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化建设进展调研报告(精选3篇)
区文化建设进展调研报告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区域文化建设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我区文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调研背景
我区位于经济发展较为繁荣的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但在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区文化建设的进展,本次调研报告应运而生。
二、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向居民、文化从业者、相关政府部门等发放,了解他们对我区文化建设的认知和期望。
2. 实地调研:走访了我区的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院校等文化场所,与相关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文化建设的看法和需求。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客观的调研结果。
三、调研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调研结果:
1. 文化设施薄弱:我区虽然拥有一定的文化设施,但整体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居民对多样化文化体验的需求。
2. 文化活动缺乏:除了传统的节日庆典,我区缺乏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无法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
3. 文化教育不足:我区的文化教育资源有限,缺乏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四、问题分析
以上调研结果反映了我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 投入不足:我区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了文化设施和活动的匮乏。
2. 人才缺乏:缺乏专业化的文化从业人员,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教育。
3. 缺乏创新:文化活动缺乏创新和吸引力,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五、建议和措施
为了推动我区文化建设的进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1.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提升文化设施和活动的质量和规模。
2. 引进人才: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专业化的文化从业人员,提升我区文化服务和教育的水平。
3. 创新活动形式:鼓励创新,开展各种新颖、有趣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4. 加强宣传推广:加强对我区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居民的文化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分析和建议,相信我区的文化建设会取得更大的进展,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和体验。
区文化建设进展调研报告 篇二
近年来,我区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总结我区文化建设的成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文化建设成果
1. 文化设施建设:我区投资兴建了一批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体验空间。
2. 文化活动丰富:我区举办了许多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参与者,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
3. 文化教育提升:我区加强了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建立了一批专业化的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提高了居民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二、存在问题和挑战
1. 设施利用率低:虽然我区拥有一些文化设施,但由于利用率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进一步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
2. 文化活动缺乏特色:我区的文化活动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在形式和内容上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需要加强对文化活动的策划和设计。
3. 文化教育资源不均衡:我区的文化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地区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则相对较差,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和投入。
三、建议和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文化建设的进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1. 提高设施利用率:加强设施的管理和运营,开展更多吸引人的文化活动,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
2. 加强文化活动策划:鼓励文化机构和从业者进行创新,设计更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增加观众和参与者的参与度。
3. 优化文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通过本次调研报告的分析和建议,相信我区的文化建设会继续取得进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区文化建设进展调研报告 篇三
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课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区于4月25日至5月10日对相关单位、企业、文化场所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区文化建设现状
(二)文化事业建设初具规模。积极筹措资金,全面完成区图书馆的新建,按部颁标准改建乡级文体活动中心5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4个。目前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乡(镇、街道)文体活动中心1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50个。优秀文艺作品、文学作品不断涌现,杨丽萍、罗永娟等优秀文艺人才知名度日益提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电视覆盖率达94.98%,广播覆盖率达87.49%。《南汀河》和“吉祥**”网站的创办,初步形成了以广播电视、图书出版、文化娱乐等为重点的产业群体。
(三)群众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文学创作、音乐、歌曲、书法、摄影等艺术有所起步。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 2.坚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肉相连的。因此,民族文化的创新必须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对于文化遗产,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实现新的超越和发展。推出更多既有丰厚文化底蕴,又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本质、符合群众审美要求的精品力作。
3.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精神文化产品既有物质产品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肩负着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大责任。加强文化建设,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不论是发展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努力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占领市场、赢得群众,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坚持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从**区文化发展的长远出发,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积极参与同世界各种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辨证取舍、择善而从。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做大做强吉祥**文化品牌。
5.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文化建设为了群众,文化建设也必须依靠群众。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支持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更好地活跃城乡基层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当主角、唱大戏。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培养文化建设骨干,提高群众文化队伍素质,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
6.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要着力推动文化建设与科技进步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现代信息技术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发展高端文化产业,提高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率,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12年,做到文化工作体制顺畅、机制规范、文化产业实力增强、精品不断涌现、设施功能配套、人才结构优化、市场开放有序、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和文化综合实力居全市前列。
(四)发展战略
1、文化经济战略。积极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发展,以文化发展引领经济加速发展,增强像司岗里步行街、昔本咸菜厂、茶文化风情园、强力集团、韭菜坝煤业公司和温泉花园酒店等企业的文化含量,以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龙头带动战略。在区域发展上,重点发展城区文化产业,确立其龙头地位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产业门类上,重点扶持文化旅游业、广播电视业、图书出版发行业、演艺娱乐业、信息网络业等“五大门类”的产业。在市场主体上,重点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产业集团发展。
3、品牌特色战略。积极开发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形成品牌链,扩大**区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充分发掘**区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五大文化品牌”,即:以佤文化为主的城市广场文化,以南美拉祜族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以五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澜沧江区域、茶文化风情园和小道河省级森林公园为特色的旅游文化,以平村老区和博尚革命战争遗址为代表的革命历史文化,以《南汀河》刊物、“吉祥**”网站、**区广播电视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传媒文化。
4、科技创新战略。促进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逐步使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积极配合市级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催生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5、人才聚集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一批在区内外、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人才,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经营人才,进一步健全全区“四级”文化体育网络组织机构,继续扎实抓好“三百”文化体育工程建设,推动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保障措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成文化建设的繁重任务,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扎实工作,在重大措施上务求突破,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一)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这是面向全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建设工程,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文化建设全过程。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着力解决信念、信仰、信心、信任问题,筑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倡导讲求诚信的行为准则和良好风气,以政务信用为关键、商务信用为重点、社会信用为基础,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信为本、守信光荣的社会氛围,努力打造诚信**品牌。搞好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制文化,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把道德养成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眼于建设和谐文化,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着力培育“坚韧拼搏、求实开放、团结和谐、创新超越”的**精神,不断提升全区人民的思想道德境界。
(二)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程。文化体制的改革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着重是加大投入;一手抓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放开搞活。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要从内部机制入手,如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对承担公益性文化事业职能的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站等单位,要增加投入力度,同时,采取措施,鼓励这些单位面向市场,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从“养人”向“养事业”、“养项目”的转变,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营性文化产业改革要从机制创新入手,面向市场,培育市场主体,增加活力,创造经济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优良的服务。
(三)抓好文化载体建设工程。当前,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区文化体育综合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区文化形象。二是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文体服务中心及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五大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基本文化权益。三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科学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好当前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问题。重视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文化
遗产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变文化遗产优势为文化发展优势。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要适应广大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广场文化、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等各类文化活动,推进单位文化、社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