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全新的自己读后感
活出全新的自己读后感
早就打算写点什么的,但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借口,让自己懒得心安理得。直到某天无意间听到话匣子听书中李玲瑶的“智慧女性的六项修炼”中的一段有关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的经历时,让我猛然惊醒。觉得是该读些什么的时候了。便又捡起被扔到角落里很久的本书。当时也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 因为这是奥普拉做到的)。但事实证明我的确不是她,是的,我没有完成。我用了更长的时间完成了它,两周一本书,一篇读书报告。好了,真正的来谈谈这本书吧。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不太能适应。因为去年有读过张德芬著的系列心灵书籍中的第一本《遇见未知的自己》,它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型的小说,贴近生活,甚至有些情节,你会切实感受到自己的生活也是如此,如此的糟糕,如此的狼狈,以至于你会与书中的主人公形象重叠。而这本却是选择了虚拟的外太空为背景,这让我刚看的我一度产生放弃的念头。但还是忍住了,好奇心的驱使我还是继续读了下去,但随着深入,慢慢也走进了故事情节。根据情节,我比较接近故事中向东的形象,于是在这个阅读和跟随的过程中,我都幻化为她的身份,但有时也会跳脱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她。通篇分为三部唤醒觉知、疗愈伤痛、随心所欲,第一部分的进入还是较为轻松的,因为本人本身就有自我反思的习惯,所以临在的观察自己便没那么困难了。
观察自己的步骤:1、当有负面情绪时(生气、悲伤、郁闷、烦躁、嫉妒等不舒服的感受),你要能够觉察到,然后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负面情绪。”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内在,而不是放在那个引起你负面情绪的人事物上。2、先观察一下你自己此刻的肢体动作是什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面,可以让你不至于完全陷入自己的情绪冲击当中。3、接下来试着去看见你在想什么,就是去观察自己的思想。如果你能够听到那个“脑袋里喋喋不休的声音”,你就是在观察你的思想。听到了之后,也许自己都会吓一跳:“我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思想?”这个时候请带着觉知和爱去观照它。它只是一个思想,不代表你,不要去与它认同,不要批判,只是看着它。4、你此刻有什么情绪?如何观察情绪?有些人连自己生气了都不知道。其实观察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观察自己的身体,因为情绪其实就是身体对你思想的一个反应,只不过有的时候你还没觉察到思想,情绪就起来了。感觉你的身体哪里紧绷?胃部是否有不舒服的感觉?心中央是否紧绷或抽痛?身体是否颤抖?这些都是情绪在你身上作用的结果。观察它、观照它、允许它的存在
,全然地去经历它,不要抗拒。当你全然接纳和全然经历时,会让它更快消失,甚至转化为喜悦。当你上述步骤都能做到时,会突然发现很多事情也没有那么需要在意与计较的,换个思路,可能彼此也就能找到解决问题且双方共赢的方法了,更有能巧妙的将气氛转化及感染他人的人格魅力。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说空话简单,哪有人会做得到。刚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但后来对自己说:“不要那么早标好标签,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如果真的适用,那不是赚了”。就这样,我跟随着主人公的脚步,一次次来到了那艘外太空的船舱里,逐步深入的进行觉知的觉醒。
第二部分疗愈伤痛,其实在这部分的时候,我是有些困惑的,因为自幼的家庭环境还算相对较好,所以自认为内心没什么伤痛。在阅读的过程中,
便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审视两个主人公的过往心伤。这样跳脱出来感悟便不在那么深刻了。但随着旧的伤疤一层层被揭开后,我发现原来我的内心深处也是有不为认知的痛存在的。但已经被我埋藏的很深很深了,深得连我自己都没有发觉,它会成为我的问题。
有孩子的人都会遇见孩子难教的困扰,而孩子的偏差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需求→受伤→气馁→取得注意力→权力斗争→报复→放弃。首先,她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然后会很受伤,进而告到气馁、沮丧。之后偏差行为就开始了——争取注意、权力斗争、报复、放弃......这些种种的偏差行为都是在与父母的相处中慢慢体会慢慢转变而成的。对此,我有深刻的体认。我的女儿快3岁了,经常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等待你去满足,有时你会顺应她意,她会很高兴,认为这套与你的相处模式很好,只要想要任何东西或是事情,都采取这样的方式。突然有一天,我改变了这个方式,我开始拒绝,她极为不接受,开始哭闹、开始向他人求救、开始不离你。但一旦你妥协了,你就是再告诉她,这个模式依然正确。便是所谓的“宠坏”,也是偏差行为。因为父母没有划好界线,反而让孩子没有归属感,找不到自己的地位。而父母之所以一味的放任又要深究其父母的偏差行为是否带入了孩子身上。
记得在文中看到这样一个表,还蛮有趣的。“个人责任承担表”:1、这个问题是***造成的',我只是个无辜的受害者。2、都是因为***,事情才会变这样,但我必须为这个问题善后。3、这个问题的产生我也有责任,但我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4、生命中这种事情很常见,我就是需要忍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混过去。5、这个问题真让人难受,老天啊,帮助我面对它吧。6、这个问题不是谁的错,而我的内在有力量,能够用有助于自己成长的方式来面对它。7、这是我的潜意识吸引来(或选择来)的问题,我其实可以为自己选择更好的东西。8、我创造了这个问题,我可以赋予它任何意义。现在,我选择将它转化,并从中获取我的能量。看看平时的我们都做到了哪层。
言归正传,谈完中间的小插曲后,还是来说说我的疗愈吧。我经常是以自信与优越来装点着我内心的空洞,跟随着书中图特老师的步步深入与剖析,我也开始了自我挖掘,进入心底,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面带笑容的奔向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想要试图拥抱他,但确被一只高大的狼狗占据了那个怀抱的位置,这时女孩奔洒的热情与步伐,踌躇了、停顿了。后来在别人的传闻中,道听途说到我是女孩而不是老人心中的孙子。这在女孩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自此后,她发奋图强,她要做到让所有人骄傲、自豪。要让别人在谈论老人是,会说:“他是某某的爷爷。”是的,女孩做到了,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定会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痛。找到了症结所在,就要接受它、观照它、慢慢消灭它。心,随着疗愈豁然开朗起来。如果说现在是否完全无遗憾,我知道那是骗人的,这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