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调研报告评价(精简6篇)
最新社会调研报告评价 篇一
最新社会调研报告评价
最新社会调研报告是一份对当前社会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的专业报告。它通过采集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来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这一报告的发布对于政府制定政策、企业决策以及社会公众了解社会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最新社会调研报告进行评价,并探讨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最新社会调研报告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这份报告是由专业的研究机构或社会调查机构进行制作,他们通常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和方法,并对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因此,这份报告所得出的结论和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最新社会调研报告能够反映社会状况和民众意见。这份报告通常会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经济、教育、医疗、环境等多个领域。通过统计和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们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这对于政府制定政策、企业进行市场调研以及社会公众了解社会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最新社会调研报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调查对象的限制,样本的选择可能存在偏差。比如,调查对象可能只是特定地区或特定群体的代表,而不能代表整个社会。这样一来,报告所得出的结论和数据就可能不够全面和准确。其次,由于社会状况的多变性,报告的发布可能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报告发布之后,社会状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一来,报告的参考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最新社会调研报告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能够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它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样本选择的偏差和滞后性问题。因此,在参考最新社会调研报告时,我们应该对其结果保持审慎的态度,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最新社会调研报告评价 篇三
二级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09会计学3班 姓名学号:韩钊20091393 调查时间:2011.01.20—02.10
一、调查时间:2011.01.20—02.10
二、调查地点:重庆市
三、调查内容:
1、重庆城乡统筹情况。
2、重大“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3、农村增收脱贫情况。
4、“五个重庆”建设情况。
为了掌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了解重庆城乡统筹,五个重庆建设等重大事项的实施情况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特在寒假期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作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重庆市地处中国西南,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人口3253.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1.15万人,城镇化率49.99%。)。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直辖以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加大了对社会民生的投入,随着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所做的三一四部署,重庆被国务院列为城乡统筹试点城市和去年提出的五个重庆建设为重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城乡统筹和农村增收脱贫问题中,政府扎实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和农民增收。突出土地、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基本建立起区县、乡镇和行政村土地流转三级服务体系,土地流转率居全国第四位。农村土地交易所通过地票交易,开辟了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途径。集体林权确权面积和颁证户数均超过90%,累计流转林地735万亩。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比例超过30%。乡镇金融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加大城乡就业统筹力度,提质发展劳务经济,培训农村劳动力44.4万人,新转移36.7万人。把加快“两翼”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市级以上财政转移支付“两翼”的资金增长21%,市属国有企业筹资50亿元帮助“两翼”16个区县建设工业园区,“一圈”向“两翼”援助资金和实物达到2.6亿元,“两翼”经济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大力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大幅增加“三农”投入,发放直补资金32.8亿元,惠及1952万农民。生产粮食1137万吨、蔬菜1177万吨,出栏生猪2002万头。建成开县鲤鱼塘水库,竣工大中型水利工程8座,整治销号病险水库405座,又有220万城乡居民喝上安全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开通农村客运线路2000余条。建成农村沼气池19万口。农村国电网改造率提高到93%。所有自然村实现通电话。建设巴渝新居3.7万户,改造农村危旧房4.1万户。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500个。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5万。选派5460名大学毕业生、9549名专业技术人才、9153名驻村干部下乡助农。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五个重庆建设中,政府全面推进“五个重庆”建设。把“五个重庆”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平台,塑造内惠民生、外树形象的城市品牌。投入2050亿元,超额完成各项年度任务。拆迁改造主城区危旧房447万平方米、工矿棚户区70万平方米,建成廉租房8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69万平方米,直接惠及10万个家庭。综合整治主城居住小区1287万平方米,拆迁改造城中村269万平方米。绕城、沪渝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渝湘高速武隆至黔江段等建成,新增通车里程412公里。改建干线公路3000公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竣工投用,襄渝二线全线贯通,渝怀二线开工建设。朝天门大桥等一批城市交通项目建成投用,轨道交通建设进展顺利。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菜园坝长江大桥喜获“詹天佑奖”。结合燃油税改革,率先在西部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成功实现主城内环站口外移目标。城市、农村、长江两岸等六大森林工程同步推进,植树造林578万亩,建成城市绿地5496万平方米,市民造林绿化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城区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深入实施,完成主城区企业环保搬迁25户,淘汰小煤矿300万吨、小水泥145万吨。惠及城乡居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完成734个基层医疗设施项目改扩建,提前两年全面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甲型h1n1流感防控科学有序。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改造投用,新建登山步道58条、中小学塑胶运动场329片,成功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健康校园杯”学生运动会。重庆运动员在十一届全运会和首届智运会上取得较好成绩。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成效明显,重特大事故控制到2起。社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更加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在解决民生问题中,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财政民生支出682亿元,创历史之最。为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职业培训等补贴6.7亿元,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亿元。高校和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0%、97%,受金融危机影响回流的367万农民工基本实现再转移就业。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原征地农转非和城镇用人单位超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全部解决,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个区县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区县全覆盖。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提高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优待抚恤水平,保障了210万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西部率先建立城乡一体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国家标准。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学生360万人。城乡低保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学费全部免除。31.7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足额兑现。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8%。职业教育优势更加凸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高校教学科研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级成果奖53项。强化涉农、教育、医疗等关系民生的价格管理,物价总体保持稳定。过去一年,我们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扎实开展大走访攻坚行动,组织20万名干部深入基层排查化解信访积案,走访群众89万人次,投入资金48.8亿元,解决各类问题8.5万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按照中央部署,依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得到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拥护。累计抓获涉黑涉恶人员3339人,一批黑恶团伙已受到法律惩处,一批黑恶势力“保护伞”被铲除。城乡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八类暴力刑事案件占比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综上所述,可见重庆市在城乡统筹试点,农民增收脱贫,五个重庆建设等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离真正的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完成五个重庆建设,成功试点城乡统筹,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在城乡统筹和农村增收脱贫过程中,农村面临的现实问题还很多。如农业生产力低下,农业整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对农村财政投入不足使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低下,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农村整体上的医疗水平,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整体偏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干部、党员难以适应新时期下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在五个重庆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如宜居重庆中面临危房棚户区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怎样做到尊重民意,杜绝强制拆迁,和谐建设等问题。森林重庆中的重形式轻内容,过程轻结果,重栽种轻管理,重指标轻效益,重口号轻行动等问题。平安重庆中的交巡警平台设置点过少,造成的治安死角,城市郊区警力薄弱等问题。畅通重庆中的面临主城地域限制交通建设难度大,农村村村通覆盖面还不高等问题。健康重庆中的怎么样解决居民参加锻炼积极性不高,现有体育设施薄弱等问题。
三、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今年已下达的四批中央投资中,民生工程投资所占比重超过50%。落实到重庆而言就是继续开展城乡统筹改革,继续加大对五个重庆建设的投入,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继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继续加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在城乡统筹过程中,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根本的问题是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配置问题,使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同步提高,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其中的核心问题又是如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问题。农民有了土地经营权,产生了积极性,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一定时期内的权益有了保障。我国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土地很少,仅仅依靠土地难以实现生活富裕,更难不断提高富裕程度,从长期上讲,土地经营权难以保障农民的根本权益。城市化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城市化必然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农民不可能身背土地进城。逆向思维,保障农民权益的手段并非仅有土地使用权一项,否则土地经营权就成了束缚农民手脚的绳索,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只要能够保证农民的根本权益、生存权和发展权,土地经营权也可以活跃起来,成为吸引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的吸铁石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把城乡交流引向生产要素层次,成为统筹发展的基石。社会的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工业反哺农业上,而要转移到城市反哺农村,培育城镇上来。而且,反哺的基本点要建立在生产层面上,形成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能力。对城乡统筹的建议:迎接农民进城.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在农民增收脱贫中,就是要加大农村投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在加大农村投入中就是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进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弄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制定优惠政策,发展农村品深加工提高农业附加值。
最新社会调研报告评价 篇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调研报告
调 研 题 目: 关于潍坊市市区使用公共自行车的调研
报告
姓 名 学 号: 年级专业班级: 所 在 学 院: 撰 写 时 间: 指 导 教 师:
关于潍坊市市区使用公共自行车的调研报告
摘要:本次调研在潍坊大规模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的前提下针对市区区域对这一事件展开调研,对公共自行车使用所带来的便利与不便及公共自行车的保护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调研的走访对象是潍坊市市区内的社会人员、在校学生、政府工作人员等,通过调研提出了发展网上租车及车辆管理技术、车辆使用的保护措施、增加自行车管理机动性等解决方案,这一行动取得的成果促进了潍坊的交通发展及环境保护,建设大美潍坊。
关键词:潍坊市市区;公共交通;自行车;便利与不便
引 言
调研目的:了解使用公共自行车后带来的便利与不便,尽可能找到解决其带来的不便。调研时间:2016年2月8日—2016年2月22日 调研地点:山东省潍坊市市区 调研人员:×××
调研手段:查找资料、居民访问、工作人员洽谈
相关背景:潍坊市为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提倡低碳环保出行,同时,为了使人们出行更加安全方便,人民政府于2013年9月推出了绿色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受很多居民喜爱。但也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调研过程:本次调研共用时两周,其中: 2016年2月8日-2016年2月10日,查阅了公共自行车的相关资料,了解到公共自行车的一些投入使用城市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和使用效果;2016年2月11日-2016年2月12日,访问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咨询并得知了政府大量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的目的以及自行车使用方法;2016年2月13日-2016年2月15日,1.对来潍坊旅游的游客询问了一些问题,他们大都认为城市大量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十分便利,并且对没办法临时租用潍坊公共自行车表示十分遗憾。认为没时间等公交,而出租车对于城市游玩路程并不是十分实惠。2.通过网络贴吧向在校学生问了很多对于此事的看法。住校学生表示不经常使用,而走读学生表示十分便利;2016年2月16日-2016年2月18日,对市区内多个小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问他们对于潍坊市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的看法。大部分人表示很满意,也有少部分说出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2016年2月19日,和家人探讨公共自行车一事;2016年2月20日-2016年2月26日,总结
调查所得,结合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撰写调研报告。
一、潍坊市市区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总体概况
(一)潍坊市简单介绍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中东部。地跨北纬35°32′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面积15859平方千米,人口927.72万(2015年)。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而经济区的重要交汇处。中国新二线城市,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
潍坊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区,总面积15646平方千米,占潍坊市总面积的35.6%。分布于西南和南部,海拔100~~200米以上,西南部为泰山山脉的鲁山和沂山北麓,海拔最高,是潍坊主要河流发源地。地势最高点是临朐沂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023米。东南部为崂山山脉的余脉。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区,面积659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1.6%。是由弥河、丹河、白浪河和潍河的长期冲积而形成的。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7~100米。北部滨海地区面积351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22.8%。该地区北临莱州湾,地势低平,海拔在五米以下。沿海滩涂广阔。
(二)潍坊市公共自行车使用概况
潍坊市为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提倡低碳环保出行,同时,为了使人们出行更加安全方便,人民政府于2013年9月推出了绿色公共自行车。潍坊市公共自行车由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车系统有限公司承建,自2013年投运以来,仅潍坊城区内,累计办卡38万余张,累计借车一亿余次,日均骑行保持在20万人次左右,可见项目取得极大成功。但使用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不少问题。
二、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自行车的使用与管理带来的问题
1.办卡距离远,补办、办卡、缴费都不太方便
以自身为例,由于家在奎文区东北部,市区办卡点在潍城东南方向,家与办卡点之间也没有直达公交车,导致办卡、补办十分不便。同时自行车卡多次拿取的特点也导致携带不便,容易丢失。
2.“无处停放”,“无车可借”十分尴尬
由于早上,中午,下午各有上下班高峰期,这期间里,商务区附近的自行车点、居民区附近的自行车点经常出现“无处停放”和“无车可借”的尴尬现象。有些上班族,出门稍晚些,家门口的自行车就被借光;骑到单位,自行车车位已满,要走到别的地方才能借到或者停车,大大浪费了时间。甚至极少数人出现用自家锁锁住公共自行车,这种“霸车”的恶劣现象。3.没有临时租借、短期租借的服务
由于潍坊市区是潍坊市各级证书考试、驾照考点聚集区,也是著名风筝之都,各种
人群如游客、考生经常从外地赶到市区,如果设有临时租借点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4.部分自行车损坏严重
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自行车损旧有些严重。虽然自行车启用时间不久,车子开始也是全新的,使用两个多月后许多车辆就变得有些陈旧,少部分车子的锁不能正常使用,车子的尾灯,快拆件易坏易丟。
(二)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
1.办卡点设立成本高
空间成本,人力成本等各项原因,导致办卡点不可能太多。卡的成本和承建方也导致不可随意更改自行车卡的现状。
2.投放自行车不够多,机动性有待提高,市民素质也需进一步改善
调查表明,如今公共自行车平均每天借车量达到18万次,高峰期达到每天20万次以上,与3万辆公共自行车的投放量相比,这意味着每辆自行车平均每天都要借出七八次,这使得用车高峰时段,一些高峰站点会出现无车可借的情况。供需矛盾也导致了霸车现象的产生。
3.临时租借办理麻烦且成本高
临时租借针对的人群相对本市人口来说较少;且游客大部分不了解潍坊市道路,更倾向于选择出租车出行。
4.潍坊市市区区政府保护自行车措施不足而且部分使用者公德心缺乏
一方面,自行车的置放点是露天的,没有设置顶棚用于遮蔽雨水,这么一来,下雨时自行车被淋就会减少它的使用寿命,链条容易出现问题,也可能出现噪音,难骑等问题。很多人使用自行车时候不够爱惜,有些人放置车子不够小心,锁车时大力锁车、因为不合理的借车方法没开启锁却用力拽拉,这些现象很容易造成锁具故障,使得自行车受损严重,总的来说,很多公民素质还有待提高,对于公共设施的使用不够爱惜。
三、对策建议
(一)实现从办卡到扫码租车的发展
潍坊银行办理银行卡可同时租借自行车,大大方便了办卡的人群。同时,为防止丢失自行车卡导致的一系列不便和成本费的浪费,潍坊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已经于2015年推出了扫码租车的制度,一经推出,广受群众认可。在春节等人流量较大的时间段,还在车站设立两处临时办卡点,方便市民办卡。虽然扫码租车还不太成熟,但我们看到了潍坊市公共自行车管理者对于公共自行车发展的不懈探索。
(二)“开源”,提高车辆管理机动性
通过联系自行车管理中心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市民要提高爱护公共自行车的意识,认识到公共自行车是公共资源,不可以私人占有。同时,该负责人表示他们
会通过“开源”的方式缓解供需矛盾,“市区还将投放2000辆自行车,尽量从源头减少此种现象的发生。”而对于无处停放的现象,管理中心应加大自行车运输车辆的巡回次数,尽量在商业区停车高峰段将多余车辆运往居民区,而不是堆放在附近;反之在商业区借车高峰段将居民区多余车辆运往商业区,加大管理机动性。
(三)推出临时租借服务
由于在做调查问卷时询问到了游客,建议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在完善自行车管理的同时推出外地临时借车的服务。比如在各合作地点潍坊银行内,只需要交xxx元押金和xx元暂充车费即可办理临时租车卡,租车费用计时计算。回程时凭借小票和临时租车卡退还押金,卡费多退少补,方便临时出行的游客使用公共自行车。
(四)潍坊市市区政府部门对公共设施有相应保护措施,多开展保护公共自行车的公益活动
潍坊市政府部门在安装自行车的时候应该从长远考虑,加大对自行车的保护,怎样减少损坏。首先,既然置办了,就首先让物品的质量有保障,其次,就是做一些后期的保护措施。比如,在停置自行车的上空安装顶棚(虽然现在是在树荫下这样既节省成本又有一定遮蔽的效果是不错啦),避免车子长期雨淋日晒而导致使用寿命减少,另外常进行喷漆保护,定期保养并给链条上油。这些保护措施同时也是对公民的行为做出榜样,对公共物品的保护爱护之心也会增强。2014年对公共自行车附近安装监控设施也是潍坊政府对公共设施保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多举办一些类似2015年举办的“我为车子擦擦脸”的儿童公益的活动,既提高市民素质,又对自行车进行了保养,可谓大善。
结 语
通过本次调研可知潍坊市市区的公共自行车使用问题是存在的,虽然公共自行车的添置极大方便了公民的出行,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的存在,这一改变并不是让所有人满意,也表现出一些公民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发现了相关部门在置办公共设施的时候对于它的保护措施做的还不够。当然,在看到这些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相关部门对暴露出问题的快速解决,这说明了潍坊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表明了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对公民的关爱,为公民衣食住行各方面殚心竭虑。看到了政府为提倡低碳环保出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文明城市所作出的努力。不再为了gdp增长而不顾环境,至少投入极大成本而没有极大利润回报的公共自行车很明显的体现出了这一点。对我而言,这次调研让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不再只是书上空谈高论的文字,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国家政策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而不是堂而皇之地享受着这一切。这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无一不昭示着党和国家政策的科学、正确和伟大。
参考文献:
[1]孟庆瑜, 申静.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读本[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2009 [2]刘树庆.资源环境价值问题评析[j].绿色科技.2012,(12)[3]王岩,李武.低碳经济探究综述[j].中国经济报告.2011,(8)
[4]佟庆远, 杜鹏飞, 李王锋, 林瑾, 李宏.新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新城市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5]祝浩.概念自行车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1,(12)[6]http:///link?url=uwghvxzyoqb8rujk5looxc2xwodzmuzom3fcjcgzxjbpr-24k6acelvoxagtu3zmf__joswrh5si9_txsn6v8a [7]http:///
最新社会调研报告评价 篇五
调研地点: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北王庄村
调研日期:2016年7月11日——7月23日
报告完结日期:2016年8月
暑期“三下乡”活动
社会调研报告 探究北王庄经济发展之现状
主要调研人员:范腾龙
刘依琳
杨东冉
目录
一、调研背景...........................................................3
二、调研准备与开展..................................................3
三、调研结果..........................................................3
四、对调查结果的建议..............................................5
五、调研感悟..........................................................5
六、调研照片展示....................................................6
一、调研背景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区域协调发展,协同进步。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全党、全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区域协调发展更是成为经济发展的持之以恒的追求。美中不足的是,现在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未协同,不用说全国,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也是呈现出东富、西穷,沿海发达、内陆落后,城乡差距大的局面。以山东省西部的菏泽市为例,菏泽身居中原腹地,土地资源丰富,加上石油矿产丰富,本应该是个经济富庶的宝地。不然,菏泽市的贫富差距极大,落后地区的贫穷在山东省乃至全国显著,不少县镇都是全国扶贫的重点地区。
我们是当代富有朝气的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我们有使命也有意愿到山东省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借此济南大学商学院团委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一行十三人响应号召,远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北王庄村,利用自己的暑期时间,为村庄的孩子,补习功课,开拓视野。这一路上,我们见证了北王庄这个普通的村庄与外界的差异,为了探究北王庄经济发展的现状,开展了这次社会调研活动。
二、调研准备与开展
1.调研分组
下乡小队13人分成四个小组,每组轮流。一组三人,一人负责提问,一人记录,一人拍照留念。2.调研安排
7月11日-7月15日:一天一个小组外出调研,调研时间、地点、内容小组自主安排决定,晚饭后开会时间,统一反馈。五天内大家商议后确定社会调研课题,由专门小组负责以后的调研。
7月16日-7月20日:由范腾龙、刘依琳、杨东冉小组负责以后的调研。要求调研期间态度和蔼,处理好与村民的关系,认真记录信息。
7月21日-7月23日:调研小组整理资料,汇总信息,探究北王庄的经济现状,根据调研信息,负责写调研报告。3.调研方式
走访调研,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农户人家,通过谈话,了解村民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最真实的生活现状。4.调研要求
三、调研结果
近十天的社会调研,我们小组几乎走遍了北王庄村大大小小的角落,对这个小小的村庄也有了很深厚的感情。下面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探究北王庄的经济发展现状。
1.北王庄的经济发展总评价:
北王庄,和山东大部分农村一样,属于典型的“种地+外出务工”的生存模式。家庭经济来源单一,以种地为主,农闲时劳动力外出务工贴补家用。在山东
许多农村,这种生存模式一年可以收入六七万元,足够家庭一年的开支花销。但是,北王庄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农业发展条件的落后,人口众多,造成了北王庄的经济发展落后,人均收入较少,从整体上来讲明显落后于其他农村。
2.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北王庄地区的农业发展的潜力还是很可观的,但是受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1】北王庄农业发展的潜力:
北王庄地处黄河下游的沉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平原面积广大,人均耕地可以达到2亩。温带季风气候给作物在生长期提供了充分的光合热。北王庄靠近黄河,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灌溉水源丰富;大部分耕地都在黄河滩涂区,土壤肥沃;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位于中原产粮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有铁路经过,路上运输便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历史和交通条件,将为北王庄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2】北王庄农业发展的劣势
在北王庄的调查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这么一个现象:一个家庭,有十多亩耕地,种植有玉米、小麦,一年可以收两次。但是每户一年在务农上的收入只有不到两万,刨去成本,就更没有多少了。人均耕地达到2亩,本来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但是并没有当地的农民的带来可观的收入。走访调查后,我们总结出了几点:
一是农业的发展依托玉米、小麦等传
统粮食作物;北方常见的经济作物,如:花生、大蒜、大豆等在北王庄并不受欢迎,几乎没有种植。
二是尽管有便利的黄河水、充足的地下水可供灌溉,但是农业灌溉设施落后。由于高压电铺设的成本太高,北王庄大量的农田因为缺少必要的灌溉设施,也会饱受干旱的困扰。在降水量反常的年份,黄河泛滥。位于滩涂区上的农田也会因为因涝减产。旱涝的影响,玉米、小麦的亩产并没有达到普通地区平均产量(1300斤/亩),一般是1000斤/亩。
三是玉米,小麦的销售渠道单一,市场狭小,村内没有来收购粮食车辆,只有固定的一个粮点,农民销售农产品不具有价格优势。
3.在中国富庶的农村,大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如,农村企业,瓜果种植,特色工艺品加工等等,这些带来的经济效益都比较高。但是大部分农村还是依靠“种地+外出务工”的生存模式。北王庄剩余劳动力农闲时外出务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也是导致经济落后的原因。
2000多,好点的收费都能有5000多。九年义务教育名存实亡。学有所成的大学生往往久居外乡,不在返乡。
四、对调查结果的建议
农民是中国人口的主体,农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摇篮。“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北王庄只是东明县的一个小行政村,但它反应的问题是中国很多农村的缩影。并不是每个农村都适合发展旅游,也并不是每个农村都会有特色产品可以销售,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会有工厂来解决就业问题。对于只能依靠“种地+外出务工”生存模式的大部分农村来说,这种现状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仅以调查的结果和村民的想法,提出自己对解决北王庄经济现状的几点建议:
五、调研感悟
我们一行十三个人来自祖国的南南北北,为了奉献爱心,在校团委的组织下来到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北王庄村,在这为期十天的社会调研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小村和我们的城市的差距。虽然经济发展的现实差距客观存在,但是我们在这的经历和小伙伴之间产生的感情是没有什么可以比拟的。
我们调研的对象主要是北王庄的村民,有在田间地头干活的大娘,有庄内经销店买东西的叔叔,有在西瓜地里摘瓜的果农爷爷。他们总是洋溢着笑容,耐心的回答我们的问题。初来乍到,这个村庄 带给我们的热情实在让我感动。
在调研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语言不通是我们最大的障碍,往往一句很简单的话,要来来回回重复好多遍,我们才能听够听懂彼此说的话;在汇总调查信息的时候,大家往往因为彼此有不一样的见解而喋喋不休;水土不服,每天的路途遥远,幸好有同伴们的鼓励,学姐的耐心指导,才把内心的不满慢慢消掉。缺乏耐心,缺乏细心,这样的缺点在这次调研中充分体现,应该感谢小伙伴彼此的鼓励,不然我们大家也不会坚持下来,感谢学姐的帮助,要不然工作也不会完成的那么顺利。
远赴菏泽的这十三天,大家相依为命,如一家人一般。可能,大家都不完美,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点,但却能彼此包容,彼此鼓励,相互补充,即使会遇到不开心的事,给彼此一个眼神也会笑起来。这次奔赴菏泽的调研之旅会成为大家心里永远的最幸福的记忆。
六、调研照片展示
最新社会调研报告评价 篇六
喜迎“建党九十周年”
感受家乡新变化
调研报告
喜迎“建党九十周年”感受家乡新变化调研报告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了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为迎接建党90周年,学校特开展‘喜迎“建党九十周年”感受家乡新变化调研活动’,调研中,在为家乡悠久历史而感到骄傲的同时,更深深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以及各行各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现就2010年及近五年家乡的变化及成就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单县——千年古县,古称单父,秦时置县。历史悠久,文明荟萃。宓巫二贤,逸劳同治,传为佳话。吕后故里,闻名遐迩。“百狮坊”“百寿坊”雕刻精湛,“百狮坊”被誉为“天下第一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处,辖19个乡镇,3个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02个行政村,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人口119万。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武术之乡、戏曲之乡、楹联之乡、西红柿之乡、青山羊之乡和优质小麦基地县、平原绿化县、油料基地县,被省授予适宜人居环境奖、投资环境十佳县和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十佳县。
2010年,是全县上下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大力弘扬“务实、创新、争先、和谐”的单县精神,紧紧围绕富裕单县、和谐单县、幸福单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保民生。2010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同比增长19%,二三产业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千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长58.2%,在全省的次位由78位提高到65位,上升13个次位。在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取得第一名,实现了“三连冠”的目标。
(一)工业化再上新台阶。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加速膨胀重点企业,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10年,预计规划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50.2%;实现利税36亿元,同比增长35.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1%。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全力推进大招商、大落地、大建设、大投资,全年新落地过亿元工业项目31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5个,建成投产或初步建成投产过亿元工作项目40个。在全市四次大项目观摩评比中均取得较好成绩。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重大突破,以新能源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舜亦新能源、宇泰光电、污泥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建成投产,先后被授予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和山东省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123456”重点企业成长计划加速推进。2010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达到290家,列全市第一位;产能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1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0家。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莱商银行菏泽单县支行、四君子小额贷款公司成立运行,银企合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拓展了企业融资渠道。年末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84亿元,较年初增加18亿元,增量居全市第一位。严格环保执法,加强治污配套设施建设和新上项目监管,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大力推进节能降耗,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二)城镇化开创新局面。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不断加大投入,全力加大城镇化进程。201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0%。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启动了320平方公里城乡一体化规划等14项建设性规划的编制,编制完成了城区3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浮龙湖生态旅游开发区规划。全力推进大开发、大拆迁、大建设。全年挂牌出让土地5548亩,实现政府收益10亿元;完成拆迁80万平方米;全年新增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246万平方米;来自房地产业的税收达到4.1亿元。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投资4.6亿元,完成了湖西人民广场、湖西生态公园、世纪广场建设,启动建设了东沟河湿地公园、城市供水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集中供热厂,完成了北园区东段、向阳路东段贯通、定砀路谢集段道路拓宽等工程,提升改善了单州路、北外环、东外环,新安装路灯2400盏,铺设管网36公里,新增绿地120万平方米。小城镇开发全面启动。新上和在建小城镇开发项目57个,规划建设面积220万平方米,建成126万平方米。统筹城乡管理。全面提升城镇形象,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创建验收,在全市四次城镇化观摩评比中,均位居第一位。
(三)农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效。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达到68.14万吨;五大特色板块发展到80万亩,标准化基地达到35万亩;新增造林面积3万亩、林下规模养殖小区31个、标准化养殖大棚273个,在全市林下养殖观摩评比中获得第一名。龙头企业建设进一步加快。新增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家,达到131家;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4家,达到27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5个,达到244个。在全市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观摩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除涝面积1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9000亩;新推广大型农机具2112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在全市农机合作社及科教示范园建设观摩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年新建新型农村社区19个,完成土地复垦6326亩。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全年流转土地8.5万亩,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四)服务业实现新突破。围绕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被评为全市服务业发展先进县。预计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8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同比增长20%;三产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0%,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围绕打造四省八县交界处商贸物流基地,强力推进义乌小商品城、万隆国际批发城、浙江商贸城等大型批发市场建设,巴黎商贸城、府前商贸城、舜师步行街投入运营。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二三产业分离,36家企业完成分离。加大浮龙湖生态旅游开发区建设力度,成立了浮龙湖生态旅游开发区管委会,完成了浮龙湖水上会务中心、观光岛等重点工程建设,旅游开发区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突出抓了文化中心、老子文化风景区等18个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观摩评比中,位居第一位,荣获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县称号。
(五)民生建设取得新发展。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投资1000余万元,提高乡镇教师工资,实现城乡教师工资标准统一;投资7000万元,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十二年名列全市第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建设启用了县技工学校,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7400万元,确保了企业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文化企业快速发展。新建20个乡镇文化广场、改造提升100个文化大院,城乡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卫生事业取得新成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全年为参合农民报销补偿1.1亿元;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在全市率先实行药品零差价。全面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任务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六以内。
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发放救助金324万元。扎实开展双拥工作,顺利通过全省双拥模范城(县)验收。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活动,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
2005—2010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领导下,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互动共同发展,富裕单县、和谐单县、幸福单县建设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战略起点,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这五年,是单县综合能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受益大的五年,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共同进步的五年,是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回首过去的五年,家乡取得的重大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5.7倍,年均增长41.5%,在全省140个县市区中上升了44个位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是2005年的3倍;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是2005年的8倍,年均增长5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5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4倍。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质量持续提升的五年。2010年
二、三产业比重比2005年提高19.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10.9个百分点。引进了舜亦新能源、宇泰光电等新能源企业,建成投产了全国第一家生物质能发电厂、全国第一家造纸污泥发电厂、全国第一家清洁制浆造纸企业、全国第一家碳经营交易所,工业主导产业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由2005年的10家发展到23家,省级名牌产品由2005年的2个发展到5个。单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目前已发展成为40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五年。城乡化步伐不断加快,五年来城建投资累计完成86亿元,城区建成面积由24平方公里发展到35平方公里,一城两区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形成。相继完成仟山公园、东沟河绿色长廊、湖西公园、环城堤公园、湖西财富广场等重点工程,共推介开发土地10720.7亩,建成商住房452.5万平方米。新农村及小城镇建设全面展开,小城镇开发建成面积210万平方米,建成新型农村社区37个。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46处,解决了4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五年来,广大群众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被命名为山东省第一个长寿之乡和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县。
——过去的五年,是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20元,是2005年的1.7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85.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年间享受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7.6万人次,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1986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分别达到2640元和1200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2005年的7.4万人发展到10.3万人;全县机关干部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到1780元,是2005年的2.5倍。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的五年。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医药制度,五年来共为农民减免和报销医疗费用3.8亿元;实施了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新建、改扩建学校137所,教育事业始终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建成启用了县文化中心、展览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大院,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五年来,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头投资环境十佳县、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十佳县、生态环境十强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和中国最具有创新发展潜力县、百家最具投资潜力县、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平安畅通模范县、科技进步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