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精彩3篇】
校本课程审议制度 篇一
近年来,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在我国的教育领域逐渐得到推广和实施。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制定并实施的一套课程审议程序和规定。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校本课程审议制度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传统的教育体制中,课程设置往往是由教育部门统一规划和制定的,学校只能被动接受。而通过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学校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课程设置,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发展目标。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教育资源也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校本课程审议制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各种选修课程,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校本课程审议制度还鼓励学校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校本课程审议制度能够促进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要求学校建立健全的课程审议机构和专门的课程审议团队。学校可以通过课程审议的过程,深入研究和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校本课程审议制度还能够促进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吸纳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就业机会,推动学校的发展。
总之,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这一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校本课程审议制度 篇二
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制度的推广和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校的特点和需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制定和实施校本课程审议制度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但是,在一些地方,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人员的不足,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时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对学校的支持和指导,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帮助学校制定合理的校本课程审议制度。
其次,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在一些学校,由于教师的培训机会有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相对较低。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为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参与课程审议和学习活动。然而,在一些学校,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往往对课程审议和学习活动缺乏兴趣和动力。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总之,校本课程审议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支持和指导,完善校本课程审议制度,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
校本课程审议制度 篇三
校本课程审议制度
导读: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篇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参与决策的全过程,肩负着审议开发过程中重大决策的任务。
1.鉴于审议委员会成员的特殊构成,因此,要求所有成员,特别是教师代表、家长、社区人士,必须认真自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如《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的相关论述等,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技术。
2.校本课程开发起始阶段,审议委员会成员应该进行自我技术培训,如审议《课程纲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培训等。
3.分析评估学生、学校、社区的不同需要,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手资料,便于指导工作,解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审议委员会必须本着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基本原则,客观、公正、科学、民主地参与校本课程的审议活动,确保校本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5.认真负责地审议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一要审《纲要》内的项目是否齐全;二要审授课时间是否确定;三要看课程目标的确立是否恰当、合理,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是否与学校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紧密联系;四要看课程内容是否适合授课对象;五要看课程实施建议的可行性;六要看课程评价是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对审议内容要作好详细记载,经过大家讨论、分析、归纳后,确立所开课程,并公告审议结果。
6.审议委员会两月召开一次全体人员例会。每次会议,每个成员必须先汇报自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情况,提出疑难问题,大家研讨解决;必须对学校课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与反馈,提出促改意见,还应及时向社会、家长报告相关信息。
7.制定开发校本课程的相关制度,如《校本课程开发激励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并监督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8.检查与督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对工作完成好的人员给予奖励。
9.及时地将各学年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报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校本课程培训制度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教师是
课程开发的主体,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首要任务就是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使教师们以新的思想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过程中。为了较好地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中层领导为成员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教导主任为工作小组组长,负责带领教师根据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期解决学校自身的教育问题。
为此,我校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制定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制度。
一、组织教师培训,帮助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有赖于教师真诚参与的意愿、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所能够获得的课程资源。因此学校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和校内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对教师进行陪训。使老师们在生动具体的实例中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手中、校本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消除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二、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我校有自己独特的课程资源,要充分挖掘本校、本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与信息、资源,把各种课程资源在时空上合理地统等安排。
三、学校领导要深入课堂听课,指导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制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案,把握校本开发的质量。每位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一学期至少听六节校本课程课,并作好听课、评课记录。
四、责任到人,将课程开发的'实施情况与学校的奖评制度相结合,将校本的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落到实处,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与数量。
五、校本课程年级组长要组织好小组成员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有关校本课程的各项任务。
六、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校本课程公开活动,每位老师在一学年中至少上一节校本课程观摩研讨课。
七、每月请专家对授课教师进行讲座。
八、学校对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每学期期末进行校本课程优秀工作者评比。
九、每学年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已有校本课程进行绩效评估,对校本课程教案进行修订完善。从学生、家长、社会效益和学校规划及培养目标等多角度出发,对每门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开展提出改进方案。
十、以校本课程门类为单位形成研究共同体,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小组活动每月一次,大组活动每学期两次。
十一、教研内容主要有两方面:小组活动以专业知识进修和教学活动设计,预案编写讨论等为主;大组活动以校本课程理论培训、课程纲要撰写方法介绍等为主。
十二、每位教师每学年要撰写一篇有质量的校本课程研究论文或两篇校本课程故事。
十三、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各召开一次学校校本课程研讨会,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反馈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逐一剖析、反思,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共同商讨下一步对策、措施。
校本课程教研组活动制度
教师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校本课程教研组成员的研究情况直接关系到我校校本课程的质量,故制定本制度
一、教研室活动制度
1.教研室每月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学习活动,学习《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校本课程管理与开发》等书籍,收集精彩文章,使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基本理论。
2.教研室加强教研组建设,每学期组织两次专题研讨活动,并请区市教研员及专家听课指导。
3.教研室认真研究、制定《校本课程评价表》。组织教师依据《校本课程评价表》进行说课、做课、听课、评课,始终用《校本课程评价表》来指导和监控学习过程。
4.教研室负责人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座谈,通过听课、发调查问卷等形式,随时了解校本课程的效果,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总结分析各种实验结果,不断调整课程。
二、教研组活动制度:
1.搜集资源:教师围绕自己的课程主题,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各种途径搜集相关的、大量的资料,并筛选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2.编写教材:按时认真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
3.进行课题研究:教师每学期写一篇教学案例或课例。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并对所搜集的相关实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4.定期总结:每学年第一学期末教师撰写一篇论文或校本课工作总结,第二学期末围绕自己的课题撰写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