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书心得800字(优质6篇)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 篇一
《看见》是著名作家柴静的一本畅销书,该书通过作者自身的亲身经历,深入探讨了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于现实中的许多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本书中的一些故事和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现象。作者在书中揭示了一些富人和贫穷人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一些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困境。这些事实让我感到震惊和愤怒,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应当积极关注社会问题,为改变不公平的现象做出自己的努力。
其次,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见解让我对于环境和健康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作者通过对于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揭示,让我明白了环境和健康的重要性。这些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行动中去。
最后,本书中的一些故事和见解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年轻人,我应当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素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应当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关注他人的困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自己是一个社会的一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总而言之,阅读《看见》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深入探讨了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社会不公平、环境健康和个人责任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将这些认识付诸行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 篇二
《看见》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这本书通过作者柴静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揭示了中国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本书中的一些案例和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现象。通过揭示一些富人和贫穷人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一些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困境,作者让我意识到了社会中存在的许多不公平现象。这些不公平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更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问题。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努力争取平等和公正,为改变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做出努力。
其次,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见解让我对于环境和健康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作者通过对于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揭示,让我明白了环境和健康的重要性。这些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行动中去,共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而努力。
最后,本书中的一些故事和见解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应当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应当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去,关注他人的困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自己是一个社会的一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总而言之,阅读《看见》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深入探讨了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社会不公平、环境健康和个人责任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将这些认识付诸行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 篇三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央视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成长的十三年。非新闻专业毕业,摸爬滚打中,探寻在人性之间,制作了柴静风格映照大众灵魂的节目——《看见》。
写下这寥寥数语时,内心忐忑,还未曾在工作中抬起头来的我,怎敢评价颇有成绩的名人,但既是普通人,就从平凡处解读我内心的波澜起伏。
“总结,不为给任何人,只是自己给自己的总结。”
若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若要走得远,就一起走。初进新闻调查时,柴静就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兢兢业业站稳脚跟,每一位有职业理想的前辈的帮助,让她在不断质疑与实践中看见了生命的最远处。
每一步的扎扎实实,勤勤恳恳,都是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完美诠释,为自己工作,自身更加完善,才有足够的正能量不断的带领大众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为社会,为百姓,为人,提供了见证民主的空隙。
“人最大的慈悲就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
“看见”节目播放药家鑫案的时候我看了,有一些愤恨,一些惋惜,而拿到《看见》时,我首先偶然看到了“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捧着呈现的文字,这一次我哭了。
柴静用最平淡的陈述再现了事件中人物的经历和对白,让我们看到了在情境中人性赤裸裸的暴露,有缺乏理解的肮脏的批判,也有充满仁爱的理解。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疏漏。
父亲对药家鑫总是以打击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导致了最终车祸时,药家鑫犹豫了,特别是看到了女孩微抬着头望着车牌时,他害怕了,害怕女孩记下了车牌号。他表明杀人意图时,说道“农村人难缠”,“怕她没完没了的缠着我的父母”,这种托词表现了不敢勇敢的承担责任,脆弱到害怕受伤,自我保护的意识。有人也说,他并不坏,并非主观践踏生命。
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能纵容或忽视,但在批评孩子时,应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认可、肯定,这就是心理学中讲到的“放大效应”,初中阶段的孩子有三个显着特点,极强的自尊心,强烈的独立意识,还容易受到坏的方面影响,他们很需要被重视,需要表扬自己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更需要表扬他人为自己的言行树立榜样。
因为尊重,更加珍惜。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时,才会忘记自己。”
断断续续的读完《看见》,最大的感受便是想揭自己的短儿说真话。
我们追求优质教育,高端教育,这背后藏匿着隐忍?
高分的现实迫使人们追求的只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我们关注到多少孩子委屈地想哭或已躲在角落里放声大哭?
优质教育的环境中,我们幸运的是鲜有正面冲突与暴力的反抗,但面对弱小的孩子,有多少次是成年人无意中逼迫他们走进了青春期?
为了保护做师长的尊严,我们抗拒不服从,反对个性,以爱的名义教化孩子无条件的跟从,才觉欣慰。
当一个人忘不掉自己时,如何能换位思考,真正关心别人?
如在广西山村陪伴当地的留守儿童的德国人卢安克,没有收入,没有爱情,没有房子。
又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国医生施韦泽,在非洲丛林韦黑人服务五十年,他在书中说:
“无论如何,你看到的总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虫,它是像你一样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生命,像你一样喜欢太阳,像你一样懂得害怕和痛苦,现在,它却成了腐烂的机体,就像你今后也会如此。”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柴静呈现汶川地震的画面时,多是无声的状态,默默的走,静静的听,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关于生死离别。只有一次,我知道了什么是失去。
小时候,家教严厉,在父母身边多是“不能做”,“不许做”,而姑姑总是以无所谓的态度让我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得学习包饺子时,我把一个饺子捏露了,如果在家里,我接受的便是呵斥,而在姑姑家,大家会用笑声宽容一个孩子的成长,看到是在无法挽救时,再教我拿一个饺子皮包裹在外面,让小饺子穿着两件衣服下锅。
高中时,姑姑在大连突发脑溢血,当我见到姑姑时,她已经痊愈了,我极力掩饰自己的悲伤,仍然控制不了,放声抽泣,我第一次知道怕失去一个亲人的感觉。
我坐在姑姑身边,泪水肆意的涌,就像小时候每一次受到委屈时,跑到她跟前诉苦一样,只有到了这里,小小的我才会自由的哭,好像只有这样才有安全感。
“承受痛苦是一种清洗。”
虐猫事件风波已然平息。而备受家庭重压孤独的当事人依旧不能被大众原谅,因为手段的残忍已经越过了大家的底线。
被采访时,她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表现出忏悔或沉痛,但有多少人会理解那笑容的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记事儿后,我的记忆中便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澜,或者说因为痛苦已经成为向前的力量,这之后的艰难已经能够自然地接受了。包括落榜,失恋,失业,痛苦于当时的自己是难以忍受并平复的,但挺过了之后,我得到的是再次面对问题时需要的力量。
爱的基础是理解。
这个假期,拼音不熟练的父亲终于会发信息了,轰隆的火车上,给我发了一条有别字的信息,说我离家后,一关灯他就能感觉我在另一个房间看电视,这种感觉至少需要调整半个月。
我泪水奔涌,放下手中的杂志。
过了一会儿,对面的男孩儿问我借《读者》,我强颜笑着递过去,他问:“你看哪篇文章哭的?我想看看。”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 篇四
《看见》这本书23万字,柴静说陆续写了3年,群友推荐、读者杂志报道、微博上传播,终于决定买回来,一方面为了群友间交流有共同话题,一方面也想借鉴一下畅销书到底如何打造的。从一开始泛读到后期精读摘录包括读后感整理约用了12小时,收获还不错:
了解新闻媒体业一些知识和新闻背后的故事,柴静采访的一些人物给她的启发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特别关注她从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红人到央视转行新闻从零开始的艰难转型。
一、新闻背后的一些故事,对人的关注,对人性的理解。
对药家鑫采访报道那篇,让我又一次深刻体会到,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太重要了;药家鑫因恐惧不敢面对严厉爸爸才在刹那间失去人性,残忍捅杀张妙;柴静采访过的一个忧郁症孩子给她来信说,他能理解药家鑫,他也曾因为爸爸严厉管教而恨他,得了忧郁症,后来庆幸在心理医生那里得到了宣泄,爸爸和孩子都得救了,而药家鑫没有,直到他被执行死刑后,他爸爸可能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他的严厉缺爱对儿子造成的伤害有多大,也许这也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吧—中年失子。
二、独特人物采访,给她启发也让我收获颇丰
1、老爷子大智慧;
柴静某次采访一位老爷子,做企业十几年,挣了几百亿,捐出四十亿做公益。他崇拜曾国藩,要“求缺”。闲着没事的时候,我说你经商很成功,那要你来经营新闻,能做成么。他认为跟企业一样,抓住核心竞争力,建立品牌,品牌就是人。我说负面新闻你怎么处理?他摇摇头说,新闻不分正面负面,新闻的核心是真实。这老爷子大智慧: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品牌才更有生命力,企业和个人可能都一样
2、胡适的自由独立观点;
1946年,胡适在北大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手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3、哈佛教授的浮出水面“不得不”:
我问一个哈佛的老教授,社会上那么多问题,改起来有很多惰性,怎么改?他说,让问题浮出水面,让它“不得不”改变。联想到当下不断爆出各类贪官腐败案和食品安全事件,根据哈佛老教授的观点,原来让问题浮出水面不是情况更糟糕,而是我们已进入改进过程。电台新闻听到,7月1日起中央在从上而下自上率下改进作风,恩,对这届政府有信心,对中国未来有信心,明天会更好!
4、长期默默广西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转而高调:
在接受柴静采访时,卢安克说:“以前我不想见记者,不想给别人看到我做的事情。后来我看到曼德拉的一句话,他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去做。因为这句话我才考虑接受你们的采访。”当下我们看到社会中的很多人在高调做公益做慈善,我们终于可以找到依据出处了。
前期有群友对美丽去阳光之家给智障孩子上公益阅读课并拍照分享有非议,他们认为做好事就该低调,不该张扬。我是这么理解慈善和公益的:“有人认为,慈善就该低调,作为个体这么想也是对的。但如果是站在社会管理者角度,一定是发动更多人加入爱心奉献团队为首要己任。慈善不是有钱人的专利,需要更多有心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国家财力有限,社会需要更多资源和力量来做慈善,包括公益,如果没有我的分享,包括还有其他很多媒体的宣传,大家还知道有那么一个弱势群体存在吗?说实在话,没去那儿体验之前,我根本不知道阳光之家这些孩子们的存在,根本了解他们的需求”,也许我们高调宣传推广幸福读书会爱心公益也是一样,希望通过我们的先行动再带动更多人爱读书,读好书,提升幸福感,传播正能量,读书是件幸福快乐的事!
犹太人年均读书40多本,美国人均7本,日本人均8本,中国人均读书4.3本,也许中国人广泛阅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许也正是我们幸福读书会存在并发展的社会意义所在吧。
三、从省台娱乐红人到央视新闻的艰难转型。
她从湖南卫视“新青年”当红主持人,到央视时空连线16分钟时事评论,连线多方专家同时讨论,这对柴静是很大挑战:从头开始,点滴学起,不断积累,打磨三年,终于在新闻调查中,积极主动争取20__年非典报道并凭此夯实在央视地位。时空连线同事说,柴静那时天天采访前打40分钟电话,写出100多个采访问题,化妆时还斜着眼睛继续写。
观众说那个就是报道非典的央视记者,柴静听到这句话的成就感抵去之前几个月的辛劳。她在央视的起步是专业还是勇气?!反正有些在一线工作的人比如医务工作者也被染上了sars。没有人随随便便可以成功,也许需要智慧、需要专业、有时更需要奋不顾身的勇气!
读完这本书延伸出自己想进一步读的书一是胡适传记和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另一是斯宾罗莎《伦理学》,深入研究幸福学也需要专业积累。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 篇五
我喜欢柴静,所以我不认为自己是追星,只觉得,我看她、倾听她,阅读她,可以看到那些能引起我思考的思想。喜欢的思想有很多,柴静碰巧是无论在年龄、阅历、思维方式上,其丰富程度多过我,却又离我最近的那一个。所以,很喜欢柴静在首发式上的那句话,让我们在字里行间中见书如唔吧。
拿到《看见》这本书后,一周之内读完,勾勾画画,圈圈点点,大部分都是引起我对自身的思考和审视的句子。比如说“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比如说”正义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期许,不是用来胁迫人的“;比如说”可贵在于产生分歧“。从前不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她,第一次看到她不是在时空连线,是她作为记者,只看了一次就开始喜欢这个记者。看完这本书,有一点感悟,原来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通过他的眼神、行为、谈吐表达出来。我感觉到了从那双犀利的眼神后面传递出来的她倔强、独立的灵魂。
想写篇读后感,记录我的想法。触动心灵的句子有很多,每个人喜欢的柴静都不同,我只写我看到的柴静、我为什么喜欢柴静。
一、关注内心的变化,关注自己成长的过程。
初次接到陈虻的电话,柴静心高气傲,说:”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体制里的工作我干不了“。开始了中央台的工作,有一阵连话都不会说了,再然后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然而那只是工作,为了虚荣心和恐惧,而不是发自内心。我相信大部分起步的人都有这个过程,不同的是一些人看到了,关注了并重视自己的内心的感受,然后追求变化;一些人迷失于这个过程,变成了那个当初自己反对的人。人生就是这样,社会总有它的规则将你的骄傲搓杀,棱角抹平。你要努力的去寻找那个契合点,那个能被社会接纳,又能听从内心的契合点,才能绽放你的颜色出来。当了记者,报道了地震、非典,让真实的生活扎扎实实的敲打了内心,让内心的触动贴着地皮长了出来,量变之后,一个契机,开始质变,才有了之后不断渐进的完善、再完善。只是这一变化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就像在事实面前,不是每个人都会追求真相,在真相面前,不是每个人都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过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坚持。追求真相的、独立思考的、坚持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尊重自己的内心。内心是那个起点,独立的起点,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的起点。
首发式上,很多人不止一次的提到,柴静要幸福。幸福的柴静要抱着孩子、携着老公、面带微笑。我不这么认为,我不认为已经结婚、有了孩子,衣食无忧,或者满脸微笑的女人就是幸福的,也不认为单身的、未婚的、或者还没有生孩子的女人就是不幸福的。幸福没有公式,没有条件句,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一种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感受,每个人的幸福都不同,每个时段的幸福都不一样。我喜欢柴静的回答,她说,我要配得上我希望的幸福。”
二、执着的追求自己想做的事。
一九九八年,柴静到北京,去一家杂志社实习,写国内研究的困境,不肯按编辑的要求修改内容,失去了来北京后的第一份工作。还是九八年,给一家刊登了一张十六岁的三陪女和男朋友的照片的杂志写了一封《生命本身并无羞耻》的信,愿意给他们无偿做记者,唯一的期望,是能和拍那张照片的摄影师赵铁林合作。在东方时空时,看到女子监狱,暴力重犯六成是因杀夫入狱,到了新闻调查,要继续完成这个事,做女杀夫女犯人的调查。后来柴静越来越有名,有名之后,很多追求容易被掩盖,看不见。或者,很多想做的事更容易做成,但也有很多事情更容易被放弃。书里写到山西这个煤炭大省严重的环境污染,写到焦黄色的天空、恶臭的河流、各种各样的癌症和拿着布袋子装的现金。一个官员问她:你是山西人,怎么就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柴静说:我办的就是好事。
同样是执着,最初的拒绝修改和无偿自荐是执着,后来的山西报告也是执着。后一种,更难一些。看过柴静的两个采访,一个是采访《一九四二》的作者和导演,刘震云和冯小刚,十年,不断拿起、不断搁下,然后再拿起这个电影,一个是采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一个电影界公认最不可能拍成的电影,一部拍了四年的电影。也许记者有时候会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和答案通过采访表达出来。如果我认为是对的、应该做的,就一定会做。柴静说,原来她也不怎么求实,总是用那股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是后来经历了严格的思维训练。其实,我觉得那只是方法,真正起作用的还是骨子里的那股执着和坚持。哪怕是对待导师陈虻的劝诫、批评,也是一样,错的还是对的,你说了不算,撞了南墙,也我要自己认识到。
三、尊重人、理解人。
尊重和理解,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困难无比。尊重不是礼貌;理解不是可怜。新闻调查,柴静连续做了几期节目,关于戒毒所强迫戒毒的人卖淫;关于一个1974年,因捡了一张蒋介石的传单,而无卷宗、无判决、无罪名被超期羁押28年的谢洪武;关于被鄙视、被抛弃、极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恋者。她写到“没有人会关心一个吸毒的人的死活”;写到疗养院工作人员把谢洪武和其他老人整齐的背对满天红霞坐成一排,老人直视前方,看上去无动于衷,她还是忍不住跟工作人员说“能不能把他们的椅子转一下,换成另一个方向”;写到“一个人对性和爱的态度‘不在于男男、女女、男女’,只是在于这个人本身”。在记录这幅内容章节的结尾,她用了一句话“我们最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对不同于大多数人的尊重和理解,容易接受。对于已经声名鹊起,或地位尊崇的人,需要的同样是尊敬和理解。柴静书中,周其仁推荐陈锡文时,说“就算反对他的人,也是尊重他的”。朋友谈论她从斗士转为采访官员,她说,不管报道谁,都是平等的吧。当然,她谈到,哪一种尊重和理解之后,职业要求的是准确。其实这对于每一个人也都一样,要真正做到不卑不亢的尊重和理解每一个人,要求以理性的态度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
四、真诚的感激每一种情感。
在《看见》首发式上,最后一刻,邱启明发自内心的表达了自己对于柴静的敬佩,用了一句“再怎么变,也还是那样的欣赏你、喜欢你”,我觉得,我看见,那一刻,柴静有些羞涩的低下了头。书中,柴静写到非典结束了,“数月之后,我接到一封信,很短……他在最后说:‘你会觉得好笑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外一半’。”这两个细节,一个看到的是柴静的真诚,因为她相信别人的真诚;一个看到的是柴静的尊重,她尊重每一段真挚的感情。
首发式上,主持人,称柴静为柴老,柴静自己提到很多人称她柴记者,也有人称她为柴姑娘。我想就称呼柴静,因为在字里行间阅读柴静的时候,在思想交汇的时候,在沉思的时候,我们平等。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 篇六
对柴静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网上她演讲的那个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整个演讲一气呵成,是一个很平静的叙述,但对于我却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动,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适的表述。平静、坚定、有个性、有力量。后来看到网上说这个视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第二次,记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静调查某个事件说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寻事实。当时在想做新闻是这样吗?
读《看见》这是第三次感触她。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
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无能的力量”——学会承受的力量。
卢安克——向他致敬。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义,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无能。这个逻辑从小就有,活了三十多岁近几年才开始能够说“我不会,我需要帮助”。
以前只要有事情我必须得会啊!无论任务多么艰巨自己就是要给老板一个满意的答卷。自己很辛苦,答卷交的越漂亮,活也就越来越多,一天24小时谁也无法改变,老板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最终是自己不堪重负。还好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不算晚,所以学会了去做哪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但这个认识还只是表面。
一次做项目,新来的一位大学生一起参与,由于不是她熟悉的业务,看到项目组的人都忙得很辛苦,她自己非常不好意思,帮忙又常帮倒忙。无意一次加班我分配任务,分工时我说后勤保障工作交给她来负责,她满口说“好的,请大家放心”果然,那72个小时我们封闭工作,但是每顿伙食生活起居都非常的舒适到位。项目结束后,她对我说“谢谢您,让我感觉到了我存在的价值”。这对我又是一次触动,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的价值,在任何一个环境中如果自己没有感受到价值,内心都是一种折磨。像往常一样自己做完每个事情,自己亲力亲为大伙是不是会感觉到自己的不信任,感觉不到他们自己的价值,那这样的合作,不也相当于自己在浪费旁人的时间。这是我认识的更深一层。
看了卢安克的故事,自己不禁感慨,承受的力量!多么的准确,你能承受多少也决定了你的天地有多宽广,你能承受的力量也决定了你的伙伴对你敞开的心扉。这也许是教育的方式不同,这也许是思考的方向不同,但这承受的力量正是我们自己在成长中积累的能量。卢安克的承受我看来并不代表逆来顺受,是一种更大的正能量,来改变内心的力量。
谢谢,卢安克。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每个面都有他自己的情况。
公平、公证!?谈何容易。我们一个不算大的公司,处理一件小小的事情,不同当事人各自描述的情况都合情合理,幸好自己现在有给每方面发言的习惯,不然这些小小的事情都很难处理的适度合理。
看到书中这个章节,不仅感慨谁是牺牲品?谁又让自己成为牺牲品?追求利益还是原始动力。如果一切都是诚信的,我看我们就不用合同了,一切都是信守承诺的,我看也不需要法庭了。对于利益追求很多人看到好的一面,也看到不好的一面,这两面都是做好充分准备的。但是这准备是不是能分好情况的准备和坏情况的准备呢?由终而始,你的终的定义更加重要。拿书中提到的房地产商,自己的钱打给了政府,政府又没实现承诺,也没有退钱导致了最后的结果,让我看来还是被利蒙了眼。
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追利没有问题,无非还是想过更好的生活,但是逐利有个大前提就是有命花,要是没了这个前提那一切也等于是雾里看花。
多一面去体会自然就会多一面的收获多一面的准备。好的产品经理,设计产品都会有一个场景模拟的过程,要考虑自己产品的各种场景的适用性这样才能出来经典的产品,做任何事情也是这样,多去看到另一面的情况肯定是更好的。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有很多的障碍出现,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去探寻去了解的心要是都没有,那这个自然也不会有机会获得。
这三个章节对我的触动很大,书中还有很多让自己看了有感触的章节,“双城故事”、“虐猫事件”、“非典”等等,这一切的“看见”让我有了一种自己很浅薄的感觉,眼前看的好像只有报表,这一切对于柴静的《看见》差太多了,我要看见的更多,要让自己有更多的承受力量,再将这些转化成为更大的行动力量,从而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
谢谢,柴静《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