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二次市骨干教师公开课讨论有感
xx年xx月x日晚7:00――11:00,我们骨干群一行人在于科长的带领下,集中研讨了上海市虞怡玲、广西龙入云、河北何金花老师分别执教的《植树问题》这一节数学课。
这三节课属于同课异构,但都上
出了个人的特色和风采。如上海课的细腻、河北课的利索、广西课的深度等;在于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各执已见,说出了自己在所思所想,并对三节课进行了排队。从我的思想里,也是大部分朋友的眼里,我们并不认同上海市虞怡玲的课,虽然虞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从“剪绳子”、“一刀两断”引入,既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当堂搭建“脚手架”,又比较容易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情境,看到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同时课堂中,教师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将所学规律定为“五指四空”,这一说法既通俗又易懂,将植树这一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同时在教学中也对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指导,并在本课形成的数学眼光、感悟的探究方法,去指导发现其他的类似想象,去解决新的类似实际问题,让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能力还得到了提高――――――但是还是觉的她的课好是好,要学习的地方很多,还是感觉太细了、太碎了,好像不是我们眼中的常态课,有点作秀的感觉,和我现在的思想不是很吻和――我认为适合我的就是最好的。相反,我更认同河北何老师的课,因为总是感觉她的课很干净利索,所以我把何老师的课放在了第一位,而上海第二,广西第三。当时看到于老师把上海放在第一时,有点想不通。在讨论中、在争辩中,我们的想法在逐渐的接近,特别是在听到于老师说:“优质课就像时装表演,代表的是一种思想和流行的趋势,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目标,舞台上的时装在大街上穿肯定不行,因为环境不行。优质课也同样如此。我们的常态课永远不可能上成优质课”听了这番话后,有点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感觉。看来,站的高度不同,看的远近就不同。用吕健老师的话就是:“我们看表面的东西多,或者说立足于自己的观点多”。由此,我想到了现在自己的思想和专家的差距,什么都以自我为出发点,没有跳出自我去站在一个新高度去观察、去分析这一节课。我想,这也是我参加这一次论坛最大的收获所在吧!也是我今后在工作学习中,所要注意和努力的方向!期待着,下一期讨论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