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何园导游词(精简3篇)
扬州何园导游词 篇一
扬州何园是扬州市区内一座古典园林,也是中国文化名城扬州的标志之一。何园创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已成为一处集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下面是对扬州何园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扬州何园,这里是一座集江南古典园林风韵和扬州文化底蕴于一身的胜地。何园占地约10亩,被誉为“小园无尽美”,其中有建筑精美的亭台楼阁,还有错落有致的花木,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仙境之中。
首先,让我们来到何园的主要景点——水榭。水榭是何园的核心景观,也是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坐落在清澈的湖水之上,四周被绿意盎然的柳树环绕,景色十分宜人。水榭内部以楠木为主要材料,建筑精致,结构独特。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江南水乡风景,体验到宁静祥和的氛围。
接下来,我们来到何园的另一个亮点——垂柳廊。垂柳廊是何园内一道独特的景观线路,它呈弯弧状,两边种满了垂柳。每年春天,柳树抽出新芽,绿茸茸的垂柳垂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是游客拍照的好地方,也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除了自然景观,何园还有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值得一提。比如,园内有一座名为“何鲁恺纪念馆”的建筑,它是为了纪念扬州的著名文化人何鲁恺而建。馆内陈列了何鲁恺的生平事迹和文化成就,展示了他对扬州文化繁荣的贡献。此外,何园还设有一座文化广场,经常举办各类文艺活动,让游客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扬州的文化魅力。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何园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希望大家在游览时保持环境整洁,文明观光。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细细品味何园的美景和文化内涵,感受到扬州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
感谢大家的聆听,祝愿大家在扬州何园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谢谢!
扬州何园导游词 篇二
扬州何园是中国南方古典园林的典范,也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何园以其精致的建筑、独特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下面是对扬州何园的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欢迎大家来到扬州何园。何园位于扬州市区内,占地约10亩,是一座集南方古典园林风格和扬州文化精髓于一身的胜地。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何园的建筑风格。何园的建筑以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主,以亭台楼阁为主要特色。园内的建筑精美典雅,各具特色。比如,水榭是何园的核心景观,它坐落在湖水之上,四周环绕着绿树环绕,景色十分宜人。此外,园内还有一座名为“清风阁”的亭台,它是何园的最高点,可俯瞰整个园区的美景。还有一座名为“翠香书屋”的楼阁,它是何园内一处供游客休息阅读的场所。
接下来,我要为大家介绍何园的景观特色。何园以其独特的景观而闻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莫过于垂柳廊。垂柳廊是何园内一道弯曲的走廊,两边种满了垂柳。每年春天,柳树抽出新芽,绿茸茸的垂柳垂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此外,园内还有一片花坛,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卉,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开。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体验到宁静祥和的氛围。
最后,我要和大家分享何园的文化内涵。何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园,园内有一座名为“何鲁恺纪念馆”的建筑,它是为了纪念扬州的著名文化人何鲁恺而建。馆内陈列了何鲁恺的生平事迹和文化成就,展示了他对扬州文化繁荣的贡献。此外,何园还设有一座文化广场,经常举办各类文艺活动,让游客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扬州的文化魅力。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在何园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谢谢!
扬州何园导游词 篇三
该园艺清光绪年间任过湖北汉黄道台、江汉关监督(有资料还说他曾任清政府驻法国公使)何芷(舟刀)所造,俗称“何园”。因主人附庸风雅,从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取意,为“寄啸山庄”。
园分三部分,南部为住宅部分,前后三进,第一进为楠木大厅,
二、三进为二层楼房,每进皆为七开间。楠木厅为主人会客之用,此厅极富层次,顶部为单檐歇山,中间三间略高,两旁两间略低,形成中高边低的两个层次。而从下部看,中间三间向前伸出两米,旁边两间自然置于后部,立面上又形成中前边后的两个层次。厅内厅外装饰极其富丽,外檐柱之间镶嵌大型木雕月牙门九个,雕刻冰纹如意图案,雀替是牡丹花的花篮,屋内窗隔全部使用梅花,冰纹镶嵌而成。
除楠木厅外,后面两进皆为双层楼房,屋宇宽敞,规模宏大,每进之间皆列小院,小院中略置花台,配以树木,以少量山石花草点景,显得幽静又富有生气。总之南部建筑总体布局严整,基本是多进四合院式建筑,是研究清代扬州大型民宅的活标本。
园的北部即为花园,分东西两部分。一入东部,即感到构园者身手不凡,构园强调有山有水,园以山奇,山因水活,可此处一无山二无水,但是当你进园时,先见辅景,南面是一畦牡丹芍药圃,北面湖石贴壁山林,那山林皆为太湖石堆就,紧贴着墙壁,又高过墙头,山林延北壁逶迤西去,折向东壁,再西折向北,直通回廊复道,共有60余米,好似一石头的屏嶂,不仅将墙外诸多低矮民宅遮掩,而贴壁山林本身时起时伏,在东北接踵处的峰巅,有一山亭点缀其间,假山的窦穴、曲洞、石室、山房皆能上下沟通,给人以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深远意境。此园中多处使用此种包镶之法,不仅用材节省,而且廓大了空间,使虚实结合,景有尽而意无穷,实为构园者处理特定地形的生花妙笔。
水的安排更为奇巧,何园为旱园,旱园水做常法都是挖一水塘,点缀些山石,沾点水气而已。而何园构园者从一开始就另辟蹊径,在进园处贴壁山林前,是一湾曲水,池旁湖石或如峭壁凌空,或如矶石俯瞰,池内碧水中游鱼怡然,山上葛藤倒悬,更有山色楼台倩影映水,你会不自觉地叹道:“活了!”更有趣者,前园的牡丹厅房安排船厅,看着这船形的厅堂,人们仿佛已到湖边,再看厅下,以鹅卵石和小瓦铺成的水的波浪纹,起伏有致,似见波光粼粼,似听裂岸涛声,此时你抬头看那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大概你顿时会忘却这是一个旱园,而会疑为在湖滨漫步,舫内荡桨。定会惊叹构园者能在东园的山水楼阁中,居然使之无水而有水意,无山都有山情。
如果说东园是何园的序幕,当你到西园时才看到何园的主体,楼台的豪华,层次的深密,复道廊的逶迤曲折,山石的深遽空灵,在园林中确是独树一帜。西园楼台极富层次,低层有池中的水亭;中层有蝴蝶厅、桂花厅、望月楼;高层还有山石凌空。主体建筑蝴蝶厅是上下两层的七楹楼房,中间三间稍突,两侧两间稍敛,崇楼杰阁的歇山顶四角昂翘,如蝴蝶振翅起舞。一个个厅堂都装扮得极为富丽,可贵的是这些楼台虽为单体,但以立体复道廊周
接。部分游廊为复廊(一条廊中间用墙分隔为二),把园巧妙地分成东西两部。构园者知道,此园外景虽不可借,但园内景可以互借,因此在廊的上部开漏窗,有的用水磨花窗作为分隔,有的直接开成空心窗洞,有折窗形、花瓶形、梅朵形、海棠形,廊壁间还镶嵌颜真卿《三表法帖》,王羲之《十七贴》等诗条石,使串廊本身就极富美感。更值得称道的以花窗为分隔,既可引进外景,又可泄出内景,自然加深了园林的层次,增加了园林内部环境气氛的曲折变化,在各景之间相互呼应,相互因借中创造出更美的景色画面和游览情趣来,这是“妙在因借”的活用。 西园的山峰是全园的最高处,主峰以太湖石堆就,造园者在湖池旁采用点石之法,绕湖池一周,高低错落,曲折有致地以湖石围岸,在水亭旁又以湖石构成的曲桥以通亭阁,而在西南角则堆石成峰,有险壁、有悬崖、有奇峰、有幽岩,或如一人,或似一物,或象群猴戏闹,或如雄鹰高踞。底部还有梅花三洞,互相串连、碧水贯穿其中,远远望去,显得幽深清冷。此处构山极为适宜,因此处是园的边缘,仅一墙之隔即为园外,而游赏者看着高耸的山石,定会产生“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过后一山拦”之感。这就增加了景深,开拓了意境。且山极空灵,上有盘山曲道,下有空谷勾连,既可沿山道仔细玩味山石奇趣,又可登山顶俯视全园美景,还可在山谷中纳凉品茗,叙谈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