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学习的心得体会(经典3篇)
班主任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一
班主任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也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班主任需要学会倾听。作为班主任,我时常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通过倾听,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和困惑,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此外,倾听还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们更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问题和烦恼。通过倾听,我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次,班主任需要学会自我反思。作为班主任,我时常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效果。通过反思,我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工作的质量。同时,反思还可以帮助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策略,以适应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通过自我反思,我能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再次,班主任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作为班主任,我需要与学校的其他教师、家长和学生们的家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我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与教师的合作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家长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与学生家庭的合作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家庭三方共育的教育氛围。通过合作,我能够更好地实现班主任的职责,为学生们提供全面的教育。
最后,班主任需要学会持续学习。作为班主任,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我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学习,我能够更好地应对教育中的挑战,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同时,学习也可以激发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让我更加有信心和决心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刻认识到学习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倾听、自我反思、合作和持续学习,我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虽然班主任工作有时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好自己的工作。
班主任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二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班主任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班主任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与学生、家长和其他教师进行频繁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我们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与家长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共同分享教育资源和经验。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力,班主任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其次,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教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同时,学习还可以激发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和决心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再次,班主任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作为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学生,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常常是多变的。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善于应对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调整学生的情绪和行为,维护班级的秩序和稳定。通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班主任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最后,班主任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与学校的其他教师、家长和学生家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方的资源和优势,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与教师的合作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家长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与学生家庭的合作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家庭三方共育的教育氛围。通过团队合作,班主任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责,为学生们提供全面的教育。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刻认识到学习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良好的沟通能力、持续学习、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班主任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虽然班主任工作有时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好自己的工作。
班主任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三
南京一行,一天半的学习,六场讲座,每位老师各具特色,精彩呈现,从中学到了颇多的东西,引发深思,总结如下:
第一场讲座,是杨坚老师《教育应激扬生命》的讲座,杨老师说,校风就是校长的作风,班风就是班主任的作风,顿时让我感觉到自身责任的重大。杨老师还
通过动物学校的故事,告诉我们老师不应该控制生命发展的方向,而是应该激扬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充满着各种可能与奇迹,会长出我们所不知道的无限可能。教育不是对白纸的改造,而是去发现种子里孕育的精彩。紧接着,杨老师讲了教学的几个误区:一是人不可能样样皆是,更不可能一无是处,“坏孩子”有独特的优点,比如耐挫能力、正义感、重感情和社交能力强等。“好孩子”的致命弱点是自尊心过强、难于面对失败、追求完美和比较薄情寡义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看到并重视的。二是名师是把自己种到孩子心上的人,教育的阳光应该洒向后三排。之所以有些孩子喜欢“哗众取宠”,那是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要被别人尊重的需要,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被关注。最后,杨坚老师讲了“如何激扬生命”的话题。一是为孩子提供多维的评价方式,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业,还重视孩子的品德、才艺及其他方面的优秀,对其进行专项奖励。奖励学业方面时,把学业进步显着的放之前列,给予高评价,重视班级新转生,给他们第一次完美的展示。在品德的奖励方面,分为“年度感动人物奖”和“阳光少年奖”,“小成靠志,大成靠德”,足见对孩子德育的重要意义。阳光少年,指“寻找校园最阳光的笑脸”,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动情点,使孩子们对学校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二是在学校当中设置多元的课程供孩子们选择。三是让孩子自己选择教师。杨老师说,一个孩子喜欢学习,一定是从喜欢老师开始的。看了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王主任曾经告诉我的“亲其师、信其道”,不要再埋怨孩子不喜欢学习,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让孩子喜欢上“我们”,所以从今往后,首先做一名被学生喜欢的老师!最后,杨老师说,教育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追求幸福,我觉得特别有道理,教育是一项幸福的事业,必须以幸福为目标、为导向!第二场报告,是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从刚刚上台,我就感觉李镇西老师是个极其有个性的老师,他为了宁静办学,毅然选择禁止对校园的参观。学校的校训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老师说教育是一种依恋,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重要作用的思想。教育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职业。教育是一种理解,教育是一种尊重,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是一种浪漫。李老师说每次带毕业班,他都会让毕业班的孩子给自己写信提建议,这样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更客观地去审视自己的教学,这也是进步最快的一种方式。对于后进生的问题,李老师说,一定要点燃孩子上进心的种子;让其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善于利用集体帮助,要善于把班主任自己的褒贬化为集体舆论;维护后进生的尊严,每周评选“进步最大的同学”。整个讲座过程中,贯穿了李老师很多个与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充分展现了教育要有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当有孩子愿意和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走向了成功!每天和孩子们一起打交道,难免生气,不妨想一想李老师带给我们的小故事,让自己的心成为湖泊一样宽广,使愤怒的盐分稀释一下,使苦涩的液体变成咸味的回忆吧!
第三场讲座,万玮告诉我们,要留给孩子永恒的东西,那便是情感、精神和气质。万老师向我们陈述了教学的五种境界——教知识、教方法、教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做人、教自己。做事情时必须要“极致专注”,因为态度决定高度,专注成就专业,极致锻造品质,做事情贵在坚持,贵在不断反思自己。
第四场报告是王文英老师的讲座,可谓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铁娘子,真是大开眼界。蜻蜓点水点到了孩子的心上,在初中的教育道路上,可谓用心、用情、用智慧。她每天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是为了告诉孩子们,我其实是一位最普普通通的老师,你们一定要超越老师!她采取了独特的“精神折魔法”,对孩子们进行遥控和征服,使自己的学生痛并快乐地接受这种折磨,使家长投入到教育的大阵营当中。她运用了独特的智慧去工作。她对孩子,软硬皆施。配合恰如其分,孩子亲切地称呼她为“大姐”,而她,运用独特的语言艺术,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使孩子们不得不掉入自己预设的情景中努力学习。珍视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哪怕进步只有一分。也许你只要求孩子进步一分,他会打赌进步十分,使孩子自愿地投入学习中,不断进步!
第五场报告是高金英老师的《以德治班,实现班主任的价值追求》,要求我们老师应该具有高素质,以德育德,高老师主要强调了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必须做一名有魅力的老师,孩子们才会更加喜欢你,才会喜欢你的课堂。从高老师那,我学会了一些小魔术,如变钱、一元钱下落和笔穿手帕的游戏,还有一些小笑话。高老师还教给了我们提高成绩移步法,让两个成绩相当的孩子比听课、比作业、甚至比玩耍,如果一个孩子想玩,先让他看看另一个孩子是否也在玩,这样互相敦促着步步进步。总之要想办法去了解和研究自己的学生。
第六场讲座是郑杰的《德与育的原理》,郑老师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客观地向我们进行了描述。郑老师先对我们的专业进行了讲解,然后对德、育分别进行了论述。老师教给孩子们的“德”,指的是品德,是一种人内在的品质,是关注一个人内心的成长。我们不能因为行为的外显方式来断定孩子的品德。比如遇到一个随手捡地上垃圾的孩子和遇到一个在打架的孩子,我们不能简单地判定前者就是好品德,后者就是品德不好。这两种行为都存在五种可能:害怕—好处—好人(被人认可)—责任—造福,五个阶段由低到高,两种行为不一定处于哪个阶段,我认为,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能一味批评打架,要剖析其内心,对孩子的行为循循善诱,应对孩子捡垃圾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引导,从而塑造孩子的心灵。而品德的培养,可以通过关怀和训练两个方面进行。关怀是充分利用人生来具有的移情能力和内群体两个方面的善因子来发挥作用。在育的方面,郑老师说,孩子在做错事情时,一般都是直觉判断,而非有预谋的价值判断,比如一个孩子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这并非已经预谋了好些天的事情。尽管家长、老师总是告诉他不要乱碰别人的东西,但在事情的发生过程中,这些话语还是起不到任何作用。听了郑老师的话,我突然明朗了很多,有时我们并不应该劈头盖脸地责备孩子,这也非他们的本意,这与孩子的人格、品质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要想得太过复杂。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时机,是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引导孩子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这样才会强化孩子心中的是非意识,提高孩子的判断力。对孩子,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教育,比如间接方式的讲故事、看电影等等。我们要用积极的情感和情趣去引导孩子正确的归因,给孩子正确的暗示,孩子的进步不能归因为聪明和优秀,而是他的努力,要赞美孩子的努力付出。郑老师更是通过科学验证的方式,向我们阐释了一个道理——关注什么,就是强化什么,所以一定要关注孩子的优点!若是关注孩子的缺点,那么就会不断强化孩子的缺点!郑老师还和我们强调了几种不专业的教育方式,如啰嗦、冷漠(易使孩子成为社会反对分子)、威胁恐吓和讽刺挖苦、监视等等。紧接着,郑老师又讲述了一下专业的手段分为五个层次:暗示—提示—明示—强化—惩戒。
有一位老师曾经说,问题学生多了并不可怕,那是增加我们经验的良好时机。而我们掌握的诸多经验,会更好地知道我们今后教育孩子的行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南京之行,如饱食大师们精制的精神大餐,感谢领导给予我们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