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规家训征文(精选6篇)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篇一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气质,是一种家庭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家规是指家庭内部制定的一些规定和约定,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互动。家训则是家庭长辈对后代的教诲和传承,是家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在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中,家风、家规和家训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一个家庭的家风往往是由祖辈们的言传身教和家族文化积淀而成的。家风代表了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家族智慧的传承。在我们家庭的家风中,最重要的是诚信和敬老。诚信是我们家庭的底线,我们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敬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传承家族的孝道。
家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约定和规范,用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互动。在我们家庭的家规中,最重要的是互助和尊重。我们要相互帮助,互相支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彼此的个人空间和个性,不干涉对方的生活和决策。
家训是家庭长辈对后代的教诲和传承,是家族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在我们家庭的家训中,最重要的是勤俭和感恩。我们要勤劳勤俭,节约资源,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同时,我们也要感恩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学会感恩的心态,懂得珍惜幸福生活。
在我们家庭中,家风、家规和家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家风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家规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家训是我们的人生指南。我们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让家风、家规和家训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内在驱动力和行为基准。通过家风家规家训的传承,我们的家庭更加和谐,我们的家族更加强大。家风家规家训是我们家庭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家族的传家宝。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篇二
家风家规家训是一个家庭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家庭的和谐发展和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在我们家庭中,家风家规家训的传承和实践一直是我们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首先,我们注重家风的培养和传承。在我们家庭的家风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和包容。我们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个性和意见,不强加于人,不轻易批评和指责他人。同时,我们也包容家庭成员的缺点和错误,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和空间。通过尊重和包容,我们家庭的氛围更加和谐,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享受到尊严和快乐。
其次,我们制定了一些家规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互动。在我们家庭的家规中,最重要的是诚实和守时。我们要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撒谎、不欺骗他人。同时,我们也要守时,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和承诺。通过家规的制定和遵守,我们家庭的秩序更加井然有序,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我们注重家训的传承和教育。在我们家庭的家训中,最重要的是勤奋和坚韧。我们要勤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坚韧不拔,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勇往直前。通过家训的传承和教育,我们家庭的精神力量更加强大,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我们家庭中,家风家规家训的传承和实践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和责任。通过家风家规家训的培养和传承,我们的家庭更加和谐,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享受到尊严和快乐。同时,我们的家族也更加强大,我们的家庭文化也更加丰富。家风家规家训是我们家庭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家族的传家宝。我们将继续努力,传承和发扬我们的家风家规家训,为家庭的和谐发展和家族的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篇三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爸母亲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母亲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母亲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
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母亲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母亲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母亲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篇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每个好的家庭都有好的家风。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父母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就是“百善孝为先”。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要注意锻炼身体。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
其次是节俭。小时候,家人就常和我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父母工作很努力,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也是养成了勤奋的好习惯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让他们在好的家规家训家风中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正能量的传递者。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篇五
我相信每个人家里都有家风家训吧。家风家训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培养,是一种亲情,更是一种家里的氛围。接下来我就跟大家说说我家里的家风家训吧!
我家里一直倡导以及推崇“尊老爱幼”,因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更像是一种善待,一种尊敬,这是对家人、对老人、对孩子的一种保护,以及关爱;正是因为这个,所以尊老爱幼的家风就一直存在,保留在我们家中。
“尊老爱幼”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本意就是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孟子曾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这词的意思,尊老爱幼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内部为了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续,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尚无劳动与生活能力的孩子都一样分配劳动果实,实行义务抚养。如此逐渐形成了这种朴素的道德,一直传承至今。
起初我对于这条家训并没有太在乎,平时我也不太会执行,我一直是敷衍了事的态度,在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从爸爸妈妈的言语以及动作中充分理解了什么叫做尊老爱幼。
在大年三十的那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老家来吃年夜饭。刚到老家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的太爷爷,刚想上前打个招呼,突然太爷爷摔了一下,爸爸一个箭步跑了过去,一把把太爷爷扶住,防止了摔倒之后的后果,就是因为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尊老。
还有一次我跟着爸爸妈妈过马路,不远处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跑步时不小心绊倒在了斑马路上,妈妈见状,立马跑到小男孩的身边并抱起了他。小男孩胳膊和腿摔出了血,为了他的健康安全,爸爸妈妈拨打了120,把小男孩送到了医院。通过和小男孩的聊天和问询,联系到了他的家人,直到他的家长来到医院,我的父母才松下一口气来,放心离开医院。通过这些举动,这些事情让我懂得了爱幼,以及对儿童的关爱。
尊老爱幼是优良的品德和传统美德,这是我们家的家训,你们的呢?
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篇六
序:家有小女,芳名冠楠;年至28,闺中待嫁。虽为独女,从不宠娇;自小善良,漂亮乖巧。初长成人则修德于心、自强于行,孝义对尊长,诚信莫敢忘。每每问起,曰:循家教之善行、学古今之舍得、倡华夏之新风。今虽逾豆蔻年华,而励志之念俞佳,故叙小女二三事以誌之。
《自强篇》:小女三岁年秋,吾与妻携女儿应好友之约游览清西陵。女儿妆有蘑菇头,上穿红兜兜,下著五分裤,和同龄伙伴攀高爬低、嬉戏前行。游览全程,趣意欢快,忽而山上山下、坡陡桥弯,忽而松林郁郁、曲径通幽,忽而曝于骄阳、汗流浃背。逾半程已显劳顿,欲抱起孩子游览以缓解其疲惫之形。然其他伙伴顺从大人投怀入抱,偏偏小女倔强挣脱仍趋前拾级而行,未曾稍歇。一路走来,好友们无不啧啧称赞其自强而毅力之恒久。
《自立篇》:女儿初二年级,因求学攻艺术类,学琴而师从中央音乐学院博导,每周四必面授领教,风雪无阻。当年隆冬,雪花飘飘,寒风刺骨,吾早起送小女乘车赴京。十四之年龄,起早贪黑,随班车如蜗牛般爬行百余公里后到京。未料突发腹痛,疼难忍不得已而蜷缩于候车室长椅之上,高烧顿起、冷汗直冒,众人见状嘘唏同情,好心者帮忙喊人助之。女儿忍痛感恩振作,为不误学业遂主动求救于警务阿姨寻解药、取热水以尽快祛病。此乃小女未成年前独自外出所遇难事之一例也,即自立善能始矣。
《自信篇》:乙未年盛夏,新华社与有关部门协作搜寻抗战年间“飞虎队”坠落飞机残骸,女儿与社派团队担此重任。经数次往返成都、西藏多地,终发现71年前飞机残骸坠于若果冰川无人区,其地海拔四千余米,跋涉异常险峻、渡河仅凭铁索,攀行之艰难均无安全把控。时女儿单独值守后方联络职责,逢团队与当地向导配合前往探取残骸两天后失联;小女仰视苍天、沉着研判,旋即启动预案向社领导及属地军方联系解救待援;直至深夜才有搜寻团队信息传来,方知有惊无险。独立执责,临危不乱,毕竟圆满完成肩负使命,此乃自信善为也。
缀:此三则小事,其重在记录小女成长之阶段经历,总结孩子自强、自立、自信之能力平素养成,更以抨击社会对八零后概论为“啃老族”、“小皇帝”之如潮差评,所言所见并非全然矣。