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研工作制度【精选3篇】
中学教研工作制度 篇一
中学教研工作制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而制定的规范教研活动的文件。它旨在通过规范教师的教研行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发展。
教研工作制度的核心是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首先,学校应制定明确的教研计划,明确每个学期的教研重点和时间安排。教师应根据教研计划,确定教研项目和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到相应的教研小组中。其次,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教研资源和条件,如图书馆、实验室、电脑等,以支持教师的教研活动。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教师参加教研交流活动,如学术研讨会、教研讲座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研工作制度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学校应设立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研计划的制定和组织,监督教师的教研活动,并及时总结和评估教研成果。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座谈会,听取教师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研工作制度。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来评估教研成果,为学校的教研工作提供第三方的评价。
教研工作制度的实施还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教师应自觉遵守教研工作制度,按时完成教研任务,积极参与教研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材资源。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只有教师们共同推动教研工作的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之,中学教研工作制度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规范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发展。教师和学校应共同努力,落实教研工作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中学教研工作制度 篇二
中学教研工作制度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教研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面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学校应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要制定明确的教研计划和目标,明确每个学期的教研重点和时间安排,确保教研工作有序进行。学校还应提供必要的教研资源和条件,如图书馆、实验室、电脑等,以支持教师的教研活动。此外,学校还应建立健全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研计划的制定和组织,监督教师的教研活动,并及时总结和评估教研成果。学校还可以邀请外部专家来评估教研成果,为学校的教研工作提供第三方的评价。
其次,教师应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教师应自觉遵守教研工作制度,按时完成教研任务,积极参与教研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材资源。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参加培训和进修,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教师之间应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推动教研工作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应把教研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中学教研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落实教研工作制度,提高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只有通过规范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中学教研工作制度 篇三
一、 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要有高质量的教育,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把我校办成高质量的学校,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实现学校的高层次的办学目标,教师是关键.因此,坚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崭新的课改理念为准则,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使我校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更新观念,加强交流研究,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校特制定本制度。
二、 教学研究理念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和谐、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三、 组织形式
以学科组、年级组为主。
四、 教研活动内容: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步伐。
五、 教研活动时间
1.周一下午:政治、信息技术科组、通用技术科组
2.周二上午:地理科组
3.周二下午:英语科组
4.周三上午:体育科组
5.周三下午:化学、数学科组
6.周四上午:历史、历史与社会科组
7.周四下午:语文、物理科组
8、周五上午:生物、音乐、科学科组
9、周五下午:美术科组
10.双周周四下午第八节:文基/理基
11.双周周五下午第八节:校级学习(以科组为主)
12.业余时间:以学校网站为基点,充分展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采。
六、 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省、同伴互研、理论指导、听课评课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活动化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1)自我反省:
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制定个人教研计划、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不少于1节研究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达8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达12节以上,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达25节,校极领导每学期听课达30节以上。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10篇,研究性论文1篇。
(2)同伴互研:
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带入教研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注重“以老带新”,提出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的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的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质疑、批评,各抒己见。每学期学校召开不少于1次校本课堂教学研讨会,以不断促进提高。
(3)理论指导:
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刊物和网络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引进教育教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引进新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思想,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硬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校园网,为教师学习、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滚动性条件。
(4)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活动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重要活动。听课、评课活动既是科任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科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将“随堂听课、课后互评、评后叙事”作为新教研常规。为使听课、评课活动成为科任教师的自觉行为,形成良好的教风,学校对听课、评课特作如下要求;
①校长、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②学校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③科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2节。
④科任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
七、 教研活动要求:
(1)、教研活动管理要求:
①各组长做好教研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
②科组要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搞好每周一次的集体交流备课和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集体备课的主题是“钻研教材,钻研教法,体现课标”,内容包括交流下周的教学思路设计,交流本周教学的感悟与反思。集体教研的主题是“学习纲要,学习标准,交流心得,总结经验”,研究内容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学研究活动要有中心发言人,其他教师要做好补充发言。
③每学期每个教师要求做到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参加一个科研课题或校本教研课题;写好一篇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体会文章;上好一节公开或示范课。
④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做好教研活动总结;
⑤学校领导要深入年级组、学科组参加教研活动;
⑥各教研组活动情况及时汇总反馈;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
⑦各科组成员均按要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⑧参加活动情况与期末教师评价挂钩。
(2)、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①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和谐、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
②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③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④加强学科间的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每月利用校园网“专题论坛”进行交流一次。
八、科研课题开展要求
学校科研课题工作坚持实效性,坚持面向学科,面向课堂,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方针。
1.建设一支教育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由学科组长和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组成。
2.每个学科组在一定时期内至少选报一个科研课题。
3.规范课题研究过程,做到课程研究要有申报书、有立项、有阶段性的总结、有成果、有专家监定。
4.做好课题实验的中期检查工作和论文评选工作。
5、召开课题开题会,
课题开题会是做出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前提。开题会有专家、上级领导莅临指导课题工作。
6.举行课题实验公开课。
课题实验公开课,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验课,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真正做到课题的实验为教学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报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