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园大讲堂书法班学习心得【通用3篇】
明园大讲堂书法班学习心得 篇一
在明园大讲堂书法班的学习中,我受益匪浅。这个班级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还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我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和帮助。
首先,明园大讲堂书法班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老师们精心准备了各种教材和习题,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巧,涵盖了书法的方方面面。他们不仅仅教我们如何握笔、用墨,还讲解了每种字体的特点和练习方法。通过学习不同的字体,我逐渐了解到书法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对不同风格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其次,明园大讲堂书法班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班级中,每个学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这种互相学习的氛围,让我不仅仅局限于老师的教导,还能从其他学员身上获得不同的灵感和技巧。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水平,并且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后,明园大讲堂书法班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他们组织了一些书法比赛和展览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书法爱好者交流。此外,他们还定期邀请一些知名书法家来给我们授课,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书法艺术大师和他们的作品。这些额外的学习机会,拓宽了我的视野,激发了我更深入地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总的来说,明园大讲堂书法班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的学习平台。他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注重学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且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学习机会。通过在这个班级的学习,我不仅仅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水平,还培养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我相信,在明园大讲堂书法班的指导下,我会越来越进步,成为一名更出色的书法爱好者。
明园大讲堂书法班学习心得 篇二
参加明园大讲堂书法班的学习,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在这个班级里,我不仅仅学到了书法的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首先,明园大讲堂书法班的教学方式非常独特。他们不仅仅教我们如何写好一笔一划,更注重培养我们的内心态度和修养。在课堂上,老师们会讲解每个字的意义和文化背景,引导我们思考字体背后的哲学和美学。他们告诉我们,书法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通过每一笔每一画,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这种思辨性的教学方式,让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热爱。
其次,明园大讲堂书法班注重培养学员的专注力和耐心。在书法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反复练习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直到达到熟练的程度。这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需要我们调整心态,保持耐心和坚持。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专注和沉浸于书法的世界,忘却外界的烦恼和压力。这种专注力和耐心的培养,不仅仅在书法的学习中有用,还可以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明园大讲堂书法班还注重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他们教我们如何欣赏和评价一幅书法作品,让我们了解不同字体的风格和特点。通过学习和欣赏名家的作品,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审美眼光,并且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书法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总的来说,参加明园大讲堂书法班的学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宝贵的经历。在这里,我不仅仅学到了书法的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通过书法的学习,我慢慢地培养了专注力和耐心,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找到了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我相信,在明园大讲堂书法班的指导下,我会继续深入地学习书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并将书法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明园大讲堂书法班学习心得 篇三
恭达老师举办明园大讲堂,吾辈得以进入学习,实乃幸事。一年多来,听了恭达老师和各位老师20多场精彩讲座和现场讲学,受益颇深,收获特别大。作为一个初习书法者,我的体会主要有三点。一、学习书法首先要学习书法文化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书法?因为我们喜欢它、热爱它。我们为什么会热爱书法?因为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中华文明史上,书法是最为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美学追求,表现出中华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它的产生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水乳交融、息息相关。我们学习书法,首先要学习了解书法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书法,是理解书法的正确途径。书法是写字,但又不同于写字,它是写字的艺术化的表现。艺术需要多方面的修养,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修养。我们要从历史、人文、哲学等方面去研究学习书法,了解书法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进程,了解书法的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书法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了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韵、隋唐的旺盛、宋元的神意、明清的繁荣,先后出现了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秦篆、汉隶、魏晋到唐宋的真、行、草等各种书体,多姿多彩。我们只有了解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物质条件和精神因素,分析其产生的内外根据,才能认清其本来面目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更加自觉地热爱书法艺术,学习书法才会有持久的、强大的内在动力。
二、学习书法必须植根传统,以古为师
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涌现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大家,他们展现出各自的风骨、气质和独特魅力,给后人树立起一座座丰碑。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继承前人、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今天我们这些学习书法者,要想取得一点点进步,就必须植根传统、坚持传统、弘扬传统。要努力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经典中去汲取营养,要以一种敬畏前贤与敬畏经典的虔诚去触摸和感悟书法艺术的真谛。学习书法,特别是书法创作当然需要创新,但创新不能丢弃传统、不能割断历史、不能离经叛道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们要自觉地以古为师,在坚持和弘扬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提升创新的灵感和能力。我以为,初习书者要能坚持和弘扬好传统书法,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切实加强习书者的人品修养。汉代杨雄早就说过:“书为心画”。书法不仅表现为形式美、技巧美,更重要的是将人的修养、品格怀抱、志趣爱好等精神本质进行了外化与表现。因此要写好字,首先要做好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二是要提升习书者的文化和学养。书法是书写文字的艺术,作品文本本身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书者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书法是靠学养支撑的艺术,失去了学识涵养,书法就成了失去灵魂的形式与符号。因此我们这些初习书者,要切实重视学养的积累,努力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多读一些明理之书、养心之书、励志之书,学养深了,对书法的爱好、情趣自然会与日俱增,书法创作的创新能力也就会得到不断提升。
三、学习书法要苦练基本功
书法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博大精深。作为初习书者,要想求得进步,必须确立目标,以古为师,选准方向,专工一体,博采众长。从临摹入手,苦练基本功,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生而熟,逐步掌握书写的技法要领。一年多来恭达老师教给我们的基本要领是:
1、精读帖
要临好帖,首先要读好帖。在选定一种自己最喜欢、最适合的书体后,选好范本再精心读帖,熟读范本。首先要了解范本的尺幅大小,是用什么纸张及毛笔书写的;然后仔细观察字的形态、笔势和用笔,做到细致入微,把大小、粗细、形状、起止、转折、连接、提按等都搞得十分清楚。这样心中有数了,临帖时才会做到挥毫落纸,一挥而就,一气呵成。
2、多思悟
读帖、临帖,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用脑、学会反复思考,才能悟出其道。读帖时,要尽可能地研究前人创作时用笔的主观意向,了解前人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即笔墨之外所流露出来的人生际遇、心态等状况,尤其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和欣赏前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气息和它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临帖时,要围绕线质如何表现、运笔速度如何控制、章法如何处理等进行认真思考。无论是形临、意临还是背临,都要认真找出自己临写与范本之间的差距,分析自己临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既把握住范本的笔意、笔法、笔势等外在因素,又能领会前人的情操、度量、见识等内在因素,将前人的精神境界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做到既形似、又神似。
3、苦练习
学习书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必须契而不舍、持之以恒、苦练基本功。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可走,绝不能急功近利。临摹的次数越多,心里越明白,手下之笔也就越熟练到位,久而久之,就会由勉强进入自然,进而从心所欲。练书法要肯吃苦,不吃苦将会一事无成。于右任先生曾经作诗曰:”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回忆了他当年研习《石门铭》与《龙门二十品》的艰辛历程,给了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我们这些初习书者,也必须象于右任先生那样,认真刻苦、反复临摹,多下苦功,不惜几十遍、几百遍地临帖,只有功夫深了,才能打牢基础,做到熟能生巧,使经典融化到自己身上,做到由法入,由法出,从规矩入手,然后大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