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调查论文(经典3篇)
浅谈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调查论文 篇一
施秉云台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为特色的地区。豆科植物是该地区植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该地区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旨在对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物种组成、分布特点以及潜在的保护价值。
首先,通过对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豆科植物物种丰富,分布广泛。经过对标本的采集和鉴定,共记录到豆科植物物种60余种,涵盖了豆科植物的多个亚科和属。其中,豆亚科和蝶形花亚科是该地区豆科植物的主要亚科,占总物种数的80%以上。在属的分布上,豆科植物主要集中在豆属、苦豆属和蝶形花属等。这些豆科植物的分布显示出喀斯特地貌对其生态适应的重要作用。
其次,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的分布特点也值得关注。通过对样地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豆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和丘陵地带。在不同海拔和地形条件下,豆科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海拔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着豆亚科植物,而低海拔地区则以蝶形花亚科植物为主。此外,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的物种组成还受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的豆科植物多样性和生态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最后,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具有潜在的保护价值。豆科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该地区豆科植物的生存环境正面临一定的威胁。因此,加强对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这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措施,以促进施秉云台山豆科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综上所述,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调查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豆科植物物种丰富、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和保护价值。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促进施秉云台山豆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浅谈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调查论文 篇二
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调查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该地区豆科植物的多样性、分布特点以及潜在的生态价值。本文通过对该地区豆科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研究结果。
首先,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物种丰富,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豆科植物总物种数超过60种,涵盖了豆科植物的多个亚科和属。其中,豆亚科和蝶形花亚科是该地区豆科植物的主要亚科,占总物种数的80%以上。这些豆科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反映了该地区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其次,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的分布特点与地形、气候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豆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和丘陵地带。在不同海拔和地形条件下,豆科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也对豆科植物的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豆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生态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最后,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具有潜在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豆科植物不仅是重要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例如,豆科植物具有固氮和改良土壤的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一些豆科植物还具有药用、观赏和食用价值,对于推动农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调查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豆科植物物种丰富、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促进施秉云台山豆科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该地区豆科植物的适应机制和保护策略,以促进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的持续发展和利用。
浅谈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调查论文 篇三
摘要
:对贵州省施秉县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施秉县豆科植物含3亚科24属40种,用途包括药用、食用、蜜源、油料、园林等方面。开发施秉县喀斯特地区特有的种质资源,需开展相应的本地调查、采取野生资源保护等措施。关键词:豆科植物;资源调查;白云岩喀斯特地区;施秉县
中图分类号:Q949.7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5-1183-03
以贵州省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是世界三大喀斯特地貌集中区之一,占地72万km2[1],喀斯特地区具有岩石裸露,土层浅薄,水分下渗严重等特点,水土易流失,甚至造成石漠化[2]。贵州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以荔波茂兰为代表的石灰岩喀斯特和以施秉云台山为代表的白云岩喀斯特。施秉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特有程度较高。开展施秉地区的资源调查及评价,有利于合理保护和开发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环境,并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豆科(Leguminosae)是被子植物中的第三大科,该科植物种类丰富,有非常重要的利用价值[3,4]。施秉地区豆科植物资源丰富,但该地区的豆科植物开发利用却很少,大部分仍然使用黄豆、扁豆等广布的植物。本地的植物资源适应性强,易于栽种和繁育,为此,对施秉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期为该地区豆科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2012年,通过对施秉云台山开展植物资源调查,经过云台山地区考察,广泛收集了豆科植物标本500份,并将标本进行采集、压制,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中国数字标本馆”等,对标本进行鉴定,以摸清施秉云台山的豆科植物资源。
2施秉县野生豆科植物资源
调查结果表明,施秉地区有豆科植物3亚科24属40种(表1),含羞草亚科1属1种,蝶形花亚科19属35种,云实亚科4属4种;其中药用植物40种,饲用植物12种,园林绿化植物15种,油料植物4种,供食用植物8种,蜜源植物4种,纤维植物4种,工业用植物3种,经济植物6种,水土保持植物5种,固氮植物2种,有毒的植物4种。在24属豆科植物中,胡枝子属种类最多,有5种,之后依次为崖豆藤属(4种),木蓝属(3种),西南杭子梢属、黄檀属、山蚂蝗属、苜蓿属、葛属、槐属、野豌豆属都是2种,其余的都只有1种。
3施秉县野生豆科植物应用价值
3.1药用类植物
野生药用植物比同种的栽培药用植物药效要好。豆科药用植物种类很多,调查发现施秉地区的豆科植物都具有药用价值,并且是很多中草药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3.2供食用类植物
豆科植物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是高营养食物。施秉地区可供食用的植物有紫云英、锦鸡儿、野葛、刺槐、槐树、野豌豆、歪头草、苜蓿。
3.3蜜源植物
野生花卉植物与蜜源植物相结合发展养蜂业,是充分开发利用野生花卉资源的有效途径。施秉地区蜜源植物有胡枝子、百脉根、刺槐、槐树4种。
3.4油料类植物
施秉地区的豆科油料植物有4种,分别是胡枝子、槐树(种子含油18%~24%)、白花车轴草(种子含油约11%)、野豌豆。
3.5园林绿化植物
豆科植物具有树形奇特、枝繁叶茂、花美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施秉地区豆科园林绿化植物有锦鸡儿、藤黄檀、黄檀、大叶胡枝子、胡枝子、多花胡枝子、美丽胡枝子、苜蓿、鸡血藤、刺槐、槐树、野豌豆、歪头草、龙须藤、云实。3.6纤维类植物
施秉地区野生豆科纤维类植物主要有4种,分别是藤黄檀、厚果崖豆藤、云南葛藤、龙须藤,采割其根、茎、枝的皮纤维,经过加工后用于制绳、造纸、人造棉及各类编织等。
3.7饲料、绿肥、牧草类植物
豆科牧草含粗蛋白、钙、胡萝卜素较多,营养价值较高,可代替部分精料来饲用。施秉地区用于饲料、绿肥的有长萼鸡眼草、胡枝子、多花胡枝子、美丽胡枝子、百脉根、刺槐、天蓝苜蓿、苜蓿、槐树、白花车轴草、野豌豆、歪头草。
3.8其他用途的植物
豆科植物除了具有以上的应用价值外,还有的具有水土保持(如胡枝子)、生物固氮(如百脉根根系发达,侧根着生众多根瘤,根茬地翻耕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改土肥田效果好)等作用;有的可作为工业原料的'来源,如在食品工业上,刺槐槐豆胶常与其他食用胶复配用作增稠剂、持水剂、黏合剂及胶凝剂等;有的具有经济价值,如槐树木质坚硬,有弹性,以前是制造畜拉大车的主要木材,也可用来造船;还有一些植物具有毒性,如山合欢花有催眠作用,黄檀茎皮和根皮有毒等。
4施秉县豆科植物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
施秉地区野生豆科植物资源丰富,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5,6],但目前一些野生资源还知之甚少。如何充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这些野生资源非常重要。
首先需要开展相应的本地调查。对于资源的种类、分布、生长状况、数量等进行调查研究。近年来,关于豆科根瘤菌的多样性及抗逆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7-9],在施秉豆科植物中开展相关的研究,对于选择适合于喀斯特地区水土保持及工农业用途的植物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是加强对野生资源的保护。防止对药用植物、食用植物、经济树种和油料植物资源任意开垦,尤其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植物资源更是要合理的保护,防止使其退化,对环境造成威胁。第三是合理开发利用。大多数野生豆科资源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医药方面的开发潜质很大;贵州省是一个旅游资源高富集省份,园林绿化树种的合理使用,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可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可栽培的野生豆科植物进行引种驯化,更好地发展贵州农业。
参考文献:
[1]欧阳自远.中国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脱贫[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20(2):53-56.
[2]刘方,王世杰,刘元生,等.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土壤质量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生态学报,2005,25(3):639-644.
[3]ALLENON,ALLENEK.Theleguminosae:Asourcebookofcharacteristic,usesandnodulation[M].Wisconsin:TheUniversityofWisconsinPress,1981.
[4]GLASENERKM,WAGGERMG,MACKOWNCT,etal.Contributionsofshootandrootnitrogen-15labeledlegumenitrogensourcestoasequenceofthreecerealcrops[J].SoilSciSocAmJ,2002,66(2):523-530.
[5]杨春霞,赵志平.西双版纳豆科植物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191-195.
[6]朱洺志.喀斯特灌丛群落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资源调查及根瘤菌多样性研究[M].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7]赵龙飞.河南商丘地区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329-332.
[8]白音那木拉.内蒙古东乌珠穆沁草原蒙药用豆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北方药学,2012,9(11):69-70.
[9]徐亚军,赵龙飞,徐国学.努鲁尔虎山东部北麓敖汉旗段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调查[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2):2747-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