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医学免疫》第四章知识点总结【推荐3篇】
公卫执业医师《医学免疫》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篇一
在公卫执业医师的考试中,《医学免疫》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第四章是其中关键的一部分。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调控,以及免疫应答的特点和机制等内容。以下是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调控
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需要进行复杂的调节和调控。其中,调节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信号通路是免疫应答的核心。通过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以及信号转导通路的相互作用,免疫系统能够实现对外界刺激的有效响应。
2. 免疫应答的特点和机制
免疫应答是机体对外界抗原刺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免疫应答主要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类型。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细胞介导,体液免疫主要通过B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机制包括抗原识别、抗原处理和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效应细胞的生成和免疫记忆的形成等。
3. 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耐受是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被抑制或消除的状态。免疫耐受的破坏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自身免疫疾病是机体对自身组织抗原产生异常免疫应答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 免疫调节和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是通过增强或抑制免疫应答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免疫治疗的目标是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常见的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调节剂的使用、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总结起来,公卫执业医师《医学免疫》第四章主要涉及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调控、免疫应答的特点和机制、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免疫调节和免疫治疗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对于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临床问题。
公卫执业医师《医学免疫》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篇二
在公卫执业医师的考试中,《医学免疫》第四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章主要涉及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调控、免疫应答的特点和机制、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免疫调节和免疫治疗等内容。以下是这一章的详细知识点总结。
1. 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调控
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调控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的关键。其中,信号通路是免疫应答的核心。通过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以及信号转导通路的相互作用,免疫系统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有效的应答。
2. 免疫应答的特点和机制
免疫应答是机体对外界抗原刺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免疫应答的两种类型。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细胞介导,体液免疫主要通过B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机制包括抗原识别、抗原处理和递呈、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效应细胞的生成和免疫记忆的形成等。
3. 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耐受是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被抑制或消除的状态。免疫耐受的破坏会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自身免疫疾病是机体对自身组织抗原产生异常免疫应答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 免疫调节和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是通过增强或抑制免疫应答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免疫治疗的目标是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常见的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调节剂的使用、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
综上所述,公卫执业医师《医学免疫》第四章的知识点涉及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调控、免疫应答的特点和机制、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免疫调节和免疫治疗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公卫执业医师《医学免疫》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篇三
2017年公卫执业医师《医学免疫》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2017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的备考工作已经开始了。为了让考生更好的复习医学免疫科目第四章的知识。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第四章知识点汇总,欢迎阅读。
免疫球蛋白
1、抗体(Ab):B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功能的免疫球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2、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Ig)。
3、超变区:V区内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的变化程度并不均一,其中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称为超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
4、互补决定区:VL与VH均有3个HVR,它们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antigen-binding site),该部位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超变区又称互补性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
5、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或者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作用于某一种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以IgG为例)
1、四肽链结构:由两条相同的长链和两条相同的短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分子。
①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区)
* Ig分子N端,在轻链1/2和重链1/4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有较大差异 。
V区又可分为高变区(或互补决定区)和骨架区。
*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HVR):在VL和VH中某些局部区域的氨基酸组成与排列变异极大,此为HVR。VH和VL各有3个HVR。
* 互补性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高变区乃抗体与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结合的位置,该部位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HVR又称为CDR。
* 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 FR):V区中非HVR部位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相对保守,此为FR。VH和VL各有4个骨架区。
②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区)
* Ig分子C端,在轻链1/2和重链1/4(IgG、IgA、IgD)或1/5(IgM、IgE)处,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比较恒定。* C区虽不直接与抗原表位结合,但Ig的多种生物学活性是由C区介导的。
(二)、功能区
1、定义:Ig的多肽链分子可折叠成若干个链内由二硫键连接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约由110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一定的功能,故称功能区。
2、各类Ig功能区
L链:VL、CL H链:VH、CH1、CH2、CH3、CH4(IgM、IgE)
3、功能区功能(以IgG为例)
1) VH和VL: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2) CL和CH1:某些同种异型(allotype)遗传标记;
3) IgG的CH2、IgM的CH3:补体C1q结合点(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4) IgG的CH3:结合单核/巨噬细胞表面FcR(介导不同生物学效应);
5)铰链区(hinge region)
* 位于CH1与CH2之间,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对蛋白酶敏感;不含α螺旋,故易伸展弯曲,有利于IgV区与抗原互补性结合;有利于暴露补体结合点。
(三)、水解片段
1、木瓜蛋白酶(papain)水解片段
IgG在木瓜蛋白酶作用下→Fab段(抗原结合段)×2 + Fc段(可结晶段)
2、胃蛋白酶(pepsin)水解片段
IgG在胃蛋白酶作用下→F(ab’)2 + pFc’(无活性)
意义:研究抗体的化学结构;用于临床,如用胃蛋白酶水解抗体保留了免疫原性,而pFc’又避免了Fc段因亲细胞性而引起的副作用。
(四)、J链和分泌片
1、J链(joining chain)
2、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又称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onent, sc)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V区的功能
V区的基本功能是与相应的抗原表位特异性地结合;
* 体液中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A)发挥中和毒素和病毒作用;(B)介导体液免疫效应
* B细胞表面的Ig(BCR)特异性结合抗原表位,赋予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表位的能力
(二)、C区的功能
1、激活补体
(1)IgM、IgG1-3与抗原结合成复合物,激活经典途径。
(2)凝聚的IgA或IgG4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2、与细胞表面FcR结合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 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 Ig 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 →促进吞噬作用;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b-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 表达FcR的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通过识别Ab的Fc段而直接杀伤被Ab所覆盖的靶细胞的过程称为ADCC。
(3)介导I型超敏反应
* IgE Fc段与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表面FcεR结合→靶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I型超敏反应。
3、穿过胎盘和粘膜
* IgG可通过胎盘;sIgA可穿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参与粘膜局部免疫。
(三)、V区、C区共有的功能
1. 抗体对免疫应答有正、负调节作用。2. 免疫原性
三、抗体的制备
1、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cAb):用普通抗原免疫动物所获得的抗体,由于抗原含多种抗原决定簇,同时刺激多个B细胞
克隆产生抗体,所获得的抗体是包括多种特异性抗体的混合物,此为多克隆抗体。2、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①概念:由一个BC克隆所产生的、识别一种Ag决定簇的同源Ab。
②MAb的优点是:高特异(仅针对特定抗 原表位)、高纯度(属同一类、亚类、型别)高效价、可大量生产。
③MAb的应用:
1)检测各种Ag(C表面Ag/TuAg/CK/H)
2)用于疾病治疗
2、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与功能:
IgG:(单体)“主力军”)
(1)分4个亚类:IgG1、IgG2、IgG3、IgG4(2)血清含量最高(75%),分子量最小
(3)出生后3月开始合成,半衰期长21天左右(4)唯一通过胎盘的Ig
(5)丙种球蛋白的主要成分(6)抗感染抗体、参与自身免疫、超敏反应
IgM:(五聚体或单体)“先头部队”
四、聚体IgM:
(1)分子量最大,存在于血流中,抗败血症(2)合成最早、半衰期短,用于早期诊断、产前诊断(3)具有强大的调理、激活补体及杀菌作用(4)血型抗体主要为IgM(5)参与自身免疫、超敏反应
单体IgM:SmIgM为B细胞最早出现的重要表面标志
IgA:“边防军”
血清型IgA:单体,存在于血清中,免疫作用弱
分泌型IgA:双体、三体及多体
(1)存在于乳汁、唾液及外分泌液中(2)局部免疫、激活补体(替代途径)、ADCC
IgD:
(1)血清含量低(1%)(2)为B细胞的分化受体(3)防止免疫耐受的发生
IgE:
(1)正常时含量极低(0.002%)(2)两类Fc受体高亲和力受体:与I型超敏反应有关
低亲和力受体:与ADCC有关
特型抗原表位。
①同种型:②同种异型: ③独特型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