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残忍的留守距离(优选3篇)
篇一:最残忍的留守距离
留守儿童是指因家庭的经济、工作等原因而被迫与父母分离,在城市或外地接受教育或生活的儿童。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中国逐年增加,他们背负着最残忍的留守距离。这种距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与情感上的距离。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其他孩子有着巨大的不同,他们面临着孤独、缺乏爱与关怀的困境,这是最残忍的留守距离。
首先,最残忍的留守距离是心灵上的距离。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他们的依靠与支持。然而,留守儿童无法与父母共度时光,无法得到他们的陪伴与关怀。每一个留守儿童都经历着无尽的孤独与寂寞,他们渴望家庭的温暖,却只能在孤独的夜晚里默默流泪。这种心灵上的距离让留守儿童感到无助与失落,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最残忍的留守距离是情感上的距离。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很难从他们那里得到爱与关怀。他们缺乏父母的拥抱与鼓励,无法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儿童在情感上更加脆弱,他们容易感到孤独与失落,缺乏自信与安全感。这种情感上的距离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与困扰,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却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内心的伤痛。
最后,最残忍的留守距离是成长环境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城市或外地,与父母分隔千里。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亲自照顾的温暖和关爱,无法与父母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与其他孩子有着巨大的差距,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困境与挑战。在学习上,留守儿童常常缺乏父母的指导和鼓励,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与支持。在生活上,留守儿童经常面临着自理能力的考验,他们需要独立面对饮食、卫生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成长环境上的距离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与不适,阻碍了他们的发展与成长。
总之,最残忍的留守距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与情感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面临着孤独、缺乏爱与关怀的困境,这种距离给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为他们创造更加温暖和有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残忍的留守距离 篇三
孩子,是穷家的希望,同时也是重负。一位处于希望和重压之中的父亲选择了携妻外出打工,将刚一岁多一点的女儿交给母亲。在离家的最后一刻,他三次回身,从母亲怀里抱过女儿,强撑笑脸亲女儿逗女儿。在女儿又被逗乖逗笑并点头时,母亲接过去。他拉妻快走时,女儿还是又哭了,扑张两只小手:“我不!爸!妈!……”但他带着妻子和梦幻,和女儿的呼唤拉开了千里。
他拼命地挣钱,绞心地想女儿。他很节省,但电话费不能省,几乎每天都要和女儿说几句话。他发现,女儿总是只喊声爸,有时欢喜,有时哽咽,电话就被母亲接过去了,说孩子很乖,放心。终于有一次,女儿抢说了半句:“爸,我想你,快回……”他哭了,他明白了,要强的母亲肯定教育了女儿好多道理,不让孩子影响爸妈打工的心情……
女儿长到一岁零九个月的那天,家里电话没人接了。
第二天,还是没人接。他打电话到邻居家,让邻居帮他看看家里是怎么了。邻居看后说,家里电视和电灯都是开着的,还听见孩子在唱歌,没事。
这年头都很
忙,邻居没时间敲门进家——这也是一种距离!从第三天到第七天,他不断地打电话,还是没人接。他夜夜噩梦,天天和一起为梦幻拼命的妻子、父亲、弟弟等亲人商量,要不要回去看看。大家说了三种可能:电话坏了,妈走亲戚了,妈省钱不让打电话……
第七天,他自己包车回家,进家,灯和水管全开着,尸臭味扑面而来,母亲的尸体横在卫生间门口,一大片已凝固的血泊,女儿躺在母亲的腋窝下,蛆虫从母亲的遗体上成群地往女儿身上爬,女儿的双脚被水泡得煞白,一动不动贴搂着母亲……
他眩晕、栽倒、爬起、哭号……
女儿竟还有气息!在整个抢救过程中,他处于一种疼痛的疯狂状态,人生最惨烈的疼痛,五脏俱裂的疼痛。他不时揪掉满把的头发,不时浑身抽搐咬牙切齿发出吱呀呀的怪声,他不离女儿半步,不准任何人将女儿带离他的视线范围,他无数次怒吼那个让他离家打工的城市的名字,他痛恨这个人间会有“距离”这个东西!
女儿的生命还在,但惨痛仍在加剧,严重脱水,全身被腐尸感染,下肢水肿,已患严重的脓毒血症,且会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他,一个孩子的父亲,在疯狂停息下来后就完全清醒了,生出一种大于穷富贵贱成败生死的人生彻悟:在孩子的希望之外,任何距离都是不可饶恕的罪恶!他对医生乃至所有亲人宣布:从此,他这条命就锁定在女儿的命上了,治好女儿,然后陪伴女儿,不让女儿再有一丝恐惧和疼痛就是他唯一的道理,没钱可以卖房子、卖血、卖可以卖的一切,只要不离开女儿就是活着的成功!
救治和陪护女儿的同时,他将女儿那七天的悲惨细节完全弄清了,他要确切地证实梦幻与伦常的人为距离所造成的残忍程度!
女儿醒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指着屋角,微弱地哭求:“爸,那里……”
他知道了,一岁多的女儿经历了人生饥饿折磨的极限。家里角落有个小柜子,那是专放女儿的食物的,因为那柜子的门她无力打开,平时女儿想吃东西时就会指着柜子求亲人:“那里,那里……”他爬着在家里搜看了一遍又一遍,那柜子的门和周边,有女儿磕撞啃咬的痕迹!七天,女儿重复了至少上百次这种努力,从母亲身边到柜子边,有一道道残酷的痕迹见证,而最后,没吃到一口东西的女儿还是乖乖地躺在了母亲的腋下!
他问了那个邻居女儿唱的是什么歌。女儿唱的是母亲最爱听的无字的“呀呀”歌,那是母亲死后的第二天了,女儿肯定在一遍又一遍地求母亲:“奶奶,你起来,我听话,我给奶奶唱歌……呀呀……呀呀呀……”
四周都有邻居,女儿为什么没有大声哭叫?为什么没有自己接电话?为什么在实在爬不动时还乖乖地躺好在母亲的腋下?……这些,他都问清楚了。前三天,有两个小孩子曾对那一直不开的门好奇过,扒门听过叫过,女儿说过这样几句话:“奶奶,我不再想爸妈了,你起来,我听话,我不哭……”“奶奶,接电话,我不说话……”“我奶奶睡着了,别叫……”“我不告诉你我饿了……”……最后,女儿是觉得自己也要和奶奶一样睡着了,她没忘记睡成一个很乖的样子,好让回家来的爸妈看看,她很乖,没惹奶奶生气,她真的很乖……
七天,女儿还活着,由此他坚信,这是女儿给他的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生下来就注定和这人间的许多东西有一定的距离,有的距离可以追上,有的距离只会越追越远,比之可生志,比之也可生灾,难择难断。可现在一下子都变得简单而透明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承受了成人无法想象的七天苦难,最后还要给父母一个很乖的“等待”——父母所求的梦幻和孩子等候的一见,这之间是怎样一种残忍的距离?这距离一直被社会漠视,但至少已经有一个父亲觉悟了——只要一万伦常,不要万一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