、思政部、教务处等部门组成的毕业生德育答辩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毕业生的德育答辩工作,并投入专项工作经费为德育答辩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按照学院德育答辩的具体工作安排,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分为宣传准备、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总结整理五个阶段。
在宣传准备阶段,云南中医学院要求各学院结合实际制订周密、详尽、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并通过各种途经,向本科毕业生阐述德育答辩的目的、意义以及撰写答辩论文的基本要求及答辩方式。引导毕业生妥善处理好求职就业、毕业综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职业资格考试与德育答辩的关系,集中必要的时间精力做好德育答辩准备。落实好每名毕业生德育论文指导教师。
在撰写论文阶段,要求每位毕业生回顾大学历程,认真梳理生活、学习思想成长过程及对人生的感悟,全面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挫折的教训,找准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撰写符合本人实际情况、个性化的德育总结答辩论文。
学生在撰写德育论文前,先与指导教师充分交换意见基础上,拟订德育总结的论文提纲,成稿后先在班级内部互评修改,再根据指导教师审阅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通过后,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经本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审核同意,方可提交答辩。
在现场答辩阶段,各二级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组织毕业生以班级为单位,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规程组织答辩,要求每位毕业生必须参加,并安排低年级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毕业班级的答辩由“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委员会”指定评审小组具体负责,答辩评委应不少于3人,要求严格按照学校本科毕业生德育答辩成绩评分细则进行评分,并指定专人负责记录。
现场答辩结束后,各学院综合每名毕业生平时成绩、论文成绩、答辩成绩,计算最终成绩,填写《云南中医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登记表》。按答辩人数5%的比例推荐“德育优秀论文”报学工部,同时在对撰写毕业生鉴定中使用好德育答辩评审意见。
整个德育答辩过程中,云南中医学院坚持德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又切实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化毕业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
通过三年的实践,云南中医学院在本科生中推行的德育答辩,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目标。2013年、2014年、2015年全校分别有1288名、1415名、1445本科毕业生参加德育答辩,且全部都通过德育答辩,其中综合优秀的比例达到90%以上。从实施过程以及最后结果看,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从制度上确保了德育论文答辩的强力推行。事实也有力证明,德育答辩制度不仅较好地丰富完善了德育工作体系,而且还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效。
三、云南中医学院德育答辩成效和经验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德育答辩对把德育落到实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德育答辩有效引导学生德育知行合一
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确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将一定的思想理论、社会道德传递给受教育的青年一代,以促使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使青年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答辩是德育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以及论文的撰写影响学生的思想,其过程的基本要素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手段构成的。德育答辩其实质是通过制度设计,由学生完成建构内心道德境界、发展道德知识直至指导自身行为、激发道德情感的过程,使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由外在的强制内化为内心信念及准则,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二)德育答辩有效把握人才培养薄弱环节
德育答辩正值毕业生毕业之际,他们渴望理解与沟通,希望心灵得到关切,渴望困惑的问题得到明确的答案。德育答辩通过对大学生活的回顾,总结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其思想动态,是大学生心路历程的反应,能很好地呈现大学生内心世界与心灵成长的轨迹。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题之一就是研究和回答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提高认识,其过程实际上是“德育对象在道德等方面的建构的过程,是环境与成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人价值建构的统一。”
通过德育答辩,教师能了解到个体成长中的困惑问题以及学生内心世界成长轨迹,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激励学生走向至善。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是德育目标之一,同时还要改造学生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并建构学生内在的良好思想道德境界及行为习惯。德育答辩通过论文的撰写,德育指导教师一对一的引导,促使毕业生感情、意志、智力和能力得到完善。
德育答辩过程可以说是毕业生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无论对个体还是对学校、老师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作用。就德育主体而言,开展德育答辩可以引导其回顾在校成长、成才历程,总结收获,找准缺失,增强学生主体自觉意识。就学校办学育人实践而言,通过德育答辩,可以全面深入地掌握学生成长轨迹,检验人才培养和德育实施效果,总结得失,改进工作。
(三)通过德育答辨,充实毕业教育内容
德育答辩正值毕业生进入实习求职阶段,群体分化明显,班集体难以统一组织活动,毕业生处于松散状态,极易诱发事端。“德育不是“回归”生活,而是“建构”生活;德育不是建构“所有生活”,而是建构“道德生活”。德育不仅关注道德“生活内容”,而且关注“道德生活方式”。开展德育答辩,旨在激发“潜藏的自我意识,使毕业生更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养成德性,而非脱离现实生活,在虚无缥缈的世界中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同时,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的各种不良情绪,引导毕业生珍惜时光,顺利度过大学的最后宝贵时光。
(四)通过德育答辨,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通过德育答辩系统工作,一是加强毕业生教育管理,既考核其思想道德素质,又依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和帮助,强化学生对其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二是要求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发挥主导作用,从与学生充分交流思想,到指导论文选题、撰写审改,强化对学生成才的理性指导,有效弥合高校新校区显示存在的师生时空距离疏远的不足。三是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鼓励在校生学习成长,传承优良校风学风。
(五)通过德育答辩,全面衡量人才培养质量
云南中医学院对本科毕业生知识能力和学术水准的评判,已经有成熟完整的考查、考试、答辩制度,但对于其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的评判,尚未形成和建立一套系统性、痕迹化、规范化和总结性评价体系。通过开展德育答辩,为云南中医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创新、新生教育、全面衡量和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证材料。
德育答辩是云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旨在加强毕业生教育与管理,既考核其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又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旨在增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密切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疏导离校前学生中的不良情绪,增强毕业生的爱校情绪。旨在深入掌握学生成长轨迹,检验学生在校期间人才培养和德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总结得失,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旨在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和鼓励在校学生学习成长,传承优良校风学习。它需要认知主体的参与,也需要制度化程序的设计,其形式与内容,体系与定位都需要逐步的完善,深入和拓展。
综上所述,德育答辩“关注培养学生的优良生活品质、良好行为习惯、准确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对社会生活真切的了解,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做准备,奠定公民的基本品质。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资源,离开了学生体验与参与,品德的养成易陷于纸上谈兵的窘境。”就目前德育存在的诸如德育目标大而空,脱离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感受不到切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德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无法触动学生心灵,更无法使之形成共鸣,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德育教育方式单一,忽视大学生主体性地位和情感认同等问题,德育答辩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