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共青团建设实际情况调研报告(推荐3篇)
学校共青团建设实际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学校共青团建设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
学校共青团是培养青年学生的组织,承担着重要的思想引领和培养培训任务。然而,通过对学校共青团建设的实际情况调研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活动不够精彩、组织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为了改进现状,本报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问题分析:
1. 组织活动不够精彩:学校共青团组织的活动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往往只是简单的集会、讲座等,缺乏创新和互动性。
2. 组织形式单一:大部分活动只是在教室内进行,缺乏与外界的互动和实践,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对共青团活动的参与度较低,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改进措施:
1. 创新活动形式:共青团组织应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如举办主题派对、户外拓展训练、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高活动的吸引力。
2.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共青团组织应积极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邀请社会名人、企业家等参与活动,并向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参与度:共青团组织应积极开展学生代表选举、志愿者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青团的建设和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认可。
三、实施计划:
1.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共青团组织应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参与人员等,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加强宣传工作:共青团组织应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工作,使用各种宣传媒体,如校内广播、校报、微信公众号等,提高学生对活动的关注度。
3. 建立反馈机制:共青团组织应建立学生对活动的反馈机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和调整活动策划。
四、预期效果:
1. 提高学生参与度:通过改进活动形式和加强宣传工作,预计能够提高学生对共青团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2.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和实践机会,预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实践活动,预计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结论:
学校共青团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的吸引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共青团组织应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创新活动形式,并建立学生参与的反馈机制,以实现共青团建设的目标。
学校共青团建设实际情况调研报告 篇三
一、加强和改进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意义
共青团是未成年人在中学时期接触最多的组织,也是加强对未成年人 3、学校共青团工作的组织领导
目前,县教育局团工委在县教育局党委和团县委的领导下,负责对全县教育系统共青团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其主要职责如下:①负责提出全县教育系统共青团的工作规划,指导学校共青团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②指导学校共青团组织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各项活动;③了解和掌握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情况,向上级反映青年的思想动态、建设和要求;④负责学校共青团组织的建立和换届选举及领导班子的考察工作;⑤负责教育系统团干部的培训及共青团工作的考核督查。
三、努力寻求学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发展
新形势下学校共青团工作要取得新的发展,就必须要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开发青年 (三)、把握新形势,创建新载体,为学校共青团工作增添活力
通过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净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扭转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共青团工作者长期探索、实践的课题。在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工作应该从哪里着手呢?我的体会是:
1、及时了解团员青年思想特点,加强工作的针对性。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时代,它创造了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人间奇迹,多媒体、因特网等高科技手段令人目不暇接,并逐步缩小着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整个社会仿佛浑然一体。学校也同样感受着现代生活的气息,互联网、信息流、电视广播、图书音像、报纸杂志等诸多大众传媒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视野开阔,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足
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生活方式的改变,极大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青年人表现得尤为突出: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独立性强,乐于表现自我;生活优越,难以吃苦耐劳;感情丰富,缺乏责任感;行为多元化,单纯的纪律约束对他们似乎有些苍白无力。学校共青团的工作要适应团员青年的这些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如针对团员青年思想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独立性强、乐于表现自我的特点,团组织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公开招聘团干部、主持人,鼓励学生自己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参与大型活动的会场布置,自己设计团日活动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管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针对独生子女“娇气”、“霸气”的特点,坚持对新生进行军训,在军训中磨炼学生意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学会忍耐;假期期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开拓视野,了解社会,学用结合。在校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共青团的凝聚力相应增强。2、不断提高团员的团员意识,为共青团组织形象增辉。共青团作为党的后备军和助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所作为才能有所地位,在新形势下团组织只有不断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员的团意识,才能以自身形象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学校团组织要以共青团旗帜凝集广大团员,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团员青年,以传统文化活动熏陶团员青年。如通过开展“团旗在我心中永飘扬”、“我为团旗添光彩”、“社会实践采风”、“十八岁成人仪式”、“敬老助残献爱心”、“城乡小朋友手拉手”等主题活动,使团的工作有声有色,富有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3、从小处着手,从点滴积累,培养教育团员青年的良好品行。教育的功能在于培养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处着手,从点滴积累,在学校教育中尤为重要。譬如,常年坚持不懈地在开展“爱我校园、美化环境”的清扫校园活动,要求全校学生每天佩戴校徽、团员必须佩戴团徽等。团组织同时也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有的学校开展校园歌手演唱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文化艺术节活动、校园广播站、文学社等活动,创造浑厚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不仅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更是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4、切实把服务青年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出
发点和立足点。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会识字和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技能外,教育者更应赋予他们一个健全、完善的性格。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学校共青团组织要从这个教育目的出发,建立健全和完善服务青年的机制,关心团员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家长联系会、心声交流恳谈会等活动,对团员青年关心的热点、敏感性问题从正面予以解答,消除他们思想上的好奇和疑虑。应加强业余团校、业余党校的建设,尤其是对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学校团组织要经常和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组织他们系统学习党的历史、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端正入党的动机,对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