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正文格式【优秀3篇】
科技论文正文格式 篇一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其正文格式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读者的理解和评价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科技论文正文格式的基本要求。
一、标题和摘要
科技论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内容,同时要具有吸引读者的特点。摘要则是对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的简要陈述,通常不超过250个词。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素,以便读者快速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
二、引言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要清晰地阐明研究问题,并引用相关文献支持自己的观点。引言的长度通常不超过一页。
三、方法
方法部分应具体描述研究的实验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过程。要确保方法的详细性和可重复性,以便他人能够复现实验并验证结果。
四、结果
结果部分应以逻辑清晰的方式呈现实验结果。可以使用文字、表格、图表等形式来展示数据。同时,要对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和解释,以便读者理解实验结果的含义。
五、讨论
讨论部分是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的环节。要与引言部分进行对比,讨论研究结果与已有文献的一致性或差异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推论,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六、结论
结论部分应对研究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并回答引言中提出的研究问题。结论要简洁明了,不应出现新的信息或观点。
七、参考文献
科技论文中应列出所有被引用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学位论文等。参考文献的格式应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标注和排列。
以上是科技论文正文格式的基本要求,合理遵循这些要求能够使科技论文更加规范、易读和具有说服力。
科技论文正文格式 篇二
科技论文的正文格式是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格式不仅能够提高论文的可读性,还能准确传达研究结果和观点。下面将介绍科技论文正文格式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段落结构
科技论文中的段落应具有清晰的结构,每个段落只讨论一个主题。段落之间应有明确的过渡句,以便读者能够顺利地理解论文的逻辑结构。
二、语言表达
科技论文的语言应精确、简明,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用具体的数据和实例来支持论点,同时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
三、图表使用
科技论文中的图表应具有清晰的标题和标签,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图表的含义。图表的编号和引用应与正文相符,同时要确保图表的质量和清晰度。
四、公式和符号
科技论文中的公式和符号应准确、规范。公式应按照规定的格式书写,并在正文中进行解释和说明。符号的使用应一致,并在首次出现时进行解释。
五、引用和参考文献
科技论文中的引用应准确、恰当。引用他人的观点或研究成果时,要注明来源,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完整的引用信息。参考文献的格式应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排列。
六、标点符号和缩写
科技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不应出现错误或多余的标点符号。缩写词和专业术语的使用应遵循学术规范,并在首次出现时进行解释。
以上是科技论文正文格式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合理运用这些技巧能够使科技论文更加规范、易读和具有说服力。
科技论文正文格式 篇三
科技论文正文格式
科技论文是总结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文献,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学术性等特点,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科技论文格式,欢迎阅读查看。
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中的定义:“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一般而言,科技论文撰写的结构形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前置部分.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2).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3).参考文献.包括参考文献,及比正文更为详尽的补充信息、罕见珍贵资料、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图表等.
1、前置部分
1.1、题目
又称标题,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标识.科技论文多以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结论命题,据此,论文题目的命名必须准确、鲜明、简短、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命名时应尽量使用科学语体,用最恰当、最简明词语组合,不要轻易使用缩略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外文题名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太长或语意未尽时可采用正副题,正标题标示整体范围,副标题标示具体内容或阶段性结果.编写论文题目可以目的、对象、方法、结论多种类型命题等.命名过程中作者应注意:不要千篇一律套用“×××析”、“
例:
1).一种新型的双吡唑啉酮对铜的液液萃取2).具有单面完整约束的力学系统定理3).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4).动注射冷蒸气发生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汞题目突出了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准确、鲜明地导出了论文内容.
1.2、作者
即论文责任人.必须是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的直接参加者,论文撰写的参与者.有多个作者时按贡献大小排名,其要素包括真实姓名(也可以用笔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地区),邮政编码等.
1.3、摘要
是论文内容高度客观的概述.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与正文有同等的核心信息量,可供读者选读和二次文献检索.其内容要素包括研究的目的、背景、方法、结果和结论.研究目的如有多个,应择其精要.研究背景主要指对起源、发展和现状的描述.研究的方法包括所用仪器设备、研究对象和方案、所用原理、定理、数理分析方法、效果评价标准等.结果应含观察、调查、检测、统计分析、推理及论证结果等,结论应包括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摘要中一般不在的开头冠以“本文”等字样,宜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的写法,不进行自我评价、补充和解释,一般不分段.摘要有报道性摘要、指导性摘要、混合性摘要三种.篇幅一般为100~300字为宜,一般情况下,报道性摘要不超过100字,指导性摘要不超过200字,混合性摘要稍详细点,也不超过300字,科技论文通常写成报道性摘要.整体说来,摘要应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要客观地反映原文内容,不应是正文的补充、注释、总结,也不要加进原文内容以外的解释或评论.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
1.4、关键词
是从论文题目、摘要、正文中选出用以表示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为3~8个词.关键词选用得是否恰当,关系到该文被检索的概率和该成果的利用率.
1.5、英文摘要
对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应标注英文对照,以利国际交流与检索.同时不要轻视论文中的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的正确性直接影响论文的检索和被阅读率.
1.6、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所在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如果您的论文是基金资助项目,请您注明基金项目的名称和项目编号,同列于后.一般置于第一页最下方.但出生年月属个人隐私,也有期刊不要求提供,笔者倾向尊重作者意愿.
2、主体部分
科技论文发表出来,主要在于交流.使人看过之后,能够正确的理解和应用.为此,必须使用规范化语言,而不能随意采用习惯用语和方言,更不能自造字、词,让人揣摩不定或误解.在论文结构处理中:1).前言或引言过长;2).文不对题;3).缺乏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功;4).结束语欠妥,等问题都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投稿时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以提高投稿的被采用率.
2.1、引言
绪论或前言.主要说明为什么研究,简明介绍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中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研究设想和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避免与摘要雷同.
2.2、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正文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点是作者的主张和见解,论据即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论证即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三个要素包括研究对象、原材料、仪器设备、实验、观测方法及其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统计数据和图表、形成的论点和结论等主要内容.要求论点鲜明,证据充分,论证严密.正文内容应具有首创性.
2.3、结论或讨论
结论或讨论是对全文的总体概括(也可以是对引言中所提问题的回答),主要应阐明研究出什么成果.结论不是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而是完整、准确、有所升华的.如果导不出应有结论,可进行必要讨论,或提出建议与设想,或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展望发展前景.如果工作中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应予以感谢的文字记载致谢单位或个人,一般置于正文之后,另行.应写明致谢原因与对象,语言诚恳、简短、恰当.致谢是否记载于文末,由作者自定。
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是为了满足论文发表的要求才列于论文之后的.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比较论文的相对水平,或是实际工作中所参考的操作、方法、思维的参照.是作者在科技论文中所引用的主要文献着录和读者查核原文的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参考文献信息表中列出的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刊物上的文献.格式必须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