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故事【实用3篇】
勤俭节约的故事 篇一
一天,小明的爸爸买了一些杂货回家,包括了一袋洗衣粉。小明看到洗衣粉袋上有一张宣传单,上面写着:“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小明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什么是勤俭节约呢?”爸爸笑着解释道:“勤俭节约就是指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不浪费食物和物资,同时也要学会节约用水用电。”小明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从那天起,小明开始注意起自己的生活习惯。他每次吃饭都会吃光盘里的食物,不浪费一粒米。他还会将剩下的饭菜放入冰箱,第二天再吃。小明还学会了如何节约用水,他每次洗手、刷牙都会关掉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他还提醒爸爸妈妈,每天晚上洗菜时用的水可以收集起来,浇花或者冲马桶。
小明的勤俭节约行为不仅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赞赏,也在学校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小明的好朋友小华也受到了他的影响,开始像他一样勤俭节约。他们一起将剩下的食物打包送给需要的人,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节约用水活动。
小明的勤俭节约不仅带来了环境保护的效果,也培养了他的责任心和社会意识。他明白,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美德。他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勤俭节约的故事 篇二
小明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他从小就受到了父母的教育,明白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尽管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小明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反而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小明的学校组织了一次勤俭节约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在一个月内记录下自己的开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节约措施。小明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开始认真记录自己的开支,并思考如何节约。他发现自己每天买零食的花费相当可观,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做零食,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节省开支。
小明在家里找来了一本食谱,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零食,比如蛋糕、饼干等。他从超市买来了一些食材,然后按照食谱的步骤一步步操作。虽然一开始做得并不完美,但小明并没有放弃,他一边不断尝试改进,一边向爸爸妈妈请教。经过几次的试验,小明终于做出了自己满意的零食。
小明的零食不仅味道好,而且价格比超市里的零食便宜许多。他将自己做的零食带到学校,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大家品尝后纷纷称赞小明的厨艺,同时也受到了他的影响,开始尝试自己动手做零食。
通过这次活动,小明不仅学会了如何节约开支,还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他明白,勤俭节约不仅可以节约开支,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小明希望自己以后能够继续保持勤俭节约的习惯,为自己和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
勤俭节约的故事 篇三
蒸葫芦
有位叫郑庆余的人极为节俭,一天他请客,当着客人面他吩咐仆人说:“要蒸烂去 毛,不要把脖子拗断了。”大家以为必定是蒸鹅鸭之类,等了很久,仆人端出了清香的调料 ,又在每位客人面前各放了一碗粟米饭,一枚蒸葫芦,客人们只好偷偷笑着勉强进餐。
毛泽东生活俭朴
毛泽东同志在生活
中一直保持着俭朴的本色。他在求学时就是“身无分文 ,心忧天下”,从不与人谈论吃喝;在长征中,他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到延安去,他穿的 军装补了又补,照相时没帽子戴还借别人帽子用,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他和大家一起参加了 大生产运动。总理艰苦朴素周总理在生活上从来不搞特殊,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他伏案工 作多,衣服袖子破了,他就在肘部补个大圆补丁。为了保护袖子,他又做了袖套戴上。他的 衬衣总是补了又补,最后补得连自己也看不出其本来面目了。
朱德一生尚俭
朱德同志革命的一生,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一生。他在旧军队中官阶已 经很高,与他职位相当的人都娶姨太太,抽鸦片,而他却不图安逸,宁愿到欧洲勤工俭学, 过艰苦的生活。在井冈山,他与红军战士同甘共苦,一起挑粮,留下了“朱德的扁担”的佳 话。
徐特立尚简朴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延安时,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他虽然德高望重, 但在物质享受方面一直坚持低标准,和两位青年教师合住一孔窑洞,盖一床旧被子,在大食 堂里和大家吃同样的饭菜。
邓小平开豆腐店
邓小平留法期间,在巴黎开了一家“中华豆腐店”留学生们轮流推磨豆腐 。中国豆腐这种新鲜的食品很快为巴黎人所接受,豆腐店生产的豆腐供不应求。就这样,留 学生们解决了勤工俭学问题,也为中共旅欧支部提供了活动经费。
雷锋的节约精神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月领到的津贴费 ,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储蓄所。他的袜子总是补了 穿,穿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愿 意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人可领两套单军装,两 件衬衣、两双鞋,而雷锋却只领一份,说是是“够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