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通用3篇】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篇一
北山摩崖造像:石刻艺术的瑰宝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中国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其中,北山摩崖造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北山摩崖造像是中国古代造像艺术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古人们留下了千余尊精美的石刻造像,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北山摩崖造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北山摩崖造像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但仍然保存完好。北山摩崖造像的石刻造像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造像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些造像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视觉冲击力。这些造像所传达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在北山摩崖造像中,最著名的是千手观音和卢舍那佛像。千手观音是北山摩崖造像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像之一,形象高大威严,千手伸展,令人叹为观止。卢舍那佛像则是北山摩崖造像中最大的佛像,高达31.5米,整个佛像雄伟壮观,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些造像不仅在艺术上给人以震撼,更是给人以宗教信仰的力量。
除了千手观音和卢舍那佛像,北山摩崖造像中还有许多其他精美的造像,如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等。这些造像不仅在艺术上给人以享受,更是在精神上给人以满足。在北山摩崖造像前,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神圣和庄严的氛围,这是其他景区所无法比拟的。
总的来说,北山摩崖造像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瑰宝。它不仅在艺术上给人以享受,更是在精神上给人以满足。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领略古代艺术的魅力。北山摩崖造像将继续吸引着更多的人们,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北山摩崖造像 篇三
北山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县城之北而得名,始刻于唐末,至南宋结束,以北山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北山,古名龙岗山,距大足县城龙岗镇北1.5公里,海拔545.5米。北山摩崖造像重点保护范围面积7.62公顷,一般保护范围面积21.8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8.15公顷。北山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公元892~1162年(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绍兴)。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7~10米。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1~100号为南段,101~290号为北段)。其中造像264龛窟,阴刻图1幅,经幢8座。
北山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造像题材51种,以佛教密宗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有三阶教、净土宗等。这些造像题材都是在当时民间极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产物,异于中国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艺精技绝、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2世纪中页(晚 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公元9世纪末的晚唐造像题材有12种类型,以观音及观音、地藏合龛和阿弥陀佛胁侍观音、地藏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衣纹细密,薄衣贴体,具有盛唐遗风。第5号毗沙门天王龛、第9号千手观音龛、第10号释迦牟尼佛龛、第51号三世佛龛、第52号阿弥陀佛龛等都是其代表作品。尤其是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刻"西方三圣"、"三品九生"、"未生怨"、"十六观"及伎乐天人、楼台亭阁等;人物造像539身,各种器物460余件,保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公元10世纪中叶的五代造像占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国这一时期造像最多的地区,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造像题材有18种,出现了药师经变、陀罗尼经幢等新内容。其艺术特点是小巧玲珑,体态多变,神情潇洒,纹饰渐趋繁丽,呈现出由唐至宋的过渡风格。如第53号的佛、菩萨像,既有唐代雕刻的丰满古朴,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长身躯。第273号的千手观音及其侍者、第281号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等,薄衣贴体颇具唐风,仪容秀丽又似宋刻。
公元10世纪后期至12世纪中叶的宋代造像题材广泛,多达21种,尤以观音最为突出,被誉为"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这一时期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体现了宋代的审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个性鲜明,体态优 美,比例匀称,穿戴艳丽等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公元1142~1146年间的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该窟造像以恬静的面部刻划反映其内心之宁静,以玲珑的衣冠显其身份的高贵。以线造型,线面并重,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且多保存完好,宛如新刻,被公认为?quot;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它如第125号数珠手观音、第113号和第133号水月观音、第155号孔雀明王窟、第177号泗洲大圣龛、第180号十三观音变相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珍品。这些造像的形象、姿态、性 格、神情以至衣褶、饰物等,皆耐人寻味;组合变化丰富,刻工精美,步步移,面面观,出人意料的意境层出不穷。
北山摩崖造像中,现存碑碣7通。其中,刻于公元895年的《韦君靖碑》,具有补唐史的重要价值;刻于公元1163~1189年间的《赵懿简公神道碑》,系
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二十二章《古文孝经碑》,则被史家们称之为"寰宇间仅此一刻"。此外,还存有题刻、诗词17件,造像记77件。对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石窟断代分期、历史人物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