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育种岗位职责描述(推荐5篇)

遗传与育种岗位职责描述 篇一

遗传与育种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工作,负责研究和应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以改进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在这个岗位上,职责包括进行遗传与育种研究、开展实验和试验、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

首先,遗传与育种岗位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进行遗传与育种研究。这包括对农作物和家畜的遗传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遗传规律和基因组结构。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品种的遗传差异,研究如何利用遗传学原理改良农作物和家畜的性状。此外,还需要研究遗传育种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保持对领域内最新研究的了解。

其次,遗传与育种岗位还需要开展实验和试验。这包括设计和实施不同种质资源的杂交试验,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提升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需要进行不同品种的遗传背景分析,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个体进行后代选择。通过实验和试验,评估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性,为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遗传与育种岗位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这包括对遗传育种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不同品种的表现和遗传特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潜在的遗传资源,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同时,还需要对已有的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数据库,为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支持。

最后,遗传与育种岗位还需要撰写研究报告和科技论文。这包括对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向上级领导和同行专家进行汇报。同时,还需要将研究成果发表在科技期刊上,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和科技论文,将遗传与育种的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总的来说,遗传与育种岗位的职责是研究和应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以改良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职责包括进行遗传与育种研究、开展实验和试验、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这个岗位需要具备扎实的遗传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良好的数据分析和科研能力。同时,还需要保持对领域内最新研究的了解,并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遗传与育种的工作,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和产量,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遗传与育种岗位职责描述 篇二

遗传与育种岗位职责描述 篇二

遗传与育种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工作,负责研究和应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以改进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在这个岗位上,职责包括进行遗传与育种研究、开展实验和试验、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

首先,遗传与育种岗位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进行遗传与育种研究。这包括对农作物和家畜的遗传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遗传规律和基因组结构。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品种的遗传差异,研究如何利用遗传学原理改良农作物和家畜的性状。此外,还需要研究遗传育种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保持对领域内最新研究的了解。

其次,遗传与育种岗位还需要开展实验和试验。这包括设计和实施不同种质资源的杂交试验,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提升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需要进行不同品种的遗传背景分析,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的个体进行后代选择。通过实验和试验,评估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抗病性,为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遗传与育种岗位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这包括对遗传育种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不同品种的表现和遗传特性。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潜在的遗传资源,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同时,还需要对已有的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数据库,为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支持。

最后,遗传与育种岗位还需要撰写研究报告和科技论文。这包括对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向上级领导和同行专家进行汇报。同时,还需要将研究成果发表在科技期刊上,与其他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和科技论文,将遗传与育种的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总的来说,遗传与育种岗位的职责是研究和应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以改良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产量和抗病性等性状。职责包括进行遗传与育种研究、开展实验和试验、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这个岗位需要具备扎实的遗传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良好的数据分析和科研能力。同时,还需要保持对领域内最新研究的了解,并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遗传与育种的工作,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品质和产量,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遗传与育种岗位职责描述 篇三

1.了解作物对光温的反应,初步掌握引种的规律和引种的方法。

2.掌握系统育种的基本原则,学会系统育种的方法。

3.掌握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学会杂交组合的亲本的选配、杂种后代处理方法。

4.掌握主要作物有性杂交技术。

5.掌握回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以及他的优缺点,以及回交育种的应用

6.掌握远缘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存在困难,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并且了解利用远缘杂交创建的各种遗传育种体系:例如异附加系和异置换系。

7.掌握杂种优势利用的遗传基础,杂种优势育种选育杂交种的一般程序,理解不同繁殖方式的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不同.

8.掌握雄性不育性在杂种优势利用的应用。

9.掌握恢复系、保持系的作用

10掌握三系配套制种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11.掌握两系配套育种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12.学会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以及利用自交不亲和性进行育种。

13.掌握玉米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

14.了解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种诱变剂、诱变后代的选择

15.了解倍性育种基本原理,倍性育种在植物育种中应用,掌握倍性植物材料的形成过程

16.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植物细胞工程和转基因技术育种的基本原理

遗传与育种岗位职责描述 篇四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1年中国的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382万吨,连续12年居世界首位,渔业总产值2928亿元,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不足百分之二上升到百分之十二以上,水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我国的渔业发展重心由“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的转移,促使水产养殖业发生了巨大的进步。2001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2726万吨,比1978年增长16倍,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由百分之二十九上升为百分之六十二。而在世界渔业总产量中,养殖产量只占到百分之二十,中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世界养殖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中国率先完成了渔业由捕捞业为主向养殖业为主的转变。这一转变相当于人类食物生产史中由"采摘型"向"农耕型"、"狩猎型"向"畜牧型"的转变。

我国的水产养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增强了开发新资源、新品种的能力。由于水产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促使新产业的形成,改变了传统的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格局。继20世纪50年代“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淡水养殖业的巨大发展后,海带、扇贝、中国对虾及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养殖技术的发展,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引进、驯化、人工培育等方式,一大批生长性状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品种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对优化养殖结构,发展“两高一优”水产养殖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养殖苗种人工繁育方面,以“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为代表,我国的苗种繁育技术总体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大多数淡水鱼类人工繁殖基本可以解决,海水鱼类人工繁殖以沿袭淡水鱼繁殖的方法,在许多种类上取得成功。但对一些重要的养殖对象苗种人工繁殖技术尚难以解决,有些种类虽可以人工育苗,但产卵亲体还必须依赖捕捞野生亲本。

我国的水产养殖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水产养殖的品种基本上是野生种的训化和直接利用,人工选育出的良种很少。这很少的品种中又主要集中在鲤鱼、鲫鱼、罗非鱼和藻类等几个种类中,导致良种的更新速率极低,大部分养殖鱼类都是野生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近年来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这一问题,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下我将用几个实例来说明我国水产育种方面的进步。

王卫明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黄颡鱼的驯化和鱼种的人工繁育。这是我国对于野生鱼类种质资源的利用与野生鱼类的驯化的一个典型事例。黄颡鱼是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的鱼类,从我国最北边的黑龙江省到最南边的广东省都能找到它的足迹。黄颡鱼的人工驯化和人工繁育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那个时候我国的科研条件还不是很好,但是王卫明教授和他的团队有自己坚守的信念——让黄颡鱼成为渔民增收的一个手段。就是在这样一个信念的坚守下,他们完成了湖北几大湖的种质资源的调查与采集,并且为了获得更加丰富的黄颡鱼的种质资源他们每天夜里轮流坚守在武汉的一个鱼类交易码头,等待收购渔民从不同地方打捞起来的还没有死亡黄颡鱼,凭着这份坚守的毅力他们出色地完成了黄颡鱼种质资源的采集。接下来就是人工驯化和人工繁育了。人工驯化进展的很顺利,但是人工繁育就没有那么顺利了。由于初期缺乏经验,不知道黄颡鱼的鱼卵的粘性卵,也没有孵化粘性卵的经验,导致第一年的繁育失败。但是王卫明和他的团队没有放弃,他们认真总结

教训,大胆探索制作并采用了新的孵化工具,从此他们的研究就进入了正途,很快就完成了黄颡鱼的人工繁育。

当然此时的他们也没有满足,他们将这一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精简,优化,使得黄颡鱼的人工繁育更加简单,更容易成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鱼苗。从此以后黄颡鱼就进入了人工养殖的队伍。

但是黄颡鱼容易患病,这严重地阻碍了黄颡鱼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在传统的人工繁育分技术下是无法解决的。所以黄颡鱼的育种要想有进一步地发展就必须借助新的,更加有用的技术——基因工程育种。所以黄颡鱼的育种还需再接再厉,同样我国传统的鱼类育种也要再接再厉。

团头鲂的育种相比于黄颡鱼的育种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团头鲂就是享誉大江南北的武昌鱼,它的名声虽大可是人工繁育却不易。这主要是因为团头鲂的育种年限相当长,性成熟比较晚。当然早期的科研经费不稳定也直接导致了团头鲂的人工繁育一直没有突破性的的进展。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我们对团头鲂的认识更加深入,因为团头鲂的育种时间的拉长使得新一代的育种技术可以运用于其中。传统的育种方式中无论是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还是性别控制育种其根现代的基因工程育种相比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团头鲂的育种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纪元。我校现在已经完成了团头鲂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现在正在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与整理工作,这必将成为我国水产育种史上的一个新的篇章,带领我国的水产育种开启全基因组时代。

团头鲂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将指导相应的育种团队进入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道路。以此来克服传统育种技术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帮助科学家找到开启控制团头鲂食物转化率、生长率、抗性、繁殖力、肉质甚至是成熟年龄的钥匙。

当然新的路并不一定就是好走的路,虽说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育种技术中的局限性与滞后性但是分子育种技术也更加难以掌握。这需要我们的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目前我们学校水产学院的教授们运用最多的就是微卫星辅助标记育种(ssr),运用这种技术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从而更加高效便捷的控制鱼类的性状,使育种工作事半功倍。当然,微卫星的应用还不仅于此,它可以应用于更加高效便捷的进行鱼类的“亲子鉴定”,使团头鲂的家系选育与群体选育更加容易操作。

作为一个以科学研究为己任的院校,我们的最终目的在于科学研究。鱼类育种相关方面原理的研究也是不能放松的。其中我们学校水产学院的老师利用斑马鱼这一模式生物来进行鱼类育种以及其他方面原理的研究。

斑马鱼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热带鱼类。它体型纤细,成体长只有3-4cm,对水质的要求不高。孵出后约3个月就能达到性成熟,成熟鱼每隔几天就可产卵一次。卵子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胎发育速度快。由于斑马鱼个体小,养殖花费少,可以大规模地进行繁育,且具有许多优点。斑马鱼由于养殖方便、繁殖周期短、产卵量大、胚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体透明,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宠。利用斑马鱼,可以研究生命科学的基础问题,揭示胚胎和组织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可以构建人类的各种疾病和肿瘤模型,建立药物筛选和治疗的研究平台;可以建立毒理学和水产育种学模型,研究和解决环境科学和农业科学的重大问题。经过30多年的应用研究和相关系统的发展,已有约20个斑马鱼纯种品系

建立起来,斑马鱼基因数据库也已经建立、里面的相关的资料可供查询和下载,方便后来进一步的研究。斑马鱼的细胞标记技术、组织移植技术、突变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活性抑制技术等技术都已经成熟,且有数以千计的斑马鱼胚胎突变体,是研究胚胎发育分子机制的优良资源,有的还可做为人类疾病模型。斑马鱼已经成为最受重视的脊椎动物发育生物学模式之一。由于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这意味着在其身上做药物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也适用于人体,因此

它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由于斑马鱼的胚胎是透明的,所以生物学家很容易观察到药物对其体内器官极其发育的影响。此外,雌性斑马鱼可产卵200枚,胚胎在24小时内就可发育成形,这使得生物学家可以在同一代鱼身上进行不同的实验,进而研究病理演化过程并找到病因。

鱼类育种之所以没有作物育种发展那么迅速是因为大部分鱼类育种年限比较长,而且鱼类比较容易患病,并且患病后不易治疗。这是长期以来鱼类育种发展之路上的拦路虎,我们期待着新的育种技术的开发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遗传与育种岗位职责描述 篇五

基因重组: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广义而言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产生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个体。随着人们对工业用菌的无性生活史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一些真菌和细菌只能通过准性生殖方式进行基因重组。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匀而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频率大幅度提高,然后设法采用简便、快速高效的筛选方法,从中挑选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以供生产实践或科学实验之用。

营养缺陷型:某一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碱基或氨基酸的能力,因而无法在基本培养基(mm)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称为营养缺陷型,它们可在加有相应营养物质的基本培养基平板上选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和育种等工作中十分有用

突变(mutation):从广义讲,除了转化、转导、接合等遗传物质的传递和重组引起生物变异以外,任何表型上可遗传的突变都属突变范围。当然突变更多地是指基因突变,亦即基因内部结构或基因与基因之间的变化,如某片段dna上核苷酸之间的转换和颠换,一定核苷酸序列的重复、缺失、倒位、易位、插入等造成基因的突变。

表型:基因突变形成新的基因型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出来的个体性状,称为表型(phenotype)

抗性突变型:抗性突变型是指野生型菌株因发生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对某化学药物或致死物理因子的抗性变异类型,它们可在加有相应药物或用相应物理因子处理的培养基平板上选出。抗性突变型普遍存在,例如对一些抗生素具抗药性的菌株等。抗性突变型菌株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和遗传工程等研究中极其重要。

2、问答题 1、筛选生物活性物质产生菌的成功要素有哪些?并简述筛选的一般思路。答:筛选这类产物的成功要素在于:待筛选样品的性质、产生菌的选择;采用什么样的筛选方案(检测系统)、选择筛选方法有两个要点即选择性和灵敏度。筛选方案的设计思路: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 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ph值、提取工艺等。确定育种出发菌株,分析出发菌株的分类学地位。2.微生物遗传育种工作中突变产生的突变型有哪几类? 答:形态突变:是一种可见突变,它包括微生物菌落形态变化。如:菌落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结构等。生化突变:不管是形态突变、营养突变、条件致死突变或致死突变,都是以生物化学为基础,是相应酶的结构活性改变,引起生化代谢的变化,所以突变型都可以认为是生化突变(biochemical mutation)。其中最典型的是营养缺陷型,归入生化突变型的还有糖类分解发酵突变栋,色素形成突 变株及有益代谢产物生产能力突变株:条件致死突变(conditional lethal mutation)是一类遗传学分析最有用的突变型,它们的生命分界线由某种条件决定。这种突变体在允许条件下存活,在限制条件下致死。其中应用得最广的是温敏突变型。

致死突变:各种突变都有可能使多肽链完全丧失活性,引起致死,尤其是染色体畸变更易造成这种现象。即突变使dna受损部分,恰好是决定生物致死的主要基因。抗性突变(resistance mutation)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突变,它包括抗药突变、抗噬菌体突变、抗高温突变及抗辐射突变等。5.抗原突变型 抗原突变型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细胞抗原结构发生的变异类型,包括细胞壁缺陷变异(l型细菌等)、荚膜或鞭毛成分变异等,一般也属非选择性突变。6.其他突变型 如:毒力、糖发酵能力、代谢产物的种类和产量以及对某种药物的依赖性等的突变型。3.诱变育种有哪些特点? 答:1 提高突变率,扩大突变谱

自发突变的频率较低但稳定,一般在10-6~10-9 间。通过各种物理、化学诱变剂的 作用,可提高突变率,一般可提高10~105倍。

一般诱变率在千分之一左右,多种诱变因素可使突变率提高到3%。2 改良单一性状比较有效,同时改良多个性状较困难 在一个突变体中,很难出现多个理想性状的变异。3 性状稳定快,育种年限短

诱发的变异大多是一个主基因的改变,因此稳定较快,一般经3~4代即可基本稳定,有利于较短时间育成新品种。4 诱发突变的方向和性质难于掌握 突变类型多种多样,但有益变异性状少,要求大群体。

4诱变育种工作的原则? 答:1.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2.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即用于育种的原始菌株)。3.处理单细胞或单孢子悬液,使呈分散状态,均匀接触诱变剂。细菌或酶母菌悬液中加玻璃珠并振荡,或用脱脂棉过滤,可获均匀分散的单细胞悬液。放线菌和霉菌的菌丝是多核的,诱变育种应用其单核的孢子。用稀释的表面活性剂制备单孢子悬液,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是吐温-80(tween-80),浓度0.01%-0.1%。

4)选用最适剂量:在高诱变率的前提下,既能扩大变异幅度,又能促使变异移向正变范围的剂量,即为最适剂量。5)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 两种或多种诱变剂的先后使用,同一种诱变剂的重复使用,两种或多种诱变剂的同时使用,均常呈现一定的协同效应,会取得更好的诱变效果。

5.简述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一般步骤及其与常规杂交相比有哪些优势? 答: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一般分成五大步骤:直接亲本及其遗传标记选择、双亲本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亲本原生质仲诱导融合、融合重组体(称为融合子)分离,遗传特性分析与测定。优势: 第一,大幅度提高亲本之间重组频率:第二,扩大虽组的亲本范围 第三,原生质体融合时亲本整会染色体参与交换,遗传物质转移和重组性状较多,集中双亲本优良件状机会更大。

6.生产菌种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特性? 答:1.生产菌种应具有在较短的发酵周期内产生大量发酵产物的能力。2.在发酵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与目标产品性质相近的副产物及其他产物。3.生长繁殖能力强,有较强的生长速率,产生孢子的菌种应该具有较强的产孢子能力。4.能够高效地将原料转化为产品。5.有利用广泛来源原材料的能力,并对发酵原料成分的波动敏感性较小。6.对需要添加的前体物质有耐受能力,并且不能将这些前体物质作为一般碳源利用。7.遗传特性稳定泡沫要少。8.具有抗噬菌体感染

7.突变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有哪几种类型? 答:同义突变:所谓同义突变(synonymy 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上的遗传密码由于置换而成为新的密码子,但是这种新密码于构成的氨基酸与原有密码于所构成的氨基酸相同。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当dna分子上遗传密码子中的碱基发生置换,结果由于决定某氨基酸的密码子被终止密码子(uag、uaa、uga)代替,因而mrna转译肽链过程中途停止,难以完成一条完整的多肽链的合成,这种肽链是没有活性的。这种突变属于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错译突变(miense mutation);当dna分子上密码子中的碱基被置换,新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与原来的密码子不相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变化。因此,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和突变前的多肽链分子结构不相同,生物表型也就不一样。

移码突变:在dna分子上的密码子中添加或丢失一个或几个碱基,其结果造成从改变的碱基开始所有其后的密码子碱基部榨后移动,使密码子杂乱而重新编组,显然新组合的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与原先是大不相同的,使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很大的改变,将出现明显的遗传性状变异。

8.简述诱变育种的一般步骤?

9.简述诱发突变体的形成的过程?答:a 诱变剂与dna接触之前当化学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时,首先和细胞充分接触,通过扩散作用诱变物质穿过细胞壁、膜及细胞质,才能达到核质体,与dna接触。这个过程中,诱变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亚硝酸和蛋白质或游离氨基酸起反应,使它们氧化脱去氨基,以此影响诱变效应。b 突变发生过程诱变剂和dna接触后能否发生基因突变,与dna是否处在复制状态有密切关系。而dna复制活跃程度与某些营养条件和细胞生理状态有关。c 突变体的形成诱变剂和dna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继而使dna的碱基发生变化,产生突变。但是从突变到突变体的形成要经过相当复杂的过程,并且不是所有的突变都能形成突变体。当一个突变发生后,要经过复制,才能成为突变体。在复制前后过程中,生物细胞有一整套修复系统进行修补,还有某些校正机能的作用以及细胞中一系列酶的反应,都有可能使突变了的dna结构复原,以保证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和生物自身准确地繁殖后代。

10.简述微生物杂交育种的基本程序?答:亲本菌株选择 标记 杂交 筛选 重组菌株鉴定

三设计题1.某些细菌菌株能产生一种抗菌蛋白,请设计一种方案筛选其相关的基因? 答:1.分离抗菌蛋白 2.测定氨基酸序列 3反推aa序列,设计pcr引物 4提取菌总rna 扩增 产物扩增 7证明pcr产物序列 8生物信息分析基因序列,预测序列表达产物主要两种方法:1.从发酵物中分离到该抗菌肽,确定其结构(nmr,lc-ms分析);然后根据其化学结构基团特点,分析推测有哪些酶参与了生物催化合成,再根据酶的蛋白序列保守性设计兼并引物,调取基因。然后用该基因片段对目的菌进行基因中断(如果你的遗传系统已建立),如果突变株不再产该抗生素,表明该基因参与该化合物合成。然后用该基因片段作为探针对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获得负责该化合物合成的全部基因簇。2.把建基因组文库,导入和目的菌相近的宿主(如果你可以找的合适的宿主菌)。然后用指示菌对文库进行筛选。对阳性的colony(生产该目标化合物)进行测序。

2 某细菌菌株能产生一种抗菌的酮类,请设计一种方案筛选相关基因或基因族? 答:基因文库的构建,大致可分为5个步骤:(1)染色体dna的片段化 从某菌株中提取其染色体dna,将其切割成一定大小的片段,插入噬菌体载体后被包装成噬菌体颗粒。(2)载体dna的制备 选择适当的噬菌体载体用限制酶切开,得到左、右两臂,以便分别与染色体dna片段的两端连接。(3)体外连接与包装 将染色体dna片段与载体dna片段用t4 dna连接酶连接。然后重组体dna与噬菌体包装蛋白在体外进行包装。(4)重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将包装得到的重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经增殖并裂解宿主细胞,产生的溶菌产物组成重组噬菌体克隆库,即基因文库。(5)基因文库的鉴定和扩增 对于文库的鉴定,可以随机挑选一定数量的克隆,用限制酶切、pcr或其他方法分析其重组体dna来进行。首先要找找资料,看看这个菌株大概是那一段基因产生酮类,再设计限制性内切酶,将其切下来,跑电泳,然后收集起来,链接到质粒里面,然后再受体细胞表达

相关文章

巡视岗位职责(推荐6篇)

巡视岗位职责10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职责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用工的科学配置。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岗位职责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巡视岗位职责,欢迎...
办公文秘2012-03-05
巡视岗位职责(推荐6篇)

工程部部岗位职责【精简6篇】

在当下社会,各种岗位职责频频出现,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岗位所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职责是职务与责任的统一,由授权范围和相应的责任两部分组成。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制定岗位职责很是头疼...
办公文秘2014-01-01
工程部部岗位职责【精简6篇】

放射科医生岗位职责【通用6篇】

放射科医生岗位职责: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人们运用到岗位职责的场合不断增多,岗位职责是指工作者具体工作的内容、所负的责任,及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那么什么样的岗位职责才是有效的...
办公文秘2014-07-05
放射科医生岗位职责【通用6篇】

园艺师的岗位职责(精彩6篇)

园艺师的岗位职责(通用11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可以接触到岗位职责的地方越来越多,岗位职责是指工作者具体工作的内容、所负的责任,及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我敢肯定,大部分...
办公文秘2012-02-08
园艺师的岗位职责(精彩6篇)

食堂厨师招聘启事【推荐6篇】

食堂厨师招聘启事1岗位职责1、听从人事行政部门的安排,负责学校食堂的伙食2、负责对各种食品的烹调工作,保证食品质量;3、负责检查厨房内的清洁卫生与安全;4、负责厨房工作人员调配与考核的工作;5、请领厨...
办公文秘2015-04-07
食堂厨师招聘启事【推荐6篇】

餐饮业卫生的管理制度(优质3篇)

餐饮业卫生管理制度(一) 1、做好食品数量、质量,进、发货登记,做到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2、定型包装食品按类别、品种上架堆放,挂牌注明食品质量及进货日期。 3、散装易霉食品勤翻勤晒,储存容器加盖密封...
办公文秘2018-01-09
餐饮业卫生的管理制度(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