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论文(精简3篇)
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论文 篇一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转型。传统上,教师继续教育主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强调教育者的个体发展。然而,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和改革,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也需要进行转变。
首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继续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和提升。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主要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但忽视了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其次,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更加注重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法,帮助教师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角色要求,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最后,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还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继续教育应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继续教育还应该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培养教师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使教师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改革的参与者。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转型。教师继续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和提升,更要关注教师的发展和成长,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社会责任。只有在这样的转型中,教师继续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要求,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论文 篇二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转型。传统上,教师继续教育主要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强调教育者的个体发展。然而,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和改革,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也需要进行转变。
首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继续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和提升。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主要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但忽视了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和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其次,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更加注重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伙伴。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和教育方法,帮助教师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角色要求,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最后,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还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继续教育应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继续教育还应该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培养教师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使教师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改革的参与者。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转型。教师继续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和提升,更要关注教师的发展和成长,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社会责任。只有在这样的转型中,教师继续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要求,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论文 篇三
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型论文
摘要:目前,教师继续教育的规模在迅速扩大,但人们对其效果并不认同,这与原有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知识取向、技术取向、接受取向、经验取向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朝素养取向、实践取向、建构取向、研究取向转型。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继续教育 价值取向
一、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分析
当前,由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速度太快,所以其规模也如几何级数一般在增长,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学院等,在短期内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但是,在此情况下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却基本仍借用普通高等师范教育的样式。从其价值目标来分析,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知识取向
本文中所所说的“知识”指科学体系下的客观知识。
在教师的继续教育课程中,我们采用的就是这样的客观知识体系。如果按照知识的类型来划分,在目前的继续教育课程中主要包括两大类知识:一类是关于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一类是教育学科知识。也有学者把现有的教师知识进行了重新分类,即把教师的知识分解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个组成部分。尽管分类方法不一,但在目前的继续教育中,我们主要采用的还是学科与教学相结合的知识体系。之所以采用这样的体系,源于我们的假设。首先,“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端给学生一碗水”,即教师首先必须是所任学科的专门家。其次,教师还必须懂得如何教育学生方面的知识,虽然现在人们对这种知识的科学性表示怀疑。在知识与实践的问题上,我们所采取的立场也是“知识先行”。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唯有教师的知识和信念的改变才会导致教师课程行为的改变,才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结果的变化,因此对教师的培训常常采用“讲授先行的传统模式”。这是在教师在职教育中大都采用的“由理论进入实践”的模式,即一个教师在还没有具备教学实践经验之前,就可以拥有教育知识,而且必须先拥有理论,才能开始教学[1]。
2.技术取向
我们采用了客观的知识体系,于是也就必然地导致了“技术理性”。在“技术理性”的模式下,我们按照“研究-应用-推广”的基本步骤来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过程。学科知识是由各学科的专家通过科学研究而产生的,教师只需要理解并接受这些别人生产的科学技术知识就可以了。同样的,教育学科的知识也是由教育专家研究出来的,教师的责任也只是将这样的一些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成了流水线上“技术员”,即只需要把专家和学者们的关于当前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应用到实践中,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解决现实教育中的问题了。所以在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大部分的教育学课程都是一些应用性的理论,教师不需要弄清楚其中的基本原理,只要能照着一种现成的模式去做就可以了。因为问题都有明确的解决办法,所以只要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将问题的症结诊断出来,问题的解决就顺理成章了[2]。
3.接受取向
所谓接受取向是指教师作为继续教育的对象,同时也就是知识的接受者,他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任务就是接受授课者所传授的各种模式的知识。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成年的学习者和毫无人生经验的儿童一样视为“白板”,学习就是等待用“知识”在这块“白板”上来留下一些印记,继续教育的课堂因此也就成为专家和学者的“一言堂”。
人们毫不怀疑地认为大学研究人员是以中小学教师及其活动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教育理论的发现、储存和供应的人,而中小学教师则是应用前者研究成果的“消费者”和“执行者”,完全漠视教师自身丰富的实践知识。在这里,大学专家因为掌握着权威性话语,自然而然地扮演着“立法者”的角色,这种因为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而导致的教师主体性的失落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教师的被动地消费着专家们生产的知识的情况下,教育研究的成果越丰富、越复杂,教师的思想就可能变得越简单、越呆滞。教师在各种培训的名目下听讲座、记笔记、应付考试,他们在专家面前的心态就像他们的学生在他们面前的心态一样,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在。他们自己的智慧失落了,被专家的知识淹没了[3]。
4.经验倾向
所谓经验倾向是指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借用一些教研活动中的成功经验,缺乏理论基础,尤其缺乏成人教育学的学科支持。我们看到,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继续教育领域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与继续教育的规模极不相称。在教育科学的体系中,成人教育学是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而且又几乎得不到重视的学科领域,而成人教育又包括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并又是规模宏大的教育形式,所以就可以认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几乎是一项没有专门化科学理论支持的大事业。专门化的研究机构、科研人员、研究课题及其成果的极端贫困的状况,如何才能把对教师的继续教育的目标、课程与评价引上科学化道路呢?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选择借助于成功经验的道路。但依据其特殊性,经验只能是某个方面的较零散的东西,这就必然会出现误区与偏失[4]。
二、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能不能主动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要素。目前,教师的角色已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已开始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了出来,变成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激发者,同时还是学生的引路人;其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不能总是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然后再把这些成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而应当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被排斥在课程之外,新课程改革条件下,教师要形成较强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并改变以往的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执行的做法。
教师角色的变化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必须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适应教师角色变化的要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型
1.素养取向
在过去的教师继续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专业素养的提高,而对于学科外的综合素养则较为忽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是否拥有完整的人格,是否拥有自身的伦理规范,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这即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因此,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不仅要重视更新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更应该关注教师的综合素养。有研究表明,在对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中,高达56%的教师认为当前最需要提高的是学科外的综合素养。
在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相激励。教师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对于人生的态度,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有学者认为这样的潜在的课程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力比想象中的要大得多。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交替时期,如何面对社会转型,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自己做出回应。面临日益汹涌的各种新思潮,如何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这是教师能否有所发展的.大问题。因此,综合素养的提高已成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2.实践取向
在技术取向下,教师的专业地位得不到确认,教师日益沦为一种技术性的工具,成为知识的“管道”,因而,消解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缺乏自主的教师无法给社会转型期的教育带来足够的动力。目前,教育研究者已日益认识到教师实践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这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新的形势下,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已不再是大学教师独自占有的舞台,特级教师、教研员,甚至普通教师都可以成为继续教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进入到培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无疑提高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程度。同时,在继续教育中对教育实践的分析和解剖、对课例的研究、对优秀教师成长经验的分享等,这些鲜活的实践素材将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
出于对教师实践的关注,有研究者提出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概念。所谓“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显性的和隐性的)。除了行业知识、情境知识、案例知识、策略知识、学习者的知识、自我的知识、隐喻和映像外,还包括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解释和运用[5]。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要逐步提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比重,并探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途径,以及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提高的策略。
3.建构取向
所谓建构是指人以主体的姿态,依据自身内在的主体意志,对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的解读、加工、改造的过程。由于接收式的教师培训忽视教师的主体性,忽视成年人已有的社会经验,因此不能激发起教师的学习热情,因而遭到人们的质疑。在成人的学习中,个人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教师教育实践的积累,可能成为教师继续发展的障碍,但也可能成为教师继续发展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一直非常重视教师观念的改变。改革的现实表明,教师观念的改变是一个自主认识和转变的过程。外界不可能将某一种观念直接植入教师的脑海中,只能是教师通过学习慢慢否定自己的原有观念,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新的观念体系。这也正是成人学习与青少年学习的最大区别。成人往往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一
套思想和行动准则,许多的活动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要教师改变观念,首先就要求其解构原有经验,即让教师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观念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原有理论的扬弃从而建构教师自己的个人理论。因此,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在接受的同时进行着重新建构。4.研究取向
由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在短时期内得到迅速发展,而相应的成人教育学、教师教育学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所以对教师的教育只能较普遍地表现为经验的相互借鉴。这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学理基础、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统一的规划、容易流于形式而导致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已经迫在眉睫。这里,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使教师的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由“社会需要中心”向“教师中心”转变,教师的综合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要素,教师知识的界定、实践性知识的外化和流通是怎样进行的,等等。另外,教师继续教育的学习形式能否打破单一的讲授模式,引进参与式的培训形式,以及将对课程的评价方式由单独的结果评价逐渐过渡到过程评价等,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洁,顾泠沅.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操太圣,卢乃桂.伙伴协作与教师赋权——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卢乃桂,操太圣.立法者与阐释者:大学专家在校院合作中角色之嬗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
[4]杨启亮.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0(4).
[5]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