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的“80后”【精选3篇】
读不懂的“80后” 篇一
80后是指出生于1980年代的一代人。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群体。然而,对于80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我常常感到困惑和读不懂。
首先,80后对于工作的态度与我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追求自由和个性化,不愿意被束缚在传统的办公室环境中。相比之下,我更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我认为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取得成功。然而,80后却更倾向于自由职业和创业。他们追求的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注重个人的成长和价值实现。这种对工作的态度让我感到困惑,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宁愿选择不稳定的工作环境而不是安定的职业生涯。
其次,80后的消费观念也与我不同。他们喜欢追求时尚和个性化的产品,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而我则更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在购买产品时更加谨慎。80后喜欢购买名牌和奢侈品,而我则更愿意选择实惠的替代品。对于他们而言,消费是一种享受和表达个性的方式,而对我来说,消费更多是一种满足基本需求的手段。
最后,80后的娱乐方式也让我无法理解。他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追逐热门话题和潮流。而我则更喜欢在家里看书、看电影或者和朋友一起聚会。我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对于虚拟世界如此着迷,而忽视了真实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总的来说,读不懂的“80后”给我带来了很多困惑和疑问。然而,我也意识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年龄群体的选择和追求。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80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但我相信他们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的追求和需求。
读不懂的“80后” 篇三
那是一群“80后”,有着张扬的活力和充满青春色彩的“80后”,亦是问题多多,读不懂“80后”。
初一上学期快毕业考那阵子,我和爸爸去买水粉和画笔。店里人不多,一个女大学生而已。正巧店长的儿子做题遇上了难题,店长便招呼女大学生教她儿子做题。我一边把玩手中的毛笔
,一边看那大学生,呵,五分钟了,一道三年级的数学题还没解出来!那女子自嘲的笑了笑,讪讪的离开了。我爸顺便帮了店主的忙教了她儿子。离去时,我爸对我说现在的大学生连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都不会。我点头应合,心想这就是所谓的“80后”啊。学了前忘了后,学了后忘了前,学了中间的,两边的全忘了。
最近拜读韩寒的《三重门》,却实在憋不出什么好词来赞美他。实在想不出这小子的文字有什么吸引力,如果说《长安乱》是本还有点儿可读性的书的话,那《三重门》就是痴人的呓语罢了。
韩寒自称“大上海的一块金子”,我却希望大学之门对“这块金子”关闭,期限永远。
为什么?
他有文学才华,他仅有文学才华。面对现实社会,我们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可韩寒却偏要讥讽的写到“全面人才就意味着全面庸才”。我不知道他是脑袋有问题,还是因为他太优秀因而一窍不通。
总之,有基础才有上层建筑,在六盏红灯的基础上,恐怕是什么也深造不出来。
韩寒,你讽刺其他作者文字的空洞肤浅,其实你的认识,你的文字才停留在一个幼稚的阶段。
这就是社会曾期待的“8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