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最新3篇)
关于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 篇一
寺庙七进,是指在寺庙的主体建筑中,从外到内共有七个进入空间。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非常常见,代表了佛教三界的概念。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
第一进为山门,也称为门楼,是寺庙的入口,起到分界外界和内界的作用。山门通常由两个石狮子守护,左右两侧有大型石刻或柱子,上面刻有佛教经文或寺庙名称。山门的屋顶常呈拱形,上面覆盖着琉璃瓦,显得庄严肃穆。
第二进为天王殿,是寺庙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天王殿供奉着天王菩萨,起到守护佛教法门的作用。天王殿通常为方形或矩形,内部供奉有几尊天王菩萨的雕像,周围摆放着香炉和供品。
第三进为大雄宝殿,也称为主殿,是寺庙中最庄严的建筑。大雄宝殿供奉着佛教的主神——释迦牟尼佛,是寺庙中最重要的场所。大雄宝殿通常为正方形,内部供奉有佛祖的金身或塑像,周围摆放着香炉、花瓶和供品。
第四进为鼓楼,位于大雄宝殿的后方。鼓楼内供奉着大鼓,用于寺庙的布施和庆祝佛教节日。鼓楼的屋顶通常呈拱形,上面也覆盖着琉璃瓦,与山门形成呼应。
第五进为钟楼,位于鼓楼的后方。钟楼内供奉着大钟,用于寺庙的布施和报时。钟楼的形状与鼓楼相似,也是呈拱形屋顶,覆盖着琉璃瓦。
第六进为斋堂,是寺庙中用于斋戒的场所。斋堂通常为长方形,内部设有长桌和长凳,供僧侣和信徒用餐。斋堂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建筑相似,但较为简朴。
第七进为方丈室,是寺庙中住持和僧侣的居住地。方丈室通常为独立的建筑,内部设有住宿、学习和办公等功能区域。方丈室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建筑相似,但规模较小。
除了七进之外,寺庙还有其他建筑,如藏经阁、钟楼等。这些建筑形式多样,但都体现了佛教信仰和文化的特点。希望通过这篇讲解,大家对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 篇二
寺庙七进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代表了佛教三界的概念。每个进入空间都有着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
第一进为山门,是寺庙的入口,起到分界外界和内界的作用。山门通常由两个石狮子守护,左右两侧有大型石刻或柱子,上面刻有佛教经文或寺庙名称。山门的屋顶常呈拱形,上面覆盖着琉璃瓦,显得庄严肃穆。
第二进为天王殿,供奉天王菩萨,起到守护佛教法门的作用。天王殿通常为方形或矩形,内部供奉有几尊天王菩萨的雕像,周围摆放着香炉和供品。
第三进为大雄宝殿,供奉佛教的主神——释迦牟尼佛。大雄宝殿通常为正方形,内部供奉有佛祖的金身或塑像,周围摆放着香炉、花瓶和供品。
第四进为鼓楼,内供奉大鼓,用于寺庙的布施和庆祝佛教节日。鼓楼的屋顶通常呈拱形,上面也覆盖着琉璃瓦。
第五进为钟楼,内供奉大钟,用于寺庙的布施和报时。钟楼的形状与鼓楼相似,也是呈拱形屋顶,覆盖着琉璃瓦。
第六进为斋堂,是寺庙中用于斋戒的场所。斋堂通常为长方形,内部设有长桌和长凳,供僧侣和信徒用餐。
第七进为方丈室,是寺庙中住持和僧侣的居住地。方丈室通常为独立的建筑,内部设有住宿、学习和办公等功能区域。
寺庙七进的建筑风格多样,但都体现了佛教信仰和文化的特点。寺庙建筑通常注重庄严肃穆,屋顶呈拱形,覆盖着琉璃瓦,墙壁上常有佛教经文或壁画。寺庙内部通常有供奉佛祖的金身或塑像,以及供品、香炉等。
除了七进之外,寺庙还有其他建筑,如藏经阁、禅堂等。这些建筑形式多样,但都承载着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通过这篇讲解,大家对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 篇三
佛教于东汉末年由西域传到中国。当年有20匹白马驮着经书从上天竺,就是今天的尼泊尔,经过丝绸之路的南线来到洛阳城外。在洛阳城外的东郊建了中国第一座寺庙。因为有白马驮经,便取名为白马寺。现在的白马寺仍然保存了中国古代印度寺庙中最重要的特色。
寺庙是供奉释迦牟尼舍利的地方,所以寺庙的中心建筑就是塔。因为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的塔,所以叫佛塔。白马寺大门一进去就是中心庙塔,没有其他东西。
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被中国人民融会贯通、消化并注入中国本土文化的过程,慢慢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即汉化佛教,也叫汉传佛教。使得以佛塔为中心的寺院,简化成以偶像崇拜为代表的,庙堂建筑为中心的寺庙格局。我们中国的寺庙从大门一直到最后的佛堂一共有七进,我们称之为七堂。七堂代表三门、金刚殿、大雄宝殿(分左、中、右)、经堂、律堂、藏经楼,在两边有寥房(是僧侣居住的地方)。
第一进是三门,三门是一组建筑,在山门的对面往往有一组照壁。照壁的学名叫做萧墙,是做为风水当中的“罩”,不使这个建筑群里的福气、财气外露,所以叫“罩”。也保持整个建筑群的封闭,起遮挡的作用。后来发展到门里要有影壁,门外要有照壁,门两边还有八字墙,形成寺庙门前的院落,尽管这个院落是公共的,但它也是寺庙的一个特点。
三门,也叫“山门”。因为过去修行都是在山上,因为山顶是离神灵最近的地方,也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最利于清修。所以自古以来大多寺庙修建在山上。门开了三个洞,所以又叫“三门”。中间的门叫空门,进了空门表示进入了佛国世界中。左门叫无作,右门叫无相,表示世界万物其实都是人们的感觉,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既“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山门内,就是金刚殿。两则龛中各塑一尊执金刚杵护持佛法的天神,名叫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说,金刚力士原为法意太子,他皈依佛法后,成为佛的五百名随从侍卫的首领,因为他普闻一切诸佛秘要秘迹之事,又称密迹金刚。中国早期佛教的金刚力士只有一位,为了符合中国人讲对称的习惯,后来添上一位,成了两位。他们上身赤裸,手持宝杵横眉瞪眼,怒气满面,象两位忠于职守的卫兵,护卫着宝光寺山门。左边一位,正张口发梵语开头的“啊”音;右边一位,正闭唇发梵语结尾的“哈”首。在《封神演义》中,为使二位金刚进一步汉化,就说他们是哼、哈二将郑伦、陈奇死后所封的神,并把“啊”、“哈”二音转变为汉语中富于感情色彩的“哈”、“哼”二音了。
第三进是天王殿。“天王”是叠音字,天就是王,王就是天。按《婆沙论》记载“四天王身长百丈”。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都处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二十八天”之中,欲界是三界中最低的一界,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等六天。四天王天在宇宙中心须弥山的山腰,那里有一座建陀罗山,山有四峰,四天王及其随从分住其上。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天下”,即掌握须弥四方人类社会的东胜身、南瞻部、西牛货、北俱卢四大部洲的山河、森林、地方,所以又称为“护世四天王”。 四天王的形象,在各个时代,各地寺庙所塑的不完全一致。现在宝光寺所塑四天王形象为:东方持国天王,白脸,抱碧玉琵琶,弹琵琶调弦,职调;南方增长天王,青脸,持青光宝剑,舞剑生风,职风;西方广目天王,红脸,握混元珠伞,撑伞避雨,职雨;北方多闻天王,黄脸,托黄金宝塔,塔镇妖魔,使其归顺,职顺。因此,在科技落后,靠天吃饭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祈求“护世四天王“保护世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天王相当于佛祖最重要的四位侍卫军军长,即军级干部。
天王殿是六位男生的集体宿舍。正中一龛塑的是弥勒佛,据《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等佛经记载,弥勒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庭,后来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他先于释迦入来,上升兜率天内庭。准确的讲,应是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名契此,又号长汀子,五代梁时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住奉化岳林寺。传说他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形如疯癫。他临死端坐于岳林寺磐石上,有《辞世偈》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不自识”。世人遂以他为弥勒佛化身,称为大肚弥勒,并为他造像供奉于寺庙。
为什么要把大肚弥勒安置在前殿呢?因为,人们一进寺院,首先见到横眉怒目、凶神恶煞的二金刚和四天王,给人们的心理造成紧张感觉,为了缓解气氛,特派他作“礼宾官”,在这里迎侯客人。他手持念珠,翘翘脚而坐,胸腹袒露,笑容满面,好象一位礼宾官在迎候贵客,给人以和蔼亲切之感。曾有诗咏道:“宝光照我凡心朗,弥勒迎人笑口开”。韦驮殿:塑顶盔贯甲、威武雄壮的韦驮像的殿堂。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弥勒的背后是韦驮,传说姓韦名琨,又称韦天将军,南方增长天王八神将之一,居四大天王所统三十二神将之首。佛教说他生知聪慧,早离欲尘,立下宏愿,要终生护持佛法。自唐代他示现人间以来,佛寺多塑其像。
大雄宝殿为全寺的主殿,大雄,梵语摩诃毗罗的意译,即像大力士一样,一切无畏。古印度佛教徒用来作为释迦牟尼的尊称。大雄宝殿,即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大殿,殿前檐口下,挂着“南无释迦牟尼佛”的白地兰色横匾,传为济公和尚所书。台基下,安放了一座造型精巧、焚化纸钱的大铁鼎。有时挂一副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联语颇富佛教哲理,具有辩证观点。殿内宽敞宏阔,蒲团整齐,供具精美,钟、鼓、鱼、罄等法器均按 佛教仪规陈列,四时香烟缭绕,幢幡飘佛,是寺僧早晚上殿 礼佛和日常做法会的庄严圣地。
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诞生像或成道像或说法像。
诞生像作儿童状,全身裸体,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据《佛传》说,在西印度迦毗罗卫国(地跨今印度与尼泊尔之间)国王净饭王的王后摩耶夫人临产了,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摩耶夫人必须回娘家分娩。她在波阇、波提等人陪同下离开王宫,当路过蓝毗尼花园时,就感到身子不舒服,她手攀无忧树枝,悉达多太子便从右胁降生。降生后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上,唯我独尊”!这时,天空出现两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为悉达多太子洗澡。据《太子成道经》记载,悉达多是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但此像却相反。这是为了适合中国“以左为大”的习惯,而改成了左手指天,右手指地。
成道像为坐像。据《佛传》载,释迦牟尼在成道前,作为王太子,他受到了国内最好的教育,并养尊处优,享尽豪华,十九岁与美丽贤慧的表妹耶输陀罗结婚,生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罗怙罗。他善于思考,当看到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八种苦恼后,为了寻找解脱这“八苦”的方法,追求最高真理而舍弃宫廷的荣华宝贵,到雪山苦行六年,最后求得大彻大悟,即成就佛道了。
说法像也是坐像,右手上举作说法手印。释迦牟尼住世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最早在鹿野苑,后来在祗园精舍、竹林精舍、灵鹫山、那烂陀等处。释迦牟尼的弟子前后数千人,其中十个人最有名,称“十大弟子”。说法像左边立像为“十大弟子”中的摩诃迦叶,俗收老迦叶,他少欲知足,是个苦行僧,称“头陀第一”。释迦牟尼死后,他是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右侧为阿难陀,俗叫少阿难,他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侍从释迦二十五年,并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传说佛教第一次结集
,由他诵出经藏,即是最早的佛经。大雄殿后面是藏经楼。藏经楼是保存佛教经典的地方,也是保存寺庙三宝(佛宝、经宝、僧宝)的地方,所以也称三宝殿。同时它又是高僧修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