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稿(精简5篇)
残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讨论的议题:残联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残联的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首先,我们要对过去一段时间残联工作的成绩进行总结。在过去的几年里,残联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康复服务的提供、职业培训的开展等方面。这些成绩离不开各级残联组织的辛勤努力,也离不开各位同事的支持和配合。我们要对大家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残联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们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到位,有些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他们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其次,在康复服务方面,我们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大对职业培训的力度,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同时,我们要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对康复服务项目的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最后,我们还将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宽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渠道,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努力。我希望各位同事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到残联工作中,共同为残疾人群体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残联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谢谢大家!
残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稿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汇报一下残联工作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这次会议,我们希望能够深入分析残联工作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首先,我要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残联工作成绩表示肯定。在过去的几年里,残联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康复服务的提供、职业培训的开展等方面。这些成绩离不开各级残联组织的辛勤努力,也离不开各位同事的支持和配合。我们要对大家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残联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们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到位,有些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他们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其次,在康复服务方面,我们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还有待提高。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大对职业培训的力度,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同时,我们要加强对残疾人权益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对康复服务项目的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果。最后,我们还将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拓宽残疾人的职业培训渠道,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大家的支持和努力。我希望各位同事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到残联工作中,共同为残疾人群体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残联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谢谢大家!
残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稿 篇三
这是一次“三位一体”的会议,一是按照6月9日第四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要求,抓紧部署“”残疾人教就工作各项任务,二是贯彻落实6月20日国务院新农保总结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部署工作会议精神,对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三是对“”开局之年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专题培训。新宪书记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过去五年残疾人教就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进一步做好“”教就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再次表明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对教就工作的高度重视。张新龙主任也就“”时期教就工作的主要任务目标作了全面部署。大家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精简高效,既是一次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的会议,也是一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的会议,对做好当前及“”时期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会议总结,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残疾人教就工作取得的成就
新宪书记的讲话对过去五年残疾人教就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概括出“四个坚持”,即坚持基本方向,不断开拓创新;坚持统筹大局,科学推进工作;坚持立足当前,夯实长效机制;坚持特惠品牌,打造民生亮点。新宪书记将这“四个坚持”在工作层面上的延伸进一步总结为抓根本制度、抓顶层设计、抓政策衔接和抓工作载体。这“四个坚持”和“四个抓”是对“”教就工作高度的概况、全面的总结、充分的肯定和殷切的希望。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学习,巩固并继续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之中。学习领会新宪书记讲话精神,全面总结“”时期残疾人教就工作,以下具体业务成就值得回顾:
一是残疾人就业工作进入依法推进的新阶段。“”期间,中共中央颁发7号文件,全国人大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一些地方已制定出台了实施办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对促进和保护残疾人就业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和要求;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和残疾人集中就业制度得到调整和规范;制定实施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成功举办首届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通过加入政府就业部际联席会议,有效推动残疾人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对持续改善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努力,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及辅助性就业等多形式、多层次就业格局基本形成。
二是特殊教育迎来历史性新机遇。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八部门《关于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意见》,召开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会议,对特殊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不仅对特殊教育专设一章,还突出强调促进教育公平和维护残疾人受教育权利,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期间中国残联还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推动实施中西部特殊教育基础建设工程,计划投入54亿,改扩建一千多所特殊教育学校;汉语盲文手语研究和规范首次纳入《国家语言文字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国家通用盲文、手语的研究与规范成为今后五年国家语言文字研究的重大课题;通过社会化方式,实施“通向明天”等一系列扶残助学活动,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奖励特殊教育教师,配备教学设备设施,有效地促进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三是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出现加快推进的新局面。“”期间,康复扶贫贷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残疾人贷款困难的瓶颈得到一定的缓解;在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十年计划总结和验收的基础上,推动国家在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突出解决农村残疾人扶贫问题,把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残疾人扶贫两项制度衔接全面推进,残疾人扶贫基地快速发展,多形式帮助残疾人脱贫实践广泛开展;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被纳入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五年间,共帮助618万农村残疾人解决温饱,完成46万户残疾人危房改造,对制定实施新十年残疾人扶贫开发纲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残疾人社会保障进入制度性保障的新时期。五年来,各级残联组织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顺应国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大局,着力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提高残疾人
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国家在开展新农合、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中,充分考虑残疾人特殊困难,确立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优惠帮扶机制;农村以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新农保、保障性住房和救济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四保一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保障城乡残疾人基本生活普惠加特惠的原则普遍得到贯彻,残疾人专项补助开始实施,城乡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等福利性制度得到有益探索。“”末,已初步搭建起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支撑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五是残疾人托养服务实现财政支持的新突破。20xx年广州全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20xx年中央财政开始投入6亿专项资金,实施残疾人托养服务“阳光家园计划”项目,推动各地残疾人托养服务政府补贴机制的逐步形成;残疾人托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纳入各级人民政府规划;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日间照料为主体,机构托养为骨干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框架初具雏形。残疾人托养服务财政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制度的建立和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框架的初步搭建,为“”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总结过去五年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当前的教就工作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与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参与社会发展状况显著改善、建立起两个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的“”新要求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一是与国家就业优先战略的要求和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充分就业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二是与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改革发展方针和广大残疾儿童少年平等享有教育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三是与国家新十年扶贫纲要确定的目标和广大贫困残疾人稳定脱贫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四是与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国策和城乡残疾人期盼解决参保困难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五是与困有所托目标的实现和城乡老残一体、一户多残、以老养残家庭迫切需要托养服务的强烈愿望不相适应。六是教就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几个方面的不适应既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是今后五年需要着力改进和努力克服的重要方面,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不断战胜各种挑战并克服各种困难,使残疾人实现稳定充分就业,平等享有教育机会,普遍享有社会保障等愿望逐步实现,为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和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持续改善作出更大的贡献。
残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稿 篇四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残联要高度重视,强化保障措施,扎实加以推进。
(一)加强组织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残疾人事业的基础工程。各级残联的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业务部门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期间信息化工作机构的建设仍然是现阶段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全国有22个省成立了信息中心或内设了信息化工作机构,其中部分省市的信息中心有机构、有编制、有规划、有工作经费,各项信息化工作已全面铺开,真正起到了信息化对业务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但是,全国仍有三分之一的省份信息化工作分散在其他业务部门,有的省甚至将信息化工作放在直属单位代管,信息化工作缺少稳定的运维经费,靠办公经费或挤占业务经费过日子。在人员管理方面,长期借调或使用临时聘用人员,没有解决编制、待遇等业务骨干切身问题,使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影响了全省的信息化工作进程。进一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走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时期残疾人工作模式的一个重要转变和提升。各级残联要重视信息化工作,积极组建信息化工作机构,明确职能、配备人员、落实经费,切实履行职责,保证信息化建设发挥整体效应,有效提高各级残联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二)健全工作机制。
目前,残疾人事业业务格局已经形成,走上轨道。相对于其他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工作机制仍有待完善。一些地方残联信息化工作缺少强有力的行政驱动,沟通协调不到位,业务需求缺少深入的挖掘,有些信息系统脱离了业务工作实际。各级残联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机制建设,强化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管理与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在业务流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对信息化的需求,信息中心在具体实施中要加强对业务需求的准确把握和前瞻设计,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优势互补的工作模式,使信息化真正成为残疾人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业务工作的助推器。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业务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一是要加大各级残联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特别是在省级残联,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将信息化工作完全委托社会承办,缺少业务与信息化的沟通,这样的信息化工程很可能成为无法应用的项目。二是要做好残联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普及培训。目前中国残联部署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在全国各级残联的用户已达1万多人,网络化的业务管理平台将成为全体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工作平台,各级残联要切实有效地加大计算机应用的培训,提高每个残疾人工作者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四)加强信息安全意识。
随着信息网络的广泛渗透和深度应用,信息泄漏、信息窃取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各省普遍建立信息网络和业务系统后,这些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存储、传输和处理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涉及残疾人个人隐私、残疾人事业宏观决策、残疾人事业业务发展等重要信息,其中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各级残联要在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和应对能力,做到技术上有措施,管理上有手段,做好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工作,确保残疾人事业各种关键信息不发生网络失泄密问题,确保残疾人事业信息化的稳步发展。
同志们,“”期间,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和困难并立。各级残联要切实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推进,扎扎实实做好残联的信息化工作,为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残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稿 篇五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提升残联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期间,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立足创新,安全可靠、惠民服务的原则,建立适应新时期残疾人工作需要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形成科学顺畅的工作机制,完善残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广泛共享机制,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残联信息化建设要主动迎接挑战,积极抓住机遇,实现“三个转变”,强化“三种能力”,完善“三个体系”,抓好重点工程,实现残疾人信息化建设工作整体推进、快速发展。
(一)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实现从残联系统业务与信息化脱节分离向业务和信息化有机融合转变。信息化建设是融信息技术和残疾人业务发展于一体的系统建设。信息化工作要根据信息化的要求,结合残疾人工作自身特点,对业务工作进行流程再造、监督管理和决策支持。业务和信息化的有机统一,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各级残联要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残联业务的融合,着力保障信息化工作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以业务推动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促进业务提升,加快实现残联系统业务信息化。
第二,实现从局部建设向整体规划转变。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相关部门为了满足某项重大项目和某个领域业务的需要,开发建设了独立的系统或数据库。这对业务工作开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形成了各业务板块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的局面。随着残疾人工作管理方式走向精细化,对残联业务应用的一体化、全局化及为残疾人服务的公开化、社会化要求越来越高。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更好地兼顾和统筹残联管理核心业务,向整体推进和业务协同转变。要围绕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涉及残联主要业务领域,适应“两个体系”建设要求的综合业务系统,推动残联业务流程标准的建立。
第三,实现从数据重复采集、信息资源分散使用向信息一源多用、数据共享利用转变。信息化发展初期,由于缺乏统一的系统规范和数据标准,信息资源的部门分割、地域分割与业务分割,既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数据重复采集,也阻碍了信息化发展和业务应用水平的提升,信息资源的作用和效能也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信息化建设必须实行全国“一盘棋”、全省“一个平台”的全面整体发展战略。要遵循统一的残疾人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数据共享、公开服务”的原则,建设中央、省两级残疾人数据资源中心和交换平台,形成统一管理、分布存储、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布局。对残联系统内部来说,要继续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信息整合,扩展数据采集渠道,提升自动采集能力,保障数据完整性和时效性;要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水平,强化分析查询能力,提升数据准确性和可用性,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成整体优势。从外部来说,要继续推进与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生、扶贫等部门间的残疾人基础信息和业务信息共享,按照职责明确、流程规范、功能完备、业务协同的要求,组织制定相关标准,加快建立和完善共享机制,充分扩大信息交换范围。对社会公众,要最大程度地开放公共信息,促进信息系统效能的最大化。
(二)强化“三种能力”。
一是强化信息化统筹规划的能力。在整体规划中,要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局,确保残疾人工作信息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推动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在系统建设中,既要兼顾各地不同的需求,又要统筹规划。要加快理顺已建应用、待建系统的关系,统一业务流程、数据规范和接口标准,做好有机衔接。新建系统一定要在统一的规划下进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应用系统的建设要有利于深化残联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优化组织机构,避免简单地在原有体制和业务流程基础上建设应用系统。
二是强化信息化工作管理能力。要科学把握行业战略目标和发展趋势,加强部门间的组织、协调和合作,避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无序和盲目建设的现象。要对残联业务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针对有关技术问题开展深入讨论、研究,制定短、中、长期业务信息化基本建设方案。要高度重视业务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工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领导决策和项目具体执行工作,做好项目招投标、设备采购、质量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验收监督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要与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和监督的项目管理流程和制度。
三是强化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的能力。要建设残疾人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互通平台,形成统一管理、分布储存、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布局。要深入调研、明确需求、优化功能,提高业务应用系统建设质量,提升系统应用效率和运维保障能力。要完善残联系统网站建设,要让网站从“名片型”向“服务型”网站转变,努力提高网站信息时效性,切实加强网上办事、网上互动的能力。要深入挖掘基层残疾人服务需求,充分发挥残疾人信息资源库作用,借鉴信息社会先进的网上服务理念与模式,积极开拓创新,尝试开展有特色、受欢迎的网上便民服务。要加强残疾人网上信息无障碍服务,在做好残联系统网站无障碍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网站无障碍建设和公共资源及设施的无障碍信息服务。
(三)完善“三个体系”。
一是完善业务应用信息体系。逐步实施残联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工程,促进信息化与残联管理核心业务的融合,推进各业务应用板块的优化和协同,提高残联管理效能。
二是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标准规范的先导和基础地位,按照急用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逐步建立与完善。
三是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建立适用有效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建设网络信任体系。
(四)抓好重点工程。
要夯实残联信息化建设基础,建设全国残疾人人口综合数据库,建立中国残联和省级残联两级动态、实时的数据采集、交换和管理机制,强化残疾人事业统计平台建设,提高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能力和数据质量,为政府相关部门和残联业务工作提供服务,实现与国家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要加大残联系统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加强残联门户网站和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建设,加大政务信息管理与服务,拓展面向广大残疾人的网上信息服务模式,提高残联网上信息服务综合能力。要推进信息无障碍技术发展和标准、产品的研究与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