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习心得体会(实用6篇)
针灸治疗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在我学习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针灸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能,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在学习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身体的整体性。针灸治疗强调的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在针灸治疗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病症的局部表现,而是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治疗。通过学习经络学和穴位选择的原则,我了解到了人体经络的走向和相应穴位的特点,这为我在治疗中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其次,针灸治疗的核心是“调理”。针灸治疗与西医药物治疗不同,它并非针对病症的直接消除,而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使人体自身恢复健康。在学习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人体的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气血的调理方法。通过针灸治疗,我们可以通过调理经络和穴位来疏通气血,促进气血的循环,从而达到调理人体健康的目的。这种调理的过程需要我们细心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灵活运用针灸手法和穴位选择,以及合理安排治疗的次数和频率。
最后,我在学习针灸治疗过程中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作为针灸师,我们需要与病人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其病情和需求,以便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与病人的交流,我能够更好地把握病人的脉搏和舌苔等诊断指标,从而为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判断和指导。此外,与病人的沟通还能够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和合作意愿,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总结起来,学习针灸治疗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收获的旅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针灸治疗的整体性、调理性和沟通性。这些经验和心得将成为我今后在针灸治疗实践中的宝贵财富,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为更多的病人带去健康和希望。
针灸治疗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在我学习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针灸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技能,还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针灸治疗能够带来显著的疼痛缓解效果。在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针灸对于疼痛的镇痛作用。通过在自己身上尝试不同的穴位和针刺方法,我发现针灸能够迅速缓解疼痛,使我感到身心舒适。这让我深信针灸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法,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疼痛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其次,针灸治疗能够调整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通过学习经络学和穴位选择的原则,我了解到了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通过针灸治疗,我们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循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这对于那些处于亚健康状态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最后,我在学习针灸治疗过程中体会到了针灸的细腻和独特性。与西医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治疗更加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针刺手法。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症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穴位和调整针刺手法。这需要我们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以便能够给予病人最适合的治疗。
总结起来,学习针灸治疗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收获的旅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针灸治疗的疼痛缓解效果、调整内分泌系统和个体化的特点。这些经验和体会将成为我今后在针灸治疗实践中的宝贵财富,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为更多的病人带去健康和希望。
针灸治疗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针灸学这门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感悟。
针灸学是研究针刺和艾灸等治法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部分。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明显和经济安全等优点。因此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针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法是运用各种金属针刺入穴位,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治病的方法;灸法是采用艾条、艾柱点燃后熏灼穴位治病的方法。由于二者都是通过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常配合使用,所以合称为针灸。
针灸学根于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和腧穴理论,它着眼于人体的经脉循行和腧穴分布。由于理论比较抽象,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不仅要熟记经络的循行规律及分布特点,每条经的具体循行路线和主治,而且要善于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点穴记忆。针灸学的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与络脉。有直行主干经脉和侧行分支的络脉组成。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构成的体系。经络中由经气活动。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和孙络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了解和记忆。
十二经脉由手足三阳经三阴经组成。共十二条经脉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纵贯全身,其阳经分布于阳侧,阴经分别于阴侧,但是足阳明胃经徇行于前腹部,足厥阴肝经上达诸阳之会的巅顶部,并且在内踝8寸上于足太阴交叉。徇行过程中十二经脉由各自所属的脏腑及联系的脏腑器官。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相交接,同名的阳经于阳经在头面部相交接,互相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其交接规律为“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形成了一个气血循环,使经经脉之气营运不休。奇经八脉为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阴维脉、阳维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奇经八脉部隶属十二脏腑,无表里关系,但是其沟通十二经脉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了统摄有关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腧穴部分包括腧穴的定位与主治,还有特定穴的特殊应用。腧穴为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包括十四经穴、奇穴与阿是穴三大类。腧穴有近治和远治作用,部分腧穴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特定穴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的腧穴,包括依经气运行特点具有不同作用的五腧穴:脏腑原气输注流经和留止于四肢部的原穴,十五经脉别出的络脉的络穴,十二经脉和阴阳跷脉之经气淀聚的郄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背腧穴,汇聚于胸腹的募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下合穴;脏腑奇穴筋脉骨髓等精气汇聚的八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脉交会穴;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交会的交会穴。
在课程的学习中主要分了四大部分。除了上、中、下这三篇以外,主要上篇分了2个部分,一个是定位,另一个是穴位的功效。既然学校和老师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讲课,那么就一定有他的用意。在初学阶段,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去模仿、去接受老师总结出来的有一定实践价值的东西。看课外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以课本为正统,不要对其他的书尽信,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得临床经验,也就是没有辨别事物正确与否的能力,因此,不要对学习求广而不求深。广可以经过以后的学习慢慢的去拓展,而深必须现在去做。因为只有打好了牢固的基础,才有可能对以后的临床其到促进与推动作用。
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老师就要求我们背诵十二正经以及任脉和督脉的经络循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记混淆的情况经常发生。而后又开始背诵腧穴歌诀,歌诀的背诵就相对简单了。在背诵了经脉循行及歌诀后感觉学起腧穴来就比较有思路,而在学习腧穴的过程中也复习了经脉走形及歌诀。
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学校还为我们开设了针灸实验课。在实验课上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们开始按照规范正式在他人身上进针、做手法。刚开始,我还是对此抱有敬畏态度的,经过本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同学身上进针了,体会很深的第一次体验了扎针与被扎的感觉,第一次用艾柱对同学进行艾灸,第一次被艾灸。在针刺别人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了针下得气。在被针刺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了经络气血的传递。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惟一标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想要真正掌握针灸技术,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
经过数周的针灸实验操作课程的学习,我们逐渐掌握了消毒方法,基本的进针方法,以及行针手法,留针出针方法。同时熟悉了针灸施治时,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此外,我们也进行了灸法的练习,同针法相比,灸法的作用比较局限,但灸法也有针法难以企及的优势,《医药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我们学习了间接灸,包括隔盐灸、隔姜灸等隔物灸法;以及悬起灸,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针灸在治疗上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医疗手段的组成部分。
针灸在治疗上有几项原则:第一,补虚泻实——指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临床中大多以提插捻转补泻为主,配合呼吸、疾徐、开阖、迎随四法,但在具体应用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病证、不同穴位的特点运用不同手法。第二,清热温寒——热性病治疗用“清”法;寒性病治疗用“温”法。第三,治病求本——治疗疾病时要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第四,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如治疗失眠一类的疾病,若白天针刺治疗应刺以“兴奋”类穴位,而夜间治疗应刺以“安静”类穴位。
针灸应用为学习经络、腧穴、刺法灸法等基本知识和技术后,培养运用针灸方法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须把上述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由此,知道基本功对于以后临床治疗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医学习,是任重道远的,而且没有将中医融会贯通,是谈不上创新的。“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我们学习中医针灸,不仅要诵习经典,而且要心存大众。医术是为大众服务的,我们只有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才能更有动力学习。校训讲“继承创新”,可见继承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人一知半解的就去给人治病只会害人害己。所以我们要学习针灸,首要的是诵习经典,前人的智慧是无法想象的,尽管限于时代的局限,他们的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试想中医针灸是多么的博大精深,依靠一己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探究不清楚的。所以研习前人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快速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理论总是要和实践相结合的。泥古不化是注定要被淘汰的。我们要将前人的经验和现实密切的联系起来,进而真正掌握属于自己的针灸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和针灸治疗方法,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在见习实习课中,多动手,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针灸治疗的知识和技能。
针灸治疗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针灸学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学科。
经络是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成为经络系统。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腧穴是人体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点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主治特点有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循行侧胸部及上肢内前缘。主治咳、喘、咯血等肺系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证。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于上肢外前缘,上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上颈,止于鼻旁。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胃肠病、神志病,及循行部位病证。
足阳明胃经循行鼻唇部,过耳前;主干线从颈下胸,内入缺盆,属胃络脾;外行胸腹第二侧线,下循下肢外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治之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等。
足太阴脾经下循小腿内侧中间,经膝股部内前缘,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止于舌。分支一注心中,另一分布胸腹第三侧线,止于大包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循行部位病证。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目系,络小肠,从肺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后缘,入掌中,止于小指桡侧端。主治心胸、神志病及循行部位病证。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于上肢外后缘,绕行肩胛,内线入缺盆,下行络新,属小肠。上线从缺盆至目外眦,,分支止于目内眦。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循行被病证。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头顶络脑,分支至耳上角;主干从头项向下,循行于脊柱两侧,内属膀胱、络肾,下贯臀,止腘窝,枕部分支下行背腰部主干线外侧,至腘窝部相合下行小腿后侧,止于小趾外侧端。主治头面五官、项、背腰、下肢病证等。
足少阴肾经斜走足心,沿小腿、腘窝、大腿内后侧上行,过脊柱,属肾络膀胱,分支上行腹胸正中线旁。主治妇科、前阴、肾脏病,及循行部位病证。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属心包,络三焦,外行支从胸中出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中间,止于中指端。主治心、心包、胃、神志病,就循行部位病证。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上肢外侧中间,上肩,循耳部、面颊部,体腔支从缺盆进入,分布胸中,联系心包、膻中、三焦等。主治头、目、耳、面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等。
足少阳胆经胸胁,目、耳部;从缺盆发出内行支入胸中,过膈,联系肝胆;外行支下行大腿外侧止于第四趾外侧,足背分支止于足大趾。主治肝胆病,册头、目、耳、咽喉、胸胁病,及循行部位病证。
足厥阴肝经经足背、内踝前,上行大腿内侧,联系阴部如体腔,联系肝胆,上行与督脉交汇于颠顶。目系支脉注于肺中。主治少腹痛、泌尿生殖病证等。
督脉起于小腹内,下会阴部,上行于脊柱内侧上达顶,下止于唇内龈交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部位及内脏病证。
任脉起于小腹内,下会阴部,在腹正中线上行,过面部,联系于目。主治少腹、腹腰、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部位疾病,及内脏疾病。
针刺治疗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包括针具。医者手指、针刺部位及诊室内的消毒。进针主要有单手进针和双手进针,后者包括指切进针、夹持进针、舒张进针。行针手法有提插法、捻转法,及辅助手法: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毫针补泻手法有单式补泻法,包括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及其他补泻手法,以及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
灸法主要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灸法分为艾灸和其他灸法。艾灸包括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和温灸器灸。其他还有灯火灸和天灸。施灸一般先上后下,先阳后阴,壮数先少后多,艾柱先小后大。特殊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以燃火、抽气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额目的。拔罐方法有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
在本学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针灸腧穴各论的学习占有很大的比例,需要掌握临床常用穴位的定位与主治及操作方法,这是针灸学的基础,需要下功夫花时间的。针灸学一门技术,更是一门学问,需要去学习去钻研,而我只学习到了其皮毛,真正深奥的东西还未曾涉及。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我应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多实践加深对针灸的理解,从而能在今后的临床之中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针灸治疗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1、学习针灸要重整体、轻细节。
我过去学习的时候,象学习其他知识一样,就去背每一个穴的作用,但我现在只管它在哪条经络上就行了,在哪条经络上,它就治疗这条经络经过的部位的疾病,以及和这条经络相连的脏腑的疾病,这叫“经之所过,病之所治”,重经络、轻穴位,有了整体观念学习针灸治病就变得十分简单。
2、针灸配穴的原则
针灸治病配穴,就相当于中药的配方,一个病可以用不同的药方来解决,针灸治病取穴也不是唯一的,但我最常用的是四大取穴原则:
(1)循经取穴。
(2)邻近取穴。
(3)背俞穴。
(4)阿是穴(即反应点)
比如我用三棱针点刺治疗疔疮就主要用的是循经取穴配合邻近取穴。不管长在哪里人疔疮,首先从整体取穴心经的疔俞,督脉上的大椎穴;其次从所经过的经络来远部取穴;第三是沿患部周围选穴或围刺,再如,我治了急腹症,不管是什么腹痛,首先选取足三里(肚腹三里留),其次在足三里附近及胫骨、腓骨间的部位去寻找压痛点(阿是穴)、第三从脊柱两侧的夹脊穴上去寻找压痛点,通过针刺治疗,一般都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并治愈。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病人出现的反应点非常重要,比如咽喉痛来说吧,一般治疗的方法是三棱针刺少商出血,但我前不久的一天晚上睡觉时感觉咽喉很痛,同时也感觉到胆经的京门穴处有不舒服的反应,叫醒老婆给我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列缺,同时点刺京门穴,效果是出奇的好,一分钟都不到,疼痛就完全缓解,所以,在运用针刺治病时,注意病人的感觉非常重要。
3、针刺的深度、角度及留针时间对疗效影响很大。
比如治疗感冒,选取大椎、风池、合谷三穴,其中的大椎有很好的退烧和解表的效果,但要扎到喉头处有一点紧的感觉时,效果才好,扎浅了,效果就差,这是我自己所自己得出来的经验,此外,对于急性病还应该长时间留针,比如我治疗急腹症的时候,要留针三、四小时以增强刺激量。
4、我对腰椎病、颈椎病的治疗体会
现在腰椎病、颈椎病人特别多,现代医学通过拍片检查也多以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来解释,治疗也以手术消除增生的骨质或突出的椎间盘或者通过射频技术让被压迫的神经根变性坏死来治疗。我不赞同西医的观点和做法,我认为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椎骨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才是产生疼痛的主要原因。骨质增生是一种退行性的病变,几乎每个人都有,但往往只有部分人在某些时间才出现症状,我们单位有两个同事因脊椎的问题而做了手术,一个是颈椎病,做手术后,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因手术后用钢板固定颈椎,引起颈椎骨应力改变,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对手术治疗后悔莫及,另一个是腰椎间盘突出,动了三次手术,现在正在治疗之中,花费肯定是不少的,效果还要观察。但我用艾灸治疗椎间盘突出,都会在一个小时左右让病人得到缓解,连床都不能起的人,经过两、三天的治疗,就可以正常上班工作。所以我认为,椎间盘突出的根本原因在于连接和固定椎骨的肌肉
受到刺激后,处于收缩状态,一方面使相邻的两块椎骨压迫椎间盘,造成椎间盘突出,另一方面,肌肉的病理收缩状态,又造成了局部血液循环的障碍,使得局部组织缺少养料氧气的供应而引起病变,通过针灸的治疗,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目的,恢复病变部位的生理功能而使疾病得到痊愈,我看刘老师治疗的无数的颈椎、腰椎病人,没一个要开刀的。
5、针灸能治几乎所有的病
经常有人问我针灸能治什么病,我说除了外伤和剖腹产不能用针灸治疗以外,几乎所有的病都能用针灸治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针灸治病的机理就是通过刺激来达到恢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来治病的,不管什么疾病,总是离不开人的脏腑和躯体,疾病在哪个脏腑就选取与它相连的经络上的穴位,在人体哪个部位的,就选经过这条经络的穴位,总是有办法提出解决的方案。
6、运用针灸治病不需要多少医学背景
我曾经说过,学针灸,三天就可以学会治病。可能很多人都不同意我的说法,认为学医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但我认为一点也不难,我的两个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亲戚,因我用针刺治愈了他们的阑尾炎以后,他们现在都敢用针刺治病了,其中一位在2005年因患阑尾炎,腹痛厉害,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我就叫他扎足三里、再加阑尾穴,两边共扎四针,他虽然从来没有扎过银针,但病痛所迫,顾不了那么多,他就自己给自己扎,经针刺并长时间留针而治愈,从此以后,他还买了一本针灸书,凡是外出打工就随身带着银针和书本,遇到问题就现翻书,也能解决问题。2007年他到俄罗斯建筑工地打工,脚扭伤后肿得很大,他自己在脚上找穴位扎,一周而愈;去年他又到赛塞尔打工,遇到一个工友突发剧烈腹痛,经他针刺足三里、阑尾穴而迅速缓解至痊愈,工地上的工友们都感到非常神奇。所以,学习针灸的朋友,不要把针灸治病看得太复杂太神秘,如果看得太神秘了你就信心不足,这就象做饭一样,如果你把能做满汉全席才叫做饭的话,可能你永远不会做饭,下一碗面条,能填饱肚子,也叫做饭,没必要非要搞得那么复杂。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医学理论不重要,医学理论它相当于过河的船,过了河,船就可以不要了。
7、功夫在针外,信心很重要
有人可能会发现,用针灸治病,为什么别人用这些穴位能把病治好,我用同样的穴位效果不好呢?这里面的因素,除了病人的个体差异以外,我认为还有许多与针刺无关的因素,比如:
(1)保持环境安静
《黄帝内经》终始第九篇对于针刺的要求是“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yǒu,室和堂之间有窗子),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由此可以看出,针刺必须要达到,环境安静;病人入静,专心感受针刺反应;医生入静,专意一神。只有做到环境、病人、医生三者都安静,除安静还要求医生“令志在针”,这样才能达到针刺的最佳效果。
(2)对针灸要有信心
首先,所以医生的胸有成竹,适当的鼓励和安慰,病人生活方式的指导及一些注意事项,都会影响医生的治疗效果。其次,信心还表现在治疗的坚持上,在用针灸治病时,针扎上了,病人有所好转,但过几小时又痛起来了,是继续用针灸再治疗,还是认为针灸是暂时麻醉神经而踢中医一脚马上去找西医治疗呢?我认为,用针灸治疗有效,就应该坚持,上次我讲过我们小区的超市王老板患肾结石病的情况,他在医院里住院三、四天,打杜都没法止痛,经针灸治疗马上缓解,但过4个小时,病人又痛起来了,又继续针灸治疗,结果三次而愈。还有,去年我看到央视播放的节目,一个女孩因颈椎炎造成全身性瘫痪,经针灸101天的治疗而痊愈,如果没有信心和坚持,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8、加强安全意识,预防医疗事故
针灸治病我认为是比较安全的,但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1)晕针。对于大饥大饱、劳累过度的病人不要急于针灸,以防晕针,有很少的病人也有晕针的现象,但要及早发现苗头,病人有心慌不适的感觉要及时起针,停止治疗,让病人平躺,或喝点温开水,很快就会好转,严重的要掐人中、内关急救,对于一些有危险的穴位,比如哑门,可以选取与他邻近的大椎穴来代替。
(2)对失血病人,体弱病人不能强刺激。三棱针点刺,即使出血少也属于重刺激,针挑疗法也属于中等刺激,特别体弱的病人针挑疗法也不宜运用。
(3)预防因治疗效果太好而让病人兴奋过度发生意外。刘老师给我讲他一辈子就治死过一个病人,这是一个风湿性心脏病人,经治疗后,病人感觉效果好极了,感到全身从来都没有过的轻松与舒畅,由于长期疾病的压迫和到处治疗的经济负担,没想到一下子全都解决了,非常兴奋,病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亲戚就迫不及待的给他讲,讲着讲着就因兴奋过度而瘫在地上死去了,还好,病人家属没有找刘老师的麻烦。
通过这三次讲解,我希望让大家明白针灸治病的机理是通过针灸的刺激,恢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刺激是外因,而真正起作用的是人体这个内因,针灸治病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
对人的任何刺激都会引起反射,不仅仅是针灸,所以能治病的方法就不止针灸了,比如按摩、拔罐、刺血等直接对人体进行刺激的,还有声音(音乐)、气味(香气)、气功、谈话(暗示、催眠)等非直接刺激的方式,有时非直接刺激对人的作用也非常强大。
只要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你治病的手段就太多了,当你走在田间地头,遇到病人你可以用手指点按穴位,也可以随手拣一块石头来点按,也可以用火柴棒来点按,也可以用香烟来代替灸条熏烤穴位,同时,你还可以用一些充满信心的语言来暗示和安慰病人,往往一些病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被你治愈了。
到此,我的系列讲座就告一段落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肯定有不尽人意,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增进大家对针灸的认识和互相的了解,增强大家对针灸治病的信心。
针灸治疗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一个学期的针灸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其实一直到结束了我才发现,针灸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只怕是以后都没有机会学了,如果选修课可以把相同的学科能多选几次该多好啊。一直觉得针灸很神奇,用几根小针扎几下就好了,也很佩服扎针人的功夫,下手真准啊,还要记那么多的穴位,真不容易。
针灸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发明,她之所以吸引人们长达几千年,并能穿透不同文化几起几落,说明她有着神奇的魅力和价值。针灸的历史悠久,据考证,它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但针刺疗法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砭石”的出现;灸法则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证,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而广泛的被人们接受。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针灸是学习中医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能熟练把这门技艺运用到临床,为患者们减轻病痛的折磨。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推进,针灸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最终成熟,至今我们还有很多前人留下的针灸文献,足证针灸学的累累硕果,现今针灸也后继有人,一批又一批的医学生继承和发扬了针灸这一祖国的遗产。 本学期的针灸学习已经进入尾声,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我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针灸的好奇与迷惑。虽然针灸很出名,但我以前从没尝试过这种治疗方法,不了解它的疗效和作用原理,甚至对针灸还存在一定的恐惧感。针灸真的能治病、保健吗?它的原理是什么?可是针灸这种中国特色的治疗方法之所以能延续至今,而且被世界认可,一定具有其积极地作用。针灸还是未来的中医工作者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值得我们中医学生学习和研究。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了对针灸的初步学习,也逐渐揭开了针灸的神秘面纱。 通过一段时间的初步学习,我进入了对针灸认识的第二阶段,了解与认同。知道了针灸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机理,学习了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加深了我对针灸的认同。进行了简单的针刺、艾灸、拔罐的手法后,对针灸的恐惧感也彻底消失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研究下去的兴趣。
第三阶段是对针灸的熟悉与掌握。对一些针灸方面书籍的浏览使我更加了解针灸。治疗不同病证的穴位配伍及一些经验取穴,让我由衷的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渐渐的欣赏这种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文化。现在的我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针刺方法,并能熟练的掌握补泻手法。但我知道这些远远不够,还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和积累临床经验,这都需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能熟练运用针灸。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我充分意识到针灸知识的繁杂,穴位的定位、主治都是我们要记住的东西当时着实让我觉得很头痛。不过老师这学期新启用的教学顺序(先讲定位再讲主治特点)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同一部位的不同穴位往往主治病证相同或相似,所以一旦明确了定位,主治病证也就不难记了。而且老师还让我们总结了腧穴定位和主治,这也对我们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过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记忆,只有亲手写一遍,才能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本学期的针灸实验课让我收获颇丰,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练习针灸的平台,由开始的“下不去手”到后来的“得心应手”,每个同学都在改变。同学间的互相联系也体现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学期末的扎针和点穴考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好的检验了我们的实际操作水平。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想要真正掌握针灸这项技能,必须靠亲自动手。虽然我们的实验课考试已经结束,但我不会抛弃针灸的平时练习,只有勤练习,在将来的临床中才能熟练运用。老师在课上讲针灸知识的同时还给我们讲了好多临床知识,通过他描述的`各类型案例,再结合课堂上的知识,我们能更好的理解针灸、运用针灸。虽然本学期的针灸学习已经结束,但我知道我们还只是刚刚入门,还有更深入的知识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研究。现在还有部分人不承认针灸,可能因为其理论知识的不完整,但我相信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会用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针灸,认同针灸。
针灸是中国千年文化过程的产物,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而且将它们发扬光大。作为未来的医者,让针灸事业中医事业更加欣欣向荣是我们的责任,并且让所有人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