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集工程与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利用数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及技术,同时利用工程设计与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来描述、预测和评价上述系统所得到的成果,所以,工业工程也是工程类中最偏向研究人而不是工业产品的专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1
IE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程、管理、科研和咨询等领域获得广阔的就业机会,能在制作业、服务业、公共事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设计开发工作。有关数据显示,美国约有42%的企业CEO曾就读于此专业,该专业的市场需求量很大,7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业界,成为企业管理人员,部门主管,工业工程师或机械工程师。
工业工程在国内真正应用的企业相对比较少,因此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时回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招聘广告上好象很少明确提出招聘ie工程师的,其实,结合所学知司以及工业工程再中国的现状除了ie工程师外还能应品制造工程师品管工程师,生管工程师系统分析师企业资源规划服务管理师等职位,当然次前我们得有与上述职位相关的能力。
工业工程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有专家考察后认为,中国许多企业不需要增加很多投资,只要在工业工程等方面着力改进,生产效率就可以提高2~3倍,一些应用实例也说明了这一点。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阔,首先在整个制造业中可以广泛应用,同时在物流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银行、医院、建筑业、农业管理、军事后勤及政府部门都可广泛应用。因此工业工程将会成为一种主导职业。该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类公司或生产企业,尤其是目前多分布在广东、江浙沿海一带城市的三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从事生产组织、协调管理工作,以及对生产系统及服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运行、控制、改良和创新等综合性技术工作,或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相应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开设工业工程只有十余年的历史,97年后才有极少量的毕业生,因此人才十分缺乏,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未来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从就业市场的情况调查来看,真正能够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的大学生不是很多,这就意味者的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以后的工作是偏离IE这个专业的,去从事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计划或工程类的工作.IE的就业前景和制造业联系在一起的,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未来的就业前景应该看好。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2
基本概况
工业工程是关于复杂系统有效运作的科学,它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与优化。工业工程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是美国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第一批获准设立工业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1997年起设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后又获准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工业工程方向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8年经国家学位办批准设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并开始招生。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成立于2001年10月11日,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普渡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萨文迪受聘担任首任系主任。工业工程系的目标是高起点、高水平,参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建立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工业工程学科和教育体系。
2006年10月,由6名国际工业工程领域权威学者组成的评估专家组对工业工程系进行了国际学科评估。评估报告认为:以美国近150所高校工业工程的教学水平为参照,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的本科教育达到了全美前20名的水平,研究生教育达到了全美前25名的水平。尤其是该系的本科教育给专家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专家组用“superb(极好的)”一词来评价该系本科生水平。
师资力量
工业工程系拥有一支精干的高素质教职员工队伍,系主任、美国普渡大学Salvendy教授是国际上负有盛名的工业工程领域著名学者,也是清华大学第一位讲席教授。工业工程系现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3人,讲师7人。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4人,有博士学位的23人,均为留学回国、出国进修或者海外引进的人才。
工业工程系还聘请德国工程师协会(VDI)主席Hubertus Christ博士、美国利宝互助保险公司副总裁Leamon博士、Foxconn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陈振国博士、澳大利亚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Yiu-Wing Mai博士四位教授为工业工程系客座教授。
开放式人才培养
工业工程系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包括工学与工程硕士)、博士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均采用国际知名出版社的原版英文教材,并实行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授课。已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系统仿真实验室、先进制造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和物流系统实验室。
开放式办学是工业工程系的办学特色。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开展了中德政府间双向联合培养硕士项目,每年选派约10名研究生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一年,然后回清华完成硕士论文,可分别获得两校授予的硕士学位;每年接收来本系学习的约15名德国学生,完成学业后,两校同样可分别授予硕士学位。
每年选派2-3
名本科生赴法国著名大学学习2年,回国后,直接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每年与全球工业工程学科排名第一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工业工程学院进行暑期本科课程合作,双方各有约20名的本科学生共同完成2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培养及课程设置
工业工程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深厚的数理基础理论,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以及宽广的工程、企业管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对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
工业工程系本科学生的课程设置包括三个层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课分两个方向课组:工业工程方向课组、物流管理方向课组。本科学制为四年,实行学分制培养。
毕业后,部分优秀学生可直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工业工程系围绕现代工业工程基础、物流工程、制造系统工程、人因工程等领域开展系列科学研究,现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地方政府项目和国内外企业合作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每年在美、欧重要国际杂志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数十篇。
工业工程系设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1.运筹与统计
作为应用科学,运筹学与统计学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通过对工程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主要研究数学规划、随机模型、决策理论、算法与优化理论、数理统计、实验设计等。
2.物流工程与服务管理
物流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过程、批发、销售、以及回收整个链上的实物流及信息流。物流管理是以高效率、低成本以及给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对实物流及信息流实施最优规划与控制。
它通常以运筹学作为基础与工具,分析原材料的采购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顾客需求管理、网络与交通管理、协调机制等,物流信息化为有效地开展这些工作提供了基本保证。目前主要研究物流战略、供应链中的决策管理、物流设施布局与规划、物流中的交通优化,应用领域包括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固体垃圾回收物流、奥运物流等。对服务系统如通讯、银行、交通、医疗卫生、教育、以及政府等,运用运筹学及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以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成本为主要目标,开展系统建模、性能分析、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生产系统工程
生产工程是工业工程的经典领域,其涉及的范围覆盖整个生产系统,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加工工艺与设备、工作设计、生产线设计、组织机构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等内容。目前在生产工程方面,研究工作包括机械制造和电子制造的优化、材料加工过程和汽车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现场改善与效能评价、统计过程控制等。通过信息集成,将企业的管理经营、过程、人与组织、以及科技相结合,使之能够进行协调的工作,以优化实现由企业管理所制定的企业战略目标和使命,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4.工效学与人因工程
人因学是一门探讨人类与机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学问,包括生活和工作中的“人”与工具、设备、机器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设计这些会影响到人的事物及环境。人因学的目的是要去改善人们所常使用的器物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使人的能力、本能极限和需求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目前开展的主要研究有可用性研究(Usability)、生产安全工程、人机界面(HCI)、职业安全与健康等。
学生活动及奖学金
工业工程系在学生教育培养中以“追求卓越人生,塑造卓越事业”为主题,系学生会、系团委和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如迎新足球、篮球、排球联赛,女生节活动,新老生座谈,马约翰杯运动会,一二九文艺汇演,挑战杯科技活动以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将学习和娱乐,知识与竞技融为一体,既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这些活动,还锻炼了一大批善于激励他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型才能的学生干部。
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获得校系设置的各类奖学金,每年约有30%的本科生获得各类奖学金。
毕业前景
从2001年至今,工业工程系已有六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攻读研究生约45%,一部分学生出国留学深造,其他为就业或创业等。工业工程系的毕业生,兼有工程与管理的基础,具备广泛的人际交往及组织能力,深受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欢迎,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宽广,可在制造和服务业企业中作为工业工程师、制造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物流工程师和管理人士,也可在政府或咨询公司成为管理人员、公务员或咨询师,还可成为学术界的专家、教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