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导师制管理实施方案(通用5篇)
学校导师制管理实施方案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学校导师制在许多高校中逐渐得到了推广和实施。导师制管理旨在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导师制管理的实施方案,包括导师的选拔和培养、学生与导师的配对、导师制的评估和改进等方面。
首先,学校导师制管理的实施需要对导师进行选拔和培养。学校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导师选拔机制,包括综合素质评估、学术成果和科研经验等方面的考核。选拔出的导师应该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其指导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导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其次,在学生与导师的配对方面,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导师和学生的配对。导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术指导计划,帮助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导师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术和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导师制的评估和改进也是学校导师制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建立有效的导师制评估机制,包括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和导师自身的自我评估等方面。通过评估结果,学校可以了解导师在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支持方面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导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学校导师制管理的实施方案应包括导师的选拔和培养、学生与导师的配对、导师制的评估和改进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学校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支持,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同时,导师制的实施还需要学校与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校导师制管理实施方案 篇二
学校导师制管理是一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支持的管理模式。在导师制的实施中,学校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方案,以确保导师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对学校导师制管理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包括制定导师制管理规定、营造良好的导师制氛围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方面。
首先,学校导师制管理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学校应明确导师的权责和学生的权益,建立导师制工作的制度和流程。学校可以制定导师制管理手册,明确导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导师制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对导师的指导水平和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以促进导师制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其次,学校导师制管理的实施需要营造良好的导师制氛围。学校应鼓励导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提升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学校可以组织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例如学术研讨会、导师制论坛等,为导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导师制的有效实施。
此外,学校导师制管理的实施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学校应鼓励导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术和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可以建立导师制管理平台,提供学生在线咨询和导师指导的渠道,方便学生向导师咨询问题和寻求帮助。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导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和资源,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学校导师制管理的实施方案应包括制定导师制管理规定、营造良好的导师制氛围以及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学校可以促进导师制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支持。同时,导师制的实施还需要学校与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导师制管理实施方案 篇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多层次、多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按照教师队伍群体的不同特点和层面来进行培训,使培训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1、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2、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研究能力。
3、提升、锻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促进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4、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型青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请教育专家、先进人物到校辅导讲座,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充分认识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之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教师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1.师德培训
不断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重点是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事业感,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对《教师法》和学校制定的“加强教师师德规范”实施意见学习,使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树立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和责任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完善教师人格,培养教师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现代教育理论培训
帮助教师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认识,要求各级公开课必须使用课件,要求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独立制课件。加强“计算机新技术”每学期培训一次,促进教师更好的掌握现代教育和办公技术手段。
3.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
(1)加强青年教师“三笔字”和简笔化的训练,重点提高教师板书,板画的能力。
(2)加强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驾驭能力、引导能力、师生互动能力的培训。
4.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
加强教师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增强“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意识,懂得教育科研工作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对科研课题的研究,不断探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以上各项内容的培训,教研处分阶段、分步骤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的落实。
1.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加强教师培训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教师培训,保证培训时间,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各教研组要根据各学科情况制定学科教师培训方案。
2.立足教研组教学活动;
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备课、上课、评课、公开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要结合学生和学科、课堂实际,组织交流讨论,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研究能力,每个教研组每月举行公开课活动,组织评课活动,要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总结;每学期有一次观摩课,做到准备充分,能起到示范作用。
3.通过示范课带动整体教学
发挥名优骨干、中学高级教师的作用。各科组织示范课,通过他们的示范课为青年教师抛砖引玉,使青年教师认识职业教育的特点,学会教学理论的适用进行实际教学,实现有效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4.举行各项教学教研竞赛活动
在学科示范课的基础上,举行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竞赛,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5、建立“导师制”的结对帮扶
具有中学高级职称和名优骨干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老教师要和青年教师结合成教学上的帮扶对子,以老带新。让新教师通过经常听老教师的课不断与老教师交流,达到教学水平上的互相提高。
6.、教师应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分配,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教学研究活动,每学期至少听课20学时,并做好记录。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积极参与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做到教书育人
1、校级培训形式:
(1)学校组织专题报告、讲座或培训班。
(2)组织各项教学评比。
(3)定期对全校教师校本培训情况进行考评。
2、教研组培训形式:
(1)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
(2)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行动研究。各教研组每两周必须进行一次专题研讨和学习活动。
(3)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3、个人自学主要包括:
(1)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好读书笔记。
(2)撰写教学总结(反思)。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总结和若干篇教学反思。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在期末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其培训课时。
学校导师制管理实施方案 篇四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真正构建起“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1.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初步形成学校“全员育人”的局面。
2.实施亲情化、个性化和全员化的德育模式,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通过“一对一”、“一帮一”的指导,重在过程,动态把握学生的成长,发展轨道。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是在学校德育处、教导处及班主任的统一组织安排下,对各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思想状况、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摸底调查,将教育引导部分学生的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使每位教师成为多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验对象由班主任摸底,教导处把关,德育处审核,主要针对行为偏差、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个性发展有特殊要求,在集体授课条件下,潜能难以充分发展的学生。本学期,我校“全员育人导师制”为尝试起步阶段,每位教师(班主任除外)受导3名学生,通过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思想引导和生活指导,带动、影响促进所有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和谐地发展,从而为全面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1.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校育人导师制工作的实施,制订工作计划,召开有关德育工作会议及经验交流会议,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思考学校德育发展方向,引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全员育人导师”工作。
2.导师工作职责:
导师的职责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引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诚信、感恩、责任感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心理疏导,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定期谈心,了解其生理、心理方面的困惑,进行健康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挫折等问题;三是学习辅导,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定期进行学情分析,帮助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特别是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时间,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四是生活指导,与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帮助解决生活难题。
(一)加强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管理。学校要将导师育人工作纳入常规管理,每周安排时间,保证导师开展活动。要确定分管干部具体落实,加强过程管理,着力提高工作实效性。
(二)完善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制度建设。在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要建立以下制度:
1.导师聘任制度。导师确认后,学校召开导师聘任大会,颁发聘书,此项工作于每年九月份完成。
2.谈心汇报制度。受导学生要坚持每周一次以《成长周记》的形式主动向导师汇报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导师要对受导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及时进行指导。
3.班级教导会制度。每个班在包级领导指导下,以班主任为主,班级全体导师参与,另加部分学生代表组成班级教育管理团队。班主任担任组长(首席导师),要定期组织本班导师和学生参加座谈会、讨论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会、案例分析会等,交流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协商解决。
4.家校联系制度。导师要积极接待家长来访,主动以电话或信件等形式定期、不定期的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对受导学生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密切与家长联系,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5.工作纪实制度。从关注学生成长、积累工作资料、评定导师实绩、落实育人实效等方面,为每一位导师建立育人工作纪实,为每一名受导学生建立成长纪实(周记)。
(三)建立导师培训机制。学校要引导导师不断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现场、网络等形式,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导师专业发展论坛、导师工作问题研讨和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导师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建立导师考核和奖励机制。学校要将导师工作纳入教师过程性考核体系。要根据导师工作职责,制订相应考核方案,并交学校教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对优秀导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给予表彰奖励,宣传、推广其先进经验,提升导师队伍育人水平。
学校导师制管理实施方案 篇五
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意见(试行)》的基本精神,结合宇航学院发展现状与学科特点,推进本科生博雅教育和本研一体化培养机制;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学院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
宇航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由院长和书记担任组长,教学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基本成员为各系主任(或教学副主任)、导师代表、学生代表,学院专职辅导员担任秘书。工作小组负责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的起草、完善和执行,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反馈和调整。
学院下属各系所成立本科生导师制执行分组,配合学院工作小组开展导师制的实施,主要任务是确保本系所导师数量和质量,协助学院工作小组完成本系所导师的考核与奖励。
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导师制工作研讨会。
1、本科生导师制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从20xx级学生开始试行,逐步覆盖全体本科生。
2、本科生导师岗位主要由宇航学院在职教师担任,也可以由能达到导师岗位职责要求、热心宇航学院教育事业的其它学院教师、离退休老教师、社会知名人士、校友担任。
3、学院受聘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研究为主型)均应积极参与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承担学院所要求的担任本科生导师的任务。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2、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熟悉教育规律;
3、关心热爱学生和人才培养工作,奉献精神强;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适合本科生导师工作需要。
1、思想层面。及时发现和了解被指导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想状况等,对学生进行道德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学习层面。关心学生的学业状况,重点在两个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信意识。从专业兴趣、学习观念(目标、动力、方法)、科技实践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发现学习成绩突出和有特长的学生,向学校提出因材施教的特殊培养计划,促使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3、生活层面。关心学生的生活,重点在两个能力的提升:自主规划和自我控制能力。指导学生自主安排日常生活,合理进行个人消费,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学会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4、成长层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每一名学生建立简要的成长档案。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承受力,激发学生自尊、自爱、自主、自信意识,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为将来正确选择职业打好基础。
结合自身特点,面向不同年级,导师制和导生制相结合的模式。
1、实施原则
1)发展性原则:师生协商,共同成长;
2)个性化原则:尊重个性,面向创新;
3)分阶段指导原则:按照年级特征进行指导;
4)特殊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对有特长的学生要提供特殊指导,形成有利于特殊人才成长的环境;
5)关注“边缘化”的原则:对内向、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个体要特别关注。
2、实施办法
1)采取“学生申请,双向选择,学院聘任”的基本流程进行。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和学院配备导师相结合,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院发给聘书。
2)导师个人申报后,由导师制工作小组审议,批准后备案;
3)学生自愿申报导师,由师生双方相互选择。导师在同一届学生中招收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
4)导师独自承担本科导师的各项工作。
5)新生入学后,从第二个学期补考结束后启动选聘工作,期中考试前完成聘任。
6)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允许调整。学生可以选择中途更换导师,也可以同时选择多个导师。
2、与导师制配套的导生制
由同一导师指导的博士生、研究生担任,可协助导师指导学生。一方面可协助导师将指导工作精细化,另一方面利用导生与低年级学生年龄差距小、对学生需求理解强的优势,在导师和学生之间起到有效的协助、联系和反馈的作用。
导生制与导师制配套,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促进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便于人才的选拔和个性化培养。导生制用于辅助和完善导师制,导生不能代替导师履行其应有职责。
1、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对被指导学
生进行思想指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二年级本科生导师侧重在专业引导、大学生活适应和生涯发展辅导方面;三、四年级本科生导师侧重在专业指导方面,包括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等。
2、导师要及时了解被指导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指导频率,视学生状态和需求而定。
3、为每一位导师建立工作档案,为每一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导师要在《宇航学院本科生发展辅导档案》中按照规范记录指导过程并签字,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
4、定期开展导师经验交流与研讨,使好的经验和做法得以推广等。针对一些重点案例和特殊情况,定期与辅导员、学院领导开展分析会诊工作。
5、学院鼓励导师前往沙河校区对低年级学生开展指导工作,并为导师两校区往返提供便利条件。
6、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要注意:本科生导师不是研究生导师,可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但不要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
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小组建立工作档案,按照导师岗位职责要求评价导师的工作绩效。根据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合作与探索实践、身心健康与发展等四个方面的指导情况,考核导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之一,工作量计入kpi考核体系。对导师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比例约为本科生导师总数的10%。被评为优秀本科生导师的教师,在年终考核、专业职务晋升、岗位评聘、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方面给与政策倾斜。
本方案从20xx级学生开始试行,逐步探索适合宇航学院本科生发展的导师制实现形式,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