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浅析论文【实用3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浅析论文 篇一
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史的基本认知和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主导,通过学生参与实际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应注重案例分析。通过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其次,应注重实地考察。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纪念馆或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感受历史人物的伟大和历史变革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再次,应注重实验操作。通过设计一些与近现代史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制作近代科技发明的模型,从中了解近代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最后,应注重团队合作。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实践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历史学人才做出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浅析论文 篇二
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史的基本认知和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主导,通过学生参与实际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应注重案例分析。通过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其次,应注重实地考察。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纪念馆或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况,感受历史人物的伟大和历史变革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再次,应注重实验操作。通过设计一些与近现代史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制作近代科技发明的模型,从中了解近代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最后,应注重团队合作。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一些实践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和团队合作等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历史学人才做出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浅析论文 篇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模式浅析论文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新形势下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探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从而不断提高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教学实效性,引导大学生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积极开展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探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施了许多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效果的发挥。
1. 缺少规范操作,随意性大。各地高校针对中央文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相应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进行了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改革效果。但是由于在现实运行中,实践教学并无统一的规范要求,中央文件仅仅规定“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 个学分进行实践教学”,具体操作并无规范性要求,因而导致各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设置不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设置也缺乏规范操作,随意性较大。在实际操作中,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占 2 学分,学时基本上为32-36 课时的前提下,有的学校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学时为 4 学时,也有的学校规定实践教学为 12 学时,差异较大,随意性强。另外,因为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导致有的学校名义上加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际上实践教学却有名无实,本质上是借实践教学之名较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时,实践教学并没有有效的开展,不仅没有起到加强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作用,反而严重削弱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效果,与中央文件精神相背离。
2. 形式单一。目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指实施教学的理念与原则,是就贯彻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教学宗旨即课程标准和基本要求而言的,其实施主要是课堂内的事情”。这种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导致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中,把实践教学局限在课堂教学之内。第二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指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要求大学生走出课堂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这种观点认为实践教学只应该采取社会实践的方式,因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中,把实践教学局限于社会实践这一单一的形式。这两种对实践教学的不同理解,导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内涵未达成统一意见,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外延不清,要么把实践教学局限于课堂实践,要么把实践教学局限于社会实践,造成实践教学形式单一,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后实践教学未能实现有机结合。
3. 缺乏整体设计,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的发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开展应该紧紧围绕理论教学的内容展开,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要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和其他各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之间要避免重复,和其他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构成和谐的整体;实践教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之间要有机结合,形成和谐的整体。而实际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开展缺乏整体设计,统筹安排,现实中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强,实践教学脱离了理论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和其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间存在重复现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未能和社会实践等形式有机结合,因而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4. 责任主体不明,教师指导地位缺失。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老师的指导作用十分关键,指导老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开展,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与课堂教学相联系,需要教师熟悉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具有相应的思政专业知识背景和较强的指导能力,因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需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任课教师担任。而在实际中,有些学校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范围过于宽泛,由某些专业课的教师或者学生处的教师担任,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和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较弱,实践教学收效甚微。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课堂实践+课后体验实践+课后参与实践”模式的理论探索
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新模式:课堂实践+课后体验实践+课后参与实践,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对实践教学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分歧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混乱的深层次原因,正确的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是构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首先应该明确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区别,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应该是两个独立的部分,它是指教师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以活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的教学方式。因而,实践教学应该独立于理论教学,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设计,这种活动的开展可以是课堂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课后活动的方式,因而实践教学的外延应该包括课堂实践形式和课后实践形式,完整的实践教学形式应该是课堂实践形式和课后实践形式的有机结合。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的理论构建:课堂实践+课后体验实践+课后参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是这三种实践教学形式的统一。课堂实践教学必须与理论教育部分相区别,不能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也划入课堂实践教学的范畴,课堂实践教学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在形式上以完整的课时独立于理论教学,进入到教学进度,一般为 4-6 个学时;在活动的内容上,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会的焦点问题等展开,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在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践教学是指一般以 4-6 学时体现在教学进度中的辩论赛、演讲、社会专题热点讨论等形式。而课堂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课堂的案例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等形式并不符合课堂实践教学的要求,因而不属于课堂实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后体验式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通过参观访问的形式,使大学生亲身体验、感受、领悟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教学形式,典型形式有参观爱国主义基地等。在课后体验式实践教学的操作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参观访问的形式。社会参与式实践教学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按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中心,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促使学生将思想品德认知内化并通过行为外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三下乡等活动开展,可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组成团队,教师要围绕教学中涉及到的社会生活和思想领域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题的设计,学生实践团队在教师主题设计的大范围内选取相关主题,拟订实施计划,形成团队报告,教师对团队报告要进行认真评阅,对在参与式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团队要进行宣传,引导学生真正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实现从内化到外化的第二次飞跃。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课堂课堂实践+课后体验实践+课后参与实践”的现实操作
1. 调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设置,并规范实践教学的运作。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设置为2 学分,从而导致实践教学的学时特别少,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安排和开展。可以考虑调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2 学分为3 学分,形成课堂理论教学2 学分(36 课时)+实践教学1 学分(18课时)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的 18 课时分为课堂实践教学6 学时+课后体验实践 6 学时+课后参与实践 6 学时,实践教学按18 学时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这样才能调动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总体教学大纲下规范制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应该规范,具体包括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实践形式、实践内容,课时安排、考核方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规范开展,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90 年历史进程中的三件大事,两个不可逆转,四个选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理论体系、制度研究。在实践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制定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大纲,规定实践教学都必须包括三种形式:课堂实践+课后体验实践+课后参与实践。
2.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期的前两周,向学生公布实践教学大纲,学生自由组合,以 6-10 人为一个实践小组,小组成员自愿选出实践小组组长,负责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课堂实践活动中,可考虑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求和课程特点,请中国近现代史中重大事件的经历者如老红军、老战士、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等到学校做讲座、报告,计 2 学时,同时可以考虑结合重大历史纪念日开展课堂演讲、辩论、红歌会形式,计2-4 学时。在课后体验实践教学中,学校根据学校所在地理优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地缘优势,积极和校外资源进行联系和合作,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以实践小组为单位,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参观访问,小组组长组织组员畅谈体会,并做好相关记录。通过课后体验实践教学,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升华爱国情感,增强历史使命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体验式实践教学计 6 学时。在课后参与实践中,主要采取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考虑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三下乡进行参与实践。社会调查主要安排在寒暑假期,要求每一位学生假期回到自己的家乡后,围绕教师提供的社会调查主题,就某一个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写出调研报告,学生也可自由组成调研团队,写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由指导教师提供规范的写作格式和写作要求,课后参与实践计 6 学时。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中需要任课教师的有效参与,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所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有效参与,否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中也要充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无论是课堂实践,还是课后的体验实践或者课后参与实践,教师都要对整个活动进行精心的策划,事先提出要求和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引导和控制,事后对学生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保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鉴于此,实践教学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实践教学能力,因而在注重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专项的训练,鼓励、支持、组织教师走出去,参与社会实践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中,要注重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完善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考核机制能使教师全面准确了解学生实践活动的真实情况,掌握学生的真实思想,从而改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过程中,要加大实践考核在学期总考核中的比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期考核可考虑采取闭卷考试50%+平时成绩50%,平时成绩中实践考核成绩占40%,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的考核中,教师对学生的考核鉴定既要有过程的考核,又要有结果的考核,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实际表现,结果考核主要以实践心得、实践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的完成情况、社会服务的效果为依据,做到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
总之,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有效地将课堂实践教学、课后体验式实践教学和课后参与式实践教学三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够使广大学生真正参与到
实践教学中,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能够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现实感和吸引力,有效地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